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宿宝源 《河南中医》2002,22(3):62-63
腕踝针是在腕部和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方法。是把人体前后正中线为标线 ,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分六个纵行区。又以胸骨末端和肋弓交界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身体水平线称横膈线 ,将身体六区分成上下两半 ,横膈线以上各区加“上”字 ,横膈线以下各区加“下”字 ,如上1区、下1区 ,以此类推用称各区。腕部和踝部各有六个点分别代表上下六个区 ;①腕部 :进针点共6个。约在腕横纹上二横指 (内关、外关穴 ) 1圈处。从掌间尺侧至桡侧 ,再从腕背桡侧至尺侧 ,依次称为上1、上2 、上3 、上4、上5、上6。踝部进针点共 6…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3,(9):1200-1201
目的:探析尺胫针疗法中"痛位在任脉,取少阴皮部"之刺激点选取依据。方法:尺胫针疗法刺激点的选取原则是依据疼痛部位所属十二经脉而确定病经,再选取该病经尺部或胫部之相应皮部。而当疼痛位于人体前正中线的任脉时,刺激点选取何经之皮部却难以把握。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认为任脉与少阴经在经脉循行、交会穴、络脉分布、生理病理上均密切相关。结论:发生于人体前正中线任脉的疼痛时,取少阴经尺(胫)部皮部疗效较佳,即"痛位在任脉,取少阴皮部"。  相似文献   

3.
柏树祥 《新中医》2003,35(1):47-47
目的:观察腕踝针踝部第1区治疗急慢性睾丸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腕踝针踝部第1区穴位埋针,24小时取针,每天1次,急性期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期配合患部热敷治疗。结果:18例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2例。结论:腕踝针踝部第1区埋针治疗睾丸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平衡针结合踝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和对照组50例(采用电针治疗)。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对疼痛进行评估,用腰椎疾患治疗效果评分表对腰椎功能状态进行临床评定,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定疗效。结果:2组止痛效果、腰椎功能改善指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止痛效果、腰椎改善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愈显率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5.
王才源 《针刺研究》1998,23(1):12-15
本实验研究了前根在痛信息和针刺镇痛信息中的传入作用:(1)切断大鼠左侧L4、L5前根前,大鼠处于正常状态下,左右两侧大腿外侧部痛阈没有明显差异。(2)切断左侧L4、L5前根后第三天,切断侧痛阈较切断前和对照侧的痛阈均明显增加。(3)如果在切断后第三天给予电针刺激,切断侧针效与切断前电针刺激后的针效和对照侧电针刺激后的针效相比较,虽有升高,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眼针浮针结合法与单纯眼针疗法、单纯浮针疗法治疗损伤痛证的疗效差异。方法102例损伤痛证患者随机分为眼针浮针结合组、单纯眼针组、单纯浮针组三组。眼针组采用辨证取穴和观眼识病取穴法为主选取双眼的肝、肾区,上焦区,下焦区,内刺法为主,结合外刺法;浮针疗法采用一次性浮针,扫散手法增加镇痛效果;眼针浮针结合法先采用眼针疗法取得镇痛效果后留针,针对痛点再进行浮针治疗,彻底消除痛点。结果3组间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眼针浮针结合法与单纯眼针疗法比较、与单纯浮针疗法比较,疗效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单纯眼针疗法与单纯浮针疗法比较,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眼针浮针结合法治疗损伤痛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蔡信诚 《陕西中医》1998,19(11):514-515
<正> “陕西头皮针”与“头针”均是针刺头皮刺激区,治疗全身疾病的治疗方法。但头皮针除了具有头针相同的特点外,它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 1 伏像、伏脏 1.1 特点:伏像、伏脏刺激区是头皮针的精华所在。颅骨冠状缝、矢状缝与人字缝在头皮的投影,伏像有了一定的定位标志。伏脏实际是人体左右半侧身体缩形横在额前发际上的刺激区。上述刺激区在头针中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进行针刺,用于防治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以相应的刺激区为主,治疗相关的运动系疾病,疗效甚著。1选刺激区多选与运动相关的同侧或对测的刺激区。①运动区:在头倒,以前后正中线(即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与枕外租隆下级的头部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0‘scm处为其上点。眉枕线(即眉毛中点上绿与枕外租隆尖端的头侧面水平连线)与鬓角发际前线相交处为其下点。上点与下点之间的连线即为运动区.将该区分为五等分,其对应关系是:上1/5对应下肢、躯干;中2/5对应上肢;下2/5对应头面。运动区相当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在…  相似文献   

9.
针挑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挑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针挑整脊治疗LIDP的神经功能学与形态变学的机理。方法:CT或MR确诊的LIDP1596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前后对照,选取骶丛神经刺激点、L4旁点双和显痛点(阿是穴)等,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施以特色手法治疗。结果:针挑整脊治疗LIDP的总有效率达95.98%,与牵引、针灸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挑治痛之急,整脊治病之本,合之治疗LIDP,有纠正错位(错缝)的棘突小关节及突出的椎间盘,使之逐渐回纳,调整,恢复神经功能,解除神经根痛损;改善局部血流(微循环),以促进炎症吸收,消除或减轻对病变椎体周围的神经、血管的刺激而发挥作用,起标本同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应用^[14^C]-脱氧葡萄糖(2-DG)定量方法研究针刺时的中枢作用,清醒大白鼠16只,分为5组:(1)痛刺激组8例,(2)痛刺激 单侧针剌“足三里”、“上巨虚”穴5例,(3)单侧针刺组8例;(4)痛刺激 针刺 纳洛酮4例;(5)对照组2例。所有实验动物均按Sokoloff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如下:痛刺激后在许多局部脑区的葡萄糖代谢率(LCMRG)有明显升高,如脊髓背角,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腹侧份,楔状核、尾状核头部背侧份、皮质第Ⅰ体感区。  相似文献   

11.
疼痛是一种原始性感受,它可作为对于机体伤害的一种警告,可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防御性保护性反应。由于人体皮肤布有每平方厘米约200个左右的痛觉点。因此,为了顺利进行针刺操作,历代医家见仁见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无痛或减痛进针手法。有人归纳为压迫皮肤减痛法、转移病注意力减痛法,提捏减痛法,快速刺针减痛法等[1]。但笔者认为,对无痛进针法说法当作一番重新考虑,其理由如下。1 针感亦包括痛感  针感是指从进针开始到出针为止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感觉。由于刺激部位与组织结构、个体感觉差异及对感觉的表述不同,可有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腕踝部埋针24小时治疗疼痛病证的效果。方法:100例疼痛为主诉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50例和单纯针刺结合腕踝部埋针组5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针刺结合埋针组有效率为74%,单纯针刺组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部埋针24小时治疗疼痛病证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89年~1994年以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51例(包括手术后复发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到例,其中男性对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68岁,年龄最小27岁,平均41岁;病程最长对年,最短3天;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二、治疗方法(一)急性发作期间(1~2周)1.耳针法和踝针法耳针法:按常规皮肤消毒,针具用30号毫针,患者取坐位或取卧位均可。在选定的穴位(坐骨点、神门、腰骶椎、臀)进针,深度以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宜,留针30分钟。踝针法;针具用32号4厘米是针。病员取侧卧位或俯卧…  相似文献   

14.
甩针挂钩刺法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甩针挂钩刺法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15例冯起国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李宁崔红沈阳市中医研究所(沈阳110003)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由于先天因素或外伤致使腰椎椎管的侧方隐窝变窄,造成相应的神经根受压、缺血而产生的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临床综合...  相似文献   

15.
浅刺皮部在临床治疗诸多痛证中应用日益广泛,其主要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重点作用于皮部,通过针灸在皮层的刺激达到疏经通络,行气止痛之效。总结分析张卫华教授应用浅刺二法治疗痛证的经验为善用局部皮三针疗法,创新发明尺胫针疗法,发现新进针点,提倡多点刺激,强调进针手法及行针手法。  相似文献   

16.
单针远道取穴治疗急性痛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针远道取穴治疗急性痛症60例刘敏勇(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330006)关键词急性痛症,针灸治疗,单针笔者于1991年7月至1993年7月,赴乍得中央医院援外工作期间,选取了60例急性、非器质性痛症患者,采用单针远道刺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银质针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近期疗效,初步探讨该疗法的原理。方法: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患者87例,均经多种其他疗法治疗无效,接诊后仅行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结果:在治疗完成后3个月,按宣氏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治愈40例(45.9%),显效16例(18.3%),有效18例(20.7%),无效13例(15.1%),愈显率64.2%。结论:软组织外科理论指导的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能解除炎症致痛、缺血致痛、痉挛致痛问题,值得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8.
《光明中医》2021,36(13)
目的 观察补肾祛瘀汤合并三棱针穿刺放血治疗偏瘫后继发足踝部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6例偏瘫后继发足踝部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口服补肾祛瘀汤,三棱针在足踝部穴位穿刺放血,同时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口服钙尔奇D,同时进行康复锻炼,治疗2、4、6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行走痛、休息痛的疼痛程度。治疗6周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2、4、6周观察组患者的休息痛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4、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行走痛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三棱针穴位穿刺放血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休息痛和行走痛,配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偏瘫后继发足踝部废用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芒针疗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取患侧地仓、禾髎、额部及太阳穴区及双侧合谷、足三里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从地仓、禾髎穴进针,按芒针操作方法,分别向颊车、颧髎方向透刺;在患侧额部及太阳穴区行毛刺;合谷、足三里穴直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痊愈35例,显效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互动式头针与传统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头针组(35例,中止1例)和传统头针组(35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予脑梗死二级预防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互动头针组在头针留针期间同时进行上肢作业疗法,传统头针组在头针结束后进行上肢作业疗法。两组取穴相同,均取伏象头部、伏象上肢肩点、伏象上肢肘点、伏象上肢腕点等,采用飞针直刺法进针,轻捻重压震颤三联法行针,留针30 min;根据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的不同,制定个体化的上肢作业疗法方案,每次30 min。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 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MAS分级较治疗前改善(P<0.05);互动头针组FMA-UE评分、WMFT评分和MBI评分均高于传统头针组(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