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及周围组织病变造成激动形成和(或)传出障碍,从而产生窦性心动过缓等各种心律失常,导致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的一种持续的、较一般窦性心动过缓更为缓的心律,并以6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本文分析了100例老年病窦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电话传输心电图(TTM)与动态心电图(DCG)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比较两者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缺点,为临床合理使用TTM提供指导。【方法】采取自身对照,对比分析80例因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住院患者的TTM及DCG检出结果。【结果】①TTM对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及ST-T改变的检出率比DCG高(P〈0.05);②TTM对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与DCG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TTM可随时随地将病人的心电信息发送到医院监护中心,及时对所发生的心血管事件进行处理;④少数TTM图形欠清晰,自动化分析结果有偏差,需通过人工分析补充完善。【结论】TTM对发作元规律、间歇发作、持续时间短暂的心律失常及一过性心肌缺血有独到价值,非常适合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突发事件高危人群的院外监护。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预激综合征 ,又称Wolff Parkinson White综合征 ,是在正常房室传导通道之外 ,激动通过旁路附加束提前到达 ,使部分或全部心室肌预先激动。房室旁道的存在是其发生的解剖学基础 ,其可参与构成折返途径 ,引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 ,采用射频消融术消融旁道已成为预激综合征的根治手段。术前旁道定位有助于术中导管和方法的选择 ,缩短手术时间 ,提高成功率。体表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ECG)简便、快捷、无创 ,对于术前旁道定位有较高的诊断参考价值。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 ,制订了一系列体表心电图诊断标准[1 14 ] 。现对预激… 相似文献
7.
目前诊断病态窦房结(简称SSS)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常规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DCG),药物及运动激发试验,电生理检查等。ECG是基本方法。DCG由于可连续24小时长时间记录生活状况下心率、心律改变及心律失常与症状的关系,明显优于ECG,是诊断SSS的安全可靠的方法。现将我院近5年确诊SSS动态心电图4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以呼吸暂停-通气不足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在睡眠状态下每小时之中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事件发生总数)≥5并伴有白天过度嗜睡为特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SAS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生机制及规律。方法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结合患者生活日志分析诊断。结果 ① 72 %无痛性心肌缺血ST段下移发生于轻体力和脑力劳动时 ,发作高峰位于上午 6∶0 0~ 12∶0 0时(P <0 .0 1) ,下移程度及阵次以日间为著 (P <0 .0 1) ,90 .7%ST段压低时心率加快 (P <0 .0 1) ,缺血发作的最高心率与 2 4小时内最高心率值差距很小 ,与ST段压低相平行 (P <0 .0 1)。②无痛性心肌缺血ST段弓背抬高幅度及阵次以夜间为著 ,发作高峰位于 1∶0 0~ 6∶0 0 (P <0 .0 1) ,心率减慢时ST段弓背抬高 (P <0 .0 1) ,夜间心肌缺血阈变异性增高、心率变异性低频 /高频比值降低、ST段下移和ST段抬高持续时间延长 (P <0 .0 1) ,缺血发作的最低心率发生于夜间 ,与ST段弓背抬高相平行 (P <0 .0 1)。结论 缺血阵次、ST段移位幅度、缺血持续时间、心肌缺血阈、心肌缺血阈变异性、心率变异性低频 /高频比值可了解心肌缺血时耗氧水平、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冠状动脉张力的高低 ,是冠心病患者随访和各种治疗疗效的有价值的指标。交感神经兴奋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为缺血发作的重要机制 ,主张给 β受体阻滞剂。冠状动脉张力增加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异常引起相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主张给钙离子拮抗剂或硝酸类 相似文献
10.
动态心电图检出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和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心电图 (Holter)自应用于临床以来 ,在心律失常、ST T变化及反映起搏器功能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但因其通道数少 (一般为二通道或三通道 )对ST T变化反映不全面 ,以致对ST段偏移的诊断率较低。变异型心绞痛由于疼痛发作时间短 ,难以在发作时记录到心电图 ,故确诊困难。 12导Holter可以完整准确地描记到变异型心绞痛发作过程 ,记录其起病时间 ,在病变程度上能加以比较 ,12导联同步记录还能对心肌损伤加以定位 ,对确诊、治疗变异型心绞痛有独特意义。本文研究分析了我院 12导Holter所检出的 7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变化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总结工作体会。结果:熟悉识别动态心电图的误差与误判的方法,明确成因,总结防范措施。结论:明确误差与误判成因是提高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动态心电图检测已用于检查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检测无痛性心肌缺血和评价抗心绞痛药物的治疗.动态心电图是唯一可用于评价日常活动中心肌缺血及其严重性的方法.由于无痛型心肌缺血发作时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难以及时记录心电图.因此,动态心电图监测是其诊断的主要工具.笔者观察到典型患者1例.在长达1年的时间里均未得确诊,一直以消化道疾病治疗.本次通过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优势,捕捉到了短暂的急性心肌缺血发作,得以确认并得到及时救治,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ST段变化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方法 对36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36例变异型心纹痛发作时ST段呈多种形态上抬,最大ST段上抬约0.1~0.6 mV,平均0.45 mV,表现为斜上型、斜下型、水平型、弓背向上型、弓背向下型等形态,且不同时间不断演变.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36例患者均有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其中中度狭窄14例(1支血管病变6例,2支血管病变8例),重度狭窄22例(2支血管病变14例,3支血管病变8例).经对照比较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T段上抬幅度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的痉挛可能是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基础,心纹痛发作时ST段形态不断演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DCG)对缺血性J波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ACS者显示有缺血性J波的为A组共111例,无缺血性J波的为对照组(B组)共95例.两组均行DCG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发生ST段抬高性MI高于B组,A组发生心律失常明显高于B组,A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是B组的7.0倍(P<0. 05).结论 伴有缺血性J波的ACS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非心脏手术患者伴有心功能异常 ,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 ,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术中操作及术后康复。但由于常规心电图记录时间短 ,不能反映心电异常的全貌 ,尤其是对阵发性、复杂性及恶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心肌缺血、复合性心电异常 ,ECG既不能确定质和量 ,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 ,为弥补其不足 ,本组对 12 0例在围手术期给予 ECG及 DCG监测 ,并进行对比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院 1992 - 0 8~ 2 0 0 1- 0 8,住院准备施手术的患者 ,共计 12 0例 ,其中男 6 9例 ,女 5 1例 ,年龄 2 9~ 90岁 ,平均 5 7.35岁± 10 .5 6岁。…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24 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方法]搜集1998年6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进行的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3 260份,按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进行统计归纳,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阻滞的发生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P<0.05或P<0.01).[结论]老年人较非老年人容易发生多种心律失常,有必要进行定期院内、外监测,以减少老年患者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ARVC)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特点,并对其心电图按病变程度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已确诊的ARV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资料。按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所示的病变累及部位将34例患者分为3组:A组(右心室局部病变组)11例、B组(右心室弥漫病变组)15例和C组(双心室病变组)8例,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6种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晕厥、室性期前收缩≥1000次、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VT)、非持续VT的发生率在A、B、C 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与A组比较, C组Epsilon 波(4/8 vs.2/11)、V1~V3导联QRS波时限≥110 ms(3/8 vs.1/11)、病理性Q波(3/8 vs.1/11)和V1~V3 S波升支≥55 ms(4/8 vs.2/11)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和C组V1导联T波倒置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3/15、1/8 vs.5/11),超过V3导联的T波倒置发生率均明显增加(6/15、6/8 vs.1/11, P<0.05和P<0.01)。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10例患者为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29.4%(10/34),无不良事件出现;24例患者为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70.6%(24/34),8例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根据心电图中T波倒置的导联位置可以判断ARVC的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而临床症状并无诊断其严重程度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20.
晕厥是老年常见的一个症状。老年发病率为6%~10%。晕厥的原因可分为血管性、脑源性、心源性、血液成分异常性等几类,而预后最严重不良的是心源性晕厥。动态心电图了解晕厥突发时的心电变化,且前已成为晕厥的重要检查手段。本文对我科2000-2009年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