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10例腹膜原发间皮源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腹膜间皮源性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对腹膜间皮源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为腹膜恶性间皮瘤,4例为第二苗勒系统浆液性癌。大部分病例均为为腹膜弥漫、多发病变;1例第二苗勒系统浆液性癌累及双侧卵巢及输卵管表面。两者各有1例罕见生长方式即局限于肠壁呈内生性生长并阻塞肠腔,肿瘤主要位于浆膜层,累及肌层、黏膜下层及黏膜层。镜下恶性间皮瘤为上皮样细胞及肉瘤样细胞混合型者2例,2例为上皮样细胞为主型,2例为肉瘤样细胞为主型;4例第二苗勒系统浆液性癌均为高级别。恶性腹膜间皮瘤中上皮样型细胞及肉瘤样型细胞均不同程度的表达Calretinin、AE1/AE3、vimentin、CK5/6、WT-1、HBME-1,两种类型细胞均不表达CD34、Ber-EP4、CEA、CD117、desmin、SMA、DOG1。第二苗勒系统浆液性癌细胞表达ER、P16、PAX-8、P53、WT-1,灶状表达CK7,不表达CK20、Desmin、CK5/6、Calretinin、HBME-1、D2-40、CEA、PR、S100、SMA等。结论腹膜恶性间皮瘤、第二苗勒系统浆液性癌均起源于腹膜间皮,二者有相似的生长方式及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复杂多样且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临床容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且需与有类似生长方式或组织学形态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免疫细胞化学在辅助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免疫细胞化学是辅助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鉴别诊断良恶性细胞的主要手段。腺癌细胞敏感抗体有B72.3、Ber-EP4、MOC-31等;间皮细胞敏感抗体有calretinin、thrombomodulin、HBME-1等。最理想的标本制备方法是石蜡包埋法。  相似文献   

3.
心包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心包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其免疫组化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观察3例心包恶性间皮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心包恶性间皮瘤呈上皮样组织学改变(上皮样型间皮瘤),HBME-1和EMA( ),CEA(-)。1例为梭形细胞呈肉瘤样组织学变化(肉瘤样型间皮瘤),HBME-1、EMA、CEA、vi-mentin、desmin、CD34和Ⅷ因子均(-)。结论 心包恶性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免疫组化标记对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间皮瘤(OM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卵巢恶性间皮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0岁。全腹CT及妇科彩超示双侧附件区囊实性包块。免疫组化示AE1/AE3、vimentin、EMA、calretinin、mesothelial cell、CK5/6、WT1和D2-40(+),Ki-67阳性率为60%。结论卵巢恶性间皮瘤罕见,临床病理诊断较困难,确诊需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且需与腹腔原发或转移的其他肿瘤相鉴别。该肿瘤恶性度高,生存率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免疫细胞化学在胸腹水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胸腹水细胞学诊断虽的意义。方法:在217例胸腹水细胞涂片中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波形蛋白(vimentin)及钙结合素(calretinin)的表达,并与HE染色比较。结果:腺癌中CEA,K均为(+),鳞癌中CK(+),CEA部分(+),而vimentin和calretinin(-),间皮瘤,增生间皮细胞中CK、vimentin和calretinin为(+),CEA为(-),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应用于胸腹水细胞学涂片,选择特异的抗体(CEA,CK,vimentin,Caretinin)可以在癌细胞,恶性间皮瘤及增生性间皮细胞的鉴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7例PMM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PMM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1.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等。镜下肿瘤组织形态多样,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2种类型组成,具有向上皮和肉瘤样双向分化的特点。免疫组化示calretinin(6例)、AE1/AE3(7例)、EMA(5例)、CK5/6(5例)、HBME-1(6例)、vimentin(7例)均(+),CEA均(-)。随访6~30个月,2例死亡,5例存活。结论 PMM对其确诊需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根据肿瘤细胞异型程度、核分裂象多少和核的多形性,恶性间皮瘤可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且需与腹腔原发或转移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婴儿胸膜肺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升  刘光  王瑾  李琳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2,19(1):19-22,25
目的探讨胸膜肺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胸膜肺母细胞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4个月。咳喘伴紫绀3天。巨检:右肺肿物,组织大小9 cm×6 cm×4 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软;肿物与肺界限尚清,并占据大部分肺。镜检:肿瘤主要由原始胚胎性的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细胞中等大小,胞质少,核仁清,核分裂易见;部分区域主要由梭形及短梭形细胞构成的梭形细胞肉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结构区,其间可见分化尚好的软骨岛或软骨结节。免疫组化:瘤细胞vimentin(+),软骨结节S-100(+),残留上皮成分CK(AE1/AE3)、EMA和TTF-1(+),NSE局灶(+),间质细胞SMA局灶少许(+),CD99和bcl-2弱(+),desmin、myoglobin、calretinin、calponin、FLI、MyoD-1和CD34(-)。结论胸膜肺母细胞瘤较为罕见,但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组织病理学最典型表现为原始恶性小细胞聚集。临床上需要与肺母细胞瘤、肉瘤样间皮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评估波形蛋白(VIM)、神经特异度钙结合蛋白(CR)、间皮细胞(MC);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问皮瘤鉴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或胸膜活检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胸膜间皮瘤(11例)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3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胸腔积液脱落细胞中TTF-1、CEA、VIM、MC和CR五项指标,计算其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估五项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VIM、CR、MC、TTF-1和CEA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表达与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中的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IM在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0.9%(10/11),特异度为51.6o.4(16/31)。CR在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1.8%(9/11),特异度为83.9%(26/31)。MC在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2.7%(S/11),特异度为77.4%(24/31)。CEA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4.2%(23/31),特异度为90.9%(10/11)。TTF-1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7.4%(24/31),特异度为90.9%(10/11)。【结论】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TTF-1、CEA、VIM、CR和MC在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检查和一组免疫组化指标CK5/6、Calretinin、Caveolin、CEA、Vimentin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转移性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检查,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活检组织中CK5/6、Calretinin(Cal)、Caveolin(Cav)、CEA、Vimentin(Vim)的表达情况。结果:代胸腔镜活检转移性腺癌和胸膜间皮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100%vs.25%、25%vs.100%、75%vs.0%、0%vs.75%;胸膜转移性腺癌组织中Vim、Cav、Cal阳性率明显低于恶性间皮瘤(12.5%vs.100%,0vs.100%,0vs.100%,P<0.01);而CEA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高于后者(100%vs.0,P<0.01)。结论: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检查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转移性腺癌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腹膜原发性腺癌8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膜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腹膜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肿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5.7岁,以腹胀、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组织学表现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7例,黏液腺癌1例.免疫组化:8例广谱CK、CK7、EMA和p53(+),7例CA125和CEA(+),CK20、vimentin和calretinin(+)各1例.结论 腹膜原发性腺癌被认为是起源于第二苗勒管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组织病理类型与卵巢癌相似,因此诊断前必须证实双侧卵巢、输卵管及子宫无同类型肿瘤.免疫组化染色对于腹膜原发性腺癌与卵巢癌的鉴别无意义,但对除外胃肠道转移癌和恶性间皮瘤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腹水脱落细胞的石蜡包埋法,以及免疫组化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找出适于这项诊断的最佳抗体。方法:对59例胸腹水脱落细胞进行石蜡包埋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钙视网膜素(CAL)、癌胚抗原(CEA)、波形蛋白(VIM)、低分子量角蛋白(AEl)、高分子量角蛋白(AE3)的表达,并与常规涂片比较诊断结果。结果:在59例胸腹水中,常规涂片HE诊断阴性28例,可疑6例,恶性25例,应用脱落细胞石蜡包埋法 免疫组化检测鉴别出恶性积液29例,反应性积液30例。在28例肺癌中,CEA阳性率为100%。AEI为92.9%,而VIE和CAL则为阴性。结论:胸腹水脱落细胞石蜡包埋法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可提高阳性诊断率,CAI VIM CEA对癌细胞与问皮细胞的诊断有重要意义,AEl与AE3对鉴别鳞癌、腺癌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和胸膜穿刺活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胸膜穿刺活检的组织学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方法对120例外周型肺占位和胸膜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结果120例患者均成功取材。病理结果示腺癌34例,鳞癌40例,低分化癌14例,小细胞癌4例,恶性间皮瘤4例,间皮瘤6例,结核病变4例,炎性病变12例,隔离肺2例。其中3例假阴性,活检结果为炎性病变,手术后病理结果示鳞癌。气胸7例,未经治疗自愈,咯血1例,其它112例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对外周肺、胸膜病变活检,具有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丽萍  杨晓红  邬超 《华西医学》2009,(8):2018-2020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7例胸腔积液患者行首次胸膜活检术。结果:127例患者获取胸膜组织125例,穿刺成功率98.4%,经病理检查有41例为正常胸膜组织,特异性病理诊断84例,病理诊断阳性率(67.2%)。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38例(45.2%),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31例(36.9%),非特异性炎15例(17.9%)。38例恶性肿瘤经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分类,腺癌27例,小细胞肺癌2例,鳞癌2例,恶性间皮瘤2例,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未分化癌1例。发生并发症者4例(3.1%),全部为气胸,肺压缩均小于15%,未做特殊处理数日后自行吸收。结论:胸膜活检是一项安全、简单、有效的胸膜疾病的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4.
TTF-1在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王红梅  周小鸽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6):441-443,i0017
目的 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表达特异性及敏感性,探讨TTF-1对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潜在价值。方法 原发性肺癌95例,其中腺癌52例,肺鳞癌3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肺小细胞癌3例;正常肺组织4例,上皮样胸膜间皮瘤4例及186例人体其他部位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做成组织芯片;采用EnVision方法进行TTF-1检测。结果 TTF-1阳性信号的定位在细胞核。44/52例(84.6%)原发性肺腺癌、2/39例(5%)肺鳞癌、1/1例肺小细胞癌和2/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表达TTF-1,4例上皮样胸膜间皮瘤均不表达TTF-1,其他部位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除1例甲状腺癌外)均不表达TTF-1。另外,6/7例肝细胞出现很强的胞质(+),胆管上皮(-)。结论 TTF-1在原发性肺腺癌中的表达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TTF-1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标记用于原发和转移性肺腺癌的鉴别;它对于肺原发性低分化腺癌和鳞癌的鉴别也有一定价值,还具有鉴别肝细胞癌和胆管癌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和肺部肿瘤标志物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内科胸腔镜进行胸膜活检送病理,且在入院时即采集患者静脉血10 ml送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进行测定。结果 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中有良性病变32例(肺结核14例,炎性病变9例,肉芽肿性炎6例,脓胸2例,错构瘤1例);恶性病变44例(腺癌18例,鳞癌13例,小细胞肺癌6例,腺鳞癌3例,间皮瘤2例,大细胞癌1例,胸腺瘤1例)。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发现,血清中CEA、SCC-Ag、Pro GRP、CYFRA21-1水平在恶性胸腔积液组与良性胸腔积液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6、P=0.003和P=0.010),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各项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44例恶性胸腔积液中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患者剔除(即2例间皮瘤及1例胸腺瘤患者),将剩下的41例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分析结果显示CEA、Pro GRP和CYFRA21-1水平在NSCLC与SCLC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05,P=0.008),而SCC-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1)。结论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具有检出率高、准确性高的特点,尤其是对胸膜转移瘤的恶性胸积液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血清学指标可以在病理结果出来之前为医师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临床诊断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内科胸腔镜病理活检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镜下进行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69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被确诊,其中肺癌58例(腺癌41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5例、腺鳞癌4例),胸膜间皮瘤3例,直(结)肠腺癌胸膜转移3例,乳腺癌2例,胸腺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例。诊断阳性率88.5%(69/78)。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91.7%(33/36),平均拔管时间为5.6 d(2~13 d)。主要并发症:胸痛29例(80.6%),发热16例(44.4%)。结论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恶性胸腔积液进行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7.
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刚  王玮  李振华  康健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50-52,55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内科胸腔镜诊断的2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与临床常用的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学、生化指标、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等比较,评估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优势.[结果]20例患者中经胸腔镜直视下多部位取材病理活检的确诊率为85%(17/20):恶性间皮瘤5例,胸膜转移瘤5例,结核性胸膜炎6例,非特异性炎症1例;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0.9%(10/11),特异性为100%(10/10).胸部CT显示胸膜厚度>1 cm,胸腔积液CEA/血清CEA>1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5.6%(5/11)、100%(5/5)和80%(4/5)、75%(3/4),两者敏感性均低于内科胸腔镜( P <0.01);内科胸腔镜的常见并发症为活检部位出血、疼痛及发热.[结论]使用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为一种安全、有效、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其中9例加增强扫描。结果所有的病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其中弥漫性胸膜增厚10例。14例中,呈结节状胸膜增厚4例,肿块状胸膜增厚7例,环状胸膜增厚3例,胸膜增厚≥1cm者12例。合并胸腔积液、纵隔固定、患侧胸腔体积缩小10例。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讨经皮穿刺瘤灶内注射~(32)p—碘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悲性胸膜间皮瘤行CT导引下经皮穿刺瘤灶内注射~(32)P—碘油乳剂,单次注射4例,多次注射8例;单点注射2例,多点注射10例;注药后每隔两周复查。结果:注药后11例自觉症状好转,8例病灶范围缩小。胸水减少。无副反应出现。结论:经皮穿刺瘤灶内注射~(32)p—碘油乳剂是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有效的姑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