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5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报告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68例。根据CT扫描将病人分为双侧弥漫性脑肿胀及半球弥漫性脑肿胀。血管运动中枢受损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根据不同的病人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临床治疗必须掌握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进钢  姚家楫 《广东医学》1997,18(3):145-146
报告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63例,根据CT扫描将病人分为双侧弥漫性脑肿胀(27例)及半球弥漫性脑肿胀(36例)2组,治疗方法包括综合保守治疗以及开颅清除血肿和去骨瓣减压术。保守治疗者死亡9例,外科手术者死亡28例,2组合计死亡37例(58.7%)。文中对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病机理、临床分型和特点以及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5.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内(一般4~14小时)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膨胀.临床上常见,可以单独存在或与各类型颅脑损伤同时存在,是脑外伤后病死率很高的一种病症,是影响脑外伤预后的重要因素[1].我院自1994年4月~2000年1月共收治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58例.其中保守治疗40例,手术治疗18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56.90%.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等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PADBS患者的致伤原因、神经体征、救治时间、救治措施及预后。结果将156例患者按伤后3个月后预后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3组,效果较好组43例(27.56%),效果较差组36例(23.08%),死亡组77例(49.36%)。性别差异及血肿厚度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GCS、瞳孔大小、二次损伤、救治时间、伤后颅内压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DBS具有病情重、进展快及预后差的特点,大骨瓣减压手术对于年龄相对较轻、瞳孔有反应、救治时间小于1 h、术后及时保持颅内压稳定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总结48例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DBS)的临床特点、CT、MRI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提高DBS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残死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8例DBS,GCS得分3~5分14例,6~8分22例,9~13分12例。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35例。结果恢复良好7例(12%),重残19例(39%),死亡22例(46%)。结论DBS损伤机制同于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原发广泛脑损伤,除由于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继发性脑水肿与缺血造成的难以控制的颅高压引起脑疝需手术治疗外,大部分病人均需及早的重症监护,积极抢救。治疗目的在于控制颅内压增高,建立足够的通气和循环,改善脑灌注压,进行亚低温脑保护是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残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脑外伤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外伤患者手术过程中发生脑组织急性肿胀(AcutePosttraumaticCerebralHemispereSwelling,APCS)比较少见,但后果极为严重,往往导致死亡。现有4例该类型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例脑外伤患者,男3例,女1例,平均2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高金水1郑丰任2(广东省普宁市华侨医院脑外科1普宁市515300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脑外科2)关键词脑外伤;急性脑肿胀;地塞米松;治疗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颅脑损伤后的严重继发症。预后较差,以往资料其病死...  相似文献   

11.
李进  张勋  王莉 《中外医疗》2009,28(8):165-165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这一新的病理概念、诊断及治疗。方法通过对本院近期收治的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员的诊断治疗分析。结果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在脑外伤中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5例,男4J0例,女15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4岁,0~20岁8例,21~4J0岁29例,41~60岁15例,大于60岁3例。受伤原因:车肇事31例,自行车上跌下7例,坠落伤13例,钝器伤2例,1例原因不详。意识状态:原发持续昏迷47例,8例有中间清醒期。神经体征: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12例,单侧阳性6例,双侧阴性37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PADBS病例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56例PADBS出院时按COS分级:良好6例,中残8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9例。结论PADBS本身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主要靠头颅CT检查诊断,治疗比较复杂,应以综合治疗为主,对合并有颅内血肿者酌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由于CT普及应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发现率不断增加,其死亡率甚高。根据文献报道病死率高达80%以上。本文就其临床表现、CT征象、发病机理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如下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1994~2001年共收治脑外伤病人  相似文献   

16.
弥漫性脑肿胀 ( diffuse brain swelling,DBS)是发生在脑组织的广泛的弥漫性损伤 ,发生率高 ,治疗棘手 ,死亡率高。我院自 1 996年 9月至 2 0 0 1年 3月收治 DBS病人 82例 ,现就其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作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7例 ,女 2 5例。年龄 8~72岁 ,平均 31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70例( 85 .4% ) ,坠落伤 1 0例 ,其它 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30 min以内 6例 ,30 min~ 2 h46例 ,2~ 6h2 0例 ,6h以上 1 0例。全部病人伤后均出现意识障碍 ,入院时昏迷 65例 ,另 1 7例昏迷发生在治疗过程中。GCS3~ 5分 5 5…  相似文献   

17.
毛忠祥  黄录茂  李超  王卫红  程宏伟  肖瑾 《安徽医学》2017,38(12):1621-1623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是指创伤后4~14 h脑组织弥漫性膨胀或肿大. PADBS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其他类型颅脑损伤同时发生,临床治疗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达80%[1]. 目前,关于PADBS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尚不完全清楚,对于PADBS的患者,是否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 本文结合近年文献,对PADBS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展开综述,为PADBS患者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国平  詹荣举  刘青  俞忠 《实用全科医学》2010,8(4):422-422,465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脑肿胀患者的CT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外伤性急性脑肿胀患者,根据其24h内CT征象中线结构是否移位〉5mm为标准,分为A、B、C三组:一侧半球脑肿胀,但中线移位≤5mm为A组; 中线移位〉5mm为B组; 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不论中线是否移位为C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A、B和C三组患者手术生存率分别是78.6%、76.2%和40.0%。A、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手术与非手术生存率为77.1%和38.4%(P〈0.05); C组手术与非手术生存率为40%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CT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及恰当的手术时机是提高TABS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张燕 《中原医刊》2006,33(3):87-88
我科1999年2月~2005年2月收治292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发生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28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其中治愈3例,生活基本自理4例,遗留有头痛、头晕、癫疒间或劳动力下降者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4例,死亡率为50%。由此可见,早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6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谊  蔡洪 《四川医学》2004,25(6):675-676
目的 探讨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救治。方法 对1996年3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62例PADBS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保守治疗23例,死亡13例,病死率56.5%;手术治疗39例,死亡28例,病死亡71.8%.总病死率66%。结论 总的来讲PADBS救治困难,对于GCS8分以下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出血量大于30ml或中线移位,环池、基底池受压患者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