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熊响清  陈菲菲  杨涛 《山东医药》2006,46(11):45-46
对5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五组,术后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浓度为:A组0.10%,B组0.125%,C组0.15%,D组0.175%,E组0.20%,舒芬太尼浓度为0.5μg/ml。首次剂量5ml,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ml/h。自控镇痛量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分别于术后4、8、24、48h观察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Bromage评分及副作用。结果A、B组VAS评分高于C组(P〈0.05、0.01),C组与D、E组比较.P均〉0.05;C组Bromage评分低于D、E组(P〈0.05、0.01)。副反应发生率D、E组多于C组.P〈0.05。提示0.15%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复合用于下腹部术后患者硬膜外镇痛中的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不同剂量吗啡配伍布比卡因和氟哌利多于硬外腔单次推注,探讨合理选用药物及其剂量和给药时间。方法:ASAⅠ-Ⅱ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n=20):注入含吗啡1mg的0.15%布比卡因溶液10ml;B组(n=20):注入含吗啡2mg的0.15%布比卡因溶液10ml;C组(n=20):注入含吗1mg和氟哌利多1mg的0.15%布比卡因溶液10ml;结果:术后当天平均动脉压下降值三组间比较,A组平均动脉压降低最小、C组次之、B组最大,三者间差异显著(P<0.01)。术后镇痛时间B组≈C组>A组(P<0.01)。C组术后未出现恶心、呕吐副反应。B组出现3例严重呼吸抑制。结论:0.15%布比卡因10ml加入吗啡和氟哌利多各1mg的混合液其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适合胸外科术后病人硬外镇痛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0.125%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在开胸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ASAⅡ—Ⅲ级,行胸外科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0.25s组(0.125%布比卡因复合0.25μg/ml舒芬太尼)、0.50s组(0.125%布比卡因复合0.50μg/ml舒芬太尼)、0.75s组(0.125%布比卡因复合0.75μg/ml舒芬太尼)。术前,于T7—8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手术结束后接人镇痛泵行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观察术后6、12、24、48小时VAS评分、辅助药用量和镇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0.50s和0.75s组在各个时段的VAS评分,48小时辅助镇痛用药量均显著低于0.25s组。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瘙痒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各组均无严重的呼吸抑制发生。结论0.50μg/ml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在开胸术后可取得较满意的镇痛效果及较小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不同剂量的吗啡镇痛对剖宫产患者催乳素、血糖及皮质醇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确定出比较理想的麻醉镇痛组合。方法将60例足月剖宫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L2-3或L3-4穿刺,向蛛网膜下腔内注入10%葡萄糖1ml+0.75%布比卡因1ml+吗啡0.3mg,术毕皮下或静脉注入氟哌利多2.5mg。B组L1-2间隙穿刺置管,2%利多卡因5m1作为试验剂量,观察5分钟后没有入血反应和全脊髓麻醉,再次注入2%利多卡因10m1,术毕从硬膜外腔单次注入吗啡1.5mg+氟哌利多2.5mg+0.9%生理盐水至6ml结论腰麻及其镇痛比硬膜外麻醉及其镇痛更能减轻因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而且镇痛完善,不良反应少。因此,腰麻及其镇痛值得在剖宫产术中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枸橼酸舒芬太尼和盐酸吗啡在妇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照组采用盐酸吗啡+甲磺酸罗哌卡因PCEA.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9.64±1.13)h,对照组为(34.78±2.12)h,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为(27.87±2.34)h,对照组为(59.46±3.75)h,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 硬膜外PCEA枸橼酸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在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盐酸吗啡组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对母婴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妊娠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宫口开大至3cm时行L3-4腰椎穿刺术,蛛网膜下腔注入舒芬太尼5μg,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3.5cm,硬膜外腔接病人自控镇痛泵(PCEA)。硬膜外腔用药:0.1%盐酸罗哌卡因+0.2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总量100ml。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未用任何镇痛药。观察镇痛后5、10、30、60和90minVAS评分、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镇痛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各时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各产程、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0.01),缩宫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机械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现皮肤瘙痒2例,两组均出现恶心1例,下肢麻木感1例。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具有起效快、镇痛强、持续时间长等优点,虽然会增加缩宫素使用率,但并不增加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卢静 《山东医药》2009,49(14):67-68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脂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用舒芬太尼150 μa.g+NS至100ml(舒芬太尼1.5 μm1);B、C、D组均用氟比洛芬脂100mg分别加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其中B组加舒芬太尼100 μg+Ns至100ml(舒芬太尼1 μg/ml+氟比洛芬脂1 mg/m1),C组加舒芬太尼150 μg+NS至100ml(舒芬太尼1.5μg/ml+氟比洛芬脂1 μg,/m1);D组加舒芬太尼50 μg+Ns至100ml(舒芬太尼0.5μg/ml+氟比洛芬脂1μg/m1)。观察并记录术后2、4、12、24h患者镇痛、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B、c组在4、12、24h疼痛评分和24h内的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A、D组(P〈0.05),A、C组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D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1 μg/ml复合氟比洛芬脂1 μs/mi可为骨科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张瑞莲 《山东医药》2006,46(22):89-90
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胸3~4穿刺置管,采用负荷剂量(0.25%罗哌卡因与吗啡1mg组成混合液5ml)+持续剂量(0.075%罗哌卡因与0.001%吗啡混合液;1~4ml/h)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治疗;Ⅱ组采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心绞痛症状治疗前后效果及心电图恢复率Ⅰ组较Ⅱ组显著改善(P〈0.01),硝酸甘油用量Ⅰ组显著少于Ⅱ组(P〈0.01),血压、心率无明显改变,未发生其他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喷他佐辛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玉秀  王春雨 《山东医药》2010,50(35):102-103
2010年1~4月,我们将喷他佐辛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同期行妇科开腹手术患者80例,年龄25~45岁,体质量45~65 kg,术前ASA分级Ⅰ~Ⅱ级,无阿片类药物过敏或滥用史,术前检查无肝肾功能异常,无心肺功能异常.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采用0.6%甲磺酸罗哌卡因+1%氯普鲁卡因行硬膜外麻醉,术中采用吸氧面罩吸氧,术毕回抽硬膜外无血及脑脊液后连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PCA用药观察组为喷他佐辛60 mg+甲磺酸罗哌卡因2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对照组为吗啡10 mg+甲磺酸罗哌卡因2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我们共为80例施行剖宫产的健康产妇于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泵镇痛,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同期行剖宫产(均为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手术产妇160例,年龄24~35岁,孕周38~41周。将160例产妇随机分成PCEA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年龄、孕周等无显著差异(P〉O.05)。对照组术后不用任何镇痛药物,PCEA组应用PCA泵连接硬膜外导管予麻醉药物镇痛。其中每100ml麻醉药物均含吗啡5mg、0.125%布比卡因60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分别复合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50例择期行正中开胸心血管手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3组:氟比洛芬酯组(FF),曲马多组(QF),芬太尼组(F)。分别于深静脉通路建立后和缝心包时给予研究药物,FF组为氟比洛芬酯1mg/kg,QF组为曲马多2mg/kg,F组为空白脂肪乳5ml;手术结束时连接静脉恒速镇痛泵,内装研究药物与脂肪乳混合液100ml,流速2ml/h,FF组为氟比洛芬酯200mg和芬太尼1.0mg,QF组为曲马多700mg和芬太尼1.0mg,F组为芬太尼2.5mg。分别于围术期各观察点记录患者的VAS评分、恶心评分,镇静评分,胸液量,初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镇痛效果与副作用,是否追加镇痛药物,ICU停留时间,出院时间。其中每组随机抽取30例病例,分别于深静脉通路建立后(T0),缝心包时(给与研究药物之前,T1),术后4h(T2),20h(T3),24h(T4)抽取静脉血,检测细胞因子IL-1,IL-10,TNF-,PGE2。结果(1)VAS评分三组间相似,但术后追加镇痛药物F组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2)F组恶心评分较高(P〈0.05),镇静评分,呕吐、皮肤瘙痒、排尿困难等副作用的发生率三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3)T1-T4,F组IL-1较哟升高明显,且明显高于FF,QF组(P〈0.05);术后各组各时间点IL-10,PGE2较哟升高明显,F组升高持续时间较长(P〈0.05);F组TNF-在T2,T4较T0明显升高(P〈0.05),T2时明显高于FF,QF组;(4)初醒时间,拔出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24h胸液量,肝肾功能等三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或曲马多复合芬太尼的镇痛方法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心血管手术术后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乌拉地尔治疗开胸术后患者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盐酸乌拉地尔组20例,50mg盐酸乌拉地尔+50ml液体微量泵入;硝普钠组20例,25mg硝普钠+50ml微量泵入,两组均根据血压调整剂量。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盐酸乌拉地尔组显效16例(80%),有效3例(15%),无效1例(5%),总有效率95%。硝普钠组显效17例(85%),有效1例(5%),无效2例(10%),总有效率9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乌拉地尔治疗开胸术后患者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全蝎纯化液对新西兰白兔颈总动脉血栓形成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全蝎纯化液大剂量组(20 mg/kg)、全蝎纯化液中剂量组(10 mg/kg)和全蝎纯化液小剂量组(5 mg/kg).耳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109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1组57例,2组52例,1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疗法;2组采用肩关节功能锻炼,并辅用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组治愈49例(86.0%),好转8例(14.0%);2组治愈24例(46.2%),好转15例(28.8%),无效13例(25%)。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MF59佐剂[一种由角鲨烯、山梨糖醇三油酸酯(Span85)、吐温80和柠檬酸缓冲液组成的水包油乳剂]对热灭活BCG(hBCG)免疫小鼠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验证自制MF59增强hBCG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 BALB/c (SPF级)小鼠分成A~G组,每组8只,于第0、2、4周皮下注射0.2 ml MF59、低剂量hBCG(0.025 mg/ml)、中剂量hBCG(0.25 mg/ml)、高剂量hBCG(2.5 mg/ml)、MF59+低剂量hBCG、MF59+中剂量hBCG、MF59+高剂量hBCG.末次免疫2周,解剖小鼠.取小鼠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并在体外经BCG PPD刺激培养,ELISA检测培养上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Ib-2、IL-4、IL-12含量,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脾细胞分泌IFN-γ、IL-2和IL-4的斑点形成细胞数(SFCs).所有试验组的平均值比较采用一元方差分析、每两组平均值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F59作为高剂量hBCG的佐剂(G组)免疫小鼠,其脾细胞体外经BCG PPD刺激培养,分泌IFN γ的SFCs[(151.3±66.6)个]、IL-2的SFCs[(247.8±58.0)个]和IL-4的SFCs[(65.8±24.6)个]显著高于其他组[其他组IFN-γ、IL-2和IL-4的SFCs的最高平均值分别为(30.4±13.0)个、(37.1±10.8)个和(16.4±9.7个)](分泌IFN-γ的SFCs比较,t=3.2,P=0.007;分泌IL-2的SFCs比较,t=3.6,P=0.003;分泌IL-4的SFCs比较,t=3.0,P=0.01).MF59与不同剂量hBCG联合免疫小鼠,其腹腔巨噬细胞体外经BCG PPD刺激培养,培养上清IL-1β水平分别为(663.3±177.5) pg/ml、(813.8±193.4)pg/ml和(742.3±316.1)pg/ml,均显著高于A、B和C组[分别为(104.7±65.8)pg/ml、(82.9±54.8) pg/ml和(66.5±53.5) pg/ml](E、F和G与A组比较:t=2.9,P=0.01;t=3.5,P=0.004;t=2.5,P=0.031.E、F和G与B组比较:t=3.1,P=0.007;t=3.6,P=0.003;t=2.6,P=0.024.E、F和G与C组比较:t=3.0,P=0.01;t=3.5,P=0.004;t=2.5,P=0.031).A、C和G组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体外经BCG-PPD刺激培养,培养上清IL-12水平[分别为(36.3±20.5)pg/ml、(94.5±20.6)pg/ml和(128.2±54.6) pg/ml]均显著低于E和F组[(545.7±97.2) pg/ml和(665.5±295.4) pg/ml](A、C和G组与E组比较:t=-5.1,P=0.000;t=-4.5,P=0.000;t=-3.7,P=0.002.A、C和G组与F组比较:t=-4.4,P=0.001;t=-3.7,P=0.002;t=-2.9,P=0.012).结论 MF59与高剂量hBCG联合免疫小鼠,可以增强脾细胞体外分泌BCG-PPD特异的IFN-γ、IL-2和IL-4;MF59与低、中剂量hBCG联合免疫小鼠,可以增强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分泌BCG-PPD特异的IL-1β和IL-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鸡尾酒式DNA疫苗与蛋白疫苗联合应用以增强免疫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分别大量制备质粒DNA:pcDNA3.1-SjC23、pcDNA3.1-SjCTPI、pcDNA3.1-(CDR3)6和重组蛋白SjC23-HD、SjCTPI、NP30。pcDNA3.1-SjC23、pcDNA3.1-SjCTPI、pcDNA3.1-(CDR3)6等量混合后即为鸡尾酒式的混合DNA疫苗,重组蛋白SjC23-HD、SjCTPI、NP30等量混合后即为鸡尾酒式的混合蛋白疫苗。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14只。A组为自然感染组;B组(空质粒对照组)每只小鼠分别在第0、3、6周经股四头肌注射100μlpcDNA3.1;C组(空质粒+混合蛋白对照组)每只小鼠分别在第0、3、6周经股四头肌注射100μlpcDNA3.1,第9周每鼠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100μl混合蛋白疫苗+100μl福氏完全佐剂(FCA);D组(混合DNA组)每只小鼠分别在第0、3、6周经股四头肌注射100μl混合DNA疫苗;E组(混合DNA+混合蛋白组)每只小鼠分别在第0、3、6周经股四头肌注射100μl混合DNA疫苗,第9周每鼠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100μl混合蛋白疫苗+100μlFCA。DNA免疫组末次免疫后4周,蛋白加强组末次免疫后2周,所有小鼠同时经腹部皮肤感染(40±1)条尾蚴。攻击感染后42d剖杀小鼠,计数成虫及肝脏虫卵数。首次免疫前2d及感染前2d分别经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IgG抗体水平、抗体亚类IgG1及IgG2a,并取小鼠脾脏制备单个脾细胞,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FN-γ的水平。结果C、D组和E组的减虫率分别为17.70%、32.88%和45.35%,D组和E组的减虫率均显著高于C组(P均〈0.01),且E组的减虫率显著高于D组(P〈0.01);C、D组和E组的减卵率分别为9.39%、36.20%和48.54%,D组和E组的减卵率均显著高于C组(P均〈0.01),且E组的减虫率也显著高于D组(P〈0.05)。C、D、E3组小鼠血清都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和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梗死灶直径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大面积组41例(梗死灶直径5 cm)和小面积组54例(梗死灶直径≤5 cm)。检测病例组患者入院次日(急性期)、出院当日(恢复期),对照组受检者体检当日血清游离脂肪酸和铁蛋白水平。结果小面积组、大面积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和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大面积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和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小面积组(P0.05)。病例组患者急性期血清游离脂肪酸和铁蛋白水平均高于恢复期(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血清铁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509,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和铁蛋白水平升高,且两者与脑梗死灶大小、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临床上应重视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和铁蛋白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铁蛋白(SF)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ACI患者95例,依据梗死灶直径分为大面积组41例(梗死灶直径≥5cm)和小面积组54例(梗死灶直径5 cm);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95例ACI患者入院次日(急性期)、出院当日(恢复期)晨起,对照组受检者体检当天晨起血清FFA和SF水平。结果大面积组血清FFA和SF水平均高于小面积组、对照组,小面积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95例ACI患者急性期血清FFA和SF水平均高于恢复期(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I患者血清FFA水平与血清SF水平呈正相关(r=0.509,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FFA和SF水平升高,SF和FFA可能共同参与了ACI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静脉泵入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6)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诺和锐强化控制血糖,对照组(n=28)给予糖尿病饮食,避免输入含糖液体治疗。比较2组血糖变化及临床情况,包括胸痛缓解时间、溶栓再通率、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治疗组血糖平稳下降,胸痛缓解时间缩短,溶栓再通率高,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采用微量泵静脉泵入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能提高AMI的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中血压升高的非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41例疑诊冠心病的非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将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监测收缩压升高≥3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升高≥15 mm Hg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反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肱动脉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FM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sCD40L)水平。观察术中血压升高者其冠状动脉狭窄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对照组以正常和狭窄〈50%为主,而观察组则以狭窄〈50%和狭窄≥50%为主,观察组冠状动脉狭窄≥50%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9.87,P〈0.05),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χ2=79.87,P〈0.05)。观察组血浆NO水平(P=0.004)及代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FMD(P=0.023)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代表炎症反应的hs-CRP(P=0.036)及sCD40L(P=0.01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血压升高的非高血压患者已存在冠状动脉狭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血浆炎症因子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