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联合认知干预及间歇性导尿治疗脑卒中后排尿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脑卒中后排尿障碍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脑电生物反馈、认知干预及间歇导尿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对2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查,观察其膀胱、尿道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本研究入选患者尿流动力学异常主要以逼尿肌反射亢进及尿道外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为主;2组患者分别经治疗后,其膀胱最大尿流速、膀胱最大容积、尿道闭合压、功能性尿道长度、逼尿肌漏点压、残余尿量等均较治疗前降低,膀胱顺应性则较治疗前提高,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卒中后排尿障碍患者其尿流动力学异常主要以逼尿肌反射亢进及尿道外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为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脑电生物反馈、认知干预及间歇导尿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排尿障碍患者各项尿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与尿流动力学结合调节膀胱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对膀胱功能障碍有显著的调整作用 ,这一点无论从临床实践还是历代文献记载中都可以得到证实。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在针刺治疗膀胱功能障碍时引入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为观察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为合理选择穴位提供指南 ,并已逐步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现将近几年针刺治疗与尿流动力学结合调整膀胱功能的研究综述如下 :1针刺治疗膀胱功能障碍的穴位选择与尿流动力学指标改变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明确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最大膀胱充盈压 ;同步膀胱压力 容积、尿流率、肌电图及排尿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可以明确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性。因此 …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伴发膀胱尿道功能异常在临床上甚为常见,但易忽略,亦偶见糖尿病患者因排尿障碍误诊为前列腺肥大而作手术的报告。此种异常可表现为排尿间隔时间延长、排尿困难、慢性尿潴留、残余尿增加及尿失禁等,严重者甚至可引起肾积水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患者膀胱尿道功能异常的确切伴发率不详,因其预后不佳,故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极为重要。近年来,在泌尿科领域中尿流计的应用,常可为膀胱尿道功能异常疾患的诊断提供敏感的、无损伤性、可重复的客观指标。应用尿流动力学指标早期检出糖尿病性膀胱尿道功能异常在国内尚未见报告。本文旨在对糖尿病患者的膀胱尿道功能进行初步观察,以及血糖控制对改善膀胱尿道功能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对下尿路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血管意外后排尿障碍患者、19例同期胸椎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特点。结果脑血管意外排尿障碍患者以逼尿肌反射亢进为主,膀胱顺应性下降,尿道外括约肌多为松弛状态,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病灶集中于基底节和额叶;胸椎脊髓损伤患者影像尿动力检查与之有差异。结论脑血管意外后排尿障碍患者影像尿动力学改变以逼尿肌反射亢进和尿道外括约肌松弛为主,与胸椎脊髓损伤后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胡艳红  王秋开 《护理研究》2011,25(9):810-811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早年被称之为神经源性膀胱或简称神经膀胱,这类疾病常同时伴有尿道功能障碍和膀胱尿道功能的协调性异常,临床表现以下尿路功能障碍最多见,进一步可导致上尿路功能障碍[1]。尿动力学检查可客观评价下尿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42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行超声、膀胱尿道镜检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7例行保守治疗,35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结果 42例经治疗后无明显残留尿,除3例有排尿不尽感外,余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及尿瘘发生。结论 超声、膀胱尿道镜检查结合尿动力学检查是女性膀胱颈梗阻的可靠诊断手段。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首选方法。具疗效稳定,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沈斌  陈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4):1281-1281
尿流动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多边缘的学科.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够通过定性及定量参数对下尿路功能障碍提供客观的描述[1].尿流动力学检测仪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及电生理学方法来研究贮尿和排尿的生理过程及其功能障碍的一种新型设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客观反映膀胱、尿道及其括约肌的异常生理活动,可为下尿路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由于影响检查的因素较多,如:检查中患者不能保持一致的排尿状态或尿流中断或尿量不足等,以及压力流率同步测定中侧压管的插入及连接等的正确与否均将影响结果的判断[2].我院自2006年1月-2006年10月共行200例检查,现将检查时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沈斌  陈林 《现代护理》2007,13(14):1281-1281
尿流动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多边缘的学科。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够通过定性及定量参数对下尿路功能障碍提供客观的描述[1]。尿流动力学检测仪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及电生理学方法来研究贮尿和排尿的生理过程及其功能障碍的一种新型设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客观反映膀胱、尿道及其括约肌  相似文献   

9.
丁琴  董梦侠   《护理与康复》2018,17(12):39-41
总结1 000例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配合体会。尿流动力学检查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环境准备、物品准备,检查中严格无菌操作,在膀胱充盈期、膀胱排尿期、尿道压检查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保暖、保护隐私、预防感染等护理,检查后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995例患者顺利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测,5例插管未成功(4例前列腺术后、1例尿道憩室伴结石)。  相似文献   

10.
尿流动力学检查近年来在国内广泛开展,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大,但是没有影像资料的支持,对一些疾病可以造成误诊,导致治疗的失败。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和尿流动力学检查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率,弥补单纯尿流动力学检查的不足,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总结36例应用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指由于神经疾患通过对逼尿肌功能和/或对尿道内、外括约肌功能的改变而影响正常的排尿功能。如果支配膀胱的神经发生病变,会出现膀胱控制障碍,如不能控制排尿及排尿量,则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甚至充盈性尿失禁。以往选用的保守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间歇性导尿、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和外科手术等,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InterStim排尿  相似文献   

12.
女性膀胱颈梗阻是一组由不同原因、不同发病机制的病变所致的排尿异常综合征。女性膀胱颈梗阻在女性排尿异常疾病中占2.7%~8.0%。笔者于2002年7月~2004年4月共收治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22例,根据尿流动力学及膀胱镜等检查结果采取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排尿时压力/尿流率测定、尿道压力分布测定、括约肌肌电图等。其中膀胱压力容积测定主要通过测定膀胱内压力与容积间的关系反映膀胱的功能。在检查过程中将膀胱充盈(贮尿功能)及收缩(排尿功能)过程描记成膀胱压力容积曲线(C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5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行尿流率检查和膀胱镜检查,对其中17例行等离子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PK-TURBN),8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17例行PK-TURBN治疗者术后无明显剩余尿,15例临床症状消失。8例非手术治疗者经定期尿道扩张及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尿流率检查是客观评价女性膀胱颈排尿状况的有效指标,PK-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0年8月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仪UD5000(DANTEC公司生产)对62例病人行尿流率、膀胱测压、括约肌肌电图、尿道闭合压等项检查,提出了功能学的诊断,本文介绍有关常见的下尿路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护理要点。一、尿流动力学的检查方法新型的尿流动力学检查仅能同步检查几种疾病。 (一)膀胱测压术:包括充盈期测压和排尿期测压,前者使用液体(生理盐水、蒸馏水等)或气体(如CO_2)充盈膀胱的过程中测量膀胱内压,检查时注意有无抑制性收缩(膀胱内压波动幅度超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在饮水计划的基础上实施清洁间歇导尿,并给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排尿日记、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患者膀胱功能。结果:治疗后排尿日记指标比较,2组每次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24h尿失禁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观察组24h尿失禁次数、膀胱残余尿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每次排尿量较对照组改善增加(P0.05)。治疗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最大膀胱容积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充盈期逼尿肌压力及逼尿肌漏尿点压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具有协同疗效,能提高膀胱排尿功能、降低膀胱输尿管返流风险。  相似文献   

17.
总结35例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尿流动力学检查、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术后做好排尿情况观察,提醒患者及时排尿,对膀胱排空困难者测定膀胱残余尿,>100ml者给予留置导尿并做好康复护理,针对患者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进行出院指导.术后随访2-14个月,无一例尿失禁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电针组29例,对照组行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各组患者每日记录排尿日记,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评价膀胱排尿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8周后,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压、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等评价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上述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有明显治疗作用,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有效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胸腰段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合临床神经体征探究其诊断和评估的价值。方法:检查于2001-05/2002-11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完成。纳入同期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13例胸腰段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的住院患者。对13例患者进行包括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顺应性、逼尿肌外扩约肌协调、逼尿肌反射等方面尿流动力学检查,并采用感觉平面、双下肢肌力、会阴反射、排尿状况、临床诊断定位等临床神经体征对比,对不同部位和程度的神经损伤会引起下尿道尿流动力学指标相应的不同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1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3例患者受损的脊髓、圆锥、马尾神经的具体部位不同,临床查体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也不同。②每例患者临床神经系统检查与尿流动力学检查资料相比较,所得出的有关神经损伤部位的判断基本一致。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在临床应用时可作为判断脊髓损伤部位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23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并行膀胱颈电切术(TUR8n )。结果 23例行TURBn患者中21例疗效满意,另2例经服药治疗后亦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女性膀光颈梗阻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是客观评价排尿状况的有效招标,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