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0,(32):1009-1010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由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存在,导致经肝门静脉和髂静脉间的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从而使大量的门静脉血液绕过肝而进入体循环,这是目前认为的肝性脑病发病的主要机制[1]。  相似文献   

2.
季朝金  辛同令 《右江医学》2004,32(4):368-368
门静脉高压症发展到一定程度,常被迫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关于术式的选择,至今尚有争论。传统的门体分流能有效地防治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但是术后脑病发生率高;门奇静脉断流术能维持门静脉向肝内流量,术后脑病发生率低,认为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术式。但是,远期复发率较高。我院自1990年3月~2000年3月对20例门静脉高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最常见病因为肝硬化。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等。  相似文献   

4.
肝性脑病 (Hepaticencephalopathy ,HE)曾称为肝昏迷(Hepaticcoma) ,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性格行为失常和意识障碍。门体分流性脑病 (Porto -systemicencephalo pathy ,PSE)系由于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支循环建立所致的自然分流 ,或门腔分流手术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绝大多数PSE发生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 ,此种综合征具有可逆性 ,多随诱因消除而纠正 ,但易于复发。1 病因各种严重的急性和慢性肝病均可伴发HE。急性肝性脑病多由急、慢性重…  相似文献   

5.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发病机制是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肝性脑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预后极差[1]。在肝性脑病的早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综合性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明  相似文献   

6.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于肝脏严重损害,肝功能衰竭,不能清除血液中有毒代谢产物;或由于门静脉与体循环发生直接沟通,有毒物质未经肝脏处理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为特点并出现意识行为改变或昏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与氨中毒有关,其次与假性神经递质作用、氨基酸代谢不平衡、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等有关。肝性脑病的出现主要是肝脏功能衰竭所致,随着肝功能的恶化呈加重趋势,目前肝性脑病的治疗仍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综合治疗。现就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性脑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于肝脏严重损害,肝功能衰竭,不能清除血液中有毒代谢产物;或由于门静脉与体循环发生直接沟通,有毒物质未经肝脏处理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为特点并出现意识行为改变或昏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与氨中毒有关,其次与假性神经递质作用、氨基酸代谢不平衡、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等有关。肝性脑病的出现主要是肝脏功能衰竭所致,随着肝功能的恶化呈加重趋势,目前肝性脑病的治疗仍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综合治疗。现就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常伴有食管胃静脉的曲张出血和脾功能亢进,清除脾亢是临床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目的.PTVE联合PSE治疗既能有效止血,又能保护肝功能和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是一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2014年收治的肝硬化行TIPS术患者90例,选取穿刺门静脉左、右支各45例,比较术后肝性脑病和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期间,穿刺门静脉左支发生肝性脑病4例,穿刺门静脉右支发生肝性脑病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门静脉左支发生支架内狭窄3例,穿刺门静脉右支发生支架内狭窄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门静脉左支建立分流道可以降低术后肝性脑病及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钟先荣  李金明 《中原医刊》2006,33(18):50-52
门静脉高压症是以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为特点的一组症侯群。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上该病症病人晚期致死的直接原因。对此,传统的外科治疗中主要有分流术和断流术。分流手术其术后易并发肝性脑病或(和)吻合口血栓栓塞等,病死率较高,所以原先  相似文献   

11.
杨福 《当代医学》2014,(17):88-89
目的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离术与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门静脉高压患者39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19例,采用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对照组20例,采用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术后后比较患者常规项目和并发症情况,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近期内肝功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再出血率较高,对照组部分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结论断流术和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各有自身优势,断离术即刻止血效果较好,又可维持肝脏血流,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率低,因操作较为简单适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断流加分流联合手术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断流加分流联合手术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PHG)的影响。方法 :观测比较 4 8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联合手术前后PHG、FPP(自由门静脉压 )、PVF(门静脉血流量 )的变化及术后肝性脑病、再出血的发病情况。结果 :术后 ,这些病人的PHG发病率、FPP、PVF均显著下降 ,术后 3例病人发生肝性脑病 ,2例病人出现再出血。结论 :联合手术可降低门静脉高压症病人PHG的发生率 ,术后肝性脑病发病率及再出血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表现为上腹不适、呕血、便血、头晕、心慌、面色苍白,严重者诱发肝性脑病,出血性休克,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并肝性脑病28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新  罗洪娥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1006-1007
肝硬化在临床上较常见,以多系统受累,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其中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在临床上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易与肝硬化并低渗性脑病相混淆,我科于2002年1月-2007年6月收治了肝硬化并肝性脑病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滞,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组病理综合征.我国门静脉高压症90%的病因是肝硬变[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中最凶险的并发症,出血量大,死亡率高,手术危险性大.门静脉高压症手术主要针对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进行止血及纠正脾机能亢进,术后再出血、肝性脑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因此充分做好手术前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从2005年8月~2009年9月,我科共收治3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后,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蒲玲 《肝博士》2006,(1):34-36
肝性脑病是由于肝脏严重损害,肝功能衰竭,不能清除血液中有毒代谢产物;或由于门静脉与体循环发生直接沟通,有毒物质未经肝脏处理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中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意识行为异常和昏迷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主要与氨中毒有关,其次与假性神经递质作用、氨基酸代谢不平衡、电解质和酸代谢紊乱等有关。肝性脑病是各种肝脏疾病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后可因意识丧失而发生昏迷,故又称肝昏迷。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组病理综合征。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目的是防止急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对无黄疸、无明显腹水患者,应积极争取手术,以防再出血和并发肝性脑病,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理想的外科处理门静脉高压症和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应该能够有效控制出血,同时其手术过程对患者肝功能影响少,手术并发症、死亡率和术后肝性脑病等发生率要低。近期由于腹腔镜手术技术提高,使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处理门静脉高压症成为可能。文章介绍笔者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断流术的经验,主要包括手术适应症、术前准备、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和并发症防治等。  相似文献   

19.
关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与肝硬化分级之间的关系目前知之不多,通过脉冲多普勒超声,研究了37例肝硬化和正常人的门静脉直径、最大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率。结果:肝硬化和正常对照之间的门静脉直径无差异,但Child C肝硬化的最大血流速度比Child A和Child B及正常对照显著降低。Child C和Child B级肝硬化的血流率显著小于Child A和正常人。有腹水和肝性脑病的患者之最大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率与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肝硬化分级的恶化,门脉血流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20.
吴兵 《苏州医学》2009,32(1):6-9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等。其中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病死率最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现结合中华医学会共识意见及相关文献就控制活动性急性出血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