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I)在痉挛型脑瘫患儿诊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BAEP及颅脑MRI检查。结果: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是67%,而颅脑MRI异常率为84%,颅脑MRI异常率明显高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电图及颅脑MRI二者相结合,可为脑瘫的诊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对7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描记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7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68例为脑电图异常,异常率87%。其中轻度异常脑电图36例(46.1%),中度异常22例(28.2%),重度异常10例(12.8%)。结论:EEG作为一种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病毒性脑炎的辅助诊断价值、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价及评判药物疗效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对34例病毒性脑炎的EEG进行追踪观察,同时密切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34例中2~7天内EEG异常率达100%,14-24天内EEG异常率达70.6%,30天后EEG异常率达17.7%。结论病毒性脑炎的EEG异常率高,对诊断有指导作用,可作为判断本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电功率谱(EEG)的变化,探讨脑损伤昏迷患者有效促醒途径和预测指标。方法对50例昏迷患者进行针刺疗法,应用BAEP和EEG、GCS评分进行检测评价。结果所有病例伤后1周内BAEP、EEG全部异常,1周时BAEP、EEG检测出现明显好转的患者1月后意识均有效复苏,2周时BAEP、EEG未见好转的患者1个月后仍有72%处于昏迷状态,GCS〈4分的原发性脑干损伤和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1个月后GCS评分、BAEP及EEG均无显著好转。结论针刺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意识的复苏,BAEP和EEG是严重脑损伤的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征及磁共振(MRI)、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脊液(CSF)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作者医院1990~2010年收治的36例MS患者,从流行病学、首发的症状、起病的形式、病程、累及的部位、各项辅助检查情况等方面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确诊20例,实验室支持确诊7例,临床可能9例;(2)男、女比为1:1.4;(3)平均首发年龄:男(29.5±14.8)岁,女(32.6±11.7)岁;(4)起病形式:急性38.9%,亚急性41.6%,慢性19.4%;(5)病程:复发一缓解型占69.4% ;(6)首发症状:肢体无力19例,肢体麻木9例,视力障碍5例;(7)累及部位:视神经24例(66.7%),脊髓20例(55.6%),脑干17例(47.2%);大脑16例(44.4%),小脑6例;(8)MRI:行MRI检查24例,阳性18例,其中累及脊髓8例,脑室旁10例(占MR/检查阳性者的66.7%);(9)VEP:异常但无症状体征者占42.1%;(10)BAEP:异常但无症状体征者占81.8%;(11)CSF:24h鞘内合成率阳性占80.0%,寡克隆区带阳性占23.5%。结论:MS多无明显诱因,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居多,复发率高,临床表现复杂,首发症状以肢体麻木无力、视力下降多见,脊髓、视神经易受累,MRI阳性者中半数左右大脑白质有异常信号,VEP、BAEP检查可发现许多视神经及脑干亚临床病灶,CSF24h鞘内合成率阳性者较多,说明病变的炎性本质。  相似文献   

6.
<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常见的脑血管病,临床诊断往往缺乏准确可靠的客观依据,但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诊断VBI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共收诊治VBI患者92例,分别进行了EEG和BAEP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药肝豆片I号对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32例HLD患者治疗前检测脑电图(VEEG)、肌电图(EM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于口服肝豆片I号治疗4周后,对治疗前有异常神经电生理改变的患者进行复查。结果:HLD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VEEG、EMG及BAEP的有效率依次为71.43%(5/7例)、70.00%(7/10例)、66.67%(20/30例),其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LD患者治疗前Ⅲ、Ⅴ波潜伏(PL)及I-Ⅲ、Ⅲ-Ⅴ、I-Ⅴ波峰间期(IPL)均较健康对照组延长(P<0.05,P<0.01);治疗后Ⅲ-Ⅴ、I-Ⅴ波IPL均有改善。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HLD有辅助诊断及疗效判断价值,肝豆片I号能改善HLD患者异常的神经电生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电图(EEG)和脑电地形图(BEAM)对病毒性脑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者进行EEG,BEAM检查,分析其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出现异常的机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EEG及BEAM异常,异常率为89.1%,其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为34.4%。结论 EEG及BEAM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脊液胆红素、脑核磁共振成像(MR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7例胆红素脑病患儿为观察组,28例未发生神经系统损伤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及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脑MRI、BAEP异常发生率及NBNA评分,进一步比较MRI正常组、异常组和BAEP正常组、异常组血清及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及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脑MRI、BAEP异常发生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MRI、BAEP异常组血清及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MRI、BAEP正常组(P均0.05)。结论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可作为诊断胆红素脑病的较敏感指标,联合脑MRI、BAEP及NBNA检查更有助于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诊断,以便尽早给予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评价。方法: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进行BAEP检查。结果: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的BAEP均异常,治疗3个月后BAEP仅部分异常(P〈0.05)。结论:BAEP能够给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常见的脑血管病,临床诊断往往缺乏准确可靠的客观依据,但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诊断VBI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共收诊治VBI患者92例,分别进行了EEG和BAEP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对癫痫患者痫性放电总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57例,均行常规脑电图(REEG)、V–EEG检查。统计记录检查结果并比较REEG、V–EEG检查痫性放电率、总异常率。结果:V–EEG检查的痫性放电率、总异常率均高于REEG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V–EEG检查47例痫性放电患者中,23.40%清醒时放电,44.68%睡眠时放电,31.91%清醒时、睡眠时均未发生异常放电,而临床发作率为52.63%。结论:V–EEG诊断癫痫患者痫性放电及总异常检出率较高,能反映出临床发作类型及特征,可为临床介入干预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腕管综合征(CTS)神经电生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查中常规法、环指法、拇指法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法、环指法、拇指法对53例(79侧)临床诊断为CTS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常规法中52侧正中神经SCV异常,异常率65.8%;环指法中77侧正中神经异常,异常率97.5%;拇指法中67侧正中神经异常,异常率84.8%。常规法同环指法、常规法同拇指法、环指法同拇指法异常率相比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神经电生理感觉传导检查的环指法优于拇指法,拇指法优于常规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睡眠脑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临床疑似或确诊的癫痫患儿的睡眠脑电图(EEG)进行分析并临床随访。结果:正常12例,异常61例,异常率83.6%(广泛性异常8例,局限性异常53例)。结论:睡眠脑电图可提高儿童癫痫诊断的阳性率,对儿童癫痫的诊断、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引起眩晕的快捷方法。方法对102例VBI的眩晕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其中68例进行经颅多普勒血流超声(TCD)检测、观察。结果102例患者BAEP 94例异常,占92%;68例患者TCD检查100%异常。结论联合运用BAEP、TCD检测能对发作性眩晕的病变部位,VBA供血情况、缺血部位和程度作出综合判断,并为VBI患者提供诊断依据,且检测方法无创伤、无痛苦,安全方便,可重复检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对7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描记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7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68例为脑电图异常,异常率87%.其中轻度异常脑电图36例(46.1%),中度异常22例(28.2%),重度异常10例(12.8%).结论:EEG作为一种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和BAEP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例VBI患者分为针刺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 w后检查多普勒(TCD)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观察针刺对VBI患者血流速度及脑电生理的影响.结果:治疗前VBI患者双侧推动脉及基底动脉峰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CD异常率为75.0%;BAEP异常率为70.0%,以脑干型异常为主.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峰速度均有改善,TCD异常率为47.5%;治疗后BAEP异常率为45.0%,神经传导功能有明显改善,与常规组相比,针刺组Ⅴ波峰潜伏期、Ⅲ-Ⅴ和Ⅰ-Ⅴ峰间潜伏期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改善VBI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脑干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肝豆状核变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患者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对6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于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前后实行脑子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峰间期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延长,主要表现为Ⅲ、Ⅴ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峰间期延长。患者经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脑子听觉诱发电位亦显示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期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男女患者治疗前的异常率分别为21.97%和19.05%,治疗后降至9.09%和6.75%。结论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肝豆状核变性疾病不仅有辅助诊断价值,亦有疗效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进行BAEP检测,观察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波形分化情况及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潜伏期(IPL)、两耳测间差(ILD)以及Ⅰ/Ⅴ波差值。结果110例中有67例异常,异常率为60.9%。其中内耳型27例(40.3%),表现为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ILD相应增大;脑干型40例(59.7%),表现为Ⅰ波正常,Ⅲ、Ⅴ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Ⅲ或Ⅴ波PL、Ⅰ—Ⅲ及Ⅲ—Ⅴ波IPL延长,ILD相应增大。结论BAEP是一种鉴别前庭系统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比较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本组103例首次描记脑电图(EEG)。结果;轻度异常33例,中度异常27例,重度异常17例,阳性率在74.76%。在病脑的急性期EEG活动往往慢波化,EEG主要表现为δ波、θ波增多,可为弥漫性或在弥漫性基础上局灶性慢波化改变。结论:EEG诊断小儿病脑阳率为74.76%,临床上可做为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