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甲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3例临床确诊甲亢患者 ,经DSA下用PVA微粒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及一侧下动脉栓塞。结果 :3例增粗的甲状腺动脉已被基本栓塞 ,腺体染色消失。栓塞后临床随访 1~ 4个月 ,术前T34.0~ 10 .4nmol/L ,平均 6 .8± 3.14SD ,T4 193.7~ 4 0 2nmol/L ,平均 2 6 5 .6 3± 10 8.15SD ,术后T3降至 3.5~ 9.3nmol/L ,平均 5 .11± 2 .89SD ,T4降至 182 .0~ 339.3nmol/L ,平均 2 2 8.87± 81.11SD。甲状腺B超 ,甲状腺肿大小术前 2 .5~ 5 .9cm ,术后缩小至 1.5~ 4 .3cm。临床症状逐渐缓解 ,未闻及明显颈部血管杂音。术后不良反应 ,栓塞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介入治疗甲亢是一种安全有效替代内、外科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目的探讨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2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接受了选择性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使用微球栓塞剂共栓塞52支甲状腺动脉。选择的适应证为拟行外科手术术前药物准备失败者和手术出血风险大或拟行131I治疗的巨大甲状腺者。结果21例病人栓塞后1月内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中位值自8.8nmol/L(4.3~43.0nmol/L)降至4.0nmol/L(1.1~9.2nmol/L),甲状腺素中位值自206.4nmol/L(77.4~748.2nmol/L)降至144.5nmol/L(25.8~279.9nmol/L),(P<0.01)。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随访超过半年的12例在停用或间断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症状。2例抗甲状腺抗体阳性者短期复发后再次栓塞。未见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1例并发严重造影剂过敏反应。结论作为手术和131I治疗的替代疗法或外科术前准备方法,甲状腺动脉栓塞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综合治疗中可供选择的有效手段。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探讨动脉内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例甲亢患者作甲状腺上动脉及下动脉的超选择性插管,并对上述血管行栓塞术。结果:11例甲状腺动脉栓塞均成功,栓塞后10例患者甲状腺机能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1例患者症状未得到满意控制,第2次行右侧甲状腺下动脉栓塞术后甲状腺机能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全部病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内栓塞治疗甲亢安全、简便、痛苦小、并发症少,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彩超评价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的疗效。方法  4 2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术前及术后 1、3、6个月用彩超观察腺体回声 ,测量腺体容积及动脉内径 ,多普勒测量血流收缩期最大速度 (Vs)、舒张期最大速度 (Vd)、平均速度 (Vm)、搏动指数 (PI)、阻力系数 (RI) ,计算血流量。并观察各项测值与T3 、T4、促甲状腺激素 (TSH)之间变化关系。结果 术前腺体容积增大为弥漫性、均质或非均质性低回声 ,部分有结节 ,甲状腺动脉及腺体内多级分支动脉多而粗 ,术后腺体容积缩小 ,术后 1~ 3个月腺体回声增强、增粗 ,血管变细而少 ,腺体内仅见星点状血流束 ,时隐时现 ,部分腺体内无血流信号 ,3~ 6个月腺体回声由强逐渐变低或强弱相间 ,分布不均。血流参数各项测值 ,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亢近期效果明显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前明确诊断术后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动脉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应用。方法  16例经临床确诊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 ,选择性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造影 ,并应用无水乙醇、明胶海绵 /PVA颗粒进行动脉栓塞。结果  16例行甲状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 10 0 % ,栓塞后甲状腺不同程度缩小 ,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甲状腺机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15例 (93 .8% )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甲状腺上动脉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安全、有效 ,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脉瘤栓塞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 6 5 0例脑动脉瘤患者在旋转DSA下使用电解可脱铂金圈进行动脉瘤栓塞术。结果 我院 1994年 5月~ 2 0 0 4年 4月在旋转DSA下采用电解可脱铂金圈进行动脉瘤栓塞术 ,96 .5 %患者无并发症。结论 充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术中密切配合 ,是使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顽固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价值。方法:超选择性插管至甲状腺上、下动脉,采用PVA微球及明胶海绵栓塞治疗。栓塞后观察甲状腺功能及大小的变化。结果:21例甲状腺动脉栓塞均成功。随访3-12个月,血清FT3中位值自17.1pmol/L降至7.44pmol/L,FT4中位值自51.1pmol/L降至23.3pmol/L(P<0.01),甲状腺明显缩小,4例停服抗甲状腺药物,17例服少量抗甲状腺药物维持,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为顽固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甲状腺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成年杂种犬8条,进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结果表明:甲状腺动脉栓塞术能有效地阻断甲状腺组织丰富的血流,降低T_3、T_4的分泌量,治疗前与治疗后7、14、21、28天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1)。本研究还表明:甲状腺血管栓塞术后血流阻断完全,无再通现象,可替代甲状腺切除术,为甲状腺血管栓塞治疗甲状腺肿瘤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Graves病(GD)栓塞前及栓塞后3年组织病理动态变化,了解栓塞后疗效的病理基础.方法 38例GD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于术前、术后7 d、6个月、3年分别测血清TT3、TF4、FT3、FT4、rT3、TSH、抗甲状腺球蛋白(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TSH受体抗体(TRAb)等指标,行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23例行甲状腺穿刺活检.结果 栓塞后7 d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急性缺血坏死.栓塞后6个月表现为缺血后的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症破坏为主.栓塞后3年主要表现为明显的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和滤泡萎缩.栓塞术后3年组甲状腺刺激抗体(TGAb)、TPOAb较栓塞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FT4、TRAb栓塞治疗后6个月和3年均较栓塞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后3年甲状腺损伤持续存在可能是造成TGAb、TPOAb栓塞术后3年组较栓塞术前、栓塞术后6个月组轻度升高的原因.栓塞术后3年组甲状腺刺激及抗体(TSAb)较栓塞术前、栓塞术后7 d、栓塞术后6个月低,呈持续下降.栓塞后甲状腺腺体组织逐渐减少,淋巴细胞浸润也逐步减轻,这应该是栓塞后3年TRAb和甲状腺素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 ①栓塞后动态病理变化提示病情中长期缓解的病理学基础是甲状腺组织减少,增生缓解.②栓塞后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其栓塞后机体免疫功能好转与病理改变相符.③甲状腺动脉栓塞使甲状腺腺体组织减少,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免疫紊乱改善,对GD具有综合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材料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的疗效。方法  5 6例甲亢患者分为两组 ,A组 2 5例 ,采用平阳 (博莱 )霉素 2 4mg动脉灌注后以明胶海绵、不锈钢圈栓塞。B组 31例采用聚乙烯醇 (PVA)颗粒栓塞 ,2例同时加用少量明胶海绵颗粒。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及常见并发症进行比较 ,并对复发病例的动脉栓塞数与复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近期疗效均达10 0 % ,随访中A、B两组复发率分别为 2 8%和 16 .1% ,但差异无显著性。栓塞 2支动脉者复发率为4 6 .7% ,栓塞 3、4支动脉者总复发率为 12 .2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7.75 1,P <0 .0 1)。B组常见并发症明显较A组高 ,但无需特殊处理。结论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亢损伤小、疗效好 ,栓塞动脉数要达 3支以上 ,否则复发率高。PVA颗粒使用方便 ,复发率可能更低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手术配合与护理要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5例非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患者的术中配合,总结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105例手术患者中3例出现迷走反射,35例诉胸部不适,2例出现脑血管症状,1例穿刺处血肿,1例对比剂过敏反应,适当处理后均症状缓解,继续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护,有效沟通,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笔者近 10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 192例甲亢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病人的治疗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甲亢 177例 ,继发性甲亢 11例和高功能腺瘤 4例。轻、中和重度甲亢分别为 6 6 (34% ) ,82 (4 3 % )和 44 (2 3 % )例。 10 0例 (5 2 % )存在心脏损害。术中保留甲状腺左右叶各 3~ 8克。 1例术后死于甲亢性心脏病心衰。无甲状腺危象和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所有突眼性甲状腺肿病人均感到突眼不同程度减轻。 17例 (9% )术后出现低钙症状 ,是最常见并发症。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甲亢远期效果良好。术前准备以碘剂加普萘洛尔联合应用效果满意。多数病人采用局部或区域麻醉可满足手术要求。术中注意保留甲状腺被膜及下动脉可降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实验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以12只犬的24侧甲状腺前动脉为靶血管,比较使用不同的栓塞剂后的反应,结果提示:褐藻胶微球(AMG)较其它栓塞剂的栓塞效果明显且安全便利。23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以经股动脉插管介入栓塞的方法向甲状腺动脉内注入AMG,术后甲亢症状迅速缓解,T3,T4可降至正常。随访3a,有3例甲亢症状复发,其余20例治愈。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甲亢治疗和术前准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解可解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技术操作要点、手术时机、并发症防治、治疗效果、存在的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72例患者 ,80枚颅内动脉瘤中 ,6 8例为破裂动脉瘤 ,4例为未破裂动脉瘤。动脉瘤部位在后交通动脉 2 0枚 ,前交通动脉 32枚 ,大脑中动脉 8枚 ,大脑后动脉 5枚 ,眼动脉 3枚 ,颈内动脉分叉处 3枚 ,基底动脉 5枚 ,小脑后下动脉 2枚 ,脉络膜前动脉 2枚。 72例患者中 ,Hunt Hess分级 :Ⅰ级 2 4例 ,Ⅱ级 2 5例 ,Ⅲ级 10例 ,Ⅳ级 9例 ,Ⅴ级 4例。72例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血管内支架加弹簧圈栓塞、瘤颈重塑形技术栓塞和双导丝技术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 1周内治疗的患者 18例 ,2~ 3周内治疗的患者 2 9例 ,4周以后治疗的 2 1例。手术采用全麻并在术中适当控制血压 ,使收缩压不超过 110mmHg ,手术全程在DSA动态监视下完成。根据患者SAH的严重程度 ,采用术前或者术后给予脑室外引流、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或单纯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的方法 ,栓塞术后全部病例给予“3H”治疗。结果 动脉瘤完全闭塞 6 8枚 ,占 85 % ,栓塞程度 95 %~ 99%的 8枚 ,占 10 % ,栓塞程度达 90 %的 4个 ,占 5 %。全组死亡 2例 ,占 2 .78%。术中动脉瘤出血 2例 ,经弹簧  相似文献   

15.
介入性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 (简称甲亢 )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 :对 19例甲亢患者经甲状腺动脉超选择性插管 ,采用PVA ,硬脑膜微粒及钢圈栓塞治疗。结果 :甲状腺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全部栓塞成功 ,13例甲亢症状缓解及T3、T4降至正常 ,所有的病例甲状腺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的血供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时各支甲状腺动脉的粗细及其供应甲状腺组织的多少 ,为甲亢的动脉栓塞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 5 5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造影 ,测量各支甲状腺动脉的直径及其供应的甲状腺组织所占单侧甲状腺的比例 ,供应比例 >6 0 %时定义为主要供血 ,占 4 0 %~ 6 0 %时为上下动脉供血相当。结果 右侧甲状腺上动脉内径 2 .2~ 6 .0mm ,平均 (3.8±0 .90 )mm ,1例缺如 ;右侧甲状腺下动脉内径 1.7~ 5 .6mm ,平均 (3.5± 1.3)mm ,2例缺如。左侧甲状腺上动脉内径 2 .4~ 6 .0mm ,平均 (3.7± 0 .9)mm ,1例缺如 ;左甲状腺下动脉内径 1.0~ 5 .2mm ,平均 (2 .9± 1.0 )mm ,3例缺如。左右侧甲状腺最下动脉各有 1例显示。双侧甲状腺上动脉相比 ,其粗细相差不明显 (t=0 .2 74 1,P >0 .0 5 ) ,双下动脉相比 ,右侧较左侧粗 (t=2 .3917,P <0 .0 2 ) ;右上下动脉相比 ,相差不明显 (t=0 .95 5 6 ,P >0 .0 5 ) ,左上下动脉相比 ,上动脉明显较下动脉粗 (t =3.7796 ,P <0 .0 1)。右侧甲状腺由右上动脉供血为主者占 5 6 .4 % (31/ 5 5 ) ,上、下动脉供血相当者占 4 0 % (2 2 / 5 5 ) ,右下动脉为主者 3.6 % (2 / 5 5 ) ,后两者合计占 4 3.6 % ;左侧甲状腺由左上动脉供血为主者占 4 9.1% (2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Graves病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Graves病的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 选择 10例临床确诊的Graves病患者 ,经内科治疗病情反复或药物致粒细胞减少或外科手术后复发 ,使用PVA微球共栓塞 2 5支甲状腺动脉。结果  10例栓塞后随访 5~ 8个月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中位值自2 0 .90 pmol/L(13.36~ 5 0 .92pmol/L)降至 7.81pmol/L(3.6 7~ 35 .3pmol/L)、游离甲状腺素 (FT4 )中位值自 5 7.9pmol/L(30 .96~ 5 7.9pmol/L以上 )降至 2 8.13pmol/L(2 0 .44~ 39.6 0 pmol/L) ,(P <0 .0 0 5 )。 7例临床症状缓解 ,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 3例FT3、FT4 偏高 ,但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 ,用药较术前减少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介入治疗Graves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甲状腺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Graves病)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30例Graves病患者,经动脉造影明确甲状腺动脉的位置及血供情况,超选入甲状腺上动脉或下动脉内用聚乙烯醇微球进行栓塞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全部栓塞成功,16例栓塞双侧甲状腺上动脉,11例栓塞双侧甲状腺上动脉加单侧下动脉,3例栓塞一侧甲状腺上动脉。栓塞前后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30例患者T3由3.4~41.2 nmol/L降至0.9~8.1 nmol/L;T4由79.1~436.3 nmol/L降至62.2~236.9 nmol/L;栓塞后颈部血管杂音完全消失,颈围于术后1天开始缩小,2周左右达到稳定状态。随访6个月~2年,20例完全停药,6例间断服药6个月,症状消失,未出现复发;4例随访1年,间断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所有病例未见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是治疗甲亢引起的Graves病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在骨盆肿瘤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在骨盆肿瘤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3例骨盆肿瘤患者采用Co bra或Yashiro导管进行超选择插管 ,找出肿瘤的所有供血动脉 ,然后根据血供进行超选择性灌注化疗 ,并用明胶海绵随机对其中 11例患者进行所有肿瘤供血动脉的选择性栓塞 (单纯栓塞组 ) ;对其中 12例患者除进行所有肿瘤供血动脉的选择性栓塞外 ,还对双侧髂内动脉主干进行栓塞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组 ) ,栓塞后 2 4~ 4 8h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手术 ,计算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结果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组手术中暴露肿瘤的出血量为 80± 2 6 6 3ml,术中总出血量为 775± 2 35 97ml,手术时间为 16 4 17± 2 6 4 4min ;单纯栓塞组上述指标分别为 2 0 0± 4 8 5 8ml、176 3 6 4± 390 5 7ml、2 2 8 18± 37 37min。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组明显少于单纯栓塞组 (P <0 0 0 1)。手术中术野更清楚 ,易剥离 ,出血少 ,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随访 6~ 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法能有效减少骨盆肿瘤的术中出血 ,利于肿瘤彻底切除 ,结合化疗能减少肿瘤复发或转移 ,是一种有价值的术前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0年4月~1991年2月应用经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治疗各种肿瘤33例,其中男29例,女4例;年龄28~69岁;原发性肝癌19例,贲门癌5例,肺癌3例,胃癌2例,直结肠癌伴肝转移3例,胰腺癌伴肝转移1例;共灌注39次。近期疗效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 术前心理护理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肿瘤,是创伤性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争取患者及其亲属配合十分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