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MPP患儿136例,行MSCT检查,将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当作金标准,统计胸部MSCT对MPP患儿的诊断效能。结果 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34例,阴性2例; MSCT显示阳性132例,阴性4例; MSCT对MPP患儿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依次是97.06%、97.76%、50.00%、99.24%、25.00%。MSCT诊断为MPP的132例患儿中,双肺病变占比25.76%,单肺病变占比74.24%;单叶段病变占比40.15%,多叶段病变占比59.85%。1~3岁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浸润病变(双肺存在散在斑片状影),双肺存在散在斑片状影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P <0.05); 3~7岁的年幼儿主要表现为小叶实质浸润病变(斑点片状和斑点状实变影),斑点片状和斑点状实变影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P <0.05); 7~10岁、> 10岁的年长儿主要表现是肺段实质浸润病变(大片实变状影),大片实变状影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P <0.05),且3~7岁年幼儿和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原体抗体阳性患者的HR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清学证实的50例支原体抗体阳性且HRCT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50例中,男17例(34%),女33例(66%);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病变分布于双侧肺多叶15例;单侧肺35例,其中右侧肺23例,左侧肺12例;发生于下叶30例;右侧发病率明显多于左侧,且下叶发病率高于其他叶段。(3)磨玻璃样密度灶40例,占80%;支气管壁增厚41例,占82%;树芽征12例,占24%;腺泡结节21例,占42%;实变31例,占62%;胸腔积液4例,占8%;淋巴结肿大1例,占2%。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肺发病多于左肺,且双肺下叶受累多见,其HRCT特征性表现可帮助临床医师诊断。  相似文献   

3.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认识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 16例经血清学检查证实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平均年龄41岁。回顾分析了所有病例的胸部常规CT及HRCT。结果 最常见的CT表现为磨玻璃样影12例,其中9例呈斑片状小叶分布;8例表现为气腔实变;9例可见“树芽征”;其他表现有小叶间隔增厚3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例管。15例同时出现2种以上CT表现。结论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与细菌的肺炎区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SCT对儿童支原体肺炎(MP)与支原体合并链球菌感染肺炎(SP)鉴别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7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与支原体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患儿资料,比较两组MSCT表现特征。结果 MP组的影像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100%)、磨玻璃影(73.81%)、网状影(80.95%)、支气管血管束增厚(80.95%),高于MP+SP组的42.86%、14.29%、35.71%、35.71%; MP组胸腔积液47.62%,高于MP+SP组的14.29%,肺炎胸腔积液厚度、淋巴结横径低于MP+SP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基础上伴有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肺内实变影时可考虑合并SP,MSCT具有较高图像分辨率,清晰显示出肺部组织结构,多方位、多角度显示出病变部位,可应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合并链球菌感染肺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高分辨力C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MPP患儿(学龄前组70例和学龄组79例)的胸部高分辨率CT特点并归纳总结.结果:所有患儿均表现为咳嗽和/或发热.最常见的影像学征象为肺实变、支气管壁增厚、树雾征、树芽征、磨玻璃影,学龄前组分别占60.6%、34.3%、37.1%、18....  相似文献   

6.
李娅  王倩  袁刚  骆孟  周莹 《放射学实践》2020,(2):234-237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CT表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重症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正规治疗后的病情转归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胸部CT表现,如病灶部位、形态、密度、是否合并肺不张、胸腔积液、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空洞等。结果:40例重症MPP患儿中,19例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影,22例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12例表现为网格状改变伴小结节、斑片条索影;合并肺不张21例、胸腔积液17例、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0例及坏死空洞1例。预后良好组31例,其中13例(41.9%)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预后不良组9例,大片状实变影发生率为100%,两组的大片状实变影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影像学征象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胸部CT在儿童重症MPP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胸部CT表现为大片实变影的患儿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鉴别早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0例CA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MPP组41例及非MPP组149例,观察其高分辨率薄层CT表现并统计分析两组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及首次CT影像表现。结果 MPP组以中青年为主(P<0.001),年龄截断值为41.5岁时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04),实验室检查数据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高分辨CT表现:密度(P<0.001)、分布(P=0.003)、支气管壁增厚(P<0.001)、“支气管糊墙征”(P<0.001)、“树芽征”(P<0.001)、腺泡结节(P<0.001)、小叶间隔增厚(P=0.003)、小叶内间隔增厚(P<0.001)、“树雾征”(P<0.001)、三联征(P<0.001)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数量、部位、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均无统计学差异(P>0.005)。多因素Logis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腺病毒(ADV)肺炎临床与胸部CT表现及部分患儿治疗后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总结38例确诊ADV肺炎的住院患儿,回顾住院时各类临床特点与肺部的影像表现,按照重症肺炎(7例,18.4%)与轻症肺炎(31例,81.6%)两组区分,并对二者之间的临床特点与影像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咳嗽与发热为ADV肺炎最多见临床表现,患儿合并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史或同时混合其他病原学感染则更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P<0.05)。影像特点:(1)ADV肺炎在CT上表现方式具有多样性特点。(2)重症肺炎在CT各类异常表现程度(双肺受累、病变范围、小叶间隔增厚、肺部磨玻璃样改变以及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较轻症肺炎更加显著(P<0.05)。(3)炎性病灶分布形态多以自单侧肺门延伸至一侧肺叶(段)中外带,病灶前(后)缘止步于叶间胸膜处,并以宽基底与胸膜接壤形式最为多见(73.7%,28/38)。(4)部分患儿2次CT动态观察提示无论按照炎症严重程度区分或按照是否合并混合感染区分,治疗后原病灶基本趋于正常。结论 尽管儿童ADV肺炎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没有一定特异性,但是在影像上炎性病灶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征的鉴别诊断应用。方法 选取4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细菌性肺炎组和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支原体肺炎组,对比分析两种肺炎的CT影像特征。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咳痰;支原体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两组胸痛、咳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多肺叶分布概率、肺下叶分布概率高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部位分布概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肺实变(72.50%)和空气支气管征(52.50%)为主,且胸腔积液(50.00%)较为多见,与支原体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磨玻璃影(92.50%)、支气管管壁增厚(75.00%)以及铺路石征(22.50%)为主,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CT征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CT影像特征均有明显的差...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高分辨率CT(HRCT)特征与血清炎症因子、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0例急性期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HRCT检查,测定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评估MPP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患儿好转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定期门诊随访,观察有无肺部后遗症发生,剔除失访患儿。结果:MPP患儿主要表现为不均匀性肺实变影(82.31%)、支气管壁增厚(70.77%)、支气管充气征(51.54%)、淋巴结肿大(22.31%)和胸腔积液(20.00%)。大叶性实变影MPP患儿的血清CRP、TNF-α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节段性实变影和小叶性实变影患儿(P均<0.05),节段性实变影患儿的血清CRP、TNF-α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小叶性实变影患儿(P均<0.05)。重症组中大叶性实变影的比例显著高于节段性实变影和小叶性实变影患儿所占比例(P<0.05)。共112例MPP患儿完成全程随访,其中17例存在肺部后遗症,有肺部后遗症组与无后遗症组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充气征及肺实变影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和实变影增大是MPP患儿发生肺部后遗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MPP患儿的HRCT特征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肺部感染辅助诊断对儿童支原体肺炎CT定量分析,并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影像学定量指标相关性,寻找影像学定量分析的敏感指标.方法 回顾性收集85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CRP正常组43例及CRP升高组42例.利用计算机肺部感染辅助诊断分析软件对儿童支原体阳性患者胸部CT进行定量分析.采用...  相似文献   

12.
收集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喉癌患者CT检查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病理检查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螺旋CT检查在喉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性肺脓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肺炎支原体性肺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胸部CT表现.结果:12例早期均表现为肺实质渗出性痛变,随病程进展出现液化坏死及大小、数目不等的空洞;11例为单侧肺叶受累,1例为两侧肺受累;6例右肺受累,5例左肺受累;2例合并有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随访4~18个月10例肺实变完全吸收,肺坏死及空洞消失;2例仍有局限性肺不张,呈纤维条索样改变;2例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性肺脓肿早期表现为肺实变,随病程进展出现液化坏死及空洞,可有胸腔积液及胸膜反应,经积极治疗大部分可吸收好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广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及首诊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30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的91例COVID-19患者,其中男39例、女52例,中位年龄50(33, 62)岁,分析9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HRCT特点。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70例,咳嗽57例,以干咳为主(39例)。首次HRCT有24例COVID-19患者呈阴性表现,67例HRCT有异常病灶,主要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影65例、病灶内合并血管束增粗64例、病灶邻近胸膜增厚50例、间质间隔增厚47例、斑片影42例。所有患者均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灶分布:双肺弥漫分布的2例,多发57例,单肺叶出现8例;病灶主要分布于胸膜下46例,肺下叶分布为著39例,上叶为著7例,在肺内无明显分布特征的有13例。结论 广州地区COVID-19早期影像主要表现为多发磨玻璃影,以胸膜下及下肺野多见,多有肺间质间隔的增厚,广州地区COVID- 19轻型及普通型患者比例较高,部分确诊患者首次HRCT呈阴性表现,对于HRCT呈阴性的患者,应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与高千伏X线摄影在矽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矽肺患者70例,均接受高千伏X线摄影与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高千伏X线摄影与高分辨率CT对矽肺各种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结果 高分辨率CT对纤维索条影、肺气肿、钙化及团块状影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高千伏X线摄影,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空洞及小阴影的检出中,两种检查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辨率CT对矽肺合并症检出数量多于高千伏X线摄影,其中对肺癌的检查数量显著高于高千伏X线摄影,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矽肺病变的检出和诊断方面,高分辨率CT与高千伏X线摄影相比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球形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球形肺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观察及手术证实的30例球形肺炎的CT表现.结果 本组21例病灶位于肺的背部,靠近或者紧贴胸膜,胸膜肥厚明显.病变均为单发,直径约为2~5 cm.27例病灶为椭圆形或球形,3例为楔形或方形.病灶为中低软组织密度,较均匀,周围密度较淡,16例病灶见"晕征",13例见"局部充血征",11例呈"刀切征",11例病灶内见透亮影.8例增强扫描病变可见明显强化.抗生素治疗后复查,4周内18例较快吸收,吸收期病灶形态可发生变化.结论 球形肺炎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吸收期病灶形态发生变化可视为本病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初诊临床特征及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搜集2020年1月20日至28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临床及核酸检测确诊的141例COVID-19患者,男77例,女64例,中位年龄49(9, 87)岁。分析14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结果 141例COVID-19患者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降低38例(26.95%)、淋巴细胞比率降低71例(50.35%)。141例COVID-19患者中发热(>37.5 ℃) 139例(98.58%)、咳嗽106例(75.18%)、头痛11例(7.80%)、咳痰41例(29.08%)、胸闷93例(65.96%)、呼吸道以外症状主要有腹泻等4例(2.84%)。141例COVID-19患者HRCT均有异常,52例(36.88%)胸部HRCT图像表现为磨玻璃影(GGO)和斑片影,以胸膜下分布为主;23例(16.31%)GGO合并局灶实变影;27例(19.15%)小片状模糊影;20例(14.18%)大片状实变影;48例(34.04%)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和血管穿行征;5例(3.55%)有空气支气管征象;7例(4.96%)小结节影;5例(3.55%)纤维化、网格影或条索影;7例(4.96%)双侧胸腔积液,4例(2.84%)纵隔或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COVID-19的临床特征及HRCT影像表现多样,在COVID-19特定的流行病学背景下,应及时开展胸部HRCT扫描,对疾病做出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18.
辛涛 《放射学实践》2018,(11):1207-121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球形肺炎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本科室进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在首次检查后2~4周行胸部CT平扫复查,确诊为球形肺炎的21例患儿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21例患儿共发现球形病灶25处, CT平扫时病灶中心区呈高密度影,中间带见环形气泡影,外周带呈环形稍高密度影,向外周延伸,密度逐渐减低, CT增强时病灶中心区动脉期明显强化,中间带未见强化,外周带轻度强化,病灶内及病灶边缘可见强化血管影,球形病灶与肺门间血管稍增粗,复查CT显示25处病灶中20处完全消失,2处呈絮状稍高密度影,3处为仅剩中心区的小斑片状稍高密度影。结论:儿童肺内球形病灶中“气泡手串征”高度提示球形肺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评价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CT检查发现乳腺异常病灶,并考虑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2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乳腺癌78例;良性病变计41例。随访到病理结果患者共计119例。其中,经胸部C T首先发现乳腺病变者103例—乳腺癌6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对应胸壁结核4例,脂肪瘤2例,纤维腺瘤9例,乳腺增生17例。回顾分析这些病例C T表现特点,寻找胸部C T检查诊断乳腺疾病影像特点与规律。结果胸部CT扫描能精准反映乳腺肿块病变细节,判断乳腺腺体局限性致密增厚时是否存在病变,有无钙化及特征钙化,和淋巴结肿大、乳腺皮肤增厚、乳后间隙模糊等一些间接性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性质做出判断。结论胸部CT检查不仅能观察到乳腺病变细节特征,同时能发现一些远处淋巴结转移,对鉴别良恶性病变,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表现及定量CT肺功能对COVID-19肺功能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且具有完整动态胸部HRCT资料的COVID-19患者,复查间隔时间48 h~14天.分析HRCT基本表现及CT-肺功能成像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 31例患者均于发病3天内接受H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