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方法,为今后开展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提供指导.②方法 在社区中选取56例脑卒中出院恢复期患者,对其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健康指导、康复护理、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定期随访.③结果 脑卒中康复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等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改善.④结论 对出院后的脑卒中患者实施维持性社区护理干预,可以继续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及复发率均很高,从而带来生活、婚姻、家庭、教育、就业、经济等等一些社会问题,大量患者虽然抢救得以存活,但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1].实行社区康复与护理,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争取患者达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4.
社区脑卒中康复护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虞岚  韩卓英 《河北医学》2003,9(6):569-57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 ,脑卒中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并且正趋向年轻化。近年来随着对脑卒中早期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降低了死亡率 ,但发病后的致残率约为 86 .5 %。因此脑卒中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病人出院后的社区康复训练是康复的延伸 ,最终达到患者能够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我院自 2 0 0 0年起对已出院的脑卒中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并通过对家属的培训 ,获得家属的配合 ,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对 2 0 0 0年至 2 0 0 2年 ,本社区内已出院的脑卒中患者。其中女性 17人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77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2例患者,对照组有35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为对照组患者只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在观察组的42例患者中,护理结果为显效者有29例,护理结果为有效者有10例,护理结果为无效者有3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2.86%。在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护理结果为显效者有13例,护理结果为有效者有14例,护理结果为无效者有8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的效果好,患者的身体功能可以得到良好的恢复,并可减少患者的病情出现复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社区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2020年美国放射肿瘤学会治疗指南中指出,放疗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宫颈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时,膀胱、小肠等脏器与临床靶区相临近,充盈的膀胱能使部分小肠远离受照靶区.研究表明,膀胱充盈状态和小肠受照体积及剂量呈负相关,稳定的膀胱充盈状态可降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也可以增加阴道残端的空间稳定性[2].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的社区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哲 《吉林医学》2008,29(24):2367-2367
脑卒中是目前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引起人类残疾最主要的原因。中国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死于脑卒中。因此,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脑卒中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特别是社区康复护理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使得脑卒中后遗症的恢复率和十年存活率均显著提高。但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才刚刚起步,脑卒中的社区康复理论及具体的措施还不尽完善。  相似文献   

8.
陈红艳  谷林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80-180
社区康复护理已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使得脑卒中后遗症的恢复和十年存活率均显著提高。方法:①关节活动度评定:重点就是测量关节活动的范围。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③功能独立性评定。④简氏Fugl—Meye(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2月我社区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应用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借鉴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0.
1 康复计划的制定评估:除一般资料、疾病及诊疗情况、既往疾病史、家庭康复情况外,包括:①生理状况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定向力、语言表达、视野、吞咽、排泄、运动、感觉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③心理社会状况评估;④日常生活方式评估;⑤患者的知识、决策及行为性照顾能力评估;⑥主要照顾者的知识决策及行为性照顾能力评估; ⑦家庭情况,家庭一般情况、主要照顾者情况、家庭康复环境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奥马哈(Omaha)系统在脑卒中既往跌倒老年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方法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社区内经历过脑卒中和既往跌倒的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1月~2021年8月出院后曾经历过脑卒中和跌倒并已重返社区的老年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奥马哈系统的基础上接受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时长持续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跌倒次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MBI)测量]和医院综合焦虑抑郁情绪(HADS)自评分数。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和HADS结局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而MBI评分高于干预前,试验组的跌倒发生率和HADS结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MB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aha系统能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问题,指导护理干预,量化评估护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干预的模式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治疗两周后回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康复教育和护理措施、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结果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的患者MBI评分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前者改善更加明显,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康复干预组康复知识的知晓率增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可以在社区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中医又称为"中风",现代医学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一般临床表现为偏侧肢体麻木、偏瘫、言语困难、头晕头疼、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等,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大增加,但后期会遗留思维、言语、肢体等器官的功能障碍.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风危害进一步加重,如何早期识别中风危险因素及对患者进行恢复期康复训练及健康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急需掌握和熟悉的.  相似文献   

14.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社区62名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家庭康复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多种功能障碍,部分生活方式不利于康复,缺乏家庭康复训练,家庭设施未行相应改造,患者的综合自理能力及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堪忧,亟待得到适宜的家庭康复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干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约(80~130)/10万人,占各种疾病死因之首,致残率高达70%~80%,绝大多数患者在经历急性期住院后,带着伤残回家康复。为保证脑卒中患者在离院后得到持续的整体护理与健康教育,我院于2005年1月建立本病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小组,由社区服务中心护士负责定期访视和指导脑卒中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评定,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结论 采取有利于康复治疗技术实施的护理技术,最大程度减轻残疾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春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77-2478
<正>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疾病,它与肿瘤、心血管病并称人类三大杀手,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大大下降,但脑卒中幸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为制定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干预计划寻求依据。方法:对社区100名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康复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多种功能障碍,部分生活方式不利于康复,缺乏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家庭设施未行相应改造,患者的综合自理能力及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间有很大的差别。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令人担忧,期待得到适宜的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状况及康复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2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康复干预护理,对比2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FMA、FIM改善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比护理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内7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和Fegl-Meyer积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和Fegl-Meyer积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