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隔物灸温度-时间曲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隔物灸温度-时间曲线特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临床常用的隔附子饼灸、隔生姜灸在施灸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并以临床基本不用的隔黄芩饼灸为对照。结果隔黄芩饼灸温度最大值明显大于隔附子饼灸和隔生姜灸,其温度-时间变化曲线也有较大差异;隔附子饼灸、隔生姜灸温度最大值基本相同,但隔生姜灸温度上升段比隔附子饼灸陡峭。结论虽然隔附子饼灸、隔生姜灸温度最大值基本相同,但隔生姜灸时患者更易觉得疼痛;从温度-时间曲线特性看,隔黄芩饼灸不宜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隔姜灸、隔蒜灸、隔药饼灸于施术过程中产生药理作用的基本成分。方法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法(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PGC)测试分析隔介物底部的冷凝液。结果 谱图分析说明药饼在施灸全过程无相关中药成分分析出,隔姜析出少量成分物,蒜片灸烧后析出成分与蒜主要成分相同,并随灸量增加产生相应变化,结论 鲜质隔介物的析出成分可能是灸治作用基础,药饼存在其他作用环节,提示针灸临床药饼的制备需要从工艺方面更多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隔花椒饼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型大鼠穴位局部温度的影响,从温度角度探讨隔花椒饼灸对温热效应的影响意义。方法:用随机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隔花椒饼组)、对照组(隔附子饼灸组),用温度记录仪分别记录在隔花椒饼灸、隔附子饼灸刺激下,模型大鼠肾俞、足三里穴位局部的温度变化,并比较在同一穴位两种不同隔物灸法下穴位局部温度变化差异;同一种灸法下两个穴位间局部温度变化差异。观察3个疗程后4组大鼠的右足跖围。结果:隔花椒饼灸组的肾俞和足三里穴位表面温度上升最大幅值及升温幅度均显著高于隔附子饼灸(P<0.05);无论隔花椒饼灸组还是隔附子饼灸组肾俞穴位局部温度基础值和施灸后终末温度均显著高于足三里(P<0.05);隔花椒饼灸的抗炎效应强于隔附子饼灸(P<0.05)。结论:隔花椒饼灸的穴位局部温热效应显著高于隔附子饼灸组;同一灸法不同穴位的温热效应不同;温热效应与抗炎效应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喜歌乐隔姜灸疗贴温度-时间曲线特性,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喜歌乐隔姜灸疗贴、传统隔生姜灸在施灸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并以临床基本不用的隔黄芩饼灸为对照。结果:隔黄芩饼灸温度最大值明显大于喜歌乐隔姜灸疗贴和传统隔生姜灸,其温度、时间曲线也有较大差异,喜歌乐隔姜灸疗贴、传统隔生姜灸温度最大值基本相同,但传统隔生姜灸温度上升要比喜歌乐隔姜灸疗贴陡峭。结论:虽然喜歌乐隔姜灸疗贴、传统隔生姜灸温度最大值基本相同,但传统隔生姜灸时患者易觉得疼痛,从温度-时间曲线的特性看,喜歌乐隔姜灸疗贴更易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摘要:本研究探讨近10年艾灸研究中隔物灸与灸量对灸温的相关研究概况,为艾灸防治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从隔物灸、灸量及灸量对灸温的影响三方面进行总结显示出不同隔物类型及不同灸量对灸温均存在差异性影响。此外,艾灸治疗中对灸温的效应研究在对隔物灸作用原因以及灸量选择等实验设计及观察内容方面尚存在不足,今后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隔药饼灸对高血脂充血中脂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41例高脂血症患者,膈药饼灸治疗前后血清TCH,TG,HDL-C,LDL-C,aPOA,aPOB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正常人对照,以探索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体内脂质及脂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治疗机理。结果 隔药饼灸可明显降低血清TCH,TG,LDL-C,aPOB。结论此方法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潘路平  杨瑜 《新中医》2020,52(6):121-123
随着隔药饼灸技术的发展,其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药饼种类多样,穴位选取也无统一标准,笔者通过总结隔药饼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具体方式、方法,发现对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临床一般采用温经活血、辛温芳香的中药制成药饼,放置神阙穴进行隔药饼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周期短,可为临床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隔药饼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过程中开展护理工作,评价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工作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在隔药饼灸治疗过程中,辅以健康教育、功能训练,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取得显著结果。结论:隔药饼灸可显著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的晨僵及疼痛评分,护理工作开展进一步增强了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发一款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促进热敏灸的应用。方法 基于热敏灸理论,以敏化腧穴、消敏定量、适宜灸温为技术指导,研发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结果 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热敏悬灸组相当。结论 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上可以代替热敏悬灸,解决了热敏灸人工施灸耗时费力、专业性技术要求较高、运用局限、 操作复杂、安全性欠佳等不足,可促进热敏灸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隔药饼灸对高血脂充血中脂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41例高脂血症患者,膈药饼灸治疗前后血清TCH、TG、HDL—C、LDL—C、aPOA、aPOB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正常人对照,以探索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体内脂质及脂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治疗机理。结果隔药饼灸可明显降低血清TCH、TG、LDL—C、aPOB。结论此方法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医》2012,(2):250-250
1.直接灸:①瘢痕灸也叫化脓灸。②无瘢痕灸2.间隔灸:①隔姜灸,②隔蒜灸;③隔盐灸,④隔附子饼灸3.艾条灸:①温和灸,②雀啄灸4.温针灸5.酒灸器灸。  相似文献   

12.
隔药饼灸治疗肾气不足型遗尿10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中药饼在肾气不足型遣尿患者的关元,命门穴上作隔药饼灸,并与中药对照组比较,结果,隔药饼灸组总有效率为96%,中药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临床观察表明隔药饼灸组对患者的神色,睡眠,饮食等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自制隔物灸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对192例患者分组采用隔物灸及针灸治疗,每日1次,8d一个疗程,通过实验前、后数据对比,揭示隔物灸的作用机制,观察其有效性.结果:隔物灸对慢性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胃痛、痛经)有显著的疗效.结论:隔物灸对慢性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胃痛、痛经)等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常小荣  周国平 《针刺研究》1998,23(4):272-275
本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1例高脂血症患者隔药饼灸治疗前后血清TCH、TG、HDL-C、LDL-C、aPOA、aPOB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正常人对照,以探索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体内脂质及脂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治疗机理。结果表明:隔药饼灸可明显降低TCH、TG、HDL-C、LDL-C、aPOA、aPOB,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74例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患者辨证分型分为气血虚弱、肝肾亏损、气滞血瘀、寒湿凝滞4型,随证选用不同穴位进行隔药饼灸治疗,观察各证型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原发性痛经患者各证型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93.3%、87.5%、93.7%和88.9%;总有效率为90.5%;各证型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证型间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总有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隔药饼灸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的疗效.方法:以隔药饼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82例,并与妇科千金片治疗20例作对照,观察主要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9%,对照组为80.1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隔药饼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能改善血粘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隔药饼灸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具有较好疗效,其机理可能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减少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朱爱军  陆晓东 《中国针灸》2008,28(8):623-624
针灸科医生传统用手工捏制药饼,制作缓慢、厚薄大小不一,隔药灸时受热不均,易灼伤患者,阻碍了隔药灸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设计并制作出一种药饼的手动机械成形器具,能快速便捷地制作出统一均匀的所需药饼,解放了医生的双手,便于临床针灸施术.本器具工艺较简单、结构精巧、材料普通、使用方便,具有临床实用性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隔物灸脐作为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充分利用穴位、灸法及药物三重作用发挥效力,在创伤骨科卧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中效果明显,具有辨证灵活、操作简单、毒副作用小、耐药性低等优势。此文围绕隔物灸脐疗法的种类、作用机制极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明确隔物灸脐疗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扩大隔物灸脐在临床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系统观察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血脂的调节作用,阐明隔药饼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用胆固醇高脂饮食喂养法建立兔高脂血症模型.运用隔药饼灸进行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h)、低密度脂蛋白(LDL-Ch)的含量.结果隔药饼灸组的HDL-C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LDL-Ch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H/L)及高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的比值(H/TC)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隔药饼灸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兔血中LDL-Ch,使HDL-Ch升高,调节H/L、H/TC比值.提示隔药饼灸和直接灸对脂蛋白的代谢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隔药饼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北美地区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北美地区肩周炎患者接受隔药饼灸治疗,共治疗10次。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McGill量表测评、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记录等。结果62例肩周炎患者治疗后,有18例获得痊愈,总有效率为90.3%;McGill量表测评表明,治疗后的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和PPI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中,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因治疗导致的特殊不适。结论隔药饼灸能够有效地干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疼痛,促进其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