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评估萜类化合物对德国小蠊的驱避活性。方法滤纸浸液法生物测定。结果 43个萜类化合物在剂量为340μg/cm2时对德国小蠊雄性成虫驱避活性的初步测试结果显示,羟基香茅醛、薄荷醇、羟基香茅醛丙酸酯、龙脑烯醛缩-1,3-丙二醇等4个化合物表现出了较高的驱避活性。对这4个化合物采用几何浓度梯度进一步测试,并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昆虫驱避剂避蚊胺(DEET)进行比较。羟基香茅醛、薄荷醇、羟基香茅醛丙酸酯、龙脑烯醛缩-1,3-丙二醇的驱避中量(RD50)分别为154.7、56.2、165.9和151.3μg/cm2,均低于DEET的RD50(194.5μg/cm2)。结论本项研究结果说明,羟基香茅醛、薄荷醇、羟基香茅醛丙酸酯、龙脑烯醛缩-1,3-丙二醇具有作为蟑螂驱避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5种植物精油物质对德国小蠊的毒杀活性,为开发新型高效植物源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比较5种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的毒力;采用共毒系数法确定混配剂的联合毒力。结果5种植物精油的LD50分别是肉桂醛0.083μg/只,松油烯-4-醇0.510μg/只,柠檬醛1.102μg/只,百里香0.572μg/只,薄荷油4.059μg/只;百里香和肉桂醛及柠檬醛与薄荷油两个组合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39.8和172.2,其中,肉桂醛和百里香油组合的毒力200,显示增效作用。结论肉桂醛是对德国小蠊毒力最高的单体化合物,百里香对肉桂醛有明显增效作用,需要进一步探寻百里香和肉桂醛的协同增效规律,为新型无公害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监测芳樟醇树脂浸润颗粒剂的控制释放量及生物持效性。方法采用称重法和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芳樟醇树脂浸润颗粒剂控制释放速度,并利用四臂嗅觉仪生测系统测定制剂对德国小蠊的生物活性。结果称重法和色谱法均显示,芳樟醇制剂在限定观察期内的释放速度基本衡定,5g和10g试验组对德国小蠊的驱避性无明显差异,而1g试验组在30d后驱避活性下降显著,50d时驱避性只有75.4%。结论芳樟醇树脂浸润颗粒剂的芳樟醇释放量基本衡定,建议5g以上作为空间驱避物使用,以提高对蟑螂持久、高效的驱避活性。  相似文献   

4.
德国小蠊,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医学媒介生物之一,其近年来对人的危害日趋严重。传统德国小蠊控制方法存在缺陷,大部分杀虫药物的成分会引起对蟑螂的驱避作用,影响杀虫效果。发展利用聚集信息素对德国小蠊的高诱集引诱特性,与杀虫剂配合使用以抵消杀虫剂对靶虫的驱避作用,均可有效提高防制效果,对灭蟑产业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纯种芳樟叶酊配制出全天然的芳樟消毒液、芳樟驱螨液、芳樟驱蚁液、芳樟驱蟑液、芳樟消醛液等系列家庭卫生用品。其中芳樟消毒液对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为99.92%;芳樟除螨液的灭螨率为100%;芳樟驱蚁液对小黄家蚁的驱避率为100%;芳樟驱蟑剂对德国小蠊的驱避率为99.60%,对难以控制的德国小蠊具有理想的驱避效果,该植物源驱避剂的研发为蟑螂的防控增添了新的有效药剂;芳樟消醛液能迅速降低房间里的甲醛浓度,使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降低到0.1 mg/m3以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种天然植物精油对标准试虫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研究植物精油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缓释技术,初步研制出1~2种具有应用价值的植物源驱蚊剂配方与剂型,以丰富蚊虫防控药剂的选择。方法收集、提取23种植物精油,以白纹伊蚊等为试虫,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9部分:驱避剂》(GB/T 13917.9-2009)为试验方法,研究精油各组分以及组分混合后对蚊虫的驱避效果;对筛选的驱避活性较好的精油与缓释剂相结合,研究成膏剂和酊剂,在实验室和现场观察其驱蚊效果。结果 23种植物精油驱蚊有效保护时间为0.13~0.75 h。其中樟科的纯种芳樟叶油、香叶油;牻牛儿苗科的天竺葵油等9种精油,对白纹伊蚊具有一定的驱避效果。14种复方植物精油按1.5μg/cm^2涂于人体手背表面时,在实验室内对白纹伊蚊的有效保护时间为0.8~2.4 h,其中4号等8个复方样品,有效驱蚊时间达2.0~2.4 h,结果明显优于单方驱蚊有效保护时间。在单方和复方植物精油驱蚊效果研究的基础上,以驱蚊效果较好、材料易得的纯种芳樟叶油、香叶油和天竺葵油配制的复方精油,与有关缓释剂相结合,分别研制成膏剂和酊剂2种驱蚊剂型。经实验室和现场驱蚊效果观察,2种剂型在实验室对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等常见蚊虫的有效驱蚊时间均达3.0~5.5 h;2种剂型在现场涂抹使用4h后,对白纹伊蚊为主的驱蚊有效率为62.5%~75.0%、有效保护率高达94.7%~98.0%,其结果均优于对照驱避剂10%Deet。缓释剂的使用有效延长了驱蚊有效时间。结论通过系列单方和复方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驱避效果的研究,从中以效果较好和材料易得的纯种芳樟叶油、香叶油和天竺葵油为有效成分,与缓释剂相结合,研制出新型长效的驱蚊膏剂和酊剂,对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等常见蚊虫有良好的驱避效果。植物源缓释驱避剂使用安全、效果好、方便、材料易得,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残杀威对多种害虫有触杀、胃毒、熏杀和驱避作用。试验表明,该药对家蝇的LD_(50)为3.05~3.66×10~(-3);以7mg/m~3药量喷雾,对成蚊的KT_(50)为3.5min,对家蝇为11.7min;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LD_(50)分别为2.60~2.95×10~(-2)μg/虫和1.23~1.40×10~(-2)μg/虫、在不同板面上按2g/m~2涂药,对家蝇和蟑螂的持效期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8.
当前,化学合成药剂对昆虫和节肢动物的防治已引起环境的污染和威胁人类健康,而天然源产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和环境安全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天然源,从不同植物中提取的精油已广泛用于驱避试验,在有开发前景的精油作为驱避剂的植物中,香茅属、罗勒属和桉树属应用最为广泛.该文着重从植物精油对吸血节肢动物的驱避活性,植物精油中的成分和驱避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及植物精油对驱避的增效作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自贡市本地不同生境蟑螂种群结构、密度情况及德国小蠊抗药性,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粘捕法进行蟑螂密度监测,使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抗药性。结果 2021年自贡市粘捕率为36.48%,密度为3.63只/张,密度指数为9.95只/张;不同生境中蟑螂密度存有差异(χ2=14.00,P=0.003),餐饮外环境密度最高。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残杀威、敌敌畏抗性倍数分别为51.145、0.731、1.872倍。结论 德国小蠊是自贡市蟑螂优势种群,对溴氰菊酯产生高度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绿色、环保型卫生用植物源杀虫剂。方法植物样品洗净、干燥、粉碎、浸泡、提取、配制药饵,饲喂德国小蠊。结果以含5%植物粗提物的药饵饲喂德国小蠊,在试验期内,德国小蠊死亡率达50%以上的植物样品有5种;对卵鞘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植物样品有5种;能影响蟑螂卵发育的植物样品有6种。结论部分植物次生物质对德国小蠊的生物活性较明显,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香茅精油微乳剂对蚊虫的驱避作用,为开发新型高效植物源蚊虫驱避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测定方法,对香茅精油微乳剂的蚊虫驱避活性和稳定性试验进行了测试,以确定其产品的驱蚊效果和稳定情况。结果香茅精油微乳剂经热贮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试验后,外观为无色澄清透明,密度为0. 98 g/ml,p H值是6. 6,并无破乳分层现象,产品稳定性好,但驱避试验的有效保护时间只有3 h。结论香茅精油微乳剂对蚊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天然植物环保型驱蚊产品,但仍需要进一步探寻植物精油进行复配增效规律,为新型高效植物源卫生杀虫剂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新杀虫剂高灭灵对德国小蠊的药效测定及现场灭效观察。用药膜法测得对德国小蠊雄虫的KT_(50)为2.4分钟,雌虫2.6分钟,24小时死亡率均为100%;用点滴法测得对德国小蠊雄虫LD_(50)为0.0120μg/虫,雌虫为0.0374μg/虫,上述两种试验结果均优于奋斗呐。经现场4艘远洋船舶按30mg/m~2,处理24小时后,蟑螂密度下降为91.0~100%,处理72小时后下降率为100%。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CUZ”混合粉剂杀灭蟑螂的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结果。测得“CUZ”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为274.6μg/只,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9.40%。半数击倒时间(KT_(50))为40小时。现场实验投药7天后,蟑螂密度与本底值相比,平均下降93.8%,通过考察“CUZ”混合粉剂的毒理学性质,证明其对蟑螂杀灭效果良好,是一种慢性胃毒剂。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保健品软胶囊中柠檬烯和丁香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软胶囊中柠檬烯、丁香酚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定容后直接进样。柠檬烯、丁香酚经HP-5MSUI石英毛细管柱分离,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柠檬烯、丁香酚浓度在25~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柠檬烯相关系数r=0.9990,丁香酚相关系数r=0.9974。样品中加入低、高2种浓度的标准品,柠檬烯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7%,99.9%;丁香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97.2%。柠檬烯最低检出限为0.25g/100g;丁香酚最低检出限为0.35g/100g。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保健食品软胶囊中柠檬烯、丁香酚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了喷杀克(Pesguard FG161)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实验室生物测定及现场防治蟑螂结果。试验表明,三种不同剂量(A·I25mg/m~2、A·I50mg/m~2和A·I100mg/m~2)的喷杀克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以50ml/m~2喷杀克乳油40倍稀释液药量现场喷洒,能快速杀死大量蟑螂,施药后第一天两试验区蟑螂密度下降率均在89%以上,其防治效果可维持至第三十天,蟑螂密度下降率仍大于97%,表现出较好的滞留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甲氧DDT,残杀威对德国小蠊的毒力及杀灭效果。结果显示:甲氧DDT对德国小蠊A组(室内饲养组)的LD_(50)=4.52μg/虫,KT5_(50)=21.2min。B组(野外采集组)LD_(50)=4.23μg/虫,KT_(50)=19.8min。残杀威对德国小蠊A组的LD_(50)=0.1901μg/虫,KT_(50)=4.34min,B组的LD_(50)=0.2171μg/虫,KT_(50)=4.51分。这表明两种杀虫剂对德国小蠊都有一定的作用。从目前结果看德国小蠊对以上两种杀虫剂还没有抗性产生的迹象。但是甲氧DDT对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不如残杀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连市德国小蠊对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的抗性,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雄成虫的半数致死量。结果 2015年,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对大连市德国小蠊LD_(50)分别为13.041 2、0.392 5、0.277 9、2.044 1、1.478 5μg/虫,是对敏感品系的152.35、43.61、32.31、14.14和11.30倍。2018年,5种杀虫剂对大连市德国小蠊LD_(50)分别为6.474 0、0.812 1、0.309 0、2.755 5和2.111 2μg/虫,是对敏感品系的75.63、90.23、35.93、19.06和16.14倍。结论应定期开展蟑螂抗药性监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各种市售蟑螂胶饵对德国小蠊与美洲大蠊的杀灭效果,为指导现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 13917.7-2009)进行药效测定、适口性实验。结果 6种市售蟑螂胶饵中有1种杀虫效果较差,其余胶饵7 d内均能杀灭90%以上试虫,各种胶饵适口性均良好。结论大部分市售蟑螂胶饵性能良好。同一胶饵对德国小蠊与美洲大蠊的杀灭效果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美洲大蠊摄食量更大,LT50、LT95也更长。在实际使用中还要考虑蟑螂抗性与虫种特性等问题,建议轮换使用不同主要成分的毒饵,及时补充消耗毒饵等才能有效地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9.
广藿香精油对白纹伊蚊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广藿香精油对白纹伊蚊的生物活性,筛选出一种对蚊虫具有驱杀活性的植物精油.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浸液法测定水蒸汽蒸馏提取的广藿香精油对白纹伊蚊各龄期幼虫及蛹的毒杀活性;用改良三角瓶法测定其对白纹伊蚊成蚊的熏杀活性;采用个体涂肤有效保护时间测定法测试其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活性.结果 (1)广藿香精油对白纹伊蚊各龄期幼虫均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对1~4龄期幼虫及蛹24 h的LC50值分别是20、34、59、60和187μg/ml;(2)广藿香精油对白纹伊蚊成蚊的熏杀快速有效,在18、36、54 μg/cm3三种熏蒸剂量下,对白纹伊蚊熏杀的KT50值分别是14.692、16.528和14.807 min;(3)以1.5、2.0和2.5 mg/cm2剂量的广藿香精油涂抹人体皮肤,其完全保护时间分别是(2.70±0.12)h、(4.40±0.10)h和(6.00±0.44)h.结论 广藿香精油对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均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具有研发成环保型蚊虫驱杀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高灭灵对蚊,蝇和蟑螂毒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报道了新型杀虫剂高灭灵可湿性粉剂对蚊、蝇和蟑螂的药效。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高灭灵对淡色库蚊幼虫的LC_(50)为0.00092ppm;其对家蝇雌、雄虫的LD_(50)分别为0.000084和0.000039μg/虫:其对德国小蠊雌、雄虫的LD_(50)分别为0.0266和0.0110μg/虫;其对蚊、蝇和蟑螂在三种载体表面具有相当长的残留药效。现场按30mg/m~2处理90天后,对蚊、蝇的RPI值分别为6.1和9.4;KT_(50)分别为19.6和9.8min;上述剂量处理3~30天后,蟑螂密度下降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