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耳炎症累及咽鼓管时可出现咽鼓管骨室口骨化、肉芽增生、息肉或胆脂瘤等病变,需予去除并扩大管口。此时一期手术易发生咽鼓管功能不全,作者提出采用硅橡胶进行分期咽鼓管鼓室成形术。方法:行乳突根治术,去除中耳鼓窦病变。清除咽鼓管病变,并去除咽鼓管周围炎性气房,扩大咽鼓管。取0.2~0.5mm厚的硅橡胶膜剪成T形,纵臂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咽鼓管鼓室口病变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用鼓室镜及咽鼓管功能检查仪对 4 4例 (45耳 )慢性中耳炎患者 ,进行术前咽鼓管鼓室口观察和咽鼓管功能检查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 5耳慢性中耳炎中 ,咽鼓管鼓室口正常 17耳 ,骨刺增生、黏膜肿胀等轻度病变者 18耳 ,黏膜肿胀或肉芽增生致管腔明显狭窄的重度病变有 10耳 ,其中 9耳咽鼓管功能呈阻塞型改变。结论 :咽鼓管鼓室口及骨部的骨刺增生、黏膜肿胀、肉芽形成是慢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变 ,鼓室口及骨部的阻塞是导致慢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恢复咽鼓管通畅度曾采用尼龙线留置、聚乙烯管插置、在管的裸露骨面上移植粘膜瓣等方法,但如咽鼓管内缺乏粘膜时大多不易获得成功。作者为28例18~50岁的伴有咽鼓管不通的慢性全鼓室炎患者做了29次(一例双耳病变)恢复咽鼓管鼓口通畅度的成形修复术。在手术显微镜下证实患者除在鼓室内壁覆盖有鳞状上皮外,鼓口的情况计有四种:10耳有薄的可活动的膜状物,在行鼓气吹张时活动最明显,其手术方法系自鼓口上方开始,与鼓环平行切开鼓岬上皮,并将之剥下,然后由前后分离覆盖于鼓口部的疤痕膜,将游离下的组织覆盖在鼓岬上,所余鼓岬后份的骨壁上植以颊粘膜辦,如此可完全恢复鼓口的通畅度;15耳鼓口被坚固的纤维组织所粘连,  相似文献   

4.
在促使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行根治术后仍有继续流脓的诸多因素中,咽鼓管功能紊乱占主导地位,会妨碍术腔的愈合过程,尤以肉芽型咽鼓管炎为甚,作者对这类患者40例(男35、女5,16~64岁,90%有长期耳溢)进行了观察,用间接鼓室镜检查鼓口,以后孔镜检查其咽口,行碘油咽鼓管造影,咽鼓管通畅度和引流检查。患者均有传音聋,29例尚伴有感音聋;19例造影见咽鼓管扭曲、不光滑,15例造影剂停滞干管峡部;咽鼓管引流功能良好者4例,Ⅱ度5例,完全不通者31例;27例伴有鼻及鼻窦病,须给予相应治疗。肉芽性咽鼓管炎患者的鼓室内有大量肉芽,管的咽口及圆枕处有颗粒状  相似文献   

5.
咽鼓管生理     
咽鼓管的生理功能是输送空气、维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排液及传音。咽鼓管功能的测试对鼓室成形适应症的选择有重要意义,方法有多种: 1.Armstrong(1961)研究了气压变化情况下咽鼓管的正常反应。正常咽鼓管在升高110—180英尺(鼓室内压力40—70毫米水柱)时,耳内有充满感,鼓膜微凸;当升高500英尺(鼓室内压力200毫米水柱)时,耳内可闻“卡嗒”声,咽鼓管开放。鼓膜迅速复位,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咽鼓管功能与粘连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为93例施行咽鼓管CT造影,咽口和鼓口内窥镜观察和相应的手术处理.结果:CT造影:2例咽鼓管全程显影,显影的咽鼓管呈弧形,在不同平面显示不同节段,提示咽鼓管有"S"形弯曲.4例仅鼓口点状显影,提示咽鼓管鼓口狭窄,后在手术中经鼓口内窥镜检查证实.咽鼓管鼓口内窥镜检查和狭窄处理:16例中12 耳鼓口狭窄,11耳为骨性增生,1耳为骨性和钙化混合增生,均剔除增生骨质,形成喇叭口状. 咽鼓管咽口内窥镜检查和处理:按咽口形态分为宽阔、狭窄、缝隙3种类型,总数71耳,粘连性中耳炎组的发生率依次为23,5,3耳;渗出性中耳炎组为6,11,3耳;鼻部疾病(中耳正常)组为20,0,0耳.经统计学处理粘连型和渗出型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粘连型、渗出型及鼻部疾病组狭窄和缝隙的发生差异率有高度显著性(P<0.01).粘连型和渗出型缝隙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1耳咽口内置入钛镍合金支架后,咽口立刻扩张.粘连型术后咽鼓管通畅和听力情况:鼓口狭窄经剔除处理后的11例、12耳,术后鼓室气化良好10耳,再次局部粘连1耳,中耳积液1耳,听力提高10 dB以上11耳,其中3耳提高45dB,5耳提高20dB.结论:术前CT造影有利于全面了解咽鼓管的形态和功能;因咽口、鼓口狭窄都会影响其功能状态,应当采取手术措施;鼓室粘连分离后的隔离物采用3个月左右可吸收的合成材料可能比硅胶片好.  相似文献   

7.
作者曾对一松弛部型胆脂瘤患者用内置法修补鼓膜,术后发生了由于手术而引起的新的胆脂瘤。作者认为松弛部型胆脂瘤有以下特点:(1)胆脂瘤一般在20岁以后发病;(2)乳突气房发育受抑制;(3)鼓膜紧张部接近正常,中鼓室、镫骨、咽鼓管口等处无明显病变、咽鼓管通气良好;(4)上、中鼓室间被阻断;(5)胆脂瘤在松弛部皮肤的凹陷内呈袋状向乳突腔发展;(6)术后再发的松弛部胆脂瘤表现与上述相同。作者又用家兔作人工胆脂瘤试验,发现在封闭咽鼓管鼓口并置入明胶海绵后,中耳腔、鼓膜内面均有肉芽增生,肉芽还发展到外耳道内段皮  相似文献   

8.
关于咽鼓管功能问题,百年来虽然进行了很多研究,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及矛盾现象。本文作者们提出了个人见解,认为对咽鼓管功能应确定以下七点:(1)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功能性抑器质性;(2)咽鼓管主要病变部位;(3)病变的类型是开放性抑闭塞性;(4)病变程度为可逆性抑不可逆性;(5)咽鼓管排除异物功能障碍与换气功能障碍的关系;(6)与咽鼓管周围(咽鼓管咽口及鼓口附近)、腮腺及下颌关节疾病的关系;(7)根据诊断选择治疗方法和疗效判断。一、关于功能性抑器质性障碍问题:从咽鼓管通气音分析及咽鼓管解剖研究,作者们推测2/3的咽鼓管功能障碍来自咽鼓管咽口附近病变,用内窥镜检查可发现咽鼓管闭塞症患者的咽口有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和咽鼓管功能检查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前咽鼓管鼓室口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41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前颞骨HRCT扫描和咽鼓管功能综合测试仪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显微镜下探查咽鼓管鼓室口处病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颞骨HRCT发现咽鼓管鼓室口软组织占位影34耳;术中发现鼓室口病变32耳,其中为肉芽组织22耳和胆脂瘤4耳,脓团堵塞3耳,鼓室口周围黏膜肥厚肿胀2耳,黏膜粘连闭锁1耳。咽鼓管功能障碍37耳,其中为阻塞型32耳,闭锁不全型5耳。结论: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前进行颞骨HRCT扫描和咽鼓管功能检查,对术中有目的地处理咽鼓管鼓室口的病变,制定手术方案和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者测定狗、猫、猴腭帆张肌、腭帆提肌收缩时,鼓室、咽鼓管内压力的变化,并研究这些肌肉与咽鼓管的排液功能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这几种动物当电刺激腭帆张肌时都会出现短暂的鼓室压力降低,但刺激腭帆提肌时鼓室压力无改变。咽下运动时出现与刺激腭帆张肌相同的鼓室压降低,在咽下运动结束时鼓室恢复到大气压水平。实验还证明,在鼓室和咽腔之间无压力差时,腭帆张肌收缩还常形成咽鼓管内负压,这说明鼓室的容积包含咽鼓管管腔在内。腭帆张肌收缩时可继续保持鼓室负压,随着肌肉的松弛,中耳压力与外界平衡,这时可认为咽鼓管末端仍保持闭锁与外界不通。将猫的鼓泡除去,以靛卡红染液注入咽鼓管鼓口,以电流刺激腭帆张肌时可见咽鼓管鼓口的染色液被吸入咽鼓管内,在咽鼓管咽口也可观察到数次与腭帆张肌刺激结束一致的排液现象。  相似文献   

11.
咽鼓管骨部及峡部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鼓管严重病变在中耳手术中占0.6%,为鼓室成形术的禁忌症,作者采用手术方法解决咽鼓管问题。共16例病人,17耳。导致咽鼓管病变的原因是:乳突根治术后,4耳;纤维粘连性中耳炎,5耳;特发性蓝鼓膜伴胆固醇肉芽肿复发,1耳;胆脂瘤,7耳。咽鼓管本身病变有:骨瘤性阻塞,4耳;骨性及纤维炎性混合性狭窄,5耳:纤维炎性组织阻塞,7耳;胆脂瘤皮阻塞,1耳。局部情况除1耳外均为乳突根治术,术腔用肌肉填塞,并作了外耳道成形术。手术由鼓沟前方稍内开始,用电钻沿咽鼓管方向,向下向外磨去骨质,注意颈内动脉,这是最大的危险;如已看到软骨或咽鼓管口径变宽即表示已到达或超过咽鼓管峡部。大部分的粘膜均不能保留;如有可能,将峡部粘膜反转,以备术终重新贴在咽鼓管骨壁上。最后放置一球拍形硅膜,厚0.5 m m,柄宽2~3mm,全长约3 cm,柄放入咽鼓管,球拍部位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7月我们用鼓室镜观察 4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患者的鼓室及咽鼓管鼓口 ,以了解鼓口的病变情况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检查方法1 临床资料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患者 44例 (4 5耳 ) ,男 2 4例 ,女 2 0例 ,年龄 9~ 5 9岁。经过选择患者均为鼓膜中央性穿孔 ,并接受了手术治疗 ,术中证实为单纯型 2 4耳 ,胆脂瘤型 15耳 ,骨疡型 6耳。术前颞骨CT检查显示单纯型的鼓室、鼓窦及乳突无软组织影 ,无骨质破坏及听小骨破坏、吸收现象 ;而胆脂瘤型和骨疡型的鼓室、鼓窦及乳突有软组织影 ,有…  相似文献   

13.
中耳疾患常缘于咽鼓管,鼓室成形术时检查咽鼓管已成为常规。内窥镜探查咽鼓管有三条途径:自然途径,为经鼻咽部;中耳内途径,经鼓口进行探查,为最实用途径;中耳手术途径,打开后鼓室、乳突后进行探查。纤维内窥镜直径为0.7~2.2mm。内窥镜从中耳进入,见鼓口为一圆锥形,约5×2mm 大小,前端狭窄处直径为2mm,再向前可见粘膜褶折或收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用咽鼓管X线造影的方法,研究人的咽鼓管开放的详细过程,并通过X线摄片证明咽鼓管有唧筒或泵样的清除异物的功能。检查对象为有鼓膜穿孔的慢性中耳炎患者,仅对咽鼓管功能正常的9耳做了咽鼓管X线造影检查。方法是将开口的导管紧放入外耳道,从导管向鼓室内滴人造影剂。X线照像采取最易看出咽鼓管的颏顶方向,在电视监视下,确定咽鼓管内已有造影剂之后,拍摄咽下时咽鼓管像,采用35mm的摄影机连续拍照。结果证明:(1)安静时咽鼓管呈倾斜的裂隙状,咽下时由于腭帆张肌的收缩,咽鼓管外壁被牵拉向前下方,使管腔开大。(2)由于咽下动作使咽鼓管开放,异物可被吸引和贮留在管腔内;当咽下动作终了时,  相似文献   

15.
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和中耳鼓室腔的管道结构,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咽鼓管失去静息时关闭功能而处于持续开放状态时,称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ET)。PET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其典型症状为自听增强、闻及自身呼吸音、主观性耳鸣及耳闷胀感等。PET患者症状由于与咽鼓管开放不良的功能障碍症状相似,常容易被漏诊或误诊,本文围绕PET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对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诊断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是诊断PET的核心,然而尚没有单一的咽鼓管功能检查可以在没有其他临床观察和检查的情况下准确评估咽鼓管功能。治疗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针对PET患者,可进行“阶梯式”治疗策略:即先增重、冲洗鼻腔、滴酸等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症状严重且患者有强烈治疗需求者,可采用如鼓膜手术、堵塞咽鼓管、缩窄咽鼓管口创伤性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以骨蜡为材料行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疗效、复发率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56侧)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后,在耳内镜下分离外耳道皮瓣至鼓环,将鼓环连同鼓室粘膜一起分离开,暴露咽鼓管的鼓室口。取骨蜡少许,适形后置入分离开的鼓口粘膜下,至患者耳鸣消失。治愈标准: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耳内镜检查鼓膜随呼吸扇动消失,鼓室压力曲线恢复正常;好转标准:患者自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耳内镜检查呼吸时鼓膜偶有扇动,鼓室压力曲线基本正常;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呼吸时鼓膜扇动仍明显,鼓室压力曲线异常。术后门诊随访半年~9年。结果治愈40例48侧,治愈率85.7%;好转5例8侧(2例单侧,3例双侧),好转率14.3%;无效率0%。同时,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耳内镜下以骨蜡为材料行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疗效好且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硬结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特殊性感染肉芽肿,常先发于鼻部,亦可发展至上呼吸道各处,但咽鼓管受侵者,文献报道并不多见。对20例鼻硬给病人;男12,女8;年龄18~43岁;其中萎缩期6例,肉芽肿及硬结期各7例,通过硬管鼻咽镜检查,必要时并作活检及声导抗测听检查。结果有14例咽鼓管正常,有6例病变累及咽效管咽四周围,计:浅表炎症1例(鼓定功能曲线正常),粘膜萎缩被结厚病2例(鼓室功能曲线B、C型各1例),肉芽肿2例(鼓室功能曲线B型)。粘膜癫痕增厚1例(鼓室功能曲线C型)。病变病期以鼻硬结的肉芽肿期为常见(4/7)。咽鼓管受侵…  相似文献   

1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改变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40耳行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与手术疗效的关系.咽鼓管功能检查用正-负压试验、TTAG法及音响法,咽鼓管鼓室口及咽口的观察分别用鼓室镜及鼻窦镜,对比分析咽鼓管功能改变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并比较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正常耳与异常耳的鼓膜生长及听力变化情况.结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与鼓室口病变程度相关,鼓室口病变轻者,咽鼓管功能良好;而鼓室口病变重者咽鼓管功能不良.40耳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良好耳鼓膜生长良好,咽鼓管功能不良耳鼓膜生长欠佳;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与鼓室成形术效果关系密切,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咽鼓管影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咽鼓管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咽鼓管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资料,重点观察咽鼓管及其周围结构被肿瘤侵犯的程度以及中耳渗出情况。结果部分咽鼓管相关疾病的常规轴位和冠状位CT和MRI图像可以很好的显示咽鼓管咽口、圆枕、咽鼓管纤维软骨部是否受累。相关疾病(肿瘤)压迫或侵犯咽鼓管软骨部造成咽鼓管阻塞,可以导致中耳和/或乳突积液,这种阻塞解除之后,中耳积液可以消失;如果病变只压迫了咽鼓管咽口或者只侵犯了圆枕,并不引起中耳积液。部分CT和MRI图像上重点显示了肿瘤本身情况,因此咽鼓管相关部位及中耳乳突观察不理想,全部病例的咽鼓管骨部显示都不明确,从而影响临床诊断。结论咽鼓管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资料能提示咽鼓管的部分结构是否受累,并对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的治疗方法。试图通过手术的方法处理咽鼓管功能障碍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遗憾的是手术经常是不成功的。究其原因,可能与咽鼓管的位置隐蔽,生理功能不清楚以及对咽鼓管生理的误解有关。随着内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从而重新激发了人们对咽鼓管手术的兴趣。本文简要回顾咽鼓管手术的发展史,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今后深入探索咽鼓管手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