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HCV感染诱导的自身免疫现象对PEG-IFNα-2a治疗的反应性及自身抗体水平在PEG-IFNα-2a治疗前后的变化,了解PEG-IFNα-2a诱发的自身免疫现象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聚合酶链反应-微板核酸杂交-ELASA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4例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自身抗体患者、41例CHC不合并自身抗体患者进行PEG-IFNα-2a治疗前后自身抗体的发生率以及其与PEG-IFNα-2a治疗应答的关系分析。结果 65例接受PEG-IFNα-2a治疗后未出现自身抗体者对干扰素的应答相对较好,治疗前合并自身抗体的CHC患者对PEG-IFNα-2a的应答相对较差。自身抗体检出率在PEG-IFNα-2a治疗后有所升高,但治疗结束6个月后下降,且低于治疗前的阳性检出率。治疗前ANA、SMA阳性或治疗后出现ANA、SMA抗体者的应答率低。LKMA1、TMA、TGA与治疗应答率无明显关系。结论 CHC合并自身抗体患者对PEG-IFNα-2a治疗的应答率低于不合并自身抗体的CHC患者,PEG-IFNα-2a治疗过程中出现或升高的自身抗体可在治疗停止6个月后下降或消失。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测定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47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158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体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线粒体抗体(AMA)等自身抗体,ELISA法检测抗MPO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NA、SMA及ANCA检出率的比较,结果显示AIH中阳性率最高为SMA(66.0%, 31/47),而非AIH中则为6.3%(10/158),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经X2检验, SMA、AMA和MPO抗体检测在AIH与PBC中,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IH各型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AIH-Ⅰ与ANA、SMA和ANCA相关,AIH-Ⅱ与LKM相关,而AIH=Ⅲ与SLA和ANCA相关.结论: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阻止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对提高AIH在临床上同其他肝病鉴别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测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在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自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自身免疫性肝病检出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收集就诊病例中肝功能异常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大于40 U/L血清511份,分别进行相关自身抗体(ANA)检测,并查阅临床资料。结果 511份血清检测出ANA阳性率为14.09%,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0,59%,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2.94%,抗线粒体抗体亚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AMA-M2)阳性率0.98%;ANA谱中的SS-A阳性率0.59%、SS-B阳性率0.20%、JO-1阳性率0.20%,dsDNA阳性率0.78%;未检出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及ANA谱中其他抗体。从ALT升高的患者中收集到的511份血清,可查到完整临床资料者共46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检出率分别为1.06%及0.43%,未检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自身抗体阳性患者77.78%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为18.29%。结论 高滴度(>1:320)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有意义。PBC及AIH患者检出率近似丙型及戊型肝炎检出率,临床不能忽视,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中可检测出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自身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PBC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并对AMAM2亚型及其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e)、抗肝肾微粒体Ⅰ型(LKM-1)和抗肝特异性胞浆Ⅰ型抗体(LC-1)等肝脏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PBC患者自身抗体以AMA和AMAM2亚型为主.其阳性率分别为96.5%和93.1%.患者的抗体滴度均大于1:100,其中有8例出现ANA和SMA,1例出现AMA和SLA/LP同时阳性,表现与Ⅰ型和Ⅲ型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另有19例AMAM2阳性患者进行肝穿病理检查时,12例(63.7%)患者病理提示符合PBC诊断.结论 自身抗体对PBC有诊断意义,注重自身抗体的检测对明确自身免疫性肝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检测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76例非AIH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中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表达.结果 AIH组患者MPO、ANA、SMA及ANCA抗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非AIH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认为MPO抗体联合ANA、SMA及ANCA的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阻止AIH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测定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意义.方法:PBC患者52例和非PBC患者202例,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41例,原发性硬化型胆管炎(PSC)18例,乙型肝炎(HBV)89例,丙型肝炎(HCV)54例以及健康体检者4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心肌抗体(HRA)、抗骨骼肌抗体(ASA)、抗胃壁细胞抗体(PC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ELISA法检测抗髓过氧化酶抗体(MPO),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BC患者中AMA阳性例数最高为46例(88.5%),ANA阳性率为71.2%(37/52);非PBC患者中阳性例数则分别为20例(9.9%)和51例(25.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MA、SMA抗体检测在PBC与AIH患者中,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的ANA阳性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PSC患者18例ANA阳性6例,AMA阳性7例均低于PBC患者.HBV,HCV感染患者检测ANA阳性率分别只有9.0%和22.2%;AMA阳性率也只有7.9%和3.7%,与PBC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BC患者及对照组检测ds-DNA,ANCA,LKM,SLA和MPO抗体结果显示PBC患者检测最高的ANCA阳性率为26.9%(14/52),其次是MPO阳性率为25.0%(13/52),与AIH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阻止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对提高PBC同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脏疾病常伴有自身免疫现象,其临床表现依病因而异,除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外,乙型、丙型及丁型病毒性肝炎也可出现自身免疫现象,其中以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自身免疫现象最为常见,约占丙型肝炎患者的1/3[1,2]。丙型肝炎的主要肝外自身免疫现象之一是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此外还可合并特发性混合冷丙球蛋白血症、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并与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的患者比较,探讨自身免疫抗体是否影响慢性丙型肝炎疗效. 方法 8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完善自身免疫抗体等检测后,按体质量给予Peg-IFN α-2a 135 μg或180 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按体质量分配的利巴韦林800~ 1200mg/d,分次口服,共治疗48周.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12、24、36、48周以及治疗终止后24周的HCV RNA载量.数据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x2检验.结果 24例患者检出至少1种自身免疫抗体,其中抗线粒体抗体(ANA)阳性14例,抗平滑肌抗体阳性5例,抗1型肝肾微粒抗体阳性3例,ANA合并抗SSB抗体阳性1例,ANA合并抗肝细胞胞浆抗原1型抗体阳性1例.24例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患者中,17例(70.8%)获得了快速病毒学应答(RVR),19例(79.2%)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SVR);62例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的患者中,45例(72.5%)获得了RVR,51例(82.2%)获得了SVR,两组患者的RVR及SVR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26和0.001,P值均> 0.05).结论 Peg-IFN α-2a联合RBV治疗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仍然有显著疗效;自身免疫抗体的检出可能不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出现的自身抗体等免疫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300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等,并对ANA和AMA亚型及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SLA/LP)、LKM-1和抗肝特异性胞浆抗原型1抗体(抗-LC-1)等肝脏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 3000例肝病患者中,PBC 52例占1.7%。PBC患者的AMA和AMA-M2抗体均为阳性,52例PBC中,94.0%呈AMA高滴度(≥1:320)阳性,79.0%M2>200 RU/L,78.0%ANA阳性。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细胞核膜型、细胞核点型和着丝点型。少见的荧光模式有抗干燥综合征A/B(SS-A/SS-B)、细胞核均质型、核仁型及颗粒型等。PBC患者免疫球蛋白M、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水平高于正常人。5例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其中2例抗-SLA/LP阳性,提示PB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型的重叠;1例抗-LKM-1阳性,提示PBC与AIH 2型的重叠;2例ANA阳性,且肝活体组织检查证实存在AIH和PBC的病理改变,提示为PBC与AIH 1型的重叠综合征。 结论 PBC在我国肝病患者中约占1%~2%。临床已出现典型症状者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在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LD)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8月经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ALD患者215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2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93例,同时选取CHB患者45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NA、AMA、SMA、抗SLA/LP、抗LKM-1、抗LC-1及AMA-M2。比较3组患者的ALT、AST、ALP、GGT水平。结果 AIH组、PBC组患者的ALT、AST、ALP、GGT含量高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患者ANA总阳性率为83.26%,高于CHB组(15.01%)(P0.05);AIH组ANA、AMA、SMA、抗SLA/LP、抗LKM-1、抗LC-1及AMA-M2阳性率分别为79.51%、14.75%、45.90%、16.39%、12.30%、6.565%、3.28%;PBC组ANA、AMA、SMA、抗SLA/LP、AMA-M2阳性率分别为88.17%、94.62%、11.83%、3.23%、94.62%;AIH组和PBC组ANA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HB组(P0.05)。AIH组和PBC组ANA滴度大于1∶320的比率显著高于CHB组(P0.0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ALD的必要条件,对ALD和CHB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慢性HCV感染者66例,慢性HBV感染者37例和正常对照39例的血清抗GOR抗体(抗GOR)、抗核抗体(ANA)、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GA/TMA).结果 HCV感染者抗GOR,ANA,TGA/TMA的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53.0% vs 5.1%,χ2=24.649,P<0.01;42.4% vs 2.6%,χ2=19.490,P<0.01;13.6% vs 0%,χ2=5.820,P<0.01);与慢性HBV感染者比较,慢性HCV感染者抗GOR,ANA阳性率显著增高(χ2=20.550,P<0.01;χ2=4.513,P<0.05). 慢性HCV感染中,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增高者抗GOR阳性率及ANA阳性率显著高于ALT正常者(65.0% vs 34.6%,χ2=6.110;52.5% vs 26.9%,χ2=5.910,P<0.05),HCV-RNA阳性者抗GOR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者(χ2=4.810,P<0.05).结论上述结果说明HCV感染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这种自身免疫反应与病毒复制有关,可引起肝功能损害,自身免疫可能是慢性HCV感染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自身免疫在丙型肝炎(丙肝)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我们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57例慢性丙肝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类风湿因子(RF)、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微粒体抗体(TMAb)6种自身抗体。结果ANA、RF的阳性率分别为12.3%和59.6%,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分别为4.3%和13.0%)。所有病例的TGAb和TMAb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分析还表明,RF的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无关。但40岁以上病例阳性率高于40岁以下者(P<0.05)。IgG水平与RF的检出率有一定关系,但IgM、IgA水平与RF阳性率无关;所有三种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与ANA检出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研究在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肝。肾微粒体抗体和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体检测的意义和免疫特征。方法收集肝功能异常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u/L的患者血浆5500例,分别检测肝肾微粒体抗体、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体和相关自身抗体,查阅临床资料。结果5500例血浆中检测出SLA/LP阳性8例,占1.45‰,LKM阳性者4例,占0.73‰。12例阳性病例中,有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现症感染证据的分别有1例和2例。大多数患者同时还伴有ANA、AMA、SMA和(或)LSP等抗体阳性。结论抗LKM-1和抗SLA/LP在我国肝病患者中出现的比例较低,抗LKM-1和抗SLA/LP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特征性抗体,检测此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肝-肾微粒体(LKMA)相关肝病是小儿独立一组自身免疫性肝炎,特点为较早发病,多件肝外自身免疫疾病。免疫萤光研究发现小儿LKMA阳性血清是多样的。某些血清识别鼠肝50 kDa蛋白,另一些识别一种66 kDa新抗原。为更好确定抗-66 kDa蛋白反应患者临床情况,作者回顾分析不同LKMA反应及相应临床、生化、组织病理与进展特性。病人:自身免疫性肝炎21例(女20,男1),首发肝病症状在1~14岁(平均6.5岁)。血清LKMA间接免疫萤光阳性,滴度1:100~1:102,400,抗平滑肌或抗核抗体阴性,无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指标。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肝穿活检和食管胃内镜检查以判断受损程度和肝硬化确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资料表明,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自身抗体有两类,即非器官特异性及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前者主要有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等,后者有抗肝细胞膜抗体(LMA)和肝细胞特异性脂蛋白(LSP)  相似文献   

16.
周晔  姚定康  陈燕  朱烨  蒋廷旺  吴传勇   《肝脏》2006,11(5):343-34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以肝内中、小胆管的非化脓性进行性炎性损伤为特征、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衰竭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AID)[1,2].在PBC患者体内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等,其中最主要的抗体是AMA.AMA分为M1~M9共9个亚型,仅M2为PBC特异抗体.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5,(5)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符合国际自身免疫肝炎小组(IAIHG)新修订的描述性诊断标准和积分系统评价标准的28例AIH患者的临床、生化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肝功生化检查表现为肝炎样改变;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高免疫球蛋白(Ig G)、高胆红素、高转氨酶(ALP)。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2例阳性,4例可疑;其中Ⅰ型抗核抗体(ANA)阳性19例(86.4%),Ⅱ型抗平滑肌抗体(SLA)阳性3例(13.6%),合并干燥综合征A抗体(SSA)阳性2例(9.1%),合并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例(4.5%)。病理检查发现以界面性肝炎,浆细胞浸润为主。治疗3个月后,患者乏力、黄染明显改善,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结论 AIH患者无典型临床症状,通过自身抗体的检测、病理检查并结合激素试验性治疗可明确诊断,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探讨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分型及各型非分型标志抗体出现情况.用免疫荧光法及酶免疫条带技术测定81例确诊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情况,并进行分类归纳统计.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炎以1a亚型多见,本观察未见3型病例.1a亚型中除分型抗体ANA外,SMA及CS抗体的出现频率高于ACA、PNP/Sm、SSB抗体,SMA出现频率亦高于SSA、Jo-1、dsDNA,SMA及CS是1a亚型除分型抗体外较主要的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除ANA、SMA、AMA外又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自身抗体:LSP、LMA、LKM-1、ASGPR、LCI、SLA、LP抗体等,随着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亚型分类、遗传背景与发病、与HCV感染的关系等的阐明,得出了该病的新概念:AIH是一组慢性肝炎综合征,病人呈现肝脏本身的免疫耐受性减低,不能正确识别自身肝组织成分而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引起以门脉周围病变为主的非自限性肝炎。目前将其分为3型:①AIH-Ⅰ型,即经典型,主要为ANA或SMA(或actin抗体)阳性,最近又细分为Ⅰa型(ANA阳性)与Ⅰb型(actin抗体阳性);②AIH-Ⅱ型主要为LKM-1抗体阳性,或同时有LCI抗体,近又细分为Ⅱ  相似文献   

20.
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非常重要。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抗体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指标之一,具早期诊断作用,但与疗效和预后无相关性。PBC患者抗核抗体(ANA)有一定荧光模式,抗sp100和抗gp210对PBC有很高特异性。大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所出现的自身抗体缺乏疾病特异性,ANA和抗平滑肌抗体也可见于其他多种肝病。参照自身抗体将AIH分为两型,抗-SLA对AIH有极高特异性,阳性者病情多较重。自身抗体主要检测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IIF)、ELISA和免疫印迹法。ANA标准检测程序应为:IIF法对标本筛查,而后对必要者进行特异性ANA谱定量或半定量检测。自身抗体的室间质量评价是质量控制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