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测定了中国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NIDDM;男13名,女10名)和非糖尿病对照组(男8名,女10名)血浆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Apo CⅠ、CⅡ和CⅢ水平。男性病人组ApoCⅠ水平、Apo CⅠ/TG(TG指甘油三酯)、ApoCⅡ/TG和Apo CⅠ/CⅢ比值均显著低于男性对照组,而女性病人组Apo CⅡ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对照组;男性病人组空腹血糖与女性病人组者相似。因此,男性病人较高的VLDL水平可能与血浆和VLDL中Apo CⅠ、CⅡ和CⅢ的不正常组成有关,而与高血糖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2.
载脂蛋白C-Ⅲ(APOC-Ⅲ)通过抑制脂蛋白酶而调节体内脂质代谢。APOC-Ⅲ基因的多态性变化会影响APOC-Ⅲ蛋白的表达与功能,引起体内脂质代谢的改变。研究比较深入的APOC-Ⅲ基因多态性位点是位于3’端非编码区的3238C>G(即SstI多态性),位于启动子区胰岛素反应元件上的-482C>T和-455T>C,它们与代谢综合征(MS)、冠心病(CA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密切相关。本综述旨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工作发现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NAi技术沉默载脂蛋白C-Ⅲ基因(ApoC3)表达后对HepG2细胞内外脂质含量及其他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合成3对针对ApoC3mRNA不同位点序列的小干扰RNA(siRNA),并分组转染至人肝细胞株HepG2,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poC3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筛选出沉默效果最佳的一对siRNA。将最有效的siRNA转染HepG2细胞,48h后测定细胞内外脂质含量以及脂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25nmol/L siRNA和3μl/孔(24孔板)转染试剂的转染效率最高。ApoC3-siRNA-3对ApoC3基因的沉默效果最好,对mRNA的抑制率为94.6%,上清液中检测不到ApoC-Ⅲ。ApoC3-siRNA-3沉默ApoC3基因后细胞内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外T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ApoC3-siRNA-3沉默组载脂蛋白B100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强,肝脂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ApoC3基因沉默可显著升高HepG2细胞内TG含量及显著降低细胞外TG含量,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颗粒的分泌以及增加VLDL残粒的摄取。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35名血脂正常老人和35名老年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I、B的含量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分子中ApoCⅡ,CⅢ_0,CⅢ_1,CⅢ_2的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甘油三酯血症组的ApoB,VLDL-ApoCⅢ_1,CⅢ_2和HDL-ApoCⅢ_1显著增加,ApoAⅠ,HDL-ApoCⅢ_2和VLDL-ApoCⅢ_0显著下降,但ApoCⅡ沒有明显的变化。ApoB、VLDL-ApoCⅢ_1水平与TG呈正相关。ApoAⅠ、VLDL-ApoCⅢ_0水平与TG呈负相关。本文还讨论了ApoAⅠ、B、CⅡ、CⅢ_0、CⅢ_1、CⅢ_3含量变化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150例心绞痛病人,分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Ⅰ组为伴有2型糖尿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试验Ⅱ组为不伴有糖尿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对照组为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比较3组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病人随访结果比较,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治疗后疾病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浓度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管重建比例增高,与病情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心绞痛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脑利钠肽(BN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心绞痛患者283例,对照组64例.入院时测定血浆cTnI、BNP,并根据性别、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绞痛类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Braunwald危险分级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男性UAP组、BraunwaldⅡ级组、Braunwald Ⅲ级组cTnI[分别为(0.113±0.102)ng/L、(0.131±0.111)ng/L、(0.133±0.118)ng/L]明显高于女性对应各组[分别为(0.065±0.047)ng/L、(0.063±0.037)ng/L、(0.076±0.070)ng/L],而且在男性中,UAP组cTn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0.056±0.014)ng/L]组和对照组[(0.050±0.002)ng/L],BraunwaldⅢ级组和BraunwaldⅡ级组cTnI明显高于Braunwald Ⅰ级组[(0.072±0.055)ng/L];女性各组BNP均明显高于男性对应各组,而且在女性中,UAP组BNP[(92.00±32.72)ng/L]明显高于SAP组[(43.21±14.20)ng/L]和对照组[(37.86±9.27)ng/L],BraunwaldⅢ级组和BraunwaldⅡ级组BNP[(115.20±44.73)ng/L、(89.04±13.92)ng/L]明显高于Braunwald Ⅰ级组[(73.98±17.65)ng/L],BraunwaldⅢ级组BNP明显高于BraunwaldⅡ级组.结论 心绞痛患者BNP和cTnI的表达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患者cTnI水平与心绞痛的类型及其危险层次明显相关;女性患者BNP水平与心绞痛的类型及其危险层次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血清载脂蛋白人群分布特征及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自然人群中载脂蛋白 (apo)AⅠ、AⅡ、B、CⅡ、CⅢ和E的性别、年龄分布特征 ,及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1999年 9月至 10月在北京市自然人群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进行横断面研究。1174名 35~ 6 4岁的男女两性测定了apoAⅠ、AⅡ、B、CⅡ、CⅢ、E和血脂。结果 :1 人群apoAⅠ、AⅡ、B呈正态分布 ,CⅡ、CⅢ和E呈对数正态分布。 2 35~ 6 4岁女性各载脂蛋白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男性仅apoAⅠ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3 男性apoAⅠ低于女性 ,apoAⅡ、B、CⅡ、CⅢ高于女性。女性绝经后各载脂蛋白水平较绝经前高 (P <0 0 5 )。 4 高胆固醇血症 (或混合型高脂血症 )者各种载脂蛋白均升高 (P<0 0 1) ,单纯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AⅠ、AⅡ和CⅢ显著降低 (P <0 0 5 )。 5 多因素分析表明 :apoB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nHDL C)相关最强 ,男女两性的偏相关平方 (PartialR2 )分别为 0 6 5 8和 0 76 9,但它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相关则较弱 ,男女两性的PartialR2 分别为 0 2 43和 0 183;apoAⅠ与HDL C的相关最强 ,男女两性的PartialR2 分别为 0 2 82和 0 2 38;apoCⅢ与男性TG和绝经前女性TG的相关最强PartialR2 分别为 0 6 2 9和 0 6 37。结论 :人群载脂蛋白水平与性别、年龄和绝经状况有关 :3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型利钠肽、醛固酮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C型利钠肽(CNP)和醛固酮(AL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1例EH患者和98例非高血压患者的CNP和ALD水平,并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EH组血清CNP和AL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男性CNP高于女性,而女性ALD则高于男性。Ⅰ期EH组和对照组血清CNP、ALD无显著差异。Ⅱ期、Ⅲ期EH组则均显著高于Ⅰ期EH组和对照组。伴心脑血管并发症和/或肾功能损害组CNP、ALD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1)。而Ⅱ期、Ⅲ期EH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EH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清CNP和ALD水平的变化,且这种变化与EH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9.
载脂蛋白C-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载脂蛋白C-Ⅲ是一种水溶性低分子蛋白质,主要分布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中。新近研究表明,载脂蛋白C-Ⅲ是脂蛋白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与高三酰甘油血症和心血管疾病进展相关联。载脂蛋白C-Ⅲ在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心血管疾病进展的重要预测因子。调节载脂蛋白C-Ⅲ代谢也许是控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压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之间性别差异的原因及其意义.方法我们对江苏太仓市区463名(男性224人,女性239人)受试者分2次随访共测量血压10次,用日本产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全项生化指标,用德国产BNprospec免疫比浊仪测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在对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史、服药史校正前后,女性的脉压总是与C-反应蛋白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2),而男性则无相关性(P>0.10).在女性,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1倍,脉压增加1.94 mm Hg.经相同方法校正后,男、女性的收缩压、舒张压与C-反应蛋白之间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用四分位数间距将男、女性血清CRP各自分层分析,相同方法校正后,四分位数与一分位数比较,女性的脉压有7.6 mm Hg差别(95%可信区间为3.5~11.7 mm Hg, P=0.0003);而男性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慢性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对我国汉族女性脉压增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VEGF在HF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HF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将慢性HF患者按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为Ⅱ组(37例),心功能Ⅲ~Ⅳ级为Ⅲ组(32例),急性HF患者为Ⅳ组(31例)。测定VEGF及CRP水平,比较各组间VEGF、CRP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Ⅰ组,n=35)比较,同时分析VEGF和CRP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及稳定型心绞痛对HF患者VEGF水平的影响。结果(1)Ⅱ~Ⅳ组的VEGF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组(P均<0.05)。(2)Ⅳ组VEGF水平显著高于Ⅲ组和Ⅱ组(P均<0.05);Ⅱ组和Ⅲ组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CRP水平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组和Ⅲ组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3)HF患者血清VEGF与CRP无相关性(r=0.1786,P>0.05)。(4)原发性高血压HF组和血压正常HF组VEGF无显著差异(P>0.05)。高胆固醇HF组和胆固醇正常HF组比较、糖尿病HF组和非糖尿病HF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HF组和不合并心绞痛HF组比较VEGF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HF患者VEGF及CRP水平显著升高。急性HF组高于慢性HF组.VEGF及CRP水平均随着HF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原发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及稳定型心绞痛对HF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于靖  任文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12(6):427-429,433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心绞痛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脑利钠肽(BN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心绞痛患者283例,对照组64例。入院时测定血浆cTnI、BNP,并根据性别、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绞痛类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Braunwald危险分级进行分组分析。结果男性UAP组、BraunwaldⅡ级组、BraunwaldⅢ级组cTnI[分别为(0.113±0.102)ng/L、(0.131±0.111)ng/L、(0.133±0.118)ng/L]明显高于女性对应各组[分别为(0.065±0.047)ng/L、(0.063±0.037)ng/L(、0.076±0.070)ng/L],而且在男性中,UAP组cTnI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0.056±0.014)ng/L]组和对照组[(0.050±0.002)ng/L],BraunwaldⅢ级组和BraunwaldⅡ级组cTnI明显高于BraunwaldⅠ级组[(0.072±0.055)ng/L];女性各组BNP均明显高于男性对应各组,而且在女性中,UAP组BNP[(92.00±32.72)ng/L]明显高于SAP组[(43.21±14.20)ng/L]和对照组[(37.86±9.27)ng/L],BraunwaldⅢ级组和BraunwaldⅡ级组BNP[(115.20±44.73)ng/L、(89.04±13.92)ng/L]明显高于BraunwaldⅠ级组[(73.98±17.65)ng/L],BraunwaldⅢ级组BNP明显高于BraunwaldⅡ级组。结论心绞痛患者BNP和cTnI的表达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患者cTnI水平与心绞痛的类型及其危险层次明显相关;女性患者BNP水平与心绞痛的类型及其危险层次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48只55周龄SHR随机分组(n=12):空白对照组(SHRC)、贝那普利组(SHRB:10mg/kg·d)、氯沙坦组(SHRL:30mg/kg·d)、合用组(SHRB L:贝那普利10mg/kg·d 氯沙坦15mg/kg·d),另设WKY大鼠为对照组,检测尾动脉压(SBP)。12周后:(1)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化学法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2)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Ⅰ、Ⅲ型胶原纤维表达;(3)病理及超微结构检测。结果与SHR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尾动脉压显著下降(P<0.01),但用药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SHR各组间血浆PRA无显著性差异(P>0.05)。SHR对照组血浆AngⅡ低于WKY对照组(P<0.05~0.01),贝那普利组显著降低和氯沙坦组显著升高血浆AngⅡ水平,合用组介于两组之间。与贝那普利组[Ald:(393.9±17.6)pg/mL、NO:(15.2±2.1)μmol/L]、氯沙坦组[Ald:(332.0±17.8)pg/mL、NO:(12.3±1.8)μmol/L]比较,合用组[Ald:(302.4±15.5)pg/mL、NO:(16.5±2.4)μmol/L]更显著的降低血浆Ald和升高NO水平(P<0.01);与贝那普利组(Ⅰ型胶原:6.09±1.12%、Ⅲ型胶原:9.0%±1.2%)、氯沙坦组(Ⅰ型胶原:4.3%±0.7%、Ⅲ型胶原:8.0%±1.3%)比较,合用组(Ⅰ型胶原:2.8%±0.7%、Ⅲ型胶原:6.5%±1.0%)更显著的降低心肌Ⅰ、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P<0.01);组织病理及电镜显示,合用组更显著的改善SHR左心室重构。结论贝那普利和氯沙坦均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左室重构,二者合用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C)CⅡ、CⅢ含量变化,探讨其与DN的关系.方法 将1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每组各50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apoCⅡ和apoCⅢ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所有T2DM患者血清FBG、TG、VLDL、apoCⅡ、apo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水平明显下降(P<0.01),所有T2DN患者血清TC、LDL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T2DM患者比较,2型DN患者血清FBG、TG、TC、LDL、VLDL水平有升高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0.05),而apoCⅡ、apo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1),随着肾病进展,其水平有上升趋势(P>0.05).血清apoCⅡ和apoCⅢ与TG、VLDL及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水平呈负相关(P<0.05).apoCⅡ(β=0.15,P<0.05)和apoCⅢ(β=0.17,P<0.05)共同决定MAU.结论 载脂蛋白CⅡ、CⅢ含量异常是T2DM患者代谢紊乱的特征,同时可能是预测DN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C—Ⅲ(ApoC—Ⅲ)C-482T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172例男性小于55岁,女性小于65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按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早发冠心病纽(病例组)及非早发冠心病组(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激PCR—RFLP)检测所有研究对象ApoC-Ⅲ基因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394,P=0.821;C、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168,P=0.682。结论ApoC-ⅢC-482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早发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无差异,不能认为ApoC—ⅢC-482T是早发冠心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重构的作用. 方法 48只55周龄SHR随机分组(n=12):空白对照组(SHR-C)、贝那普利组(SHR-B:10 mg/kg·d)、氯沙坦组(SHR-L:30 mg/kg·d)、合用组(SHR-B L:贝那普利10 mg/kg·d 氯沙坦15 mg/kg·d),另设WKY大鼠为对照组,检测尾动脉压(SBP).12周后:(1)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水平,化学法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2)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Ⅰ、Ⅲ型胶原纤维表达;(3)病理及超微结构检测.结果与SHR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尾动脉压显著下降(P<0.01),但用药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SHR各组间血浆PRA无显著性差异(P>0.05).SHR对照组血浆Ang Ⅱ低于WKY对照组(P<0.05~0.01),贝那普利组显著降低和氯沙坦组显著升高血浆Ang Ⅱ水平,合用组介于两组之间.与贝那普利组[Ald:(393.9±17.6)pg/mL、NO:(15.2±2.1)μmol/L]、氯沙坦组[Ald:(332.0±17.8)pg/mL、NO:(12.3±1.8)μmol/L]比较,合用组[Ald:(302.4±15.5)pg/mL、NO:(16.5±2.4)μmol/L]更显著的降低血浆Ald和升高NO水平(P<0.01);与贝那普利组(Ⅰ型胶原:6.09±1.12%、Ⅲ型胶原:9.0%±1.2%)、氯沙坦组(Ⅰ型胶原:4.3%±0.7%、Ⅲ型胶原:8.0%±1.3%)比较,合用组(Ⅰ型胶原:2.8%±0.7%、Ⅲ型胶原:6.5%±1.0%)更显著的降低心肌Ⅰ、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P<0.01);组织病理及电镜显示,合用组更显著的改善SHR左心室重构.结论贝那普利和氯沙坦均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左室重构,二者合用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13C-辛酸呼气试验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排空功能进行检测,探讨其胃动力学变化及其与内镜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68例,按内镜Ⅰ、Ⅱ、Ⅲ分级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同时入选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在空腹口服^13C-辛酸后,收集检测结果计算患者DOB曲线达峰时间(Tmax)^13CO2代谢速率峰值(MVmax)、240min^13CO2累积呼出丰度(CUM240)、胃半排空时间(T1/2)和延迟相时间(Tlog)。[结果]各患者组Tmax、T1/2和Tlog均显著延长(其中Ⅲ级组最长),MVmax、CUM240均显著降低(其中Ⅲ级组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反流性食管炎胃排空功能与内镜分级呈高度相关性,随着内镜分级的增加,胃排空功能相应延迟。  相似文献   

18.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Hp)能引起胃黏膜细胞的慢性炎症,促使血液中胃蛋白酶原(PG)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反映胃黏膜萎缩状态,为诊断萎缩性胃炎提供依据。~(13)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Hp感染检测方法。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PG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上海电力医院行胃镜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164例患者,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以病理学结果评估Hp感染情况。比较慢性胃炎Hp阳性和阴性亚组中血清PG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PGR)以及肠化生情况,并评估~(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感染的准确性。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和阴性亚组血清PGⅠ水平和PGR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阳性和Hp阴性亚组(P0.05);而PG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亚组血清PGⅠ、PGⅡ显著高于Hp阴性亚组(P0.05),PGR显著降低(P0.05),肠化生率显著升高(P0.05)。~(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Hp阳性的总体准确率为96.3%,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96.1%。结论:Hp感染与血清PG含量变化有一定相关性,Hp感染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化生率。~(13)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有效的Hp感染检测方法。~(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PG检测可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浆高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仪测定40例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浆总高半胱氨酸(tHcy)水平,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以40例正常人作对照,以探讨CHD患者血浆tHcy和血脂的关系。结果显示:CHD组血浆t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HD组血浆tHcy水平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CHD组女性的TG、TC、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P<0.01);CHD组男、女和对照组男、女性的血浆tHcy水平与TG、TC、LDL-C和HDL-C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20.
中国10名女性和8名男性对照组载脂蛋白A-Ⅰ(APOA-Ⅰ)水平(平均值分别为146、158mg%)高于美国15名女性和33名男性对照组(分别为130、124mg%,P=0.01)。中国男性糖尿病13人APO A-Ⅰ(147mg%)高于美国男性糖尿病13人(104mg%,P<0.01)和男性对照组(P=0.01)。中国女性糖尿病10人APO A-Ⅰ(142mg%)高于美国女性对照组(130mg%,P=0.02),也较美国女性糖尿病者(136mg%)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