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由于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术后再梗塞、手术高风险性,限制了对许多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血管成形术及搭桥术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发现,为不宜于行血管成形术及搭桥术治疗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即"治疗性血管生成".VEGF是强烈的有丝分裂原,可以相对特异性地作用于内皮细胞,对血管壁的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没有影响,因此可以避免在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时引起血管内膜异常增生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已形成,支端神经损伤,血管容易闭塞,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1],从而引起水肿、发黑、腐烂、坏死,甚至坏疽而截肢致残,因此,对本病的治疗和适当的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旭东 《微创医学》2004,23(3):339-340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属中医"头痛"、"头风"、"脑风"的范畴.西医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不稳定,易反复发作,且多有副作用.近年来,我们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天麻川芎胶囊)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铁 《包头医学》2001,25(1):11
在临床上骨缺损较为常见,由于部位、范围的不同,治疗方法各异,80年代前主要是传统骨移植为主,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广泛,带血管(吻合血管)骨移植获得成功,使骨缺损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我国陈氏于1977年行游离腓骨移植获得成功,我们从近年用吻合血管、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4例骨缺损,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浅谈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具有反复出血的潜在危险性.治疗分为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及血管内栓塞术两种.血管内栓塞治疗因其具有创伤微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日益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血管环从心血管角度讲通常为良性的, 但其会束紧气管和/或食管, 导致气道或食道梗阻, 需要手术解除.Gross~([1])于1945年率先进行血管环手术治疗, 并提出"血管环"一词.我院2009年9-10月诊断和手术治疗先天性血管环患者2例,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颌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分类选择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颌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是常见病之一,约占整个头面部良性肿瘤的50%,约为全身同类疾病的60%.传统的血管瘤分类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80年代Mulliken和Glowacki等提出了生物学分类方法,将"血管瘤"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别,即依照血管病变的组织发生上的不同来分类:具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为血管瘤,而不具增殖倾向的血管内皮及衬里组成的血管病变为血管畸形[1,2].由于血管从来源及组织学上分为毛细血管、静脉、动脉3大类.因此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就是这3种血管发生的"增殖"或"畸形"病变.  相似文献   

8.
过去50年中,随着对心力衰竭(HF)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其药物治疗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最初的"钠、水潴留"模式给予利尿剂治疗,以及随后的"血液动力学异常"模式给予强心和扩血管治疗,到最近几年才认识的"神经内分泌"模式给予神经内分泌阻滞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抗酶抑制剂(ACEI)、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等治疗.尽管如此,HF的高病死率和进展性特点提示当今"理想"的药物治疗并未完全阻断其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腔内技术已逐步成为治疗血管疾病的主要技术.由于我国血管外科医生难以获得良好的血管腔内基本技术培训,因对比剂使用不当造成的严重肾功能损伤案例时有发生.因此笔者愿意针对这一问题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造成下肢组织病变.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目前,各大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一般采取截肢、搭桥或干细胸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2.
赵晓转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Z1):157-15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周围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截肢致残率高,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属于祖国传统医学"脱疽"范畴,由于病程长、痛苦大、致残率高,因此在治疗和护理上都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改变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由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治疗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主要方法是在控制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运用减轻和修复血管内皮损伤的抗氧化药物.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透析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尚有一定局限性.采用基因治疗或细胞移植等新型治疗方法,结合现有治疗策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或增强其再生能力,可减少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黄旭晖  王昌俊 《广东医学》2012,33(4):550-552
随着肿瘤治疗的不断深入,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难点和重点.而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均与肿瘤的血管新生密切相关.通过干预肿瘤血管新生,抑制肿瘤生长,诱导和维持肿瘤的休眠状态,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1 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对肿瘤血管新生的认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分为血管前期和血管期两个阶段:(1)血管前期:肿瘤没有新形成的血管,由于氧气和营养成份受限,肿瘤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临床表现为原位癌或微转移灶;(2)血管期:肿瘤内出现新生血管,肿瘤细胞通过新生成的血管灌注获得营养,肿瘤迅速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15.
万海金 《海南医学》2005,16(12):152-153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肢体缺血性疾病,可以通过血管重建或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来达到恢复缺血肢体血流灌注的目的.但是,当肢体的动脉流出道闭塞而无法进行上述治疗时,病人有面临截肢的可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应用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基因治疗方法来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已达到治疗缺血性疾病的目的.近年,由于在末梢血中发现了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对血管新生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EPC和骨髓细胞移植用于血管新生疗法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新的治疗方法有可能成为今后治疗缺血性疾病,尤其是流出道不良肢体的一个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一种特异性与血管生长有关的生长因子,并有促进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近年许多研究发现细胞生长因子有显著促进血管侧枝循环形成,发挥"自身搭桥"作用,促进内皮细胞再生和减轻内膜增厚,防止再狭窄,恢复内皮依赖性功能;并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本文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冠心病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它是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疗程较长,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强,极易损伤血管而发生药物外渗,渗漏到组织中后轻者引起局部组织水肿、疼痛;重者则使局部组织溃烂、坏死,最终需植皮治疗,从而引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血管内治疗颅内床突旁段动脉瘤的临床经验,通过术后随访其疗效,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床突旁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我科行血管内治疗的28例颅内床突旁段动脉瘤,通过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28例患者共计28枚动脉瘤:5枚行动脉瘤囊内弹簧圈栓塞;23枚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束时,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未见显影,支架位置准确无移位,支架内血流通畅,通过门诊、电话、随访3个月至24个月,28例患者Ran-kim评分0-4分.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床突旁段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高血分流率的存在,大部分动脉瘤需要支架辅助弹簧圈.  相似文献   

1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阻塞血管后引起下肢供血不足的疾病.目前,腔内治疗正取代传统手术成为ASO的首选治疗方法,腔内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或血管支架植入、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和定向式斑块旋切术等,这些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方式联合使用.本文就ASO腔内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乡村医生》2008,24(2):14-14
头痛使用止痛药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头痛都源于血管和肌肉,尤其是血管的牵拉.在情绪紧张、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偏头痛时,由于脑动脉血管收缩,随着每次心跳,动脉血管受到牵拉便会产生跳痛.因此治疗头痛时,首选药物和最有效药物并不是止痛药而是作用于血管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