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究厦门市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原学特征和流行规律,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发生情况,旨在为临床精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6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取其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进行13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并分析13项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总体检出情况,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不同性别的13项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2426例送检标本中病毒阳性总检出1473例,总阳性检出率为60.72%;其中人鼻病毒核糖核酸(RNA)最多(占27.77%),其余依次为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RNA(占20.23%)、人偏肺病毒RNA(占17.04%)、呼吸道合胞病毒RNA(占16.77%)、季节性H3N2病毒RNA(占12.63%)、腺病毒DNA(占10.93%)、乙型流感病毒RNA(占10.39%)、副流感病毒RNA(占7.60%)、人博卡病毒DNA(占3.05%)、冠状病毒RNA(占1.09%)、甲型流感病毒H1N1(2009)RNA(占0.41%), 374例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为15.42%。1~3岁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总检出率最高(占64.39%),其余依...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方法,了解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住院的1801例呼吸道疾病患儿鼻咽部抽吸物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检测。结果检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801例,共检出呼吸道病毒766例,检出率42.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婴幼儿最高,通常在冬春季节流行。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高等优点,适应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12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MP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加口服序贯治疗,疗程14—25d,辅以解热、镇咳、平喘、支持及对症处理,重症患儿短期给予激素治疗。99例痊愈出院,21例好转出院;住院时间10~23d,平均14.6d。结论MP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有其临床特点,应用阿奇霉索治疗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体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本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708例进行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以1-3岁患儿感染最多。占肺炎支原体总检出率的45.5%;病毒总检出率为78.5%,说明本市患儿呼吸道感染仍以病毒感染为主。结论通过分析比较,RSV和ADV在9项呼吸道病毒中是引起泉州地区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进展快,需及时明确病原微生物种类,如能了解一个地区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以便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感染肺炎支原体(MP)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LSA)法,对60例RRI儿童,以及50例非RRI儿童,采用试剂盒,定性检测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结果 60例RRI患儿中有25例MP-IgM阳性,阳性率41.67%.50例对照组患儿MP-IgM阳性5例,阳性率为10%.两组有显著差异(x2=13.97,P<0.01).结论 RRI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高,MP-IgM对RRI患儿中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s)的细菌病原学分布。方法 529例确诊ALRTIs的患儿,负压吸取呼吸道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用K-B法行药敏试验。结果 529例分离出细菌316株(59.7%)。其中,肺炎链球菌68株(21.5%),流感嗜血杆菌64株(20.3%),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12.0%),表皮葡萄球菌34株(10.8%),大肠杆菌25株(7.9%),肠球菌19株(6.0%),卡他莫拉菌18株(5.7%),不动杆菌17株(5.4%),肺炎克雷伯菌15株(4.7%),铜绿假单胞菌8株(2.5%),阴沟杆菌3株(0.9%),其它细菌7株(2.2%)。低龄组分离的阳性率较年长组高。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前者随年龄增加,分离阳性率有增高趋势。流感嗜血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卡他莫拉菌、铜绿假单胞菌以3岁以下患儿为多。结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患儿ALRTLs最主要的病菌,其次是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药实践》2018,(3):165-168
目的:观察长治市妇幼保健院1年内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及表现。方法:对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住院的呼吸道疾病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的检测。结果 :共收集2 575份标本,MP抗体阳性者371例,检出率14.41%。其中春季检出率为11.45%,夏季为14.80%,秋季为16.16%,冬季为15.47%;年龄3个月~1岁者3.20%,>1岁且<3岁者13.14%,3~6岁者20.48%,>6岁者55.76%;支气管肺炎292例,支气管炎45例,上呼吸道感染16例,支气管哮喘18例。结论:MP感染秋冬季高发,6岁以上儿童检出率较高,MP感染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方法对9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肺炎支原体监测并与92例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两组采用颗粒凝聚法测定MP—IgM抗体。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IgM阳性43例(46.74%),普通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IgM阳性12例(13.04%),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 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LRTI)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 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ALRTI患儿共1045例.采用逆转录(RT)-PCR 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R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1~4型、偏肺病毒(hMPV)、腺病毒(AdV)、冠状病毒(HCoV)、肠道病毒(EV)、博卡病毒(HBoV).分析各病毒检出情况,病毒感染与年龄的关系,以及病毒感染与季节的关系.结果 ①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检出以RSV(29.38%),RV(18.56%),PIV(8.32%),IFB(8.04%),HBoV(8.04%),AdV(7.08%),EV(4.59%),HCoV(1.15%),hMPV(0.77%),IFA(0.48%).②病毒感染阳性率6月至1岁(95.05%),1-3岁(84.14%),>5岁(76.71%),3-5岁(74.75%),0-6月(70.26%).病毒感染与年龄的关系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05).③冬季97.19%,春季(88.78%),夏季(84.4%),秋季(66.67%).季节病毒阳性感染率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病毒病原检测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位置,RSV,RV为主要病毒病原,在6月至1岁年龄发检出率最高,冬季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东莞市镇区7岁以下小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2—10月东莞市石碣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7岁以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340例,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RSV—A、B型),流感病毒甲、乙型(FLU—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PIV一1、2、3型)和人偏肺病毒(hMPV)。结果从340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检测出常见呼吸道病毒171例,阳性率为50.29%;其中RSV—A型69例(20.29%),FLU—A型39例(11.47%),hMPV32例(9.41%),PIV一3型22例(6.47%),RSV—B型9例(2.65%)。在171例呼吸道病毒阳性病例中,有混合病毒感染16例,占所有病毒感染者9.36%;其中hMPV合并RSV—A感染者5例,RSV—A合并PIV一3者4例,hMPV合并FLU—A、PIV一3感染者各2例,FLU—A合并PIV一3者2例,RSV—A合并FLU—A者1例;但未见三重混合感染或多重感染。未检测出FLU—B型及PIV一1,2型。结论呼吸道病毒是东莞镇区7岁以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RSV为最主要病原,其次为FLU—A和hMPV。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78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的分布特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78例患儿收集其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抗原。结果病毒感染检出率为64.1%;最常见的三种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Ⅲ型(PIVⅢ)、腺病毒(ADV);病毒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以1个月至2岁前感染多发。结论通过检测杭州余杭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毒病原,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提供相对可靠的病原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东莞市镇区7岁以下小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2-10月东莞市石碣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7岁以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34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RSV-A、B型),流感病毒甲、乙型(FLU-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型)和人偏肺病毒(hMPV).结果 从340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检测出常见呼吸道病毒171例,阳性率为50.29%;其中RSV-A型69例(20.29%),FLU-A型39例(11.47%),hMPV 32例(9.41%),PIV3型22例(6.47%),RSV-B型9例(2.65%).在171例呼吸道病毒阳性病例中,有混合病毒感染16例,占所有病毒感染者9.36%;其中hMPV合并RSV-A感染者5例,RSV-A合并PIV-3者4例,hMPV合并FLU-A、PIV-3感染者各2例,FLU-A合并PIV-3者2例,RSV-A合并FLU-A者1例;但未见三重混合感染或多重感染.未榆测出FLU-B型及PIV-1,2型.结论 呼吸道病毒是东莞镇区7岁以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RSV为最主要病原,其次为FLU-A和hMPV. 相似文献
15.
16.
3483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学流行特点,供临床诊疗参考。方法:选择3 483例于2011-2012年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3 483例标本中,检出病毒阳性标本903例(25.93%),其中男584例,女319例。病毒感染在冬春季1岁以内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检出率最高。单一病毒感染890例(890/3 483,25.55%),以RSV感染为主(616/3 483,17.69%),其次为副流感病毒3型(PIV3)、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InfA)、PIV1、PIV2和InfB。RSV感染以3岁以内儿童多见,好发于冬春季,其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检出率最高(138/304,45.39%)。混合感染以RSV合并其他病毒感染为主。结论:病毒是2011-2012年常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RSV感染居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之首,其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好发于冬春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000例标本痰标本,并对其做菌株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000例下呼吸道感染痰出435株病原菌,检出率为43.5%。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12株,占25.7%,革兰阴性杆菌304株,占69.9%,真菌19株,占4.4%;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均比较敏感,其次为莫西沙星等,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等耐药率最高;革兰阳性菌中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等高度敏感。结论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应根据药敏检查结果,正确应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而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对比7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与75名健康儿童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中,59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为阳性,16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78.7%,远高于健康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1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是健康儿童的4.9倍,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有很大关系,可能是导致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儿童EB病毒感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EB病毒感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收治的40例EB病毒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肝功能指标以及血常规指标.结果:①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胸腔积液发生率和侵犯2肺叶以...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