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保留灌肠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治疗中应受到重视,并突出辨证论治。清热化湿祛瘀方用于肾衰临床上出现的"热毒炽盛证"、"火毒瘀滞证"、"湿热蕴结证";温补脾肾方用于急性肾衰恢复期、慢性肾衰出现的"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脾肾气阴俱补方用于急性肾衰恢复期、慢性肾衰出现"肾阴亏损证"、"肝肾阴虚证"、"肝肾气阴两虚证";燥湿化痰利水方用于慢性肾衰病程中出现的"痰湿中阻证"、"水气证";活血化瘀方:用于慢性肾衰病程中出现的"血瘀证"。操作到位,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胰岛素抵抗(IR)的病因病机、治疗IR中药的药理、治疗IR的方法等研究,提示IR状态实质上和阳气虚证相关,温补阳气为治疗IR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阳痿之虚重在肝阳不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新愿 《陕西中医》1993,14(3):119-120
虚证阳痿是以诸因引起的肝经阳气虚弱,筋瘘不用为病。肝阳与肾阳相互为用、互相影响,但不能互相代替,阴器勃举无力当责之于肝经阳气不足,气血不充,筋脉不用;而精液的生成,藏泄失职当责之于肾阳、肾气之不足,生化无力、开阖失常。提示了以虚证对阳痿的治疗,须结合病因,以温补肝阳,振奋筋脉为主导。  相似文献   

4.
何卫国 《陕西中医》2013,34(7):911-912
<正>复发性口疮多属于虚证(久病多虚),临床上虽然常见阴虚火旺、虚火上浮者,但因各种原因致阳气虚衰使机体温化失调,津液停滞,寒湿困于口腔,肌膜溃烂而成者亦不少见[1,2]。笔者在临证时运用温补药物,分别予以温阳健脾、温肾助阳、温补气血、温补心脾等法治疗阳气偏虚型复发性口疮患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兹列举4则: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坏证、危候中医治法探讨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710003)乔富渠主题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气血双补温补肾阳近年来各地一些学者在重视对慢性肾衰(CRF)的宏观研究的同时,开始注意到诱使CRF急剧恶化的坏证和致命危候治法的探讨,现结合...  相似文献   

6.
68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正虚证候分布特点调查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阳晓  胡学军 《中医杂志》1999,40(2):112-114
通过681例慢性肾衰患者正虚证侯分布特点调查分析,显示慢性肾衰正虚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衰竭期以气阴两虚为主,尿毒症期主要是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脾肾气虚和肝肾阴虚在病程中呈阶段性病变。调查提示慢性肾衰病程较长,不同阶段正虚证候分布特点具有差异性,正确把握其主要病机及不同时期的病证变化,对辨病辨证施治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分别采用四君子汤加味以健脾益气化湿,健脾生血统血,附桂理中汤加味以温补脾肾的辨证治疗方法治疗肾功能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衰尿毒症早期、肾衰终末期各期慢性肾衰患者56例,结果显效15例,好转21例,稳定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3%。  相似文献   

8.
总结程志清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特点和用药规律。程志清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化不利、瘀水内生为最常见的病机,治疗重在温补阳气,复其气化。在临床上,从整体认识证型之间病机的传变规律,以真武汤为主方,温补阳气,活血利水,疏通三焦,并因人制宜,兼顾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9.
介绍何立人教授以"温振运理"法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认为心肾阳气不足、脾虚失运、水瘀内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治宜温补心肾、振奋阳气、助脾运化、理血行水。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阳气虚衰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血清IL-2、IL-10、CRP的浓度。方法:分别检测30例COPD阳气虚衰证患者、30例COPD气阴两虚证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2、IL-10、CRP的浓度。结果:COPD阳气虚衰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血清IL-2、IL-10的浓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阳气虚衰组低于气阴两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PD患者的CRP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阳气虚衰组高于气阴两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气虚衰证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IL-2、IL-10的浓度低于气阴两虚证,提示阳气虚衰证患者的免疫力更为低下,细胞因子紊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冬令说粥     
时届冬令,如能食上一碗清香适口的羊肉粥或狗肉粥,便会令人周身暖和、困倦顿消。冬令时节,最易伤人阳气,尤其是老年人阳气衰弱以及有慢性疾病者,更是见寒生畏。这时如能常食些容易消化的羊肉、狗肉等温补性药粥,可补益身体,增强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功能衰竭(下称慢性肾衰)是肾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是脏腑升降失衡、清浊逆乱的结果。既往,人们较多地注重“脾肾虚损”而采用“温补”的治法。但是,大量或长期温补可加重氮质血症或诱发出血。近年来,一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肾衰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右归丸组,观察治疗后大鼠的肾功能、肾病理、血中ET-1及AngⅡ含量的变化。结果:右归丸组大鼠血中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低于模型组,肾脏病理明显改善,血清ET-1、AngⅡ含量明显减少。结论:温补肾阳方剂右归丸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可作为治疗慢性肾衰的基础方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施安丽教授运用先天经络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经验。施教授认为,阳气亏虚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温补阳气为治疗本病的关键。其创用先天经络疗法,以神阙为轴心补元阳,调任脉而助三焦气化,补脾胃以充养先天,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慢性肾衰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采用温补脾肾中药口服、祛邪泄浊中药灌肠及必需氨基酸注射的联合方案治疗慢性肾衰103例。结果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均比治前显著降低(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治前增高(P<0.05)。43例Scr降至正常,总有效率86.4%。其中观察1年以上者60例,27例肾功能保持正常,20例Scr稳定在出院时水平,另13例虽Scr有所上升,但仅3例发展为终末期肾衰。作者认为这一方案不仅对慢性肾衰近期疗效较好,而且有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衰中医病机属于脾肾两虚为本,湿浊、瘀血、尿毒贮留为标。辨证论治当分标本缓急,即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张琪教授认为慢性肾衰临床上以标实为主时应以降浊为主,降浊有化湿浊、泄热、解毒、活血诸法;以虚证为主时,必须以保元为主,保元主要以健脾补肾为主;如虚实挟杂、本虚标  相似文献   

17.
血淤是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的主要病机,浊邪潴留是漫性肾衰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应在活血化淤的基础上,配伍宣肺降浊、清化降浊、温补降浊和平肝降浊等方法,临床证实有改善肾功能、减轻或消除消化道症状、增加尿量、降低血压等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胃脘是后天阳气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而其作用的发挥正常与否受到胃脘阳气的生化与充养。胃脘是后天阳气之源。历代医家如张仲景、李杲、“火神派”等都尊崇温补胃脘阳气以建运全身阳气,可见胃脘阳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通润补三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齐鸣 《陕西中医》1995,16(2):53-53
采用通润补1~3号方分别治疗3型慢性前列腺炎32例,临床治愈15例,总有效率为84.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通关利窍、温补阳气、缓解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略论“升阳解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美和 《中医杂志》1992,33(7):11-12
对升阳解毒法的源流、机理、应用、方药进行了探讨,认为毒邪或毒证不能只以消热解毒一法去论治。性属阴、寒、虚者必振奋或扶助阳气以升阳解毒,其中阴毒实证治宜辛温散寒、升阳解毒;阴毒虚证治宜甘温补益、升阳解毒;并举例说明该法临床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