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轶  冯正平  陈兵 《重庆医学》2004,33(6):938-939
骨质疏松症是一以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脆性增加而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孪生子及家系的系列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骨量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基因、Ⅰ型胶原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降钙素受体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等受到广泛研究,故本文拟对候选基因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强度减弱、骨折危险性增加的骨代谢性疾病,经对孪生子女和家族性调查表明,骨密度变异的75%~85%受遗传因素控制[1],有较强烈的遗传倾向.1994年Morrison等[2]首先提出了维生素D受体等位基因能预测骨密度的概念,其研究结果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引起普遍关注.目前,还发现了其他与骨密度有关的遗传标志物,如雌激素受体等位基因[3,4]、胶原Ⅰ型基因[5]等.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酶切技术,测定雌激素受体(ER)基因型,研究ER基因型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北京地区绝经后的汉族妇女中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PCR-RFLP)方法研究ER基因的Xba Ⅰ和Pvu Ⅱ酶切多态性,检测骨密度,通过方差分析探讨ER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ER基因Pvu Ⅱ酶切多态性分布与桡骨松质骨以及桡骨密质骨的骨密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而ER基因Xba Ⅰ酶切多态性分布与桡骨松质骨以及桡骨密质骨的骨密度之间存在相关性,XX基因型骨密度值最低,xx基因型骨密度值最高。结论:ER基因Xba Ⅰ酶切多态性分布与桡骨松质骨以及桡骨密质骨的骨密度之间显相关(P〈0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E)是由芳香化酶催化雄激素转化而来的,它与靶细胞核内E受体(ER)结合,进而与染色体结合并调节靶基因的传录,影响其靶组织的生长、分化与功能。E在骨代谢和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是老年妇  相似文献   

5.
成人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成人成骨细胞的分布;探讨雌激素调节骨代谢的作用机制及雌激素受体变化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方法用多次酶消化法进行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病人和正常对照成人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显微镜下观察ER阳性细胞;计算各组人群ER阳性细胞率;t检验分析各组间ER阳性细胞率的差异。结果成骨细胞细胞核和/或细胞质有ER存在;各组人群阳性细胞标记率有明显差异。结论雌激素不仅通过调节钙调节激素间接影响骨重建,还可与成骨细胞ER结合调控骨代谢;ER存在于成骨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人成骨细胞:ER减少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去卵巢大鼠松质骨中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继峰  王全平 《医学争鸣》1999,20(6):S010-S011
0引言目前,人们已证实成骨细胞中存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使受体调节骨代谢的机制得到确认.以往采用不同手段在骨细胞中检测ER的报道,仅限于体外培养的细胞系或特殊情况下的组织(如肿瘤).ER是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介导,...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受体 (ER)信号传导的经典途径为雌激素进入细胞内 ,转入胞核与其核受体ERα或ERβ结合 ,引起雌激素应答基因的转录激活。该途径要数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出现最终的”下游效应”。故当有报道发现雌激素在血管、乳腺、骨、神经等组织处有快速的作用 (数分钟 )时 ,人们不禁要对其作用机制作重新的考虑。深入研究提示 ,多种细胞表面具有雌激素另一种形式的受体 ,这种受体与细胞质信号传导蛋白是偶联的 ,雌激素可由此而实现对一系列胞内过程进行调控。这便是雌激素的非基因组快速作用途径 ,此类受体被称为雌激素膜受体。 1 977年 …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除传统的性成熟作用外 ,在性器官以外的许多组织也发现雌激素受体。雌激素替代治疗 (estrogenreplace menttherapy ,ERT)被广泛用于停经后妇女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近来研究表明 ,中枢神经系统是雌激素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在海马等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区域存在大量雌激素受体。因此人们推测老年妇女认知功能下降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 ,并寄希望于能通过提高循环雌激素水平年来改善认知功能和预防痴呆的发生。一、雌激素影响认知的生物学基础1.雌激素对神经递质的影响 基底前脑、海马、皮…  相似文献   

9.
吕梅君 《医学综述》2001,7(9):531-532
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尚未揭晓 ,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深受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体内性激素影响着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 ,性激素受体的发现 ,使激素受体与肿瘤的关系更受关注 ,在乳腺癌中雌、孕激素受体水平与治疗疗效已明确 ,肺癌中也发现有性激素受体 ,二者之间的关系已日益受到关注。1 ER、PR的分布肺癌患者的机体内环境明显破坏 ,除免疫系统外 ,内分泌环境也被破坏 ,在性激素方面表现为雌激素水平上升 ,雄激素水平下降[1 ] 。大量研究还表明激素通过其受体发挥作用 ,雌激素受体 (estroqenrece…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8-10+14
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雷洛昔芬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联系,并明确是否疗效与基因型存在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雷洛昔芬和钙尔奇治疗,治疗持续12个月,同时检测患者基因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骨钙素、Ⅰ型胶原C端肽水平,分析疗效与基因型联系。结果治疗后患者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骨钙素和Ⅰ型胶原C端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校正年龄、体质指数、绝经年限等影响因素进行协方差分析,发现基因位点与骨密度、骨钙素和Ⅰ型胶原C端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校正年龄、体质指数、绝经年限等影响因素进行协方差分析,发现ESRI基因上rs3844508位点纯合突变型和杂合基因型(G/C、G/A)股骨颈骨密度水平有所上升,且高于纯合野生型(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74,P0.05)。其余位点与其他位置骨密度、骨钙素和Ⅰ型胶原C端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得到改善,而且ESRI基因上rs3844508位点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1.
雌、孕激素受体在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肿瘤与女性生殖内分泌的研究表明 ,卵巢所产生的甾体激素以及各种激素之间的平衡状况往往是生殖道肿瘤发生的影响因素、生殖道肿瘤本身也具有内分泌活性。生殖道肿瘤通过激素靶器官 ,对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亦产生影响。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激素为雌激素及孕激素 ,它们的细胞作用主要为诱导转录、合成调节及分化蛋白质 ,而这一作用首先有赖于雌激素、孕激素分别与其特异性的、高亲和力的、高分子量的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 (progestogenreceptor,PR)结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有关的乳腺癌复发骨转移差异表达基因,研究其基因功能集富集差异,及其表达水平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复发骨转移情况的关联,促进对乳腺癌复发骨转移的了解。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中GSE2034数据集,分析雌激素受体表达与乳腺癌复发骨转移的关联,利用R软件、GSEA软件等分析获得雌激素受体表达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和乳腺癌复发骨转移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与乳腺癌复发骨转移显著有关,并与骨组织代谢有关的基因功能集相关。骨组织代谢相关基因SFRP1、TNFAIP3和NEK1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乳腺癌骨复发转移相关。结论 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复发骨转移有关,可能通过调控骨组织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乳腺癌复发骨转移。  相似文献   

13.
徐静华 《黑龙江医学》2009,33(6):427-429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基因IVS1-401T/C变异与黑龙江省老年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以确定机体对雌激素作用的反应是否与其有关。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采用Pvu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目标片段判断ERα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该位点核苷酸出现胞嘧啶核苷酸(C)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RT/T基因型是骨质疏松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分析女性受试者结果与之一致。结论ER基因IVS1-401T/C变异与黑龙江省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基因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57名已排除影响骨代谢疾病的绝经后妇女,采空腹血和晨尿;用PCR-RFLP法对ER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DEXA测定腰椎正侧位、股骨骨密度,同时检测血骨钙素、尿NTX和尿肌酐。结果 ER基因型pp,Pp,PP分布频率为26.3%、50.8%、22.8%;xx,Xx,XX分布频率为50.8%、42.1%、7.1%。xx组基因型妇女体重偏高,但体重指数各组无明显差异;xx组股骨SHAFT骨密度低于Xx和XX组。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股骨SHAFT骨密度相关;XX组骨钙素高于xx和Xx组。PvuⅡ各基因型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ER基因XbaⅠ-RFLP是绝经后骨代谢的一个影响因素,X基因型对股骨骨量的维持可能有一定作用,这可能与其影响骨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钱国锋  张秀珍 《现代医学》2003,31(4):277-28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与众多因素有关,而遗传是其中的重要决定因素.在目前研究的若干候选基因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最受关注。维生素D受体是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与骨化三醇结合后能调节血钙和骨矿化。本文就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骨转换、骨密度、骨量影响因素及药物治疗间关系的进展进行综述,从而阐明维生素D受体基因在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北京地区绝经后的汉族妇女中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 morphisms ,PCR RFLP)方法研究ER基因的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 ,检测骨密度 ,通过方差分析探讨ER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ER基因PvuⅡ酶切多态性分布与桡骨松质骨以及桡骨密质骨的骨密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而ER基因XbaⅠ酶切多态性分布与桡骨松质骨以及桡骨密质骨的骨密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XX基因型骨密度值最低 ,xx基因型骨密度值最高。结论 :ER基因XbaⅠ酶切多态性分布与桡骨松质骨以及桡骨密质骨的骨密度之间显著相关 (P <0 .0 5 )。本研究为探讨骨质疏松症在分子生物学范畴的发病机制及预防与预后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的PvuⅡ,XbaⅠ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进一步探讨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并比较了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健康对照组的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和XbaⅠ多态性。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基因的PvuⅡ多态性的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Pp基因型患肝硬化的风险是pp基因型的2.23倍(OR=2.23)。雌激素受体基因的XbaⅠ多态性分布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基因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可能是肝硬化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即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可能是肝硬化发病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组织内雌激素受体胶体金-辣根过氧化物酶-雌二醇(coloidalgold-horseradishperoxidase-estradiol,CG-HRP-E2)标记技术中的几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胶体金颗粒直径在10nm左右,固定液的pH为7.4,缓冲液pH为7.6,固定的温度及时间分别是4°和4~8分钟,CG-HRP-E2标记稀释度以1∶3为最佳条件。此研究对于该技术定位受体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敏  贾建平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4):2170-217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载脂蛋白(Apo)Eε4等位基因被公认为AD的危险遗传因素之一。本研究观察了散发阿尔茨海默病(SAD)中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的分布,并且探讨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及在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基因多态性及相关因素.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03例绝经女性按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与PMOP组.分别检测各观察对象的腰椎L1-4骨密度、PvuⅡ、XbaⅠ基因型并调查其膳食行为与运动方式等项目.结果: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身材矮小及BMI越低、多妊娠次数、多产次者与PMOP的发生率有关.摄入牛奶、豆浆、茶、水产品、豆类、肉类、蛋类、水果、坚果及每月运动次数越多与高骨密度有关.PvuⅡ基因型中PP,PP、Pp的频率分别为26.6%、27.6%及45.8%;XbaⅠ基因型XX、xx、Xx的频率分别为9.9%、57.1%及33%.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因素、咖啡饮用量、XbaⅠ的XX基因型是骨量减少的危险性因素;文化程度越高、BMI较大、经常饮茶或经常摄入水果是PMOP的保护因素.结论:本地区膳食行为、环境因素与PMOP间关系密切,但ERα基因型分布频率不同于其他地区且与骨密度间关系尚不明确,其对骨质疏松发病的预测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