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屈光性弱视的敏感期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类视觉发育的敏感期由于无法建立弱视模型只有一个模糊的界限。为探讨屈光性弱视即屈光不正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视觉发育规律与敏感期,本文观察了318例545眼屈光性弱视病人治疗年龄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显示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密切相关,4岁组疗效最好,治愈率为92%,有效率达99%。随着年龄增长,疗效逐渐降低,10岁仍能治愈。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亦与年龄有关,但10岁年龄组90%治疗有效,1例15岁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后视力进步5行。提出屈光性弱视病人的视觉发育敏感期可延到10岁以后。文中就弱视发生的神经生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大龄儿童弱视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弱视是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视觉发育敏感期是弱视发生的危险期,也是逆转弱视的最佳时机。以往认为对于超过了视觉可塑性时期的大龄儿童弱视是无法治疗的。然而,近年来,大量的文章报道了大龄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现就最新的大龄儿童弱视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林泉  刘伟民  肖信  林恩韦 《眼科新进展》2011,31(8):745-747,753
目的评价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治疗大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分析其视力的变化,为寻找儿童弱视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弱视患儿88例(160眼),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和传统综合治疗方法对大龄弱视儿童进行治疗,具体训练方案由医师基于患儿视觉表现的初始状态、视功能低下的严重程度以及训练过程中的进步程度来设计。视知觉学习组给予提高视觉噪声和轮廓整合、位置噪声等视觉训练方案;传统综合治疗组采用红光、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对比观察2组总体疗效,并观察在弱视治疗后6个月患儿的视力变化。结果视知觉学习组的总体疗效均高于传统综合治疗组,视知觉学习组不同程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总体疗效均高于传统综合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视知觉学习组视力提高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综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视知觉学习组视力均数>0.8,此后一直维持该水平,而传统综合治疗组在观察终点视力均数<0.8。视知觉学习组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平均训练17.14h可提高1行LogMAR视力,其中重度弱视所需时间最短(12.00h),中度弱视其次(14.04h),轻度弱视所需时间最长(25.12h)。结论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提供了强烈的、活跃的、有反馈的个性化视觉刺激,对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的大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LogMAR的疗效较好,缩短了视功能障碍治疗的周期。此方法能在较短时间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弱视是一种由视觉敏感期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为主、无眼部器质性病变的疾病。视力检查是儿童弱视筛查与诊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不能言语表达的低龄儿童,视力检查受到限制。而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是引起弱视的最常见危险因素,近年来,对弱视的早期筛查不断延伸至对弱视相关危险因素的早期筛查,针对屈光状态的筛查方法与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发展。本文试对视力检查方法和屈光性质筛查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弱视的基础与临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视是视觉发育敏感期异常视觉经验所导致的以空间视力损害为特征的一组视力不良综合征。据统计:弱视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4%,大约40%~60%的儿童斜视、屈光参差因治疗不及时发展成弱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影像学和心理物理学的发展,弱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笔者就近年来弱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左旋多巴治疗难治弱视,重度弱视及稳定性弱视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儿童弱视是视觉发育中发生的疾病,在儿童时期(视觉发育敏感期)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已使许多患者恢复正常视力,甚至获得双眼单视。但对于重度弱视,大龄儿童弱视及依从性差的患者,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应用中枢神经递质前体Levodopa治疗弱视是近年来提出的治疗方法,为了研究其疗效,本实验选用1998年7月~10月来院就诊18名难治弱视,重度弱视及稳定性弱视[1]患者试用Levodopa进行临床观察。方  法1观察对象弱视患者18人(24只眼),均为我院进行全面眼科检查证明无器质性眼疾患,经1%Atropine每日3次点眼,连续5日后,视网膜检…  相似文献   

7.
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屈光的矫正和弱视治疗是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关键。动物试验和临床病例观察结果证实了“视觉发育敏感期”的存在和早期手术的重要性,对现有的四种屈光矫正方法:眼镜、角膜接触镜、人工晶体、表层角膜镜片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说明了遮盖法对弱视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成人或大龄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09/2013-03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伴有弱视的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共11例16眼,年龄15岁以上,随访6mo以上。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睫状肌麻痹后屈光度以及立体视等情况,并询问患者主觉视觉质量改善的状况以及对手术的满意度。

结果:手术眼16只平均睫状肌麻痹后屈光度的等效球镜从术前的5.76±1.71D降到术后1.42±1.22D(t=13.6,P=0.00)。11例患者双眼间屈光参差从术前的3.78±2.39D降到手术后1.14±1.50D(t=6.08.P=0.00)。手术后患者看远裸眼视力从0.35±0.27上升到0.45±0.29(t=-4.76,P<0.001),看近裸眼视力从0.26±0.24上升至0.49±0.27(t=5.43,P=0.00); 术前worth四孔灯检查4例显示弱视眼抑制。手术后均恢复了正常。同视机检查6例有立体视,术后为10例。Titmus立体视检查立体视锐度也明显提升(t=-2.97,P=0.003)。 没有术中、术后明显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主诉生活中视觉质量明显改善并对手术效果感到满意。

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治疗过了视觉敏感期的成人或大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尽管对弱视眼视力提升有限,但依然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立体视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视觉敏感期后弱视的可塑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弱视是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视觉发育敏感期是弱视发生的危险期,也是逆转弱视的最佳时机。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人类视觉系统在敏感期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可塑性,这对于很多在年幼时贻误了治疗在年长时才被确诊的弱视患者的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探讨弱视的发生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就有关弱视患者在视觉敏感期后是否具有可塑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在治疗前和治愈后立体视觉状况.方法 对43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分别在治疗前和治愈后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其立体视锐度以及同视机三级功能的检测.结果 (1)弱视患者治愈前(矫正视力0.1~0.8)后(矫正视力0.9~1.5)黄斑视锐度和周边立体视锐度的结果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2)弱视患者治愈前后融合范围和定性远立体视的结果在统计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屈光不正性弱视不仅影响视力发育同时也影响整体立体视的发育.(2)随着视力的治愈整体立体视锐度也有显著的改善.(3)在弱视的诊断治疗中注意整体立体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弱视是较为常见的眼病,是视觉发育敏感期异常视觉经验所导致的以空间视力损害为特征的一组视力不良综合征。本文通过整理以往研究,对弱视儿童视知觉的研究作了综述,主要包括空间特征对弱视儿童形状知觉的影响、空间方位对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的影响、空间目标对弱视儿童视知觉的影响、不同的目标运动特征对弱视儿童视觉运动觉的影响,以及弱视儿童视知觉相关的脑机制研究。[眼科新进展,2012,32(9):893-898]  相似文献   

12.
弱视是伴有视觉皮质生理学改变的发育异常性疾病.重启视觉发育敏感期进而有效改善青少年及成人患者的治疗效果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视觉皮质可塑性的研究显示,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5-羟色胺(5-HT)及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视觉发育敏感期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交联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CSPGs)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动态变化是保持视觉皮质可塑性的重要条件.弱视的临床研究则提示,视觉皮质对弱视眼信息的抑制及注意障碍是造成弱视并阻碍视觉发育敏感期重启的重要因素,无创性脑电磁刺激及知觉学习有可能去除压抑,从而有效治疗弱视.本文就视觉皮质可塑性、弱视发病中的抑制与视觉注意障碍研究进展及与之相关的弱视治疗新理念、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青少年和成人弱视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钴胺治疗大龄儿童弱视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8~12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屈光矫正和遮盖治疗,药物组采用屈光矫正、遮盖和甲钴胺治疗。定期随访半年。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视力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药物组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有效率为5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的P-VEP对比,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统计学处理P<0.05,药物组统计学处理P<0.01)。治疗后两组间P-VEP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钴胺辅助治疗大龄弱视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视觉敏感期后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LASIK治疗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兵  张琴  金露  陈建军  王勤美 《眼科研究》2008,26(4):309-312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视觉敏感期后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康复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对25例12~16岁的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眼(25眼)行LASIK治疗.弱视眼屈光度为 1.50~ 7.50 DS和 1.00~ 5.00 DC.使用visx star S4或Nidek EC5000 CX-II激光仪和眼球主动追踪及虹膜识别技术,术后随访12~25个月.术后辅助弱视训练.结果 弱视眼切削均值( 3.75±1.2)DS,最高限度 6.75 DS,术中术后无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残余屈光度下降至均值( 1.09±1.13)DS(P<0.01),最佳矫正视力由0.24 4±0.17提高至 0.67±0.37(P<0.01),未发现视力下降.结论 视觉敏感期后的弱视经LASIK手术治疗后仍具有可塑性,LASIK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安全、有效,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视觉发育敏感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觉发育敏感期是弱视发生的危险期 ,也是可以逆转弱视的最佳时期。研究视觉发育敏感期及其可塑性 ,对弱视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并为弱视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就敏感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观察大龄儿童单眼弱视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82例(82眼)大龄儿童单眼弱视进行综合治疗并随访3a。 结果屈光参差弱视58眼总有效率96%,斜视性24眼总有效率75%。结论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绝大部分治疗后视力均有不 同程度提高甚至痊愈,且部分恢复立体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对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力的影响,寻找提升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力更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 ~13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216例(216眼),随机分为视知觉学习组(108例)和传统综合疗法组(108例),分别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和传统综合训练方法进行训练.视知觉学习组给予提高视觉注意和轮廓整合、位置噪声等视觉训练方案,传统训练组采取红光、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及训练6个月后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视知觉学习组的基本治愈率、进步率、无效率分别为68.52%、25.92%、5.56%,传统综合疗法组分别为42.59%、25.00%、32.41%,视知觉学习组的总体疗效高于传统综合疗法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程度屈光参差性弱视视知觉学习组的总体疗效均高于传统综合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视知觉学习组视力提升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综合疗法组,治疗后第6个月视知觉学习组视力均数>0.8,此后一直维持该水平,而传统综合疗法组在随访末期视力均数才达到0.8.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训练疗效优于传统综合疗法,缩短了视功能障碍治疗的周期,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视力.  相似文献   

18.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空间视觉发育混乱的眼病,是危害青少年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之一,常发生在视觉发育尚未成熟的幼儿期。表现为异常形式的视力及双眼视功能,这种不正常的视觉经验可以由儿童时期的斜视、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和形觉剥夺等原因造成。弱视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对比敏感度降低,立体视缺陷甚至缺失,出现拥挤现象。此外,弱视还对眼球运动系统产生影响。近年来对微扫视的研究成为眼科的热点研究问题,通过文献回顾,可以了解微扫视的研究进展以及微扫视技术在弱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弱视中矫正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84例84眼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屈光参差性弱视类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mo,1a矫正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变化,分析矫正视力与立体视觉的相关性.结果:患者84 例84眼经LASIK术治疗3、6mo,1a后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提高,立体视锐度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治疗后3、6mo,1a矫正LogMAR视力和立体视锐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组治疗后3、6mo,1a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年龄≥30岁组(P<0.05).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治疗后3、6mo,1a立体视锐度值较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显著下降(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矫正LogMAR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在LASIK术治疗过程中矫正视力的提高与立体视力下降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LASIK术能有效改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矫正视力及立体视觉,但患者治疗过程中矫正视力和立体视觉受年龄与弱视类型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传统儿童弱视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物理学等主观方面,普遍认为弱视病因为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和(或)关键期的异常视觉经验所致,对形成视觉的高级视中枢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视觉电生理在视中枢水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无法直观、精确地对视皮质进行深度研究。随着基于血氧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影像脑科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