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程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 ,药物治疗起关键性作用[1] 。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治疗效果欠佳 ,精神科护理质量受到影响。针对这一情况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1月我科将护理程序应用到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中 ,以期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质量 ,探索在精神科实施整体护理的途径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1月我科收治精神分裂症病人36例。其中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16~ 5 8岁 ,平均年龄38 6 0岁 ;病程 3~ 16 2个月 ,平均 6 8 72个月 ;初次住院4例 ,第 2次住院 11…  相似文献   

2.
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病人重要的治疗方法,它可以缓解病情、减轻症状、防止己缓解的症状反复,控制和预防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和强迫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恢复社会功能,尽早回归社会。可在临床护理中,我们经常遇到病人拒药、藏药,甚至有的病人想方设法把已吃进去的药吐出来。所以精神科护士通过护理干预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0本院收治的87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精神科药物治疗加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措施,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定,比较2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社会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在4周、8周后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SPI的日常生活能力、活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恢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并提高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调节训练改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科护士对患者进行认知适应训练。为寻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从我院出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单数3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常规治疗+一般护理+认知调节训练,认知调节训练在心理学家监督下由精神科护士每周的家庭随访中执行。双数3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一般护理;一般护理包括: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技能训练;文体活动训练和康复训练等。在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WHO制定试用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 ADLS)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的测评结果。结果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认知调节训练患者在SDSS和ADL中有得分高的趋势。结论认知调节训练作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长期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我院住院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治疗16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自我管理行为调查问卷评定两组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提高自我管理效能,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是精神科护理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其中,儿童精神分裂症在整个精神分裂症患病人群中又占有相当的比率。E.Bleuler所观察的分裂症病人中有5%起病于10岁以下,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现时,儿童精神病已逐步从精神病学中分离出来,成为儿科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为此,更加要求广大的精神科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实践中,把握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个体、症状在药物治疗、基础护理  相似文献   

7.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精神病患者直立时血压下降 ,严重导致心脑缺血症状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药物治疗依从性。这不仅关系到临床医生的药物选择 ,还波及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护理效应。因此 ,对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血压的变化、严重程度调查应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 ,我们对此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住我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入组标准 :(1)符合CCMD - 2 -R中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2 )入院前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及影响血…  相似文献   

8.
护理程序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护理程序应用到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中,观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药物的副作用。结果2年来,患者对治疗与服药的依从性大大提高。结论护理程序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精神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精神科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普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文版)评分、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SQLS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SPI中日常生活能力及动性和社会交往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精神科病房的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和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ISE)、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NOISE、IPRO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精神科用药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科临床单一用药的指导原则曾影响着几代人的用药理念,早期的一些指导手册还将抗精神病药物的联用视为畏途。曾几何时,精神科药物联用的显著疗效为一些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带来转机,尽管单一用药仍是临床治疗的主流,但联合用药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有逐渐占据半壁江山之势。本文对我院精神科用药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脑梗死的护理,探讨精神分裂患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方法,对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神经内科病房收住的15例精神分裂症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15例精神分裂症合并脑梗死患者,在做好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外,还要结合精神科的专科护理,注意对患者精神症状的观察和护理、约束保护及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转归,同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出走的原因,并探讨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出走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2015~2016年作者所在医院精神科开放病区收治的300例精神分裂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2015年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经验性评估,2016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用自制出走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出走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在治疗中出走的次数较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精神分裂住院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出走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和康复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 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全面康复,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选取2011年6月13日精神科住院3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其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氯氮平使用比率最高(占33.85%),使用一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为248例(65.09%),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的有128例(33.60%),合并使用3种抗精神病药物5例(1.31%)。结论所调查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是比较规范和合理的,但氯氮平不宜作为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6.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治疗中存在依从性问题 ,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改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是精神科临床中值得重视的问题[1] 。本文对 12 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采取干预措施与对照组进行服药依从性比较 ,以观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患者为 2 0 0 0年 2月~ 2 0 0 0年 8月在我院住院男性患者 ,全部病例均符合CCMD— 2—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 2 1~ 41岁 ,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共 12 0例 ,随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配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命质量评分、不良心理情绪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依从性、满意度进行观察评价。结果:心理护理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理情绪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科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出院坚持用药情况。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宝鸡市绛帐精神病医院2004至2005年50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及出院后复诊、回访,了解坚持治疗用药状况。结果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主要地位;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下降;很少联合用药。结论 为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精神科临床用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药物的合理使用不断规范;科普知识的缺乏、过重的经济负担常导致治疗中断,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病情复发的常见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分别在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4个普通精神科病区随机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入组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和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介入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建立情感支持系统、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组织有益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实施心理干预等,连续进行8周。两组分别于入组前和治疗后8周进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评。结果:研究组治疗后8周GWB评分,(104.30±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8.74±10.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65,P<0.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放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开放管理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放管理训练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