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恶性黑色素瘤是源自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其中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且发病率逐渐增加.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家族A1(melanoma?associated?antigen?family?A1,MAGEA1)是MAGE-A基因亚家族的成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但其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MAGEA1促进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的信号通路,并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与A2058的RNA-Seq数据分析,确定MAGEA1正向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利用TOP/FOP、免疫荧光染色研究通路活性,利用Western?blot和qRT-PCR分别在蛋白水平与转录水平验证通路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MAGEA1通过c-Jun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提高黑色素瘤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结论 MAGEA1作为一种与恶性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在恶性黑色素瘤中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RK1/2通路在耐药黑色素瘤药物成瘾性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间歇性给药联合ERK1/2-MITF通路激活剂对耐药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黑色素瘤药物敏感株(A375和M14细胞)和对威罗菲尼耐受的细胞株(A375/R0.5、A375/R2.0、M14/R0.5和M14/R2.0),用MEK抑制剂U0126抑制ERK1/2激活,用Western-blot检测ERK1/2等蛋白的表达,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活性分子TBHQ激活ERK1/2通路,利用ML329抑制MITF,二者均可上调ERK1/2-MITF通路活性,导致下游MITF抑制。采用耐药细胞A375/R2.0观察“撤除威罗菲尼”联合“TBHQ或ML329”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在撤除威罗菲尼后,耐药细胞增殖减慢,如在撤药同时,用MEK抑制剂U0126抑制ERK1/2活化,可逆转撤药导致的增殖抑制,证明ERK1/2活化是耐药细胞药物成瘾性的关键机制。相反,如在撤除威罗菲尼同时,添加ERK1/2激活剂TBHQ或MITF抑制剂ML329,以进一步激活ERK1/2-MITF通路,结果发现,二者均可进一步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提示撤药和ERK1/2-MITF通路活化产生了协同抑瘤效应。结论 本研究从新的角度证明了ERK1/2通路在耐药黑色素瘤细胞药物成瘾性中的作用,并提示间歇性给药联合ERK1/2-MITF通路激活剂可更有效地抑制耐药黑色素瘤增殖,有望为防治黑色素瘤耐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巢癌细胞顺铂(DDP)耐药后的转录组差异,并基于此筛选找寻潜在的拮抗剂。方法 以A2780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DDP耐药细胞A2780-DDP;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分析,找寻DDP耐药的关键因素,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小分子抑制剂筛选,采用CCK-8细胞活力检测的方法找寻潜在拮抗剂。结果 成功构建了A2780-DDP细胞株,发现耐药后细胞增殖无差异,但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分析,发现ITGB7、Akt等可能是DDP耐药的关键基因,且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发现两者在A2780-DDP细胞株中存在高表达。CCK-8结果显示,雷公藤内酯醇(TPL)、奥拉帕尼等在A2780-DDP细胞株中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结论 ITGB7/Akt通路在DDP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TPL、奥拉帕尼等潜在的DDP耐药拮抗剂可为卵巢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通过抑制趋化因子配体2(CCL2)-趋化因子C-C-基元受体2(CCR2)信号通路调节黑色素瘤(Mel)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免疫逃避。方法 将A375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的A375细胞)、L-TP组(10nM TP处理A375细胞)、M-TP组(20nM TP处理A375细胞)、H-TP组(40nM TP处理A375细胞)、Bindarit组(300μM CCL2-CCR2信号通路抑制剂Bindarit处理A375细胞)、H-TP+GW0742组(1.0μM CCL2-CCR2信号通路激活剂GW0742和40nM TP共同处理A375细胞);CCK8法检测A375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A375细胞凋亡;Transwell法以及伤口愈合试验检测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ELISA法检测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通路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TP组、M-TP组、H-TP组、Bindarit组OD值、迁移率、侵袭细胞数量、Bcl-2、CCL2、CCR2、程序性细胞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高表达外源性Dickkopf1(DKK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DKK1);感染黑色素瘤细胞株后研究Wnt信号通路中主要信号分子β-catenin的表达变化. 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 基因DKK1;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和AdEasy系统重组腺病毒技术,把目的 基因亚克隆到穿梭质粒;经酶切和测序后,在BJAdeasy中同源重组;用PacⅠ酶切过的重组腺病毒DNA在HEK293中包装并扩增;实验分为5组:Ad-DKK1感染组、Ad-SimDKK1感染组、Ad-GFP感染组、Ad-RFP 感染组和空白细胞对照组.按照MOI值为80感染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观察细胞形态;RT-PCR法检测DKK1、β-catenin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结果 重组腺病毒Ad-DKK1经酶切鉴定与测序证实构建成功.感染A375细胞,感染率均大于80%,感染后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Ad-DKK1感染组DKK1的表达水平(1.638±0.067)与其他4组(0.718±0.086、1.424±0.125、1.414±0.089、1.423±0.08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β-catenin的表达水平(0.590±0.011)与其他4组(0.895±0.012,0.749±0.024,0.754±0.012,0.759±0.014)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d-DKK1感染组(0.370±0.014)与其他4组(0.412±0.017、0.398±0.006、0.395±0.007、0.426±0.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DKK1,经其感染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DKK1的表达明显增强,β-catenin的表达显著降低,A375的细胞活力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或)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对顺铂耐药结肠癌细胞株LS-174T细胞核中Y-Box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1,YB-1)的活性的影响及肿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改变.方法:采用顺铂(cisplatin,DDP)药物浓度递增法、间歇性作用的体外诱导法建立人结肠癌的顺铂耐药细胞系LS-174T/DDP,药物Ly294002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传导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耐药肿瘤细胞磷酸化Akt表达水平,电泳迁移改变分析(EMSA)方法检测其核中转录因子YB-1活性的改变,MTT法检测DD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后,顺铂耐药细胞株中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同时其细胞核中YB-1的活性明显降低,且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能够提高顺铂耐药细胞株对顺铂的敏感性,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通过激活YB-1在肿瘤顺铂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在MCF-7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建立ERα基因沉默的MCF-7细胞株(A组)和ERβ基因沉默的MCF-7细胞株(B组),以亲本MCF-7为阴性对照,MTT法检测MCF-7乳腺癌细胞对他莫昔芬的耐药性,RT-PCR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多药耐药基因1(MDR1)、肺耐药相关蛋白(LRP)、π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等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耐药相关的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等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亲本MCF-7细胞株(C组)对比,ERα基因沉默的MCF-7细胞株(A组)细胞株增强了他莫昔芬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P0.05),ERβ基因沉默的MCF-7细胞株(B组)细胞株降低了他莫昔芬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t=8.23,48.36,78.57,P0.05)。与C组比较,A组耐药基因MDR1、LRP、GST-π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组耐药基因MDR1、LRP、GST-π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C组比较,A组能够显著抑制AKT及ERK的磷酸化,降低p-AKT及p-ERK的表达水平(P0.05),B组能够显著促进AKT及ERK的磷酸化,增加p-AKT及p-ERK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的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ERβ可能通过抑制相关耐药基因及蛋白表达从而降低了TAM的耐药性,ERβ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示踪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基因(HSV1-tk)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该系统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的感染活性。【方法】构建含有HSV1-tk、GFP融合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tk-GFP,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进行鉴定及序列测定;用该重组质粒与辅助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HEK293T,获得重组活病毒并感染A375,以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基因的表达,更昔洛韦(GCV)杀伤实验验证tk-GFP基因的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 LV-tk-GFP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分析显示,tk基因已连接到载体正确位置,序列无突变;包装病毒并感染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tk-GFP基因在A375中表达;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细胞株A375/tk-GFP,GCV能显著杀伤A375/tk-GFP细胞,表明tk基因活性正常。【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p LV-tk-GFP慢病毒载体,该载体能包装产生活病毒且在感染的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中tk-GFP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癌孕激素耐药细胞的影响,探讨相关信号通路在影响子宫内膜癌孕激素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TCM、GEPIA数据库分析姜黄素的靶点基因,进而筛选出与子宫内膜癌及耐药相关的基因;测定已建立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孕激素耐药模型(IshikawaPR细胞系)的耐药性,将耐药细胞按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耐药性胰腺癌细胞中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的机制?方法:通过间歇梯度倍增法筛选出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性的胰腺癌细胞SW1990-GEM,荧光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耐药细胞中PIAS1的表达;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稳定低表达PIAS1的细胞株SW1990-GEM-shPIAS1,从增殖速度?克隆形成能力及裸鼠皮下成瘤能力等方面考察PIAS1?Shh信号通路与胰腺癌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耐药株SW1990-GEM中PIAS1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PIAS1的高度表达正向激活了Shh信号通路的活性,使得细胞获得耐药能力;人为降低PIAS1的高表达后,耐药株的耐药能力同时被减弱?结论:PIAS1是使耐药株获得耐药性的关键因子,PIAS1通过正向调控Shh信号通路使其获得耐药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62 基因在恶性黑色素瘤A375 细胞迁移、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 长期的恶性黑色素瘤A375 细胞,采用干扰P62 基因表达的siRNA 及阴性对照siRNA 分别转染A375 细胞。 采用Transwell 法检测干扰组及对照组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 检测干扰组及对照组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 干扰组细胞Transwell 迁移、侵袭能力较对照组下降(P <0.05);且干扰 组Wnt/β-catenin 及下游通路因子(P62、ZEB1、β-catenin、TCF4、c-Myc、c-Jun 及CCND1)均受抑 制(P <0.05)。结论 P62 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 及下游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12.
Wang JS  Hu XY  Zhang W  Yuan J  Yang Y  F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0):2130-2135
目的 构建含人细胞色素P-450 CYP2E1(CYP2E1)基因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检测其协同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应,为基因介导酶前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克隆人肝CYP2E1全长cDNA,制备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颗粒(1.2×1012 pfu/ml).分离、培养、传代纯化及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用Transwell小室检测BMSC向肿瘤细胞的趋化迁移.将重组腺病毒分别转染BMSC和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荧光显微镜和RT-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转基因细胞中外源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CYP2E1的表达.倒置显微镜、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和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检测CYP2E1协同酶前药达卡巴嗪(DTIC)的抗肿瘤效应(实验分A375-CYP2E1组、BMSC-CYP2E1组和BMSC-CYP2E1+A375组,并以各自空载体组作为对照;细胞接种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DTIC).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d5CMV-NpA-CYP2E1和pAd5CMV-NpA-EGFP.成功分离BMSC,并证明BMSC可通过聚碳酸酯膜分别向下室内的K562和A375细胞迁移.荧光显微镜检测到转基因靶细胞EGFP表达,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均检测到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细胞中高表达.倒置显微镜下见加入DTIC后BMSCCYP2E1+A375组的死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MTT法示DTIC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转CYP2E1基因的细胞生长,其中BMSC-CYP2E1+A375组药物半数抑制量(IC50)值为(0.17±0.13)mmol/L,其对照组为(0.65±0.20)mmol/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选0.05 mmol/L DTIC浓度作人BMSC的相对安全浓度.Annexin V/PI法示0.05 mmol/L DTIC处理细胞48 h后BMSC-CYP2E1+A375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26.8±2.0比8.7±1.3,P<0.01).结论 BMSC体外具有向肿瘤细胞趋化迁移的特性.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CYP2E1转染BMSC具有协同化疗前药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TPG)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TPG(25 mg/L、50 mg/L和100 mg/L)处理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A375细胞,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药物对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生存素(Survivin)、拓扑异构酶Ⅱ同工酶(TOP2α)、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MDR1、Survivin、TOP2α、MR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PG对人黑色素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PG组较对照组细胞MDR1、Survivin、TOP2α、MR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G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通过调节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逆转MDR。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iR-503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A375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黑色素瘤组织及细胞系中miR-503的表达水平;将miR-503模拟物(miR-503 mimics)或miR-503抑制物(miR-503 inhibitors)瞬时转染A375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生物信息学预测miR-503与CXCL9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其靶向结合关系;将CXCL9单独转染或与miR-503共转染A375细胞后,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黑色素瘤组织中miR-503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6.602,P=0.000),且黑色素瘤细胞(A375、SK-MEL-1及SK-MEL-5)中miR-503的表达也均明显低于人表皮黑色素细胞HEM(F=19.445,P=0.000);A375细胞转染miR-503 mimics后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17,P=0.049),而转染miR-503 inhibitors后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04,P=0.000);CXCL9是miR-503的直接靶基因;CXCL9能促进A37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00,P=-0.009),但其作用效果能被miR-503逆转.结论:miR-503通过靶向调控CXCL9而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iR-503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A375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黑色素瘤组织及细胞系中miR-503的表达水平;将miR-503模拟物(miR-503 mimics)或miR-503抑制物(miR-503 inhibitors)瞬时转染A375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生物信息学预测miR-503与CXCL9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其靶向结合关系;将CXCL9单独转染或与miR-503共转染A375细胞后,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黑色素瘤组织中miR-503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6.602,P=0.000),且黑色素瘤细胞(A375、SK-MEL-1及SK-MEL-5)中miR-503的表达也均明显低于人表皮黑色素细胞HEM(F=19.445,P=0.000);A375细胞转染miR-503 mimics后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17,P=0.049),而转染miR-503 inhibitors后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04,P=0.000);CXCL9是miR-503的直接靶基因;CXCL9能促进A37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00,P=-0.009),但其作用效果能被miR-503逆转.结论:miR-503通过靶向调控CXCL9而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恶性黑色素瘤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评估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为防治恶性黑色素瘤提供新的药物(黄连素)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连素对A375细胞TLR4、核因子κB (NF-κB)表...  相似文献   

17.
Dong M  Feng FY  Lin C  Zhang XY  Fu M  Liang X  Zha YY  Lu HY  Wu M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323-328
目的 研究人肺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系A549-Gem的耐药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肺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系的P-糖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以及脱氧胞苷激酶(dCK)mRNA的转录,并采用基因芯片检测了A549和A549-Gem的基因表达谱。结果 A549-Gem中P一糖蛋白(P—gp)呈弱阳性表达,A549未见表达。。A549-Gem细胞中出现mdr1的mRNA转录增加,却未检测到dCK mRNA的产物。基因芯片检测A549和A549-Gem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18.8%的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基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DNA转录因子(如锌指蛋白等)、DNA修复和重组基因、信号传导基因、蛋白翻译基因以及大量的代谢相关基因。结论 肺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既与dCK缺乏相关,也有mdr1/P—gp高表达的参与。在肺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的过程中,发生了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提示耐药的产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型凝集素蛋白家族4成员M(CLEC4M)对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法构建过表达和干扰CLEC4M的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并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LEC4M的转录水平。CCK-8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CLEC4M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CLEC4M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转录组测序技术鉴定癌症信号通路上被CLEC4M调控的基因。结果过表达和干扰CLEC4M脑星形母细胞瘤细胞株被成功构建,且过表达和干扰的效果显著(P < 0.01)。CLEC4M促进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和迁移,且CLEC4M主要影响G0/G1和S期来调控细胞周期进程(P < 0.05~P < 0.01)。此外,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在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中过表达CLEC4M导致5 857个基因在转录水平上有明显变化,其中2 897个基因显著上调,2 960个基因显著下调。KEGG富集通路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于核糖体、细胞周期以及癌症信号通路中。CLEC4M与癌症信号通路中的CCNB1、CCND3、APAF1、STEAP3、RRM2B、FAS这些基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增殖和迁移(P < 0.05~P < 0.01)。结论CLEC4M促进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人结直肠癌耐奥沙利铂(L-OHP)细胞株,检测其多药耐药性并初步探讨可能的耐药机制。 方法 采用药物浓度梯度递增诱导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耐L-OHP细胞株HCT-8/L-OHP。MTT法鉴定药敏性,并检测耐药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生长曲线和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的形态、周期及细胞凋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HOXB8基因和ABCC1(MRP or MRP1),ERCC1,P-gp,GST-π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建成了肠癌耐药细胞模型HCT-8/L-OHP,半抑制浓度(IC50)为62.33 μmol/L,耐药指数(RI)为10.78。耐药株细胞形态发生变化,代谢率降低,生物活力减弱。HCT-8/L-OHP细胞株具有耐药性,细胞增殖减慢。HCT-8/L-OHP细胞在G2/M期的比例增多,在S期及G0/G1期的比例减少,相较于亲本细胞株,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HCT-8/L-OHP细胞凋亡率低于HCT-8细胞。ABCC1(MRP or MRP1),ABCB1(P-gp)等耐药相关基因在耐药细胞株中高表达; HOXB8基因在HCT-8/L-OHP细胞中表达,较亲本细胞株表达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成功构建了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L-OHP,耐药的分子机制可能是ABCC1(MRP or MRP1)及ABCB1(P-gp)等基因的表达升高。HOXB8基因过表达可能与人结直肠癌对L-OHP耐药的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OVCAR-3/DDP,初步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顺铂(DDP)浓度梯度递增诱导法,建立人卵巢癌OVCAR-3细胞株的顺铂耐药细胞株OVCAR-3/DDP;通过细胞计数和MTT法评估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情况,以评价OVCAR-3/DDP的生物学特性;采用RT-PCR法检测Mfn2、EGFR及MMP2 mRNA水平。结果成功建立了OVCAR-3/DDP顺铂耐药细胞株,其对DDP耐药指数是1.92;与亲本细胞株OVCAR-3相比,OVCAR-3/DDP生长速度减慢,倍增期是OVCAR-3细胞的1.36倍(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细胞主要停滞于G2/M期(P<0.05);与OVCAR-3细胞相比,OVCAR-3/DDP细胞中Mfn2、EGFR及MMP2 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建立的OVCAR-3/DDP细胞株对顺铂耐药性稳定;OVCAR-3/DDP细胞对顺铂耐药可能与Mfn2、EGFR、MMP2基因转录水平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