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文献中,与乳腺疾病相关的病名有乳中结核、乳核、乳癖、乳痰、乳痨、乳疽、乳痈、乳肿、乳、乳疮、乳石痈、乳疬、乳岩、乳疳、乳悬、乳衄等。这些病名与现代医学中乳腺增生相关。病因多由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气滞痰凝而成。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乳房病发病率逐年剧增,乳癖占乳房病发病的首位,对于乳癖发病较密切的几个原因进行分析:情绪与乳癖;劳倦与乳癖;饮食内伤与乳癖;感冒与乳癖;便秘与乳癖;人工流产与乳癖;月经不调与乳癖;雌激素摄入与乳癖。通过分析对乳癖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3.
外吹乳痈是指哺乳期发生的乳房部急性化脓性疾病,目前有关外吹乳痈的中医古代文献梳理较少。为系统整理外吹乳痈的古代中医文献记载,文章对外吹乳痈的病名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医家先后使用了妒乳、吹乳、吹奶、产后吹奶、产后妒乳、妒乳乳痈、吹乳乳痈、产后乳结痈、外吹、乳毒、乳吹、外吹乳等病名描述哺乳期外吹乳痈,可见中医对该病的认识至少从晋代始已非常清晰。通过对古代医籍中相关病名的分析,对外吹乳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整理分析该病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滞留乳切牙与乳磨牙拔除术后止血状况。方法选取滞留乳磨牙病儿60例,滞留乳切牙病儿60例,观察滞留乳切牙与乳磨牙拔除术后止血状况。结果术后30min,滞留乳切牙创口出血率低于乳磨牙组,差异有显著性(χ2=6.56,P<0.05)。结论滞留乳磨牙较滞留乳切牙拔除术后不易止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康饮治疗乳痈、乳疽的疗效。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乳康饮加减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显著,且不影响产妇哺乳。结论:乳康饮配方合理,是治疗乳痈、乳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管镜对乳房疼痛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5年7月对1 200例乳房疼痛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及冲洗。结果经乳管镜检查1 200例患者中,有8例乳房占位性病变、560例乳导管扩张伴积乳、404例闭塞性乳管炎、132例乳管扩张性乳管炎、64例乳管单纯扩张和32例无明显病变。对其进行冲洗治疗,发现乳管扩张伴积乳、闭塞性乳管炎及乳管扩张伴乳管炎类型的乳痛症患者镜下表现逐渐消失;治疗疼痛有效率分别是90.00%、76.24%和84.85%;对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乳房单纯扩张和无明显病变的乳痛症患者进行冲洗镜下无明显改变,治疗疼痛有效率分别是0.00%、25.00%、25.00%。结论乳管镜检查及冲洗对乳房疼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再次证明乳管镜不仅可作为检查手段,而且成为治疗乳房疼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8例应用乳管镜诊治乳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术前乳管镜对乳管内病变进行准确定位,结合术中泪囊探针引导和经短平头针注入亚甲蓝染色行乳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切除标本送检前准确标记病灶,术后与病理比较。结果 28例术前均经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乳头状瘤。27例于切除乳管内找到病灶,病理证实乳管内乳头状瘤25例,乳管内乳头状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乳腺纤维腺病伴乳管扩张1例。结论乳管镜对乳管内乳头状瘤的确诊率高,有利于手术准确定位病变,避免盲目切除,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8.
乳管镜检查与乳管造影对乳头溢液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嘉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5):106-108
目的比较乳管镜检查与乳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11月197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检查与乳管镜造影检查并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乳管镜对乳管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97.80%,73.33%,97.80%,73.33%;乳管造影对乳管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0%,64.86%,61.76%,85.71%。乳管镜检查与乳管造影对乳管内病变的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93.41%,59.5%。结论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明显优于乳管造影,是乳头溢液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女性生殖道内乳杆菌属各种乳杆菌在阴道中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Nugent评分标准对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接种乳杆菌MRS培养基分离培养,使用API50CHL鉴定条码对乳杆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1)有39例受检者经Nugent评分及微生态学检查诊断为正常,有2例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2)共鉴定出9个种41株乳杆菌,其中有2株只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其余均在厌氧及CO2环境中生长。(3)鉴定菌种包括:嗜酸乳杆菌16株、类干酪乳杆菌9株、卷曲乳杆菌7株、德氏乳杆菌4株、发酵乳杆菌2株、短乳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1株、林氏乳杆菌1株、乳杆菌霍氏亚种1株。结论乳杆菌是阴道内的正常菌群,,不同个体生殖道内乳杆菌菌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论经乳同源     
通过分析整理古今关于经与乳的文献资料,探讨经乳同源的中医学理论依据,发现乳房与胞宫通过冲任上下沟通,经乳受肾气-天癸-冲任性轴的调控;经血、乳汁的形成、输布、排泄,经病、乳病的病因病机均与肝、脾、肾(天癸)、冲任密切相关。经病传乳,乳病传经,经乳疾病多相兼出现,二者在生理、病理上呈现出周期性的消长变化。故笔者希望通过对经乳同源理论的探讨,阐明经乳相关的生理、病理特性,总结中医经乳理论,为临床经病治乳、乳病治经、经乳同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乳管镜指导下多孔乳头溢液45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管镜在多孔乳头溢液治疗中作用. 方法 对45例多孔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对乳管炎乳管行冲洗治疗,对血性溢液及导管内占位病变的乳管行手术治疗. 结果 45例患者共108个乳管行乳管镜检查,36个乳管导管内占位性病变.血性溢液乳管19个,术后病理确诊导管内乳头状瘤16例,导管内癌1例,浸润性乳腺癌1例,溢血乳管中肿瘤病变占95%.黄色浆液性及水样溢液乳管89个,乳管镜检查诊断导管扩张及乳管炎69例,其中导管内占位性病变乳管20个,手术治疗后确诊导管内乳头状瘤17例,导管内癌1例,肿瘤病变乳管占20.1%.44个乳管炎乳管行冲洗治疗后,26个乳管未再溢液. 结论 同一患者的多孔溢液乳管存在着溢液多样性及病变多样性,故建议对多孔乳头溢液患者行逐一溢液乳管乳管镜检查,依据乳管镜检查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女性生殖道内乳杆菌属各种乳杆菌在阴道中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Nugent评分标准对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接种乳杆菌MRS培养基分离培养,使用API50CHL鉴定条码对乳杆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1)有39例受检者经Nugent评分及微生态学检查诊断为正常,有2例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2)共鉴定出9个种41株乳杆菌,其中有2株只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其余均在厌氧及CO2环境中生长。(3)鉴定菌种包括:嗜酸乳杆菌16株、类干酪乳杆菌9株、卷曲乳杆菌7株、德氏乳杆菌4株、发酵乳杆菌2株、短乳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1株、林氏乳杆菌1株、乳杆菌霍氏亚种1株。结论乳杆菌是阴道内的正常菌群,,不同个体生殖道内乳杆菌菌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的体外抑菌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对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为目标菌,采用二倍稀释法,制备药敏板,观察青霉素钠、乳糖酸红霉素、空白微乳及微乳凝胶、载药微乳及微乳凝胶的抑菌效果,进行对比、评价。同时观察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对痤疮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256μg/mL;对于痤疮丙酸杆菌,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的MIC为64μg/mL。痤疮患者使用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无过敏、红肿等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的体外抑菌效果与青霉素钠、乳糖酸红霉素相近,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例为7个月21天流产男胎,体重1240g,身长33.1cm,顶臀长26.2cm,外形无特殊。检查口腔上颌萌出乳牙8个,排列如下: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和第一乳磨牙左右各一个。乳中切牙冠长5.5mm,乳侧切牙冠长4.5mm,乳尖牙冠长5mm,第一乳磨牙冠长4mm。  相似文献   

15.
梁晓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03-4804
目的:探讨乳管镜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乳管内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乳头溢液患者乳管镜发现病变后,在乳管镜引导下行乳管病变细导丝定位。然后在导丝引导下切除病变的乳管。结果:35例患者中5例患者粗探针扩张乳管时乳管破裂,进入假道,导丝置入失败。2例患者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时于导丝附近未发现病灶,经石蜡病理确诊,其余患者均于导丝附近发现病灶,快速冰冻病理即做出明确诊断。结论:乳管镜引导下导丝定位乳管内占位安全、可靠,提高了乳管内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开展乳腺癌保乳手术前进行保乳手术切缘的训练.以保证在行保乳手术时尽可能减少切缘阳性的发生和保持乳腺的美观。方法利用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术中先行乳腺肿块切除病理活检的机会,按照正规保乳手术肿块切除的方法进行训练。结果通过保乳手术切缘训练,达到了减少肿块切缘阳性和重塑乳房美观的要求。为开展保乳手术打下良好的基础。结论保乳手术开展前进行保乳手术切缘训练,有助于保乳手术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梁晓玲 《实用医技》2007,14(35):4803-4804
目的:探讨乳管镜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乳管内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乳头溢液患者乳管镜发现病变后,在乳管镜引导下行乳管病变细导丝定位。然后在导丝引导下切除病变的乳管。结果:35例患者中5例患者粗探针扩张乳管时乳管破裂,进入假道,导丝置入失败。2例患者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时于导丝附近未发现病灶,经石蜡病理确诊,其余患者均于导丝附近发现病灶,快速冰冻病理即做出明确诊断。结论:乳管镜引导下导丝定位乳管内占位安全、可靠,提高了乳管内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管内视镜在乳房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使用超细乳管内视镜对3000例乳房疼痛、肿块、乳头溢液病人进行检查。结果 经乳管镜检查后行乳管内治疗,乳痛症病人393例全部症状缓解或减轻;因乳管扩张、炎症导致肿块、疼痛病人1350例,肿块数量减少、体积减小、疼痛缓解;积乳症312例彻底治愈;乳头溢液的病因得以明确,并得到准确治疗。结论 乳管内视镜可用于各种乳房疾病的诊断、治疗,并可用于乳管内、乳管外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意义。方法:40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满足保乳条件者实施保乳手术,不满足保乳条件者实施全乳房切除术;分析新辅助化疗后的保乳率及保乳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及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90%的患者达到保乳条件,实际实施保乳手术30例,保乳治疗者乳房外观满意率93.33%。经中位48个月(36—60个月)的随访,其局部复发率10%。结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后实施保乳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乳癖为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近年来呈低龄趋势。文章从乳癖与肝血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乳癖的病机出发,探讨"从血论治乳癖"的观点,并试解释和血、活血祛瘀、养血三个层次治疗乳癖的机理,强调"血"在乳癖治疗中的作用,为乳癖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