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骅  贲志飞  俞珊珊  黄品同 《浙江医学》2017,39(18):1602-1604,160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无症状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斑块检测中的价值。方法依据入院后头颅MRI或CT检查结果将172例ACI患者分为ACI组(首次发现颅内梗死灶者)90例和无脑梗死组(未发现任何颅内梗死灶者)82例。分别行颈动脉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斑块内部回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超声造影增强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有无高血压或糖尿病以及血脂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IMT、斑块厚度、斑块内部回声及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I组斑块超声造影增强程度以Ⅲ、Ⅳ、Ⅴ级为主,无脑梗死组以Ⅰ、Ⅱ级为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可检测颈动脉斑块的造影增强程度,从而反映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及分布情况,较客观地预测斑块的易损程度,有助于临床上对ACI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IPN)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35例ACI患者,其中合并T2DM 68例(合并组),单纯ACI 67例(单纯组)。比较两组HbA1c、空腹血糖(FBG)等生化指标水平、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IPN分级;根据HbA1c水平分层,比较并分析IPN分级与HbA1c的关系。结果 合并组血清HbA1c、FBG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高于单纯组(P<0.01或0.05),不稳定斑块及Ⅲ/Ⅳ级IPN的检出率均高于单纯组(P<0.05)。合并组中血清HbA1c>6.5%水平患者48例,HbA1c≤6.5%水平患者20例,前者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高于后者(P<0.05)。合并组Ⅲ/Ⅳ级IPN患者的HbA1c水平高于Ⅰ/Ⅱ级IPN患者(P<0.05);HbA1c水平与IPN分级呈正相关(r=0.346,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相关性,有助于识别斑块易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照研究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SMI(超声微血流成像)与CEUS(超声造影)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就诊于本院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86例患者,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SMI检测,同期行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86例患者共113个颈动脉斑块,其斑块厚度0.23-0.63cm,平均厚度(0.40±0.10)cm。超声造影显示113个颈动脉斑块内均探及点状或短线状造影剂微气泡信号,斑块I级增强35例,Ⅱ级增强78例;SMI结果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I级91,Ⅱ级22例。结论 SMI其操作简便,无创伤,不仅能够清晰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和形态,同时能够敏感探测斑块内新生血管血流,评价斑块易损性,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信息,以采取更优更及时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防止脑卒中的发生,这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到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64例作研究对象,参考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成斑块组(n=34)、无斑块组(n=30),并将斑块组分成稳定性斑块组(n=16)和不稳定性斑块组(n=18),对上述患者实施脑血流微栓子检测,对比其微栓子阳性率。结果①斑块组患者的微栓子阳性率是44.12%,高于无斑块组的6.67%(P0.01);②不稳定性斑块组患者的微栓子阳性率是37.50%,高于稳定性斑块组的5.56%(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其中不稳定性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微栓子阳性率更高,应将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为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探讨颈部血管超声与MSCT血管造影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收集74例患者临床资料及CVUS、SCTA资料,由两名影像科医师对其检查图像进行观察、总结,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情况,内容主要包括检查左侧狭窄、右侧狭窄以及双侧狭窄的情况,对比CVUS、SCTA检查对狭窄、斑块的检出率。结果 CVUS、SCTA检查均检出53例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SCTA颈动脉狭窄率(37.15%±12.36%),CVUS颈动脉狭窄率(35.85%±13.08%),两者颈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5,P=0.600);两种检查方式对血管狭窄程度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χ~2=2.800,P=0.424);SCTA检查总检出41例患者存在64个斑块,检出率55.40%;CVUS检查总检出57例患者存在85个斑块,检出率77.02%,CVUS检查斑块率高于S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2,P=0.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与MSCT血管造影均可有效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MSCT血管造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测值(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个亚组,同期非高血压患者56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血浆hs-CRP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hs-CRP均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血浆高hs-CRP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高血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Ⅲ级患者的hs-CRP均值高于Ⅰ级和Ⅱ级者(P<0.05);高血压组hs-CRP均值、高hs-CRP检出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呈正相关(r =0.325,P=0.004;r =0.279,P=0.02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s-CRP测值(OR =1.128,95%CI1.678~3.986,P<0.01)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RP测值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hs-CRP测值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评价脑梗死病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颈
动脉斑块住院病人,脑梗死组共计32 例,平均年龄56. 7 ± 13. 4岁; 非脑梗死组,共计18 例,年龄53. 8 ± 10. 9岁。
超声检查斑块性质及斑块超声造影强度。结果: 脑梗死组1 级、2 级、3 级、4 级斑块增强率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有
差异( P < 0. 05) ; 脑梗死组病人斑块EI 与非脑梗死组病人相比显著升高( P < 0. 05) ,造影剂到达时间差( DAT) 、
达峰时间差( DTTP) 与非脑梗死相比均缩短( P < 0. 05) 。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可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
斑块增强强度( EI) 。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估测其稳定性,及早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特点。结果声像图特点是管腔内探及低、中、强及混合回声斑块,CDFI血流信号变细或无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血流速度局部增快或慢及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助于提早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霞 《黑龙江医学》2009,33(3):178-180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检测38例脑梗死患者和32例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管内径、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及血流速度,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结果38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中有斑块形成者检出率21%。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高分辨率彩超诊断技术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为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各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内的斑块数量及性质,同时测量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斑块发生率、IMT及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斑块不稳定者其hsCRP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斑块稳定者。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密切关联,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hs-CR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其梗死部位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例急性颈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入院1周内检测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数据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梗死侧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与非梗死侧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与非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梗死的部位与受累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无关;而与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增强型能量多普勒(E-Flow)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评价的可行性及其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E-Flow成像技术对8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进行检查,根据斑块内部回声特点,将其分为软斑(41例)、硬斑(15例)及混合斑(25例),观察斑块内E-Flow显像特点.根据斑块内有无血流信号,再将患者分为斑块内有血流组(59例)和无血流组(22例),比较两组间脑梗死发生率.在斑块内有血流组中,比较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结果 81例患者中,共有59例患者的斑块可探及血流信号,其中软斑38例(占64.4%),混合斑21例(占35.6%),硬斑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斑块内有血流组脑梗死发生率(76.3%)显著高于无血流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内有血流组中,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Flow成像能显示粥样斑块内有血流与脑梗死有关,提示该技术可以作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方法之一,并可初步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丁中  张锋  程将  黄筠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517-1521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发现的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继续SMI筛查,查出有新生血管信号的颈动脉斑块70个,进一步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颈动脉斑块中新生血管数量的一致性。结果将SMI检测出新生血管的斑块根据新生血管的数量、形态分布情况进行分级,经颈动脉SMI检查后评分为0级的斑块10例,1级的斑块35例,2级的斑块25例。经颈动脉CEUS检查,评分为0级的斑块15例,1级的斑块35例,2级的斑块20例。两种模式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很好(Kappa=0.769,P < 0.05)。结论SMI与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有很好的一致性,且SMI的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在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4):380-382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急性脑梗死筛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铜陵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非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及斑块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ACI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86.67%)、颈动脉斑块检出率(90.00%)均高于对照组(50.00%和26.67%)(P<0.05);ACI组患者多发斑块检出率(70.37%)高于对照组(25.00%)(P=0.039)。ACI组患者斑块低回声及混合性回声检出率(88.89%)高于对照组(50.00%)(P=0.033)。结论:ACI患者中颈动脉斑块以多发斑块及不稳定性斑块多见,颈部超声检查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ACS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检查和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分为三组:ACS组(Ⅰ组,n=37)、ACS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度以下夜间低氧血症组(Ⅱ组,n=36)、ACS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度以上夜间低氧血症亚组(Ⅲ组,n=37).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各组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量进行分析,并以Gensini积分比较不同组间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三组在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患者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颈动脉斑块数明显增多(P<0.01);Ⅲ组比Ⅱ组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总斑块数、软斑块数显著增多(P<0.01),混合斑块数、硬斑块数也明显增多(P<0.05);Ⅱ组和Ⅲ组中颈动脉IMT及斑块数量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成负相关;Ⅱ组与Ⅰ组Gensini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结论 夜间低氧血症对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其梗死部位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例急性颈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入院1周内检测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数据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梗死侧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与非梗死侧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与非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梗死的部位与受累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无关;而与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白细胞计数 (WBC)之间的关系 ,为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 (斑块组 )和颈动脉粥样硬化非斑块组(非斑块组 ) ,并根据斑块积分将斑块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 3级 (轻、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程度与血WBC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血WBC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P <0 .0 1 ) ,且血WBC异常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重。结论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血WBC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且血WBC异常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重。血WBC水平增高对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n=20)、不稳定斑块组(n=28)和稳定斑块组(n=32);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以酶循环法测定血清Hcy水平,观察比较四组血清Hcy水平。另根据患者血清Hcy水平将其分为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比较三组颈动脉IMT厚度。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中Hcy水平升高者,无斑块组35.00%(7/20),不稳定斑块组89.29%(25/28),稳定斑块组75.00%(24/32)。四组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关系:对照组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F=115.15,P0.001);不同Hcy水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值)的关系:低水平组中水平组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26,P0.001);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与IMT值呈正相关(r=0.784,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估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强化特征。方法:选择42例确诊为重度OSAS的患者为试验组,再选取33例无OSAS疾病史但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测量造影后颈动脉斑块的最大厚度,并对斑块内新生血管强化特征进行分级。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PSG)测得OSAS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和最低脉氧饱和度(minimal pulse oxyhemoglobin saturation,miniSpO2)等血氧饱和度相关指标,并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强度(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IPN)之间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通过超声造影IPN定性分析发现,OSAS组颈动脉斑块以Ⅱ型(47.6%)为主,对照组以Ⅰ型(63.6%)为主,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OSAS组患者颈动脉斑块IPN与斑块边界呈正相关(r=0.395,P < 0.05),与miniSpO2呈负相关(r=-0.448,P < 0.01)。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中斑块边界、miniSpO2是IPN(R2=0.340,F=10.024,P < 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通过超声造影发现重度OSAS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对初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提供相关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眩晕患者的颈动脉形态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梗死后眩晕患者(观察组,42例)的颈动脉形态、斑块、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与脑梗死后无眩晕患者(对照组,40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颈动脉Ⅰ级狭窄者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Ⅱ、Ⅲ级狭窄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Vm下降速度,PI和RI增高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斑块内无回声及弱回声区面积占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均值分别为(49.6±13.6)%及(22.1±7.5)%。结论:TCD可了解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改变,安全元创伤。有助于脑梗死后眩晕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