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于1999-10~2002-10对60例脑出血患者CT定位下采用YL-l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清除术,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9岁。有高血压病史48例,病史1~6年。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35例,脑叶出血17例,脑室出血8例。出血量:10~15ml9例,25~35ml24例,35~60ml16例,60ml以上11例,均为脑室出血。意识清楚14例,嗜睡26例,昏迷20例(浅昏迷12例,中度昏迷5例,深昏迷3例)。手术时间:6h内18例,6~24h12例,24~48h30例。1.2治疗方法在CT室根据血肿的大小、位置、形态等确定穿刺靶点,并在患者相应位置上标…  相似文献   

2.
对象与方法我院采用立体定向钻孔置管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颅后窝血肿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8~78岁,平均58岁。入院时神志清楚13例,浅昏迷2例。血肿量均≥10ml:血肿位于右侧小脑半球8例,左侧5例,小脑蚓部2例:大多破入第四脑室,部分逆入第三脑室及侧脑室。手术方法:全麻,病人侧卧位.头侧偏前曲。在立体定向引导下确定头皮切开点.切开头皮3~4cm.电钻钻孔后置入引流管。血肿量较大时适当扩大骨孔.从不同角度置入引流管。在侧脑室额角或枕角相应处做3cm皮肤切口.  相似文献   

3.
双侧脑室置管尿激酶持续灌洗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们采用双侧脑室穿刺置管,尿激酶持续灌洗引流治疗13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男10例,女3例;年龄32~72岁。入院时GCS 3~5分8例,6~8分5例。出血原因:高血压病6例,外伤4例,动静脉畸形1例,原因不明2例。CT示原发脑室出血5例,基底核区血肿破入脑室6例,丘脑血肿破入脑室2例;血肿量30~60 ml。发病后8~72 h手术。局麻下行双侧脑室额角锥颅穿刺置管,成功后尽量抽吸脑室内积血。生理盐水灌洗证实两侧引流管经脑室相通后,自积血较少一侧引流管持续缓慢滴注生理盐水500 ml +尿激酶10万U,生理…  相似文献   

4.
CT引导穿刺置管引流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对象与方法我院2001年6月~2004年10月采用CT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6~84岁,平均57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病程2~26年,平均6年。血肿部位:基底核区26例,其中破入脑室者8例;脑叶6例。出血量20~120 ml。发病至手术时间20 min~6 h。手术方法:定位及穿刺操作在CT室内进行, 采用锥颅啐吸术,根据首次CT图像进行血肿简易定位,贴细铁丝标记后复查CT,确定穿刺点无误[1]。局麻下锥颅,用带芯脑室引流管抽吸血肿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固定引流管。再次行CT扫描,有残留血肿者,术后每日2次向血肿腔注入尿…  相似文献   

5.
1对象与方法 我科自2003年3月~2005年12月共收治61例高血压脑出血伴脑室出血病人.其中男32例,女29例;年龄60~74岁,平均66岁。入院后意识状态Ⅳ级43例.V级18例。GCS评分3~5分18例,6~8分29例.9分14例。发病至手术时间平均5~24h。CT及CTA检查示均为基底核区或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Ⅲ、Ⅳ脑室铸形;单侧36例,双侧25例;出血量40~50ml 11例.51~80ml 35例.〉80ml 15例。本组均行眶上至脑室三角区脑室外引流及血肿腔引流术。全麻后,于脑室出血侧眼眶上2.0cm、中线旁1.5~2.0cm钻孔.平行侧脑室体部置管至脑室三角区。再根据CT定位血肿中心.于血肿长轴线或血肿距头皮最近处置另一管.清除总血肿量的1/3~1/2.余者逐渐引流清除。术后行头部CT动态观察.酌情给予尿激酶治疗。  相似文献   

6.
钻孔注入尿激酶引流颅内血肿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行钻孔注入尿激酶引流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注入尿激酶颅内血肿引流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加强颅内压的监测和引流管的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28例患者颅内血肿术后3~7d消除,CT证实血肿消除80%~90%后拔除引流管。引流后再出血2例,开颅清除血肿后痊愈。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外伤性脑出血早期采用钻孔注入尿激酶颅内血肿引流术,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可进一步保证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1对象和方法我院1999年1月~2003年4月采用CT定位,早期钻颅血肿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年龄38~76岁。病人均于发病后1~6h来院就诊,入院时血压160/100~240/120mmHg。CT示出血部位:皮质下8例,壳核31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7例。出血量30~60 ml29例,60~80ml11例,大于80ml6例。根据CT摄片结果(基线,层距等)测出血肿最大层面所在体表的投影,选择非主要功能区为钻孔部位,测量出皮质与血肿中心的距离,作为血肿穿刺的深度。手术在局麻下于手术室施行,颅骨钻孔后电凝硬膜,十字切开…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7年3月至2001年11月共对28例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采用钻孔双腔引流管引流,效果显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小儿CSDH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最大年龄9岁,最小1岁5个月,平均6.2岁。所有28例患儿均经CT检查,中线结构移位20例,脑室受压变形18例。1.2治疗方法和结果所有28例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术后留置双腔引流管(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双菱医疗器械厂生产,内套管为冲洗管,外套管为带侧孔的引流管)引流。一管接抗菌盐水持续滴入,另一管接无菌引流袋。抗菌盐水为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8万IU或先锋V号1.0g,滴入速度为6~8滴/min,…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7年-07~2004-03采用文献方法〔1〕选择性治疗亚急性、慢性创伤性颅内血肿68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55例,女13例;年龄12~71岁。亚急性颅内血肿33例,慢性颅内血肿35例。血肿量20~61ml,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13分41例,12~9分26例,8~6分1例;本组病例均由CT扫描确诊定位。2治疗方法根据CT扫描选定穿刺点和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避开重要功能区和血管密集区,床边或手术室局麻下电钻或手摇钻钻孔,根据CT估算至血肿中心距离,置入碎吸引流针,连接引流管,见暗褐色血液流出,用5ml注射器缓慢抽吸,…  相似文献   

10.
穿刺液化技术在颅内血肿中的应用(附123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10月~2002年8月,我院采用穿刺液化技术治疗各种类型颅内血肿123例,其中自发性脑出血92例,年龄4d~85岁,平均60.7岁;有高血压病史者34例,血肿量30ml以下21例,31~60ml42例,61~90ml18例,91ml以上11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67例,皮质下11例,小脑出血3例,其中破入脑室系统者33例;术前昏迷73例,一侧瞳孔散大18例,双侧瞳孔散大1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31例,年龄2岁2个月~83岁,平均43.8岁;其中硬膜外血肿13例,硬膜下血肿14例,脑内血肿4例;血肿量30ml以下1例,31~60ml14例,61~90ml8例,91ml以上8例。1.2手术时间:自发性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微创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按CT确定血肿部位,选择距离血肿最近处为穿刺点,尽量避开大血管及主要功能区。行头皮小切口3.0cm,颅骨钻孔,剪开硬脑膜。脑针沿CT所示血肿方向穿刺,流出陈旧血液后,取出脑针。用多侧孔引流管置入血肿腔,抽吸血肿。如果阻力不大,可尽量多吸出血肿,如阻力较大,可变换引流管的方向和深度。一般抽出血肿量的60%-80%,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术后观察4-6h,如无新鲜血引出,可注入尿激酶2万U+5ml生理盐水,关闭引流管4-6h后开放。可见部分陈旧不凝血引出。复查CT,如血肿清除不满意,可每4-6h注入尿激酶2万U+54ml生理盐水。直至血肿清除满意(血肿量的80%以上)后拔除引流。同时给予脱水、止血、预防并发症治疗。结果:本组共48例,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6.25%,其中再出血死亡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合并呼吸道感染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存活45例,术后功能恢复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I级6例(13.3%)Ⅱ级18例(40%)Ⅲ级19例(42.2%)。Ⅳ级2例(4.4%)术后再出血1例,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3例。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8例。结论:应用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即可清除血肿,又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带来的损伤。有利手术病人术后功能的恢复。在早期清除血肿的同时,不仅解除了血肿的占位效应。降低颅内压。同时可减轻血肿分解产生的毒性物质的损害。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中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极少见,现报告2例。 例1 女性,19岁,患者出生后头颅渐进性增大,未作任何治疗。4年前因头昏、头痛、视力减退1年而来就诊。入院时检查:头围69cm,落日征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头颅CT检查示脑室系统普遍性扩张,脑皮质最薄处仅0.5cm,诊断为重度先天性脑积水(静止型)而在本院行脑室-腹腔分流,使用低压阀分流管,术后病人症状改善出院。本次入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呕吐,头颅CT检查为左额巨大硬膜外血肿,经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但症状未能改善而转来我院,头颅CT复查证实术后硬膜外血肿并无明显减少,再次手术治疗,术中先夹闭脑-腹分流管,左额硬膜外血肿清除后置负压引流管,术后一周复查示左额血肿清除,但右额出现新的硬膜外血肿,行右额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经脑室端注入生理盐水以促使脑组织复位,术后留置血肿腔负压引流,并采取头低位、止血药等治疗,病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1996年6月~2000年6月,我们对24例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进行血肿清除,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7~68岁。全部病人均因急性颅脑损伤入院。入院时,头颅CT扫描示脑内血肿或脑室内血肿;12~24h后复查CT,脑内血肿无进行性增大。本组病人均在48h内手术,其中24h内手术者12例。血肿位置:大脑深部白质内血肿14例,脑室内血肿6例,小脑内血肿4例。血肿量由CT扫描时计算机测得。血肿量:大脑半球内30~60ml,小脑内10~15ml。病人入院时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治疗及提高疗效的注意事项。方法选择我科9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诊断、判断出血量;采用单侧或双侧钻孔、冲洗、引流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血肿腔引流量最少50ml,最多450ml;头颅CT复查,90例(93.8%)仅见少量残存血肿(<10ml);创腔积气2例;4例症状加重,CT示血肿量较大,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双侧血肿病例单侧钻孔的3例对侧血肿增多,行对侧钻孔引流。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最佳治疗方法,它创伤小、疗效显著、恢复快,对老年患者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正确的操作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双腔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腔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根据CT定位,采用双腔硅胶引流管生理盐水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0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1-4h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7~10d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术后1~3月复查CT示无1例复发,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而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法简单,并有效避免了钻孔引流术的相关并发症,且效果满意,可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血肿腔置水囊压迫止血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脑出血病人,清除颅内血肿后血肿腔置水囊压迫止血,同时行侧脑室钻孔脑室外引流,引流管外接三通后接颅内压监测仪,并于术中及术后3d连续监测颅内压,根据颅内压变化情况给予脱水治疗。于术后1d、3d行头部CT复查,了解脑水肿及再出血情况。结果术中颅内压正常14例,轻度增高1例;术后1d正常10例,轻度增高4例,中度增高1例;术后2d正常8例,轻度增高5例,中度增高2例;术后3d正常5例,轻度增高6例,中度增高3例,重度增高1例。结论颅内血肿术后水囊少量注水压迫血肿腔止血,对术后颅内压影响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超早期钻孔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一大类型,临床上若血肿超过30ml一般采用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这种方法不但大量损伤正常脑组织,而且病人还需要全身麻醉和付出大量的经济负担,预后效果较差。很大部分病人术后处于植物状态。为此我院自1995年~1998年开展了超早期脑CT立体定向钻孔抽吸血肿治疗这一类疾病123例,同时与既往开颅手术的80例脑出血患者做对照,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治疗组:123例,男25例,女48例,有意识障碍114例,年龄38~72岁,血肿量30~80ml为主。对照组:80例,男52例,女28例,有意识障碍76例,年龄34一周岁,…  相似文献   

18.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0-01~2004-12手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8例(其中钻孔引流30例,开颅血肿清除38例)术后3个月、6个月头颅CT检查结果.结果 术后3个月头颅CT检查,钻孔引流30例,血肿消失12例,血肿消失率40%;开颅血肿清除38例,血肿消失36例,血肿消失率95%;术后6个月头颅CT检查,钻孔引流30例,血肿消失18例,血肿消失率60%;开颅血肿清除38例,血肿消失37例,血肿消失率97%.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的临床效果比钻孔引流的临床效果好,若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应尽量采用开颅血肿清除的方法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19.
1对象与方法 我院1995~2003年采用钻孔冲洗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45例,其中男36例,女9例;年龄12~75岁,平均31.4岁.血肿均发生在幕上,其中双侧4例.本组均钻2孔,血肿位于颞顶部半球凸面者,在耳前及顶部钻孔;血肿位于额颞者,将顶部改为额部钻孔;血肿在额颞顶者则在额部及顶部钻孔,均对口冲洗,液清后于下方孔留置8~12号软导尿管1条,行闭式引流.48~72 h后根据临床表现及复查CT拔除引流管.本组引流出陈旧性血性液40~200 ml,平均120ml.  相似文献   

20.
钻孔引流治疗亚急性颅内血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男30例,女9例,年龄18~65岁。有头部外伤史。表现为神清或嗜睡状,高颅压症状,GCS11~15分。CT确诊为伤后3d至2周内,额部、颞部、枕部硬膜外血肿共21例;额颢部硬膜下血肿10例;额叶脑内血肿8例。血肿量25~60ml,平均38.5ml。方法:局麻下根据CT在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面积最大层面及距最近的体表位置钻一颅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