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Airtraq DL喉镜用于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患者30例.术前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患者入室后常规麻醉诱导,插管前分别使用直接喉镜和Airtraq DL喉镜,按Cormack-Lehane分级评估声门暴露情况.记录使用AirtraqDL喉镜的插管次数、插管时间等.结果 与直接喉镜比较,Airtraq DL喉镜可以明显提高声门暴露程度(P<0.01),有27例患者一次插管成功,平均插管时间为41(12~225)s.结论 Airtraq DL喉镜能够改善声门暴露程度并有效地用于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因此可以作为双腔气管插管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Airtraq喉镜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使用Airtraq喉镜插管过程中患者声门显露率、气管插管总成功率和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操作相关并发症等。结果Airtraq喉镜组患者声门显露均为Ⅰ级,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100%),插管过程中患者心率和血压稳定,未出现声音嘶哑、牙齿损伤或松动的病例,插管后出现口腔粘膜出血1例,术后咽喉痛1例,分别占总例数的3.3%。结论Airtraq喉镜对麻醉中困难气管插管理及临床抢救插管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和比较帝视(DS)内窥镜和GlideScope(GS)视频喉镜在困难气道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使用改良普通喉镜行DLT插管2次失败后的择期胸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患者在插管失败后改用DS(DS组)或GS(GS组)行DLT插管。记录插管失败的原因、视频喉镜插管情况、插管时间和左双腔管定位情况,以及术后患者口腔黏膜、牙齿以及气道损伤情况。结果 DLT插管困难的原因有:声门高,会厌大,张口度小,上门牙突出、缺失或松动,反牙合,颈项强直。DS组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GS组(P0.05);定位成功率及插管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组术后牙齿脱落松动、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DS组(P0.05)。结论 DS和GS均有助于困难气道患者的DLT插管和定位。但DS对于张口度小、上门牙缺失松动和畸形、严重下颌前突和颈项强直所致的困难气道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HC视频喉镜联合纤支镜用于双腔支气管(DLT)插管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需DLT插管后行胸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n=40):视频喉镜组(A组)和直接喉镜组(B组)。A组选用HC视频喉镜行DLT插管到声门下,之后用纤支镜引导行支气管插管。B组选用直接喉镜行DLT支气管插管,然后用纤支镜定位。记录声门显露情况、声门显露时间、声门显露后DLT至声门下时间、支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气道损伤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声门一次性显露成功率增高,声门显露时间和声门显露后DLT至声门下时间缩短,环状软骨按压率降低,支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升高,气道损伤减少(P<0.05)。结论 HC视频喉镜联合纤支镜引导DLT插管难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减少,可以安全地应用于DLT插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麻醉诱导期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插管困难的发生率,并探讨解决DLT插管困难及实现术中肺隔离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信息系统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拟行DLT插管的患者,检索同时满足“困难插管”“DLT插管”“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3个关键词的病例,主要研究终点为DLT插管困难的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困难插管患者术前气道的评估情况、插管困难时的解决策略、实现术中肺萎陷的方式及围麻醉期与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共有11017例患者纳入了此研究。112例患者发生了插管困难,发生率为1.0%。112例患者中22例(19.6%)患者为可预期或可疑的困难气道,其余90例(80.4%)患者诱导前无明显困难气道表现。90例(80.4%)使用了2种或2种以上的插管器械。22例在诱导后插入单腔气管导管的患者中,2例经交换导管引导成功置入DLT进行肺隔离,13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放置支气管阻塞器,7例实施了低潮气量的策略。无一例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结论DLT对声门暴露的条件要求更高,麻醉前气道评估更应谨慎。可视化工具的使用提高了DLT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支气管阻塞器为DLT困难插管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Airtraq喉镜使用钢丝加强型导管和普通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行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需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钢丝加强型导管组(A组)和普通导管组(B组),每组45例.常规静脉快速诱导后,用Airtraq喉镜分别携带钢丝加强型导管或普通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全部用Airtraq喉镜完成气管插管,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1.1%)低于A组(95.6%)(P<0.05);B组插管时间[(35.4±16.6)s]显著长于A组[(26.8士9.0)s](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irtraq喉镜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全麻患者的气管插管,使用钢丝加强型导管可以进一步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次应用3种不同视频喉镜于模拟困难气道模型气管插管时的效果,为临床初次处理困难气道时提供技术数据参考。方法 选择在麻醉科实习1~3个月的实习学生32名,均在调整好的AirSim模拟困难气道模型上使用Macintosh喉镜(M组),GlideScope(G组)、Hc(H组)和Airtraq(A组)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总时间、获得最佳视野的时间、气管导管置入的时间、气管导管置入次数、喉部暴露分级,同时使用VAS评分评估每种喉镜最佳暴露时使用力量的大小和评价潜在创伤。结果 气管插管总时间最短的是M组。获得最佳视野的时间最短的是M组。气管导管置入时间最短的是M组;声门暴露C/LⅢ级以上,M组、G组、H组和A组暴露情况分别为46.9%、6.2%、9.3%、12.4%。反复置管次数最少的是H组。最佳暴露时A组声门最佳暴露时使用力量最小。结论 对未使用过视频喉镜的志愿者来说,初次应用3种视频喉镜在模拟困难气道模型气管插管时,与Macintosh喉镜相比,3种视频喉镜能明显改善模拟困难气道下的喉部暴露分级,但会延长插管的时间,对急救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时常采用Macintosh喉镜.困难气道患者声门显露困难,采用Macintosh喉镜引导气管插管易造成插管困难.TruviewTM EVO2喉镜(Treview喉镜)是一种新型的光学间接式插管喉镜,可提高对声门结构的显露,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1-3].本研究拟通过与Macintosh喉镜进行比较,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ruview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Airtraq可视喉镜和Macintosh喉镜用于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需行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使用Airtraq可视喉镜而M组使用Macintosh直接喉镜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时间、Cormack/Lehane分级、插管难易度评分(IDS评分)、进入目标支气管的成功率、口腔损伤出血情况(唇、齿、舌及口腔黏膜).结果 A组MallampatiⅢ级患者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5);Cormack/Lehane分级及IDS评分明显优于M组(P<0.05);IDS评分≥1分患者A组明显少于M组(P<0.05).结论 与Macintosh喉镜相比,MallampatiⅢ级患者使用Airtraq可视喉镜插管速度更快,Airtraq可视喉镜下声门显露更佳,且插管难度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Shikani喉镜与Airtraq喉镜清醒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拟全身麻醉下行前路或后路颈椎内固定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ikani喉镜组(S组)和Airtraq喉镜组(A组),每组30例.记录入室15 min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1 min(T4)及插管后3 min(T5)时的MAP、HR、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插管时间,评估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配合程度及满意度,观察术后咽喉损伤情况. 结果 与T1比较,A组T3~T5时点MAP升高、HR增快(P<0.05).A组T3~T5时点MAP高于S组,HR快于S组(P<0.05).S组插管时间短于A组[(15±4)s比(22±5)s],插管成功率高于A组(100%比90%)(P<0.05).与A组比较,S组气管插管耐受性及满意度优于A组(P<0.05),咽喉损伤的发生率也较A组少(P<0.05). 结论 颈椎手术清醒诱导插管中,与Airtraq喉镜比较,Shikani喉镜可减少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提高插管成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缩短插管时间,降低咽喉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需支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光棒引导单腔管置入后再用换管器完成双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对需实施肺隔离的24例困难气道患者,于快诱导麻醉后先用光棒引导插入单腔气管导管,继按Ka法用换管器协助换成左侧双腔管,观察初次插管成功率(排除误入食管或扭转到右支气管)、其他插管方法补救率(改逆行、纤支镜引导插管、开胸手术换堵塞器等)、气道严重并发症(牙齿脱落、术后咽部血肿、气道出血等)发生率。并同近年来传统喉镜(含myco喉镜)下困难气道双腔管插管的16例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分步法需被迫改用其他方法补救者显著低于传统法,初次插管成功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气道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支气管插管肺隔离的困难气道患者(如尘肺肺灌洗)先用光棒引导插入单腔管,再用换管器协助交换插入左支管插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irtraq喉镜、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喉镜在预计困难插管患者中行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全麻插管手术预计困难插管患者75例,随机分为Airtraq喉镜组(A组)、Shikani喉镜组(S组)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三次内插管成功者入选本研究,每组25例.记录插管时间,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结束即刻(T3)和插管后3 min(T4)时的MAP和HR.同时观察各组患者的声门暴露程度以及有无咽喉损伤.结果 A组插管时间最短,其次为S组,M组最慢,A组明显短于S组和M组(P<0.05).A组插管成功率高于S组和M组(P<0.05).与T2时比较,T3、T4时M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T3、T4时M组MAP高于A组,HR快于A组(P<0.05).A组声门完全显露率最高,其次为S组,M组最低,A组明显优于S组和M组(P<0.05).A组咽喉损伤发生率低于M组(P<0.05).结论 在预计困难插管条件下,与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喉镜比较,使用Airtraq喉镜可以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咽喉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Airtraq(R)视频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方法40例拟择期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Airtraq(R)组(A组)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3 min时的心率(HR)、血压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GlideScope喉镜与Macintosh喉镜辅助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患者7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18 ~ 75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5)∶GlideScope喉镜组(G组)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麻醉诱导后,按照Cormack-Lehane分级评估Macintosh喉镜暴露声门程度.采用Macintosh喉镜(M组)和GlideScope喉镜(G组)辅助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术.记录Macintosh喉镜和GlideScope喉镜下Cormack-Lehane分级以及置入双腔气管导管的难易程度和双腔气管导管反向置管的发生情况;记录气管插管成功情况和气管插管时间.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即刻和气管插管后3 min记录血压及心率.记录术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M组比较,G组气管插管时间延长,双腔气管导管置管困难程度升高,气管插管后即刻和气管插管后3 min血压升高(P<0.05),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双腔气管导管反向置管率、Comark-Lehene分级和各时点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GlideScope喉镜下Cormack-Lehane分级优于Macintosh喉镜(P<0.05).结论 与Macintosh喉镜相比,GlideScope喉镜辅助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术时能更好地暴露声门,改善气管插管条件,但方法较复杂,且插管反应较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Airtraq与GlideScope视频喉镜与普通Macintosh直接喉镜在颈椎制动患者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的手术患者9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均分为Airtraq视频喉镜组(A组)、GlideScope视频喉镜(G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组(M组).麻醉诱导后,采用手法控制稳定方法制动头颈部,分别使用Airtraq视频喉镜、GlideScope视频喉镜、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插管.记录三组声门暴露时间、导管置入时间、试插次数、失败例数、有无助手辅助、镜下Cormark-Lehane (C-L)分级,记录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2、3 min的MAP和HR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声门暴露时间明显长于M组(P<0.05);A组和G组的导管置入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5),G组的插管总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5).A、G两组需要助手辅助比例、插管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M组,C-L分级Ⅰ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Ⅲ级患者例数明显少于M组(P<0.05).M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1 min MA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插管前(P<0.05).插管后各时点M组HR均明显快于A组和G组(P<0.05).结论 与Macintosh直接喉镜比较,Airtraq和GlideScope视频喉镜在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中声门暴露良好,降低了插管难度,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气管插管失败及过长时间尝试气管插管是导致麻醉相关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气道.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常规方法存在困难的患者,各种各样的辅助器械不断被发明,为麻醉医师处理困难插管提供了多种手段.B0nfils纤维喉镜自1983年首次报道应用于临床困难气道处理以来,已成为解决困难插管有效手段之一.现就我科应用Bonfils纤维喉镜完成的19例困难插管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计算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Airtraq喉镜气管插管时七氟醚吸入诱导的半数肺泡气浓度(MAC EI50).方法 新生儿23例(N组,<1个月),出生1~3月的婴儿25例(Ⅰ组),均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行Airtraq喉镜气管插管,采用序贯法测定MAC EI50.结果 N组MAC EI50为4.12%,95%可信区间(CI)为3.94%~4.24%.Ⅰ组MAC EI50为4.07%,95%CI为3.74%~4.42%.结论 Airtraq喉镜用于新生儿和1~3个月婴儿气管插管时的MAC EI50分别为4.12%和4.07%.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款式的视频喉镜,有些甚至独具特色。究竟哪一款给外形设计和插管过程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呢?目的简述喉镜的演变进程和未来前景。内容自1895年起,气管插管一直未能跳出“口-咽-气管三轴线重叠”的思维束缚。历经沧桑,从最早的间接喉镜和直接喉镜、光索引导、可塑形纤维硬镜、插管视频喉罩到当今的“管外半环管视频喉镜”,新型间接喉镜实现了喉镜形态和功能的飞跃,成为了喉镜历史进程中的里程碑。趋势视频喉镜,尤其是Airway Scope和Airtraq将加快气管插管常规用具的转变和困难气道的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19.
困难气道是指经过正规训练的麻醉医师在行面罩通气和(或)气管插管时遇到了困难。有文献报道困难气道的发生率为1%~5%,在麻醉相关死亡的病例中,70%的死亡病例是呼吸道问题所致。基层医院缺乏纤维支气管镜、可视插管喉镜等控制气道的专业器械,处理困难气道的经验相对不足。我院自2004年以来,成功处理困难气道1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视可尼可视喉镜(shikani optical stylet,SOS)是一种纤维光导可塑形喉镜,通过目镜或连接视屏可看到声门甚至气管环,推荐用于困难气管插管[1].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使用SOS对术前评估存在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行经口气管内插管,并与常规直接喉镜气管内插管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