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在静脉尿路造影(IVU)无法明确输尿管梗阻原因时,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泌尿系成像技术对输尿管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IVU显示为不明原因输尿管梗阻患者即刻接受MSCT平扫,将所得数据资料传至工作站,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显示(SSD)或容积重组(VR)等后处理技术,重组泌尿系三维立体图像。结果:40例IVU无法明确输尿管梗阻原因患者中采用MSCT轴面结合三维重组图像能从多个角度清楚地显示尿路全程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并显示输尿管梗阻部位的状况,MSCT尿路造影(MSCTU)可很好地弥补IVU检查的不足。结论:与IVU比较,MSCTU图像清晰,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使输尿管病变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CT尿路造影 (CT urography,CTU)是由Zanowitz等[1]于1985年首先应用于研究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查方法.其原理是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由于肾脏的分泌功能使得对比剂在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内充盈,利用CT对受检部位进行连续的扫描,将获得的原始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后,进行三维重组,从而获得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在内的整个泌尿系立体图像的成像技术.最初CTU是使用单层螺旋CT扫描[2],随后随着多层螺旋CT的开发,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 urography,MSCTU)取代了单层螺旋CT尿路成像[3~5].多层螺旋CT由于具有更高的密度、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从而可以通过一次扫描对整个泌尿系进行重组.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多种CTU检查的方法和辅助手段,笔者主要就MSCTU的技术的有关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泌尿系统先天异常的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在诊断泌尿系先天异常方面的特点、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3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泌尿系先天异常患者33例,均行MSCTU成像,对全泌尿系扫描,排泄期图像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仿真膀胱镜(VC)检查,获得完整、立体的尿路影像。结果 经MSCTU诊断泌尿系先天异常33例,包括异位肾、马蹄肾、肾盂旋转不良各1例,附加肾、输尿管瓣膜症、腔静脉后输尿管各2例,巨输尿管4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6例,双肾盂双输尿管9例,膀胱憩室5例。输尿管显示率91%(61/66侧),所有显影输尿管中上段腔内对比剂平均CT值520HU,后处理图像显示泌尿系解剖结构清晰、立体感强,完全能满足诊断。结论 MSCTU对显示泌尿系先天异常的整体解剖形态和细微病理变化能力强,能明显提高诊断率,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和静脉尿路造影(IVP)技术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40例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均接受螺旋CT尿路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技术检查。结果 40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螺旋CT尿路造影检出25例泌尿系结石、5例肿瘤、6例尿路狭窄、4例输尿管畸形,诊断符合率为100.00%,静脉尿路造影检出19例泌尿系结石,1例肿瘤,1例尿路狭窄,4例输尿管畸形,诊断符合率为62.50%;螺旋CT尿路造影对梗阻性积水显示准确率100.00%,较对照组的80.00%显著提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效果优于静脉尿路造影技术,从定位、定性不同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及周边情况。  相似文献   

5.
王晓玲  陈绍红   《放射学实践》2011,26(5):522-525
目的:探讨排泄性尿路造影(IVP)、CT尿路成像(CTU)、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泌尿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泌尿系疾病患者中,同时行IVP、CTU及MRU检查者31例,仅行IVP检查者5例,仅行CTU检查者6例,仅行MRU检查者3例,CTU采用的重组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及最大密度投影。结果:经IVP检查的患者中,能够明确诊断者占82.69%;经CTU检查的患者中,能够明确诊断者占94%;经MRU检查的患者中,能够明确诊断者占78.57%。结论:IVP检查方法较简便,能大致了解肾脏功能,费用相对低廉,医生和患者易于接受,仍具有较重要的诊断价值;CTU具有较好的图像质量,对于肾尿路平片(KUB)和IVP不能显示或不能确诊的泌尿系肿瘤和结石,CT能从大小、形态、部位及梗阻以上空间的扩张上作出进一步评估;MRU后处理功能强大,重组图像清晰,可以发现很多IVP不能发现的细小病变,作为一种非侵袭性、无需对比剂的方法,对于某些泌尿系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对儿童泌尿系集合系统及输尿管畸形诊断的最佳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方法,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行MSCTU多期扫描的集合管系统及输尿管畸形患者159例,分别计算MSCTU平扫+多平面重组(MPR)、增强扫描皮质期、髓质期和排泄期轴位+图像后处理技术[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对泌尿系各种畸形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159例患者中MSCTU平扫+MPR和增强三期扫描(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轴位+图像后处理技术(MPR、MIP、VR)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63.49%、79.37%、87.30%、95.24%);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7.54%、29.82%、29.82%、92.98%);单纯输尿管囊肿(73.33%、73.33%、73.33%、100%);肾外型肾盂(66.67%、66.67%、66.67%、83.33%).MSCTU平扫可显示合并的结石,MSCTU增强扫描排泄期MPR图像可分段追踪显示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囊肿等,且MIP及VR图像可直观、全貌显示泌尿系管道系统.结论 MSCTU平扫对泌尿系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有限,MSCTU多期相的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儿童泌尿系集合系统和输尿管畸形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MSCT曲面重组尿路成像与MRU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礼同  李澄  袁红梅  陈建  何玲 《放射学实践》2008,23(9):1030-1034
目的:比较MSCT曲面重组尿路成像(CTU)与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泌尿系病变检查中显示和诊断疾病的能力,探讨CTU、MRU对泌尿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24例临床提示有泌尿系病变的患者,行MR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U检查,同期采用10mm层厚层距,完成从肾上极至耻骨联合下缘CT平扫及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将22例肾实质期和6例肾排泄期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尿路图像,在此基础上,再沿尿路走行方向管腔中心划曲线,进行曲面重组(CPR),获得CTU图像。采用盲法,比较CTU、MRU对泌尿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结果:CTU、MRU均对泌尿系梗阻病变部位作出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CTU、MRU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58.8%。对输尿管下段的显示CTU优于MRU,CTU能清楚地显示尿路全貌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结论:CTU、MRU对泌尿系梗阻病变均能明确定位;CTU定性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MRU,能更直观显示泌尿系病变与扩张肾盂、输尿管的关系,在泌尿系病变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尿路成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任意角度曲面重建 (CPR)尿路成像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 1例泌尿系病变患者中 ,肾盂癌 4例 ,肾盂结石 1例 ,输尿管结石 5例 ,输尿管单纯狭窄 3例 ,输尿管癌 2例 ,迷走血管压迫输尿管 2例 ,膀胱癌 2例 ,前列腺癌侵犯膀胱 1例 ,腹腔脓肿压迫输尿管 1例 ,膀胱炎 3例 ,输尿管炎 7例。 3 1例均采用 10mm层厚、层距行腹盆部MSCT容积扫描 ,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 ,采用 2 .5mm层厚、1.2 5mm层间距重叠 5 0 %重建轴面源像 ,传输至AW 4.0图像工作站 ,利用reformat软件进行尿路多平面重建 (MPR) ,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尿路图像 ,再沿尿路走行划曲线进行CPR尿路成像。采用双盲法 ,对泌尿系病变作出定位、定性诊断。结果 :3 1例CPR尿路成像成功率为 10 0 % ,图像清晰 ,均清楚地显示尿路全程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结论 :任意角度CPR技术可获得良好的尿路成像 ,CPR尿路成像可全面、直观地跟踪显示尿路全程 ,在泌尿系病变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MSCTU)在肾盂和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肾盂和输尿管疾病患者46例,均行MSCT增强扫描,排泄期图像进行容积重建(S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获得完整的尿路影像。结果46例中,肾盂和输尿管结石16例,先天畸形12例(包括重复肾盂输尿管、腔静脉后输尿管、肾盂输尿管交处狭窄、额外肾),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肾盂、输尿管癌7例,膀胱癌累及输尿管4例,外压性病变2例。结论MSCTU对肾盂和输尿管疾病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病变的价值(附40例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blsort7)技术对泌尿系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泌尿系病变患者行CT平扫、肾实质期扫描(80s开始)或直接行肾实质期扫描,根据肾脏积水程度决定延迟扫描时问,无积水者延迟10~15rain,积水者延迟30一120min扫描,将原始资料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尿路立体图像。结果:40例中,肾癌3例,肾盂癌7例,输尿管癌7例,结石5例,炎症6例,先天性发育异常11例,膀胱阴道瘘1例。33例经手术病理,7例经临床证实,术中所见与多层螺旋CT显示的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均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图像质量高及薄层扫描的特点,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KUB、IVU检查单侧输尿管显示欠佳或不显影患者38例,健康志愿者4例,行CT平扫、肾脏增强双期扫描及尿路造影,将平扫及尿路造影资料传送至工作站,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获得完整尿路影像。结果:所有病例在14-2s内完成全尿路扫描。24例输尿管结石,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结石位置及上段积水情况;2例肾肿瘤及1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显示输尿管内多发血块;2例术后输尿管粘连及肿胀至输尿管梗阻;1例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侵犯输尿管;3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清晰显示输尿管汇合部位;1例尿瘘可见尿湖位于输尿管中段,肾盂瘘口与之相连;1例先天性巨输尿管和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完整显示其形态和走行。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超高速、大范围、薄层扫描能力,应用于尿路造影有其独特优势,可作为临床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及尿路成像(MSCTU)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UPJO患者的MSCTA及MSCTU影像资料,利用多种后处理重组技术(MPR、CPR、MIP、VR)进行重组。结果:1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中,梗阻位置全部诊断正确。梗阻原因诊断为输尿管息肉1例,血管压迫3例,炎性狭窄12例。术前诊断与手术探查及病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SCTU和MSCTA可作为UPJO术前评估的常规方法,在诊断引起UPJO的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诊断输尿管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1例患者分别行腹部加压IVU及腹部加压MSCTU。将MSCTU获得的图像传输至独立工作站,并进行三维(3D)、最大密度投影(M 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等技术处理。结果:MSCTU诊断符合率、肾脏显影率及输尿管梗阻扩张显示率分别比IVU高41.9%、16.1%和6.5%。结论:MSCTU诊断输尿管病变的诊断、判断肾功能和显示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均优于IVU。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静脉尿路造影(IVU)后的螺旋CT平扫(IVU+CT)对上尿路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95例患者因临床怀疑上尿路疾病、超声(US)未能确诊而行IVU检查,从中实时选出IVU不能作明确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1例。其中65例行立即或延迟腹部CT平扫,将原始资料传递至影像工作站做后处理,获得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和容积再现(VR)图像。比较IVU+CT与单纯IVU对上尿路病变的诊断能力。结果IVU+CT诊断正确62例,诊断符合率达95.4%。同期IVU检查的195例中确诊者124例(63.6%),两者有统计学意义(χ2=29.4,P<0.05)。IVU+CT对上尿路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6%、91.3%,对上尿路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2%、100%;与此相对应,IVU的结果分别为59.0%、89.7%、70.8%和43.1%。结论IVU+CT对上尿路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且相对省时省力,是对IVU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输尿管梗阻IVU不全时MSCTU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SCT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在IVU显影不佳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梗阻性疾病,包括10例结石共12枚(其中8例伴管壁增生,1例合并炎性息肉,1例合并炎性息肉及对侧双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炎性息肉狭窄,2例输尿管周围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2例乳头状上皮癌。在IVU显影不佳时,30min松压即刻采用MSCT行尿路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urography,MSCTU),在工作站(AW42)上对原始图像进行MPR、CPR、VRT、MIP等多种后处理。结果:18例均为单侧输尿管阻塞性病变,MSCTU均获得高质量图像显示梗阻部位,并揭示梗阻原因。结论:IVU显影不佳即刻行MSCTU是可行的,并有助于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定位、定性,是对不足IVU的一个成本-效益比较高的补偿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U及常规MR检查,并与B超I、VU及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其中输尿管癌12例,输尿管结石19例,输尿管炎性狭窄9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4例,输尿管先天畸形6例,盆腔肿瘤外压性输尿管狭窄9例,神经源性膀胱1例。结果:MRU能清晰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定位诊断符合率100%,结合常规MR定性诊断符合率86.7%,优于B超、IVU及CT检查。结论:MRU结合常规MR对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儿童、老年人、妊娠妇女及IVU禁忌者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瘘的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urography,MSCTU)表现.资料与方法 搜集4例经手术证实泌尿生殖瘘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详细分析其MSCTU特征.结果 4例泌尿阴道瘘均表现为阴道不同程度扩张,其内充满水样密度影.3例膀胱阴道瘘表现为膀胱与阴道间存在窦道性交通,对比剂自膀胱流入阴道.MSCTU显示1例输尿管阴道瘘的输尿管内对比剂注入阴道.结论 MSCTU是目前诊断泌尿生殖瘘的最佳手段,可为制定手术计划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静脉尿路造影技术(IVU)与低场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MRU)在泌尿系统疾病检查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5例,输尿管结石8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例,输尿管中下段狭窄、扭曲2例, 肾囊肿2例,肾透明细胞癌2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均行IVU与MRU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VU和 MRU检查均能清晰显示输尿管的梗阻部位,定位正确率100%,而定性正确率MRU高于IVU,且对输尿管梗阻的 病变显示较佳,但MRU不能直接观察肾脏的分泌功能。结论: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应首选IVU检查,以观察其功能 和形态,而对输尿管有梗阻或肾脏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应选用MRU,对儿童及不能耐受IVU检查的患者MRU也 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尿路梗阻性病变的MRU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6例经B超发现尿路扩张患者采用重T2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U检查,其中41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结果 46例尿路梗阻性病变包括:良性狭窄19例,先天性异常10例,输尿管结核5例,输尿管癌3例,外在性病变4例,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病变1例。MRU均清楚显示尿路影像,能确定有无梗阻,展示梗阻端的形态和特征,对梗阻水平的定位及梗阻原因的定性均有较高的准确性,明显优于IVP检查。结论 MRU是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特别适用于IVP禁忌症和肾功能丧失者。可多方位、多角度成像,结合常规T1WI、T2WI可获得可疑部位的大量信息,以达到明确诊断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