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女性后纵膈占位患者在全麻下行肿瘤摘除术,术中探查按压肿瘤时患者突然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及高血压危象。快速病理检查提示嗜铬细胞瘤.随停止进一步手术。经过18天的精心准备后.再次手术.顺利切除肿瘤。后纵膈嗜铬细胞瘤极其罕见,容易误诊,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钙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在嗜铬细胞瘤摘除术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10/2002-7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10例。术前口服尼卡地平(40~80mg,2次)10~14d作为手术前控制血压的药物,术中控制收缩压在16.0-21.3kPa之间,调节尼卡地平静脉注射浓度[(1-μg/kg.min)],在结扎肿瘤的引流静脉前停药。结果2例在术中分离肿瘤时出现高血压危象(收缩压>26.7kPa),但被尼卡地平有效地控制住。另4例术中血压波动不大。所有患者术后均无须使用升压药。结论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是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可以替代常规的α-受体阻滞剂作为嗜铬细胞瘤手术前、术中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术中切除肿瘤前后血压发生波动,均经药物纠正。1例行肿瘤切除加前列腺摘除术的患者,术后5h膀胱出血加重,二次手术探查止血。肿瘤未能切除的1例,术后2个月死亡。病理诊断:3例为恶性嗜铬细胞瘤,3例为良性嗜铬细胞瘤。结论与排尿有关的高血压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心慌及出汗提示膀胱嗜铬细胞瘤可能。一旦确诊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能够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肿瘤,在所有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中占85%~90%,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生率为0.2%~0.6%。由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故术前诊断、鉴别诊断及充分的术前准备尤为重要。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一线方案,但嗜铬细胞瘤患者易出现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致死性并发症,故麻醉风险较高。近年来仍有多个病例报道围术期出现恶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 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病例3例.年龄分别为41、28、32岁,均为妊娠期间出现高血压,并伴有头痛、心悸、多汗等症状,分别于妊娠27周+1,12周+4,14周+3就诊.24 h尿儿茶酚胺明显升高;肿瘤位于右肾上腺2例,双侧肾上腺1例,肿瘤直径4.5~10.0 cm,术前诊断"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结果 例1于孕32周行全麻下剖宫产术,顺利分娩一健康女婴,同时行后腹腔镜下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切除7.0 cm肿瘤1枚.例2及例3均选择流产.例2行后腹腔镜下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切除右肾上腺4.5 cm肿瘤1枚.例3拒绝进一步治疗.例1及例2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嗜铬细胞瘤.结论 对于妊娠早期出现高血压、典型发作性高血压或伴有头痛、心悸、大汗三联征,分娩后高血压仍未恢复正常的孕妇,应考虑嗜铬细胞瘤;及时诊断可显著降低母亲及胎儿死亡率;处理上应根据妊娠所处的时期及嗜铬细胞瘤的功能状态选择恰当的方式.妊娠中期是较理想的手术治疗时机.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 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病例3例.年龄分别为41、28、32岁,均为妊娠期间出现高血压,并伴有头痛、心悸、多汗等症状,分别于妊娠27周+1,12周+4,14周+3就诊.24 h尿儿茶酚胺明显升高;肿瘤位于右肾上腺2例,双侧肾上腺1例,肿瘤直径4.5~10.0 cm,术前诊断"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结果 例1于孕32周行全麻下剖宫产术,顺利分娩一健康女婴,同时行后腹腔镜下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切除7.0 cm肿瘤1枚.例2及例3均选择流产.例2行后腹腔镜下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切除右肾上腺4.5 cm肿瘤1枚.例3拒绝进一步治疗.例1及例2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嗜铬细胞瘤.结论 对于妊娠早期出现高血压、典型发作性高血压或伴有头痛、心悸、大汗三联征,分娩后高血压仍未恢复正常的孕妇,应考虑嗜铬细胞瘤;及时诊断可显著降低母亲及胎儿死亡率;处理上应根据妊娠所处的时期及嗜铬细胞瘤的功能状态选择恰当的方式.妊娠中期是较理想的手术治疗时机.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附151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提高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151例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麻醉管理、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经验。男82例,女69例,年龄15~73岁,平均39岁。肾上腺内120例,肾上腺外31例。结果 肿瘤切除术132例,肿瘤囊内剜除术1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7例。术中死亡l例。术后血压正常136例,仍需持续用药控制15例。良性嗜铬细胞瘤137例,9例复发;恶性嗜铬细胞瘤14例,其中10例5年内死于肿瘤转移。结论 手术切除肿瘤是嗜铬细胞瘤的根治方法,正确的术前诊断和围手术期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7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中高血压5例,其中4例在排尿时发作;间歇性肉眼血尿3例。5例B超检查发现膀胱肿瘤,6例膀胱镜检查见黏膜下肿瘤;2例尿VMA升高。术前确诊2例,口服α受体阻滞剂2周。7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开放手术,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中血压波动2例。结果 6例经术后常规病理、1例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随访1-10年,1例术后2年转移,诊断为恶性嗜铬细胞瘤,其他6例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 血尿、高血压和排尿时典型发作三联征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可应用B超、CT、MRI、131I—MIBG作定位诊断,尿VMA和尿儿茶酚胺作定性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治疗(附22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探讨降低嗜铬细胞瘤手术死亡率的方法,采用在围手术期治疗后再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22例,结果无一例死亡。并就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诊断及准备、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进行讨论,认为应明确诊断,准确定位,充分扩容,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术中避免不必要的探查。重申术中、术后应用升压药对于血压平稳过渡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2年~2008年我院施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静止型嗜铬细胞瘤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静止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尿儿茶酚胺(DA)、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尿香草基苦杏仁酸(VMA)均正常或略高于正常值,肿瘤直径2.0~4.5 cm,所有病例均行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术中血压无上升,4例轻度上升,2例发生高血压危象,无一例死亡。结论:静止型嗜铬细胞瘤在临床上有潜在的危险性,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及时妥善处理,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高危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处理(附35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高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手术治疗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结果:27例肿瘤位于肾上腺,8例位于肾上腺外。切除肿瘤33个,平均直径10cm,平均重量350g;2例因切除困难,仅作活检。4例为复发性嗜铬细胞瘤,3例证实为恶性嗜铬细胞瘤。结论:高危嗜铬细胞瘤术前必须有充分的药物准备和明确的定位诊断,术中应严密监测和处理血压波动,术后须注意低血糖现象。  相似文献   

12.
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分析(附19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处理的方法,提高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分析外科手术治疗19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准备不充分,术后均死亡;17例嗜铬细胞瘤经允分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后临床治愈.随访1-7年.血压均正常。结论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外科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关键,包括:术的控制血压、扩容、抗心律失常、改善一般状况、术前用药、麻醉选择以及术中、术后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腹和腹腔镜操作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3年5月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101例的临床资料,腹腔镜组49例,开放组52例,记录2组在麻醉插管后、建立气腹/手术开始、游离肿瘤、肿瘤切除后、返回复苏室5个时点动脉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的变化,比较术中心动过速(HR100次/min)、高血压危象(血压180/100 mm Hg)、低血压(SP90 mm Hg)的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5个时间点的SP、DP、HR以及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高血压危象、心动过速或低血压3种情况中的至少1种)的发生率,心动过速、高血压危象、低血压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99.4±36.2)min vs.(154.5±75.0)min,t=-4.751,P=0.000],术中出血少[中位数50(10~1300)ml vs.300(50~10 000)ml,Z=-6.529,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5.8±1.9)d vs.(10.8±4.6)d,t=-7.188,P=0.000]。结论CO2气腹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中能得到良好的耐受,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并不增加特别的风险。因为其损伤小、恢复快,腹腔镜可以作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嗜铬细胞瘤手术术前常用α受体阻断药,术中先阻断瘤血供再切除肿瘤。近年,术前也用钙通道阻断药作准备,或伍用其他抗高血压治疗如用非选择性α拮抗药及选择性α_1受体阻断药,有时也只用单一药物的疗法。作者报道1例已转移的嗜铬细胞瘤,术前仅用地尔硫(?)(diltiazem,硫氮(?)酮),术中却出现血压急剧波动。此例男病人70岁,5年前在吸入麻醉下切除嗜铬细胞瘤和右肾,术前用α和β肾上腺素能阻断药准备,术中血压控制良好。此次入院前突然出现左侧轻度偏瘫,血压高达26.7/14.7kPa,血浆肾上腺素190pg/ml和去甲肾上腺素970pg/ml(正常值上限分别为110pg/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增进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0年至2010年36例经病理证实为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就诊原因:高血压28例,排尿终末血压升高5例,查体发现1例,腹痛就诊2例.36例均检测24 h尿香草基扁桃酸(VMA),VMA异常升高阳性率为88.9%(32/36).经腹部B超、CT、MRI及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 I-MIBG)等检查进行定位.36例均行手术治疗,4例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本组异位嗜铬细胞瘤单发34例,多发2例.手术切除肿瘤直径为3.4~18.2 cm.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嗜铬细胞瘤,其中恶性嗜铬细胞瘤9例.结论 VMA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131 I-MIBG定位、定性准确可靠.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嗜铬细胞瘤也成为一种术式选择.恶性异位嗜铬细胞瘤术后可给予131 I-MIBG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对不典型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8例,均无高血压病史,内分泌功能检查仅3例尿儿茶酚胺(CA)和尿3-甲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水平轻度增高。21例肿瘤〉3C/T/者增强CT均可见肿瘤周边强化明显,内部有不均匀强化,个别可见偏心液化;7例肿瘤≤3cm者周边与内部强化较均匀一致。根据影像学检查拟诊为不典型嗜铬细胞瘤,2001年以前收治的12例术前未给予降压药和扩容准备;其后收治的16例术前3d每晚给予多沙唑嗪缓释片4mg,术晨加服4mg进行药物准备,不扩容。结果28例均行开放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血压波动14例,其中术前未服用多沙唑嗪缓释片组3例出现高血压危象,服用多沙唑嗪缓释片组无高血压危象。术后诊断隐匿型嗜铬细胞瘤14例,无功能嗜铬细胞瘤14例。结论 不典型嗜铬细胞瘤特别是隐匿型嗜铬细胞瘤应引起泌尿外科医生足够重视。术前应用缓释型“受体阻滞剂对于保证术中血压的平稳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4年以来术中应用硫酸镁控制血压切除嗜铬细胞瘤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5岁。病史3个月~3年。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术前明确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全部行肿瘤切除手术,并经病理证实。对同期明确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术前应用受体阻断剂酚苄胺控制血压并补充血容量,术中未应用硫酸镁的病例,按年龄、性别配对选择8例作为对照组,以探讨硫酸镁控制嗜铬细胞瘤高血压情况。硫酸镁组8例患者术前未应用扩血管药物和补充血容量,而采用术中静注硫酸镁、适量扩…  相似文献   

18.
<正>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为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位于肾上腺者占80%~90%,且多为一侧性。目前较统一观点为:嗜铬细胞瘤特指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drenal pheochromocytoma)。肾上腺外及异位嗜铬细胞瘤统称为副节细胞瘤(paraganglioma)。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并定位,应及时切除肿瘤,否则有肿瘤突然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术中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旁、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中的肿瘤,最常见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这种肿瘤持续或间接地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以致由此造成的一系列心血管症状。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腹腔镜下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但此类手术术中要求较高水平的护理配合。现就我们的体会加以总结报道。  相似文献   

20.
腹膜后肿瘤来源众多,其中异位嗜铬细胞瘤最为凶险,因为术前易漏诊,且药物、麻醉和手术操作等因素都可诱发儿茶酚胺危象,未经过术前准备的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术期死亡率高达47%[1]。所以,有必要了解嗜铬细胞瘤的特点和处理。异位嗜铬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