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5785例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院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细菌的构成和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5785眼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61%,主要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占99.32%。以表皮葡萄球菌(66.67%)和微球菌(24.49%)为主。92.2%的结膜囊革兰氏阳性球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耐药;大多数菌株对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有上升趋势。结论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细菌主要由表皮葡萄球菌构成,对红霉素和青霉素耐药;大多数菌株对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性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手术前后结膜囊细菌菌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眼术前、术后结膜囊细菌学分布状态和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无其他眼病白内障患者181例,分别于3个月内未用抗生素眼液点眼、手术前及术后第1天换药前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未用抗生素眼液点眼的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8.99%,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64%,术后第1天结膜囊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2%.菌株对丁氨卡那、先锋Ⅴ、新霉素最为敏感,氯霉素、诺氟沙星及红霉素耐药.结论 正常结膜囊可以有各种致病菌或非致病菌存在,即使术前、后均给予处置结膜囊仍然有细菌存在.菌株对丁氨卡那、先锋Ⅴ、新霉素最为敏感,建议可做术前、术后局部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420例(420只眼),男性208例,女性212例,年龄55~95岁,平均78.23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386例,并发性白内障34例.术前对患者结膜囊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420例患者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者120例,阳性率28.57%,70岁以下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70岁以上组,两组比较,χ2=6.03,P<0.01,差异有显著性.术前结膜囊细菌阳性者,菌谱为:革兰阳性球菌102例,占85%,革兰阴性杆菌17例占14.14%,革兰氏阴性球菌1例,占0.83%;主要菌种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大多数菌株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等敏感.结论 白内障患者术前局部滴用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有效抗生素,能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增加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内障待手术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前后及术后结膜囊细菌学状态,了解不同药物对结膜囊的抑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0例结膜囊外观清洁、无眼部炎症、泪道冲洗通畅的白内障住院患者,分别于入院未用抗生素眼液点眼前、手术消毒前运用不同抗生素眼液点眼及术后第1天拆开眼垫换药前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术前未使用抗生素眼液点眼前的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5.5%(7l/200),分为四组予以林可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点眼后,结膜囊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70.59%(12/17)、94.74%(18/19)、100%(16/16)、89.47%(17/19),术后第1天拆开眼垫后结膜囊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12/200)。革兰阳性球菌最多见,约为81.69%(58/71),革兰阴性杆菌其次。结论结膜囊可以有各种细菌存在。使用不同抗生素后结膜囊细菌培养率有一定的区别,几种药物的抑菌效果有差异。使用抗生素眼液后及白内障术后第1天都有结膜囊细菌存在,提示白内障术前及术后均应加强抗生素眼液点眼,以减少术后眼内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变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回顾分析近年来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构成和对药物敏感情况的变化。方法对1733例眼部无感染的白内障患者术前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并对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1.6%(894/1733),主要由革兰阳性球菌(81.4%)和革兰阴性杆菌(12.9%)构成。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54.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3%)为主,比例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在13%左右。这些结膜囊常见细菌对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逐年升高,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主要由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构成,其中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比较稳定;由于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大量应用,这些细菌对常用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的耐药性逐年增高,对目前不常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常眼和白内障手术前后结膜囊细菌菌谱及抗生素应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查正常眼的结膜囊存在的细菌种类,并进行药敏分析,对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滴眼液药效进行对比。方法207例(207眼)正常眼及200例(200眼)白内障的结膜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200例白内障分4组给予林可霉素,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滴眼后术前及手术后再次培养,并将所有培养为阳性的标本进行药敏分析。结果407眼的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31.45%,其中70岁以上者阳性率最高为42.05%(37/88)。革兰氏阳性球菌阳性率达到80.47%,革兰氏阴性杆菌为16.40%。4种抗生素结膜囊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70.59%、89.47%、94.74%、100.00%;所有白内障眼术前使用抗生素后细菌阳性率为4.00%,手术后1 d拆开眼垫后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00%。结论正常眼的结膜囊可有多种细菌存在,高龄者检出率高。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多见,其次为洛菲不动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目前常用的4种抗生素滴眼液的效果强弱不同,提示在临床进行白内障等内眼手术时应根据结膜囊细菌培养的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术后也应进行局部抗生素滴眼液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研究中国白内障人群术前结膜囊细菌构成和药物敏感情况的变化,为白内障术前无菌化准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2004-01/2013-09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白内障结膜囊细菌培养的文献,并辅以手工检索、因特网搜索。并采用Meta分析对所纳入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11499眼,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培养阳性率为26.03%(2993/11499),主要由G+球菌(86.40%)、G+杆菌(8.10%)、G-杆菌(4.13%)以及G-球菌(1.37%)构成。G+球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67.30%)、金黄色葡萄球菌(12.53%)和微球菌(6.98%)为主。大多菌株对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性有上升趋势。
结论:白内障术前的结膜囊主要由表皮葡萄球菌构成,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大多数菌株对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性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手术前后结膜囊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前、术后结膜囊细菌学分布状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无睑缘炎、结膜囊外观清洁、泪道冲洗通畅的白内障住院患者94例分别于入院未用抗生素眼液点眼前、手术消毒前及术后第1天拆开眼垫换药前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未用抗生素眼液点眼前的结膜囊(正常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6.4%,经0.3%氟哌酸眼液点眼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但术后第1天拆开眼垫后结膜囊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3%。结论:正常结膜囊可以有各种致病菌或非致病菌存在,即使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为无菌生长,但术后第1天仍然可能有结膜囊细菌存在,提示白内障术前及术后均应加强抗生素眼液点眼,以减少眼内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61例住院患者进行了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3%。滴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药敏试验结果,95%的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而对红霉素普遍耐药。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前瞻性研究白内障术前通过眼睑热敷、按摩及清洁睑缘等睑板腺的特殊处理对结膜囊微生物状态的影响,寻求更安全的内眼手术术前准备方法.方法 将87例90只眼拟行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空白组:未做任何处理之前)、B(对照组:术前使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剪眼睫毛、生理盐水冲洗泪道及结膜囊等常规术前准备)、C(处理组:常规术前准备+睑板腺特殊处理)三组,分别为25例26只眼、29例29只眼、33例35只眼,A组于人院时,B、C两组于手术开始及术毕两个时间点分别采集结膜囊标本,送检行微生物培养.结果 (1)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A组为53.85%,B组与C组手术开始及术毕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率分别为10.34%、27.59%与2.86%、5.71%.C组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明显降低,与A组、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与术前抗生素眼液使用天数、术前睑板腺处理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长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膜囊微生物培养菌种:共培养出阳性菌28株,5种菌属.未培养出真菌.结论 (1)正常人群中结膜囊存在一定细菌;术前使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剪眼睫毛、生理盐水冲洗泪道及结膜囊等常规术前准备可以减少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对睑板腺特殊处理后可以更进一步降低结膜囊微生物培养检出率.(2)白内障术前增加对睑板腺的特殊处理可以在减少局部使用抗生素眼液时间的情况下,同样达到有效清洁术野、减少结膜囊微生物的作用,从而起到降低术后眼内炎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结膜囊需氧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结膜囊细菌学分布状态及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住我院眼底病科311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99例)388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疾患者,入院当天眼部未做任何处理即常规行结膜囊需氧菌培养,并对阳性者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88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疾患者培养出需氧菌172株,阳性率为44.3%。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约占83.7%。革兰氏阴性杆菌占16.3%。革兰氏阳性球菌中最常见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43.6%和11.6%。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主要是大肠埃希氏菌和洛菲不动杆菌各占4.1%和3.5%。检菌率和性别存在明显相关性,女性高于男性,而和糖尿病病程以及类型无直接的关系。培养出的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性有所增加;革兰氏阴性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敏感。结论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点用敏感抗生素眼水,常规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配戴义眼后结膜囊细菌感染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义眼结膜囊细菌感染和正常眼结膜囊菌属的差别及其治疗方案。方法 对配戴义眼后结膜囊分泌物增多的患者分别采取患眼和健眼的结膜囊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与正常眼结膜囊的菌群比较。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及相应治疗措施。结果 29例阳性患者中以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占多数。其中葡萄球菌占优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结膜囊,结论 采用取模定制义眼片,增加义眼片的光滑度,减少又眼片对结膜囊的外伤性刺激并对培养阳性者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带菌情况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问,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门诊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结膜囊无菌化准备前,结膜囊取材做细菌培养,并选取年龄、性别、眼别、外眼病、地区、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外眼病、地区、职业、文化程度与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年龄、性别、外眼病及文化程度与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有稳定的关系。60岁以上结膜囊带菌高于60岁以下的患者;男性带菌率高于女性;有外眼病者结膜囊带菌高于无外眼病者。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结膜囊带菌率降低。结论在估计结膜囊带菌可能性大小时,除了解与其相关的因素外,对与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有稳定关系的因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与0.5%妥布霉素稀释液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102只眼,术眼先用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d,再随机分入安尔碘组与妥布霉素组,于冲洗前后,取结膜囊拭子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在手术与术后随防中观察术眼眼表改变.结果 结膜囊冲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安尔碘组为20%(10只眼),妥布霉素组为17.3%(9只眼);冲洗后阳性率:安尔碘组为0;妥布霉索组为5.8%(3只眼),冲洗后两组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冲洗前后细菌培养阳性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所有病人术中及术后随防半年均未观察到角结膜药物毒性或过敏反应;两组病人基础泪液分泌(Sit)与泪膜破裂时间(BuT)在术后1d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应用安尔碘冲洗结膜囊的白内障术后病人术后7d、30d、半年的Sit与BUT值与文献报道接近;培养的细菌对部分抗生素存在耐药现象.结论 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消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结膜囊缩窄和闭锁,改善眼眶的丰满度及义眼安置后的外观.方法 收集2005 ~2010年收治的无眼球重度结膜囊缩窄和闭锁患者23例,采取游离皮片移植、硬腭黏膜移植等方式完成结膜囊成形,同期完成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后测量结膜囊上、下、内、外四个方位结膜囊深度.术后测量方法:患者结膜囊取模,制作义眼.安置义眼后,在上、下、内、外四个方位标记睑缘与义眼接触的部位,然后取出义眼,测量四个方位义眼边缘与睑缘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取眼睑中份测量值做为结果记录.结果 术前结膜囊缩窄,患者无法安置义眼.术后结膜囊上穹窿平均深度7.1 mm,下穹窿平均深度5.7 mm,内侧穹窿平均深度3 mm,外侧穹窿平均深度1.9 mm.术前术后患者外观有明显改善,义眼安置满意.远期观察义眼台未出现暴露、排异等并发症.结论此术式可以治疗重度结膜囊缩窄和闭锁,并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