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科医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全科医学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全科医生,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就应树立全面培养和提高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重点抓好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各项育人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论全科医学与全科医学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科医学是现代临床医学中的一个新兴专业,也是初级卫生保健中的重要内容,20世纪的80年代末引进我国后,得到了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务界的重视与支持,对于全科医学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助于促进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需求的全科医学以及根据学科建设如何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值得探讨,本文论述了全科医学的内涵、发展历程、形成因素和全科医学的特点,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关于全科医学理论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学科体系等7个问题上得出了一系列结论,但目前的研究在内容、方法、角度和学科视角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必须在全科医学的学科体系、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宏观性、潜在性的问题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全科医学的探索与实践天津市卫生保健协会(300000)王国俊全科医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全科医学的任务是对病人实行全面、连续的终身服务,与HFA/2000年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全科医学培养的全科医生具有知识面广、...  相似文献   

5.
我院是1个大型综合性职工医院,以往除负责十余万职工及家属医疗工作外,还担负青山地区的部分抢救工作,但在实施医保后,这种优势就不复存在.因此,利用现有卫生资料,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提是必须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专业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样具有较强的育人优势.课程思政是高校做好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发挥好高校专业课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会贯通,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是高校专业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7.
张科意 《上海医学》2003,26(10):774-776
全科医学是近 3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 ,引入中国仅 1 0年左右的时间。全科医学作为一门独特的临床医学学科 ,在有些国家被称为“家庭医学” ,而家庭医学又是由一门较老的医学分支 (通科医疗 )升华产生的。通科医师 (GPs)产生于 1 8世纪末至 1 9世纪初 ,由于其在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险体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很快从英国发展至美国等北美国家 ,并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卫生体制改革 ,其中的一项举措就是于 2 0世纪 60年代初着手设立的三年制通科住院医师训练项目 ,试图培养高素质的GPs[1 ] 。但值得接受的教训是 ,其先期与内科医师…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教育是中国医学院校国际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如何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下提高留学生临床教学质量,成为中国现阶段留学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中国医科大学本科留学生“全科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及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列举了现阶段留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留学生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比,混合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更能够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以及临床技能的掌握。笔者对未来留学生“全科医学”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为进一步临床教学改革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围绕医学生理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对医学类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认识到专业课德育的必要性,倾向于案例和情境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育人方式,要求德育内容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储备.结论:医学生理学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本,不断探索创新课程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0.
谈发展我国全科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全科医学的特点,国际全科医学的发展,我国发展全科医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及建立全科医学的教育结构体系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如何发展全科医学的问题。文章指出发展全科医学是适应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是适应“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需要,是适应我国发展社区服务业的需要。本文认为我国城乡三级医疗保健网为发展全科医学提供他保证,家庭病床的开展为全科医生发展提供了经验。文章最后从全科医学层次结构、过程结构、教育内容结构和几个方面讨论了发展,建立全科医学的教育结构体系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全科医学的教育结构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深入发展全科医学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科医学经过2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用以指导全科医师从事基层保健、全科医疗服务的独特理论和技能体系。我国的全科医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如全科医师人数少、素质差等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深入地、多方面地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才能满足目前对全科医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全科医学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全科医学已经过 1 0多年艰难的发展历程 ,从1 985年开始与国外的家庭医学界进行学术交流 ,到 1 996年 1 2月全国卫生工作大会及 1 997年 1月 1 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全科医学 ,培养全科医生” ,全科医学的发展从学术界自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成人高等教育医学专业中全科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与态度。方法 对临床医学和全科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结果 两个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对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全科医学教育的适宜模式、全科医学教育课程类型的认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医学生了解和认识全科医学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 ,同时 ,开展专科层次的全科医学专业的成人医学教育 ,以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适应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西北医学教育》2019,(6):1051-1054
"课程思政"是时代对高校医学生理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医学生理学具有"课程思政"的建设优势,需要系统谋划课程设计和建设方案、润物无声开展课堂教学,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于一体的教学目标,构建医学生理学"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赵睿  刘峰  朱坤  丁楠楠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8):1382-1385
目的 对本科教育阶段《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建设进行需求研究,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全科医学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5所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全科相关专业带头人以及承担《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师进行关键事件访谈;同时选取已经完成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临床专业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访谈的26名专家认为本科教育阶段《全科医...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医学免疫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7级临床班和2016级临床班为研究对象,对医学免疫学课程进行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感兴趣程度有所增加,对医学免疫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持认可态度,教学效果较好.结论:医学免疫学课程...  相似文献   

18.
全科医学教育与医学模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模式是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高度哲学概括 ,它反映了医学科学和医学实践总的特征。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 ,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活动 ,无一不是在一定的医学观和认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人类健康是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观察 ,还是从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全方位认识 ,人类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是单纯从生物学领域处理 ,还是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综合地研究 ,这种观念、认识及方法上的区别 ,实质上就是不同医学模式的反映。随着由单一的生物学角度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多元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学角度综合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20.
全科医学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2 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学观念引进我国以来,我国很多医疗机构和医学院校对全科医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社区全科医疗也进行了研究及实践工作,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对基层医生的全科医学转型培训工作。同时,在一些院校中已开设了《全科医学基础》这门课程,甚至开设了全科医学专业,但传统的医学教育方式不能完全体现全科医学的教学目的,因而对在校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形式进行研究势在必行。现就我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和探索谈一下体会。1 了解医学教育的需求背景医学教育必须与医疗体制的需求和社会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相适应,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