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2年 10月~ 2 0 0 3年 1月 ,我们对 10例气管切开病人采用意大利Delta公司生产的REFDD - 2 6 2型精密输液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 ,利用它特有的调节阀缓慢而持续地控制湿化液流量 ,取得满意的湿化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0例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30~ 5 2岁 ,均为特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病人 ,行气管切开手术 ,时间 7~ 30d ,平均 18d。1 2 方法。将精密输液器按静脉输液法排气 ,接头皮针软管 ,剪去针头 ,将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壁 5~ 8cm ,打开调节阀 ,以 5~ 15ml/h的速度持续滴入湿化液 ,保证 2 5 …  相似文献   

2.
微量注射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我科对 10 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采取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 ,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方法 ,取得了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我科对 10 0例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人 (其中气管切开4 7例 ,气管插管 5 3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73岁 )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方法 (下称实验组 ) ,与 1998年 6月~ 1999年 6月对 10 0例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人 (其中气管切开 4 1例 ,气管插管 5 9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年龄 80岁 )采用传统间断滴注方…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后微量注射泵湿化气道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2 0 0 2年3月~2 0 0 3年10月,在借鉴麻醉连续给药法的基础上,对2 0例气管切开病人设计并试用了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A组:2 0 0 2年3月~2 0 0 3年10月,对2 0例气管切开病人(年龄34~76岁,其中男16例,女4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的方法。B组:1999年3月~2 0 0 2年3月,对2 0例气管切开病人(年龄30~70岁,其中男19例,女1例) ,采用传统间断滴注方法,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1 2 方法。(1)A组:常规用…  相似文献   

4.
输液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气管切开术后 ,气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 ,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连 ,阻塞管腔 ,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还易导致细菌侵入[1 ] 。 1 999年 5月— 2 0 0 0年 1 1月 ,我科对 30例气管切开病人采取输液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气道 ,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注射器滴注湿化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9年 5月— 2 0 0 0年 1 1月 ,我科对 30例气管切开的病人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73岁 )采取输液泵持续泵入湿化液的方法 (称实验组 ) ,与 1 997年 2月对 30例气管切开的病人 (年龄最小 1 9岁 ,…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后3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降低而升高[1] ,怎样使气道充分有效湿化,护理人员在湿化液的选择、湿化量及给入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近年来,我们对66例气管切开病人在规范室内温湿度、内套管消毒、吸痰管理、空气消毒、定时超声雾化、翻身拍背等护理的同时,对不同气道湿化方法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12月—2 0 0 3年5月共收治因病情需要行气管切开病人74例,除气管开切后3d内死亡及自动出院者,余66例,其中男60例,女6例;年龄19岁~77岁,气切时间5d~63d ;重度颅脑损伤3 2例,高血压脑出血14…  相似文献   

6.
两种气道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芬  季玲  朱滨 《护理研究》2008,22(36):3350-3351
[目的]比较氧气雾化湿化法和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吸痰次数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氧气雾化湿化法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效果明显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  相似文献   

7.
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使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8月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试验组.采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进行气道湿化;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痰液黏稠度、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湿化效果满意,痰液黏稠度较稀薄,肺部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氧气雾化湿化法和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吸痰次数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氧气雾化湿化法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效果明显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气道切开的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气道,对照组30例采用输液瓶持续滴注法,采用连续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形成痰痂、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结论 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明显优于输液瓶持续滴注法.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滴注湿化气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俊英  边玉兰  梁萍 《临床医学》2005,25(2):F004-F004
我院2003年3月~2004年5月,对18例气管切开病人试用了持续滴注湿化气道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液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工气道持续氧雾化湿化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人工气道持续氧雾化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5例需要人工气道湿化的颅脑损伤、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按气管切开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单日32例采用持续氧雾化气道湿化法为氧雾化湿化组,双日33例采用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法为滴注湿化组,对两组病人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及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应用持续氧雾化湿化法病人的刺激性咳嗽、痰阻、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感染等发生率显著低于持续滴注湿化组,分别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心率、呼吸频率减慢,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保护罩微量持续气道湿化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保护罩微量持续气道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29例采用改良气管切开保护罩微量持续气道湿化和32例采用传统单层纱布覆盖定时间段湿化方法的气管切开病人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及吸痰后5min SPO2〈0.95的例数。结果改良气道湿化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湿化方法(P〈0.05)。结论气管切开保护罩微量持续气道湿化方法有良好湿化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病人两种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的最佳湿化方式。方法5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用输液泵将湿化液24h持续泵入气管内实施气道湿化;实验组25例,用输液泵将湿化液泵入经过改良的氧气驱动雾化器,以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方法湿化气道。比较两组在湿化效果、并发症、每日吸痰次数、气管切开置管时间的不同以及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在湿化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少(P〈0.05);实验组每日吸痰次数少,气管切开置管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湿化方式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优于持续湿化液泵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持续氧雾化湿化在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1例需要人工气道湿化的脑出血、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按气管切开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2组,单日35例采用持续氧雾化气道湿化法为氧雾化湿化组,双日36例采用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法为滴注湿化组,对2组病人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及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氧雾化湿化组病人的痰阻、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感染等发生率低于滴注湿化组,分别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率、呼吸频率减慢,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持续氧雾化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气管切开病人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1.25%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0.45%氯化钠溶液持续气道湿化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湿化7d后比较两组病人痰液黏稠程度及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93,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结论]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魏琴 《现代护理》2001,7(7):48-48
气管插管、切开后 ,病人呼吸道失液较多。因此 ,加强气道湿化尤为关键 ,而传统的定时用针筒进行气道湿化 ,液体进入不均匀 ,容易引起病人刺激性呛咳。我们采用微泵进行持续气道湿化 ,现介绍如下。选择 2 0 0 0年 8月~ 11月ICU内的气管插管、切开病人 30例 ,最大年龄 71岁 ,最小 2 0岁 ,平均 45 .5岁。将病人分为对照组 (传统组 )和实验组 (用微泵持续湿化气道组 )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每小时用针筒注入气道湿化液 2ml,实验组用针筒抽取气道湿化液 5 0ml装于微泵上 ,延长管一端与针筒乳头相连 ,另一端接输液针头与鼻导管相连 ,调节适当…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2007年5月,我们对43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施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平均41.2岁;气管切开时间29~54d.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平均35.5岁;气管切开时间32~49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术后微量注射泵湿化气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2002年3月~2003年10月,在借鉴麻醉连续给药法的基础上,对20例气管切开病人设计并试用了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5月 ,我们对各种原因所致 30例气管切开病人 ,采用美国Baxter公司的止痛泵 (10ml/h)内加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 ,收到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2 0~ 5 5岁。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 2 2例 ,多发骨折并发脂肪栓塞 3例 ,脑挫裂伤5例。行气管切开时间最长 2 8d ,最短 5d ,平均 16d。2 方法取 10ml/h止痛泵 1只 ,拧开白色帽盖装置 ,将湿化液(生理盐水 2 5 0ml+庆大霉素 16万U +糜蛋白酶 10mg)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注入泵内 ,再将帽盖装置重新拧紧 ,在输出管末…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的病人,为保证呼吸道湿化,最好持续滴入湿化液,每分钟3~5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