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列腺按摩(EPS)卵磷脂小体和精浆锌元素的数值变化,研究二者的关系。方法测量18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卵磷脂小体数值,以百分比表示,同期分离精浆,测定锌浓度,口服有机锌制剂(复合蛋白锌),1个月为1个疗程,再复查上述2项数值,数据用SPSS软件包分析处理。结果183例患者口服复合蛋白锌后,显效72例,有效71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78.14%。服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浆锌浓度与卵磷脂小体有正相关关系,补充锌元素可增加前列腺卵磷脂小体,进而可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EPS)的相关检测对诊断前列腺炎的意义。[方法]采用EPS常规检验,衣原体(CT)检测,EPS支原体(Uu、Mh)和EPS细菌培养等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80例受检者中,取材合格515例,合格率88.79%;EPS常规正常181例(35.15%),卵磷脂小体减少(少许~++)236例(45.83%),白细胞(WBC)〉10个/HP293例(56.89%),pH值≥7.0195例(37.86%),EPS-Uu培养500例,阳性119例(23.8%),EPS-CT检测191例,阳性17例(8.9%),EPS细菌培养162例,培养出致病菌44例(27.16%),检验出Uu(+)119+CT(+)17+致病菌44,占31.04%(180/580)。[结论]EPS常规检验结果和Uu感染与前列腺组织炎症程度及症状轻重相关关系不明显,卵磷小脂体的多少与EPS-WBC的数量没有负相关,EPS-WBC数量与EPS-pH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何青峰 《中国康复》2006,21(1):26-27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CPPS患者40例,将EPS中白细胞计数(WBC)≥10/HP、卵磷脂小体≤++的患者作为A组(炎症型)22例,WBC〈10/HP、卵磷脂小体++-+++的患者为B组(非炎症型)18例,均接受微波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EPS中IL-8和TNF-α水平变化,并进行WBC及前列腺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结果:IL-8和TNF-α水平治疗前A组明显高于B组(P〈0.01);治疗后A组均明显降低(P〈0.01),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微波治疗对不同亚型的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IL-8和TNF-α水平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前列腺液(EPS)中有形成分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与精液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EPS中白细胞数量将患者分为A组(炎症患者,n=189)与B组(非炎症患者,n=94),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法分析精液质量,检测其精子密度、(a+b)级活力及精子活率。结果 EPS中白细胞数量与卵磷脂小体数量及红细胞数量无相关性。A组精液中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活力较B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患者EPS中的白细胞数量能够影响其精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前列腺液(EPS)相关项目的检验对前列腺炎诊断的意义。方法:对1000例有临床症状疑患前列腺炎的患者均进行了EPS常规检验和支原体(MP)(Uu,Mh)培养,部分患者进行了衣原体(CT)检测和细菌培养。再分别把MP阳性组与阴性组和细菌培养阳性组与正常组中的卵磷脂小体(Lb),白细胞(WBC),pH值进行比较,并结合CT结果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论MP是否阳性或阴性与EPS中的Lb、WBC、pH值的异常变化均无明显相关性,CT和MP阳性兼有Lb、WBC、pH值的异常者与临床症状之间有较显著的相关性;细菌培养阳性与正常EPS中的Lb、WBC、pH值呈明显相关。结论:疑患前列腺炎的患者必须采取EPS进行相关项目的检验,也是临床正确诊断NGP不可缺少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流式绝对计数法与镜检法检测前列腺液白细胞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彦 《检验医学》2010,25(12):951-951,955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前列腺液(EPS)常规镜检白细胞数是传统的检查方法和诊断依据之一,但存在汁数结果与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关的现象。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进行绝对计数,并同期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数量的真实变化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患者的前列腺液细胞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状态对血清PSA的影响。方法统计本院两年内(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患者,取前列腺液进行白细胞计数和瑞氏染色后脱落细胞学分级,并做病理穿刺最终明确诊断的共76例。比较不同的细胞学病理分级的患者之间PSA值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白细胞密度与患者年龄、PSA等的关系。结果脱落细胞学检查特异性为100%.PSA20ng/ml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15/21,71.43%).在脱落细胞学分级Ⅰ~Ⅳ级之间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Ⅳ级与Ⅴ级之间PS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前列腺癌患者比前列腺癌患者白细胞密度显著增高,且血清PSA值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密度存在正相关性。结论前列腺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前列腺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PSA增高的患者,进行前列腺液细胞学检查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穿刺;非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值增高可能与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II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EPS)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pH值,IL-1β,TNF-α、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集的60例IIIA型前列腺炎患者(A组)、60例IIIB型前列腺炎患者(B组)、健康男性60例(C组),检测三组EPS中NE,pH值,IL-1β,TNF-α,PGE2水平,并分析其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hronicprostatitissymptomsscore,NIH-CPSI)、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计数的关系。结果:A组EPS中NE,pH,IL-1β,TNF-α及PGE2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EPS中NE,pH,IL-1β,TNF-α及PGE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EPS中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NIH-CP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白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A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NE,pH,IL-1β,TNF-α及PGE2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P0.05),与NIH-CPSI评分无相关性(P0.05);IIIB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NE,pH,IL-1β,TNF-α及PGE2水平与白细胞计数、NIH-CPSI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IIIA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NE,pH,IL-1β,TNF-α及PGE2水平与IIIB型患者存在差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IIIA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前列腺液中白细胞、颗粒细胞、卵磷脂小体等检验指标的影响,提供对前列腺炎诊断与治疗的依据.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48例前列腺液进行检测,同时与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做对比.结果 248例前列腺液中,有30例解脲支原体和沙跟衣原体PCR检测结果阳性,同时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颗粒细胞、卵磷脂小体等检验指标与非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时的前列腺液中成分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时,前列腺液中白细胞、颗粒细胞不完全增加,而卵磷脂小体数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是临床表现及前列腺液的改变。我们对 1999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15 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 (EPS WBC)在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与前列腺液 pH (EPS pH)、前列腺B超结果及患者年龄、病程之间的关系 ,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0例 ,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 19~ 5 1岁 ,平均 3 4 6岁。病程 3个月~ 10a ,平均 2 1a。全部患者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 ,前列腺按摩前行尿常规检查正常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或卵磷脂明显减少 ,曾行间断治疗 ,前…  相似文献   

11.
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输尿管结石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TUPKRP)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BPH并发输尿管结石患者26例,给予TUPKRP联合URSL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最大尿流速度从术前(6.8±3.4)mL/s升至(18.5±4.7)ml/s,残余尿从术前(83.4±1.7)ml减少至(32.7±5.6)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从术前(27.3±4.1)分降至(8.6±2.3)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从术前(6.1±1.7)分降至(1.2±0.8)分。术前后各参数值比较有差异(P值均〈0.05)。结论TUPKRP联合URSL治疗BPH并发榆尿管结石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尼美舒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尼美舒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NIH分类标准,采用PPMT法及前列腺液(EPS)常规检查,将145例患者分为两组,炎症型(Ⅲa型)组77例,非炎症型(Ⅲb型)组68例。两组均口服尼美舒利100mg,每日两次,治疗4周。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判断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疼痛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CPS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Ⅲa型组EPS中WBC计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Ⅲa型组总有效率为84.5%,Ⅲb型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尼美舒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王霞  佟飞  陈慧  霍书花  刘芳  刘志宽  张曼莉  赵昆  刘芙蓉 《临床荟萃》2014,29(5):502-504,508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腹部脓毒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腹部脓毒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全肠外营养(TPN),研究组除常规的 TPN外,在营养配方中添加ω-3PUFA(0.2 g·kg-1·d-1)连续5天,分别于 TPN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天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乳酸、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的水平,采动脉血计算氧合指数(OI),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同时记录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和持续血液滤过治疗例数及应用时间。结果治疗后第3、6天,研究组 WBC、CRP、ALB、PA、PCT、D-乳酸及 OI 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0.05);研究组 ICU 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0.03(2.15)天 vs 7.75(1.90)天(P <0.05),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与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的例数及时间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ω-3PUFAs 免疫增强的肠外营养,能改善腹部脓毒症患者的营养及器官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有效的腹部脓毒症营养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路兆波  郭名和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059-1059,1061
目的 探讨前列腺液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在前列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45例在皮肤病性病门诊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炎的患者,按镜检前列腺液中白细胞(WBC)存在的多少分为前列腺炎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前列腺液hs-CRP、全血hs-CRP、全血WBC及中性粒细胞测定.结果 前列腺炎组前列腺液中的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液中进行hs-CRP测定有助于前列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倍喜胶囊加а-受体阻滞剂(naftopidil)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标准[1]选出符合CP/CPPS患者96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服用前列倍喜胶囊加а-受体阻滞剂;对照组(40例)服用а-受体阻滞剂加安慰剂;疗程为6周。配合前列腺按摩,每周一次,然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56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3%(50/56);对照组40例患者,显效4例,有效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28/4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IH-CPSI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NIH-CPSI各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倍喜胶囊加а-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CP/CPP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刘新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4):662-663,66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除了对照组的治疗外,予以心理干预、温水坐浴、盆底肌肉锻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宋静  刘宁  彭素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6):1310-1311,1313
目的探讨胆红素对血常规各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生化检测胆红素异常患者(实验组)56例,检测血常规;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常规结果 65例。比较分析两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参数的变化。将实验组标本分别放置0.5 h,1 h,2 h、4 h检测血常规,进一步分析胆红素作用时间对血常规的影响。结果胆红素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表现为:实验组WBC、HG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LT计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比容(HC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作用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各时间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样本中胆红素异常增高会使血常规WBC、HGB假性增高,PLT计数假性减少,胆红素作用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没有进一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PKE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前列腺重量〉100g患者行PKEP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Omax)、剩余尿量(PVR)进行比较,分析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血红蛋白和血清钠的变化、前列腺切除重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手术时间121~164min,平均132.3min,切除的标本组织重量96~128g,平均107.6g。术中视野清晰,出血极少,均无输血;整个手术经过平稳,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和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留置尿管3~5d,平均3.9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9(1~4)d;术后住院3~8d,平均5.1d。术后随访3个月,排尿梗阻症状明显改善,IPSS由术前的22.3±3.4降至4.8±1.4(P〈0.01)。Omax由术前的(8.1±0.6)升至(24.5±4.8)mL/s(P〈0.01)。PVR由(46.1±9.70)mL降至(2.4±1.6)mL(P〈0.01)。【结论】PKE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高效、微创、安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FPSA与TPSA比值(F/T)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理类型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98例BPH(腺瘤样型39例,纤维肌型35例,纤维肌腺瘤样型24例)、30例健康患者(对照组)的TPSA、FPSA,并计算出相应的F/T值。结果 BPH组FPSA、TPS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T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PH各组分型相比较发现,腺瘤样型组患者血清FPSA、TPSA高于纤维肌型组、纤维肌腺瘤样型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纤维肌型组与纤维肌腺瘤样型组比较,患者血清FPSA、TPSA均无明显差异。F/T在各BPH分型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腺瘤样型BPH患者血清FPSA、TPSA高于纤维肌型和纤维肌腺瘤样型,对诊断BPH病理类型有一定程度上诊断价值,从而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189例小儿作出诊断,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40例)、细菌感染组(51例)、病毒感染组(49例)和自身免疫疾病组(49例)。比较各组入院时、入院后1周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白细胞(WBC)计数值。结果入院时血清PCT水平细菌感染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和自身免疫疾病组(均P〈0.05);血清CRP水平、血WBC计数细菌感染组、自身免疫疾病组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但细菌感染组与自身免疫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1周,血清PCT水平细菌感染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和自身免疫疾病组(均P〈0.05);血清CRP水平、血WBC计数细菌感染组、自身免疫疾病组高于病毒感染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但细菌感染组与自身免疫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对鉴别细菌感染优于血WBC计数及血清CRP,是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