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延波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5):38-38,73
患者 ,女 ,2 5岁。因发热、咳嗽伴咯脓痰 2天 ,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 ,无重大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体检 :T 37.8°C,P 95次 /分 ,R 2 6次 /分 ,BP110 mm Hg/ 75 mm Hg(1mm Hg=0 .133k Pa)。神志清晰 ,精神佳 ,口唇红润 ,咽部充血 ,双侧扁桃体 度肿大 ,充血明显 ,未见脓栓 ;心肺查体无异常发现 ;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 :WBC13.5× 10 9/ L,RBC4 .33× 10 1 2 / L,Hgb12 0 g/ L,PL T2 5 2× 10 9/ L,中性粒细胞 0 .2 3、淋巴细胞0 .77。胸透未发现异常。门诊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鱼腥草 4 0 ml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  相似文献   

2.
<正>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7岁。因发热、流涕伴乏力1d就诊。既往“磺胺”过敏。查体:T38.5℃,咽红,双侧咽扁桃腺I度大,心肺未见异常。血WBC 6.1×10~9/L,N82.7%,L9.6%,M7.7%。胸透未见异常。诊为上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2岁,以“发热伴咳嗽半月”入院。患者于半月前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波动于380C~390C,伴间断性干咳。在单位按“感冒”、“肺部感染”治疗未见好转。病后感乏力、消瘦、出汗。入院后查血常规Hb90g/L,WBC6.8×109/L,N0.56,L0.44,血沉40mm/h,胸片示右肺中叶可见一浸润性病灶,PPD试验阳性。人院诊断:Ⅲ型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抗痨治疗一周,体温仍未下降,遂行血培养(一),骨髓穿刺见红系增生活跃,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Sm抗体(+),抗RNP抗体( +)。追问病史,近期内有光过敏性皮炎及多关节痛病史,系…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6年以来收治肺炎性假瘤4例,于术前均诊断为“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炎性假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女,61岁。黄脓痰伴发热2月余。胸片示右肺中叶团块状阴影,边界不清,内有斑状透光区。术后病理右肺中叶炎性假瘤。例2,男,45岁,咳嗽,胸闷伴发热20余天。胸片示左下肺后外侧3×2cm 团块影,边界清、无分叶与毛刺、与胸膜有条索状阴影相连,支气管镜示左下肺支气管炎症。术后病理左肺下叶炎性假瘤。  相似文献   

5.
肺畸胎瘤(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胸外科从1969~1979年共施行200多例肺切除手术中发现肺畸胎瘤2例,现报导如下: 例一,女性,33岁。咳嗽,痰中夹带血丝半年,胸透右肺门部发现肿块阴影,抗感染治疗后,肿块不消失。X线胸片示:右中叶肿瘤伴中叶不张。于1979年5月9日施行右侧开胸,肿瘤局限于中叶纵膈面,约8×5×5cm,表面高低不平,作右肺中叶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3岁,因发热、腹痛、皮肤黄染4天入院。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伴阵发性腹痛,以脐周为甚,皮肤出现黄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0.5×109/L,N:88.7%,L:8.1%,RBC:4.85×1012/L,Hb:83g/L,PCT:369×109/L。尿常规:尿胆元(+),胆红素(+),隐血(+),蛋白(+),肝功能:TB:17umol/L DB:4.5umol/L ALT:371U/L,HBsAg(-)。在当地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无好转,急转入我院,查体:T:38.9℃,HR:149次/分,R:30次/分。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双耳周围无肿痛,左侧颈部可触及一个2×2×3立方厘米的包块,质软有触痛,咽红,双侧扁桃体Ⅰ度…  相似文献   

7.
肺吸虫病在临床上多以咳嗽、胸痛、咯血为主要症状,而以肝肿大合并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者少见,现报告1例。患儿男,12岁。以反复上腹部疼痛伴发热50余天为主诉入院。门诊血检WBC18.4×10~6/L,N0.09,E0.73,L0.14,MO.04,Hb80g/L。尿检WBC偶见。胸透示右膈稍抬高。曾住我院,B超检查发现肝肿大,膈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1岁,主因发热1周,伴咳嗽、咳黄色脓痰1d入院。患者于1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7℃,不伴头晕、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症状。院外口服"抗感冒药"无效,于7月5日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4.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69。颅脑CT扫  相似文献   

9.
患者许某,女,7岁,因咳嗽、发热入院治疗。体检:T 37.5~39℃,以午后为高,右中肺可闻及湿罗音,血Rt:WBC3.8×10g/L,N0.57,L0.43;胸片:右肺有叶片状阴影,诊断为右肺肺炎。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76岁。因不明原因发热1月入院。患者1月前坠床后开始发热,最高体温达39.5℃,伴寒战,食欲减退,偶有尿频、尿急,无腹痛、腹泻等症状。检验血常规:WBC25.5×109/L,GR65.9%,RBC4.54×1012/L,PLT70×109/L。尿蛋白++,肝肾功能正常。给予抗生素治疗1月无效,遂以"感染性发热"转入笔者所在科。入院专科查体:腹软,全腹无压痛、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54岁,汉族。因"口渴、多饮、多尿3年,发热伴咳嗽、咳痰10 d"就诊。2007年确诊为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未严格饮食控制。空腹血糖波动在9.015.5 mmol/L。入院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咳嗽,咳少量黄脓痰,体温最高38.5℃,热前不伴寒战。院外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及对症治疗,用药3 d后体温隆至正常,10 d后黄脓痰消失,但咳嗽症状较前加重,并出现咳痰带血,多为暗红色血块。为进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致小儿白细胞减少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1女,4岁,因发热、局部水疱,于2003年5月20日前来我院就诊。检查:T38.5℃,血象:WBC9.6×109·L-1,L0.571,N0.429,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更昔洛韦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qd。次日患儿恶心、头痛,查血象:WBC3.1×109·L-1,L0.451,N0.549,立即停药,改用利巴韦林2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qd,连续使用5d,口服板蓝根冲剂6g,tid;吗啉胍0.1g,tid;局部使用滑石粉、烧伤油处理,5d后,疱疹结痂,观察2d后,查血象:WBC7.3×109·L-1,正常出院。例2女,5月龄,因腹泻,于2003年7月8日就诊。检查:T38.2℃,血象:WBC9.1×109·L…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69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1周”入院。1周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呈黄脓痰,量少,易咳出,伴发热,自测体温最高为39℃,全身酸痛、乏力、寒战。自服药物(具体不详)后咳痰减轻,转为白色泡沫状,量少,易咳出,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体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5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4%,行胸部CT示:右肺下叶可见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欠均匀,边缘毛糙,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9岁。无诱因出现发热、髂骨疼痛,伴腹胀、纳差,就近给予药物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患者于2008-07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查体: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肋下未及,胸骨压痛阴性,脾左侧肋缘下5~6 cm,心肺正常。腹部B超示:脾厚6.1 cm,左侧肋缘下9 cm,切迹明显,实质回声均匀。血常规:WBC 234.42×109/L,RBC2.77×1012/L,Hb 76 g/L,PLT 90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骨  相似文献   

15.
例1,男,31岁。因纳差、腹胀伴皮肤黄染1月余入院。小便黄,大便渐转灰白色,有时感腹部隐痛。体检,T36.5℃,巩膜及皮肤黄染。腹软,肝肋下3cm,右上腹触及肿大之胆囊,脾左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Hb113g/L;WBC15.1×10~9/L,N0.78,L0.22:ESR4mm/小时,Ⅱ40u。胸透无异常。腹平片于上腹部脊柱两旁见散在小砂粒样钙化灶。B 超示胆囊14.5×4.2cm,胰腺形态不规  相似文献   

16.
肝癌破裂出血合并肝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71岁,主因“阵发头晕10余天”以“急性脑梗塞”入院。既往于1999年行肝动脉血管造影肝内有少血供占位。入院后查腹部B超示肝内实性占位较前增大,肿瘤标志物AFP43.37ng/ml。患者出现腹痛,伴发热,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Murphy's(-),肠鸣音正常。腹部CT提示:肝右叶占位11.8cm×8.5cm,考虑血管瘤,血常规示WBC10.18×109/L、HGB116g/L、PLT79×109/L、L11.4%、N81%,肝功示ALT111.2u/l、AST27.4u/l,予抗炎、保肝治疗,腹痛症状缓解,但仍有发热。后患者再次出现腹痛,呈持续性,伴恶心,不能进食,呃逆,查体:腹软,右上腹压痛阳…  相似文献   

17.
头孢吡肟致喉头水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7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40余年,加重伴血丝痰10d,于2005年9月27日入院。入院后拍胸片显示:双肺散在点片状阴影,右上肺有片状密度增高影。肺CT显示右上肺肺癌(鳞癌可能性大),双肺肺气肿,肺大疱。10月9日痰中找到鳞癌细胞。明确诊断为右上肺鳞癌、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大疱。血常规:WBC11.9×109/L,中性粒细胞84%。立即给予抗炎、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既往无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史,经头孢唑林钠皮试阴性后给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静脉滴注,13d后患者仍有咳嗽、咯黄痰症状,复查血常规:WBC9.8×109/L,中性粒细胞74.5%。因此换用…  相似文献   

18.
双黄连制剂治疗病毒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确切 [1 ] ,但随着该制剂的广泛应用 ,其不良反应常有报道 ,多见皮肤变态反应、消化道反应及局部静脉炎 [2 ] 。静滴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在用药后 2 0~ 30 min[3] 。作者曾遇到两例静滴双黄连致急速呕吐的病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1:病人 ,男 ,37岁 ,因发热、鼻塞、流涕伴咳白痰 1d来院就诊。查体 :体温 38.3℃ ,咽稍充血 ,扁桃体 I°肿大 ,未见脓苔 ,双肺呼吸音稍粗。血象 :WBC6 .35× 10 9/ L;N4 5 % ,L 5 5 %。胸透示双肺纹理正常 ,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既往无过敏史。给以 …  相似文献   

19.
汤正明 《贵州医药》2004,28(4):293-293
刘某,女,50岁,贵阳市人,家庭妇女。因反复发热伴关节肌肉疼痛2月于2002年11月25日入院。2月前无明显原因畏寒、发热,体温37.5℃~39.3℃,伴全身关节肌肉疼痛,以下午及晚夜间为重,曾在外院及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消失,以沙门氏菌感染给予氨苄西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半月好转,近1周病情反复,应用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故前来我院就诊。病后有乏力、纳差、头昏等症状,偶有咳嗽、咳黄脓痰,无咯血、胸痛、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头痛及其他症状。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 ,46岁。因发热 3d ,收住我院治疗。体检 :神志清楚 ,体温 39℃ ,呼吸 1 8次·min 1 ,脉搏 88次·min 1 ,血压 1 1 2 .8 67.7mmHg(1mmHg=0 .1 33kPa)。咽部充血明显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 31 .8× 1 0 9·L 1 ,中性粒细胞 0 .90 ;胸部X线平片示 :右肺中叶模糊阴影 ,诊断为右肺肺炎。给予抗感染治疗。医嘱头孢曲松钠 2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1 0 0mL ,静脉滴注 ,bid,红霉素 50万U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0 0mL ,静脉滴注 ,qd,连用 5d ,体温降至正常 ,复查胸部X线片 :右肺中叶炎症有好转 ,改用舒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