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房颤的临床特点及心脏结构改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1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房颤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基础病因等方面的情况,对比两组心脏结构改变。结果高血压和冠心病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高血压引起房颤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病因。舒张性心衰明显比收缩性心衰更容易发生房颤(χ~2=3. 948,P 0. 05),而急性心衰与慢性心衰发生房颤的比例无差别;心衰的合并症的个数与房颤无关,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不会增加房颤的发生率,而心衰合并高血压更容易并发房颤。心衰房颤组左心房内径比非房颤组明显增大(P 0. 01),而左室内径及室壁厚度无明显差别。结论心衰合并高血压者及舒张性心衰患者更容易并发心房颤动,房颤发生与患者的心房增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房颤动(房颤)电生理机制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房颤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10只。房颤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采用快速心房起搏(频率600次/min)制作急性房颤模型,对照组仅植入电极不起搏,阿托伐他汀组起搏前用阿托伐他汀2mg/(kg.d)灌胃7d。观察起搏0,4,8,12,16,20,24h时房颤诱发率、房颤持续时间、心房有效不应期和频率适应性的变化。结果起搏后8,12,16,20,24h房颤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房颤诱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房颤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房颤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阿托伐他汀组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较房颤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起搏4h后房颤组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P〈0.05),心房有效不应期频率适应性降低(P〈0.05),随起搏时间延长呈进行性加重;阿托伐他汀组起搏12h后心房有效不应期高于房颤组(P〈0.05),起搏8h后心房有效不应期频率适应性的降低较房颤组减少(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抑制快速心房起搏兔心房肌的电重构,表现为抑制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和心房有效不应期频率适应性不良,可有效预防房颤发生,但并不影响房颤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可导致脑卒中[1-3]、心力衰竭 (心衰)[4],使患者病死率增加2倍.糖尿病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5],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心房结构重构、电重构、神经重构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发展.结合本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对近年来糖尿病心房重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房压力增高对心房肌电生理性质的影响及其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12只杂种成年犬,在阻断自主神经状态下行心外膜电生理检查,分成基础对照组,单纯升压组及胺碘酮 升压组,分别测量心房不同位点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及房颤诱发率。结果:与基础对照相比,单纯升压组MAPD90明显延长,MAPD90离散度(△MAPD90)增大,RT离散度(△RT)增大,房颤诱发率增加。胺碘酮 升压组MAPD90延长,但△MAPD90减小,△RT在慢频率起搏时减小,但起搏频率增快时逐渐增大,房颤诱发率虽高于对基础对照,但与单纯升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急性心房压力增高后△RT增大,这可能是此时房颤诱发率增高的电生理基础;2)胺碘酮静脉制剂在房压增高时不能有效降低房颤诱发率,推测与这时△RT在快频率起搏时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5.
夏晓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09-3309
目的 评价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 应用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系统,为21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按照迷宫术Ⅲ的手术线路进行消融.结果 全组共21例,平均随访12.3个月,19例维持窦性心律,2例为房颤心律,窦性心律的转复率为90.5%.结论 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操作简便,房颤转复率高,是治疗房顺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钾尿肽 (KP)及 KP与心钠素 (ANP)摩尔比在心房纤颤 (房颤 )时的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 (放免 )分析法测定 2 3例阵发房颤患者和 2 4例持续房颤患者血浆中 KP与 ANP的水平 ,并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房颤患者血浆中 KP与 AN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阵发房颤患者血浆中 KP/ ANP摩尔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持续房颤患者血浆中 KP/ ANP摩尔比与正常对照组相似 (P>0 .0 5 )。结论 :KP含量与 ANP比例关系的变化在房颤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结构重构的机制及其作用.[方法]通过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组织病理改变并用TUNEL 法标记心房肌细胞凋亡PCD指数.[结果]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数目减少,结缔组织增生,心肌细胞水肿等,其中房颤时间超过6个月患者变化更明显;房颤患者凋亡指数显著增高并与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结论]房颤患者存在的心房肌组织细胞学重构是房颤的发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miRNA-223在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和血清的表达差异及miRNA-223与MMP-9在房颤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在房颤结构重构的发生机制。方法患有风湿性心瓣膜病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1例,其中窦性心律患者15例,慢性房颤患者16例。另选取15名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房肌组织和血清miRNA-223的相对表达量。EL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P-9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水平;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结构及胶原纤维含量。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心房肌组织miRNA-223和血清miRNA-223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0.0603±0.0228 vs.0.0261±0.0035,P〈0.01;4.2281±0.9165 vs 2.7613±1.2166,P〈0.05);房颤组血清MMP-9表达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4.2281±0.9165 vs 2.7613±1.2166,P〈0.05);MiRNA-223表达水平与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01,P〈0.05)。结论 MiRNA-223表达增高及正向调控MMP-9的表达,共同影响心肌胶原的代谢,促进心肌纤维化,参与房颤发生与维持。miRNA-223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20例正常人、2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与17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应变成像检查,于心尖四腔观测定房间隔和左心房侧壁中段及上段的应变峰值(ε),比较三组间测量结果.结果 在正常组,心房上段的ε明显高于中段,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同一水平房间隔的应变峰值(εs)和左心房侧壁的应变峰值(ε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上段εs、εl的平均值(εm)可作为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参数.房颤组的εm明显低于正常组;与阵发性房颤组相比,持续性房颤组的εm更低;而对于左心房前后径尚属于正常范围的阵发性房颤组,其εm也已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 应变成像技术能够无创、简单而迅速地评价心房功能,εm是评价心房功能有效而敏感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miRNA的表达谱,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为进一步研究miRNA在房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miRNA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房颤患者和非房颤患者心房组织样本中mi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验证。结果:MiRNA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与非房颤组织相比,房颤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共有26个,其中16个miRNA表达上调,10个miRNA表达下调。qRT 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MiRNA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存在差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11.
心房纤颤(房颇)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导致心源性脑栓塞的重要因素.房颤合并脑卒中的患病率约为21.3%,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增加[1].心房纤颤所致脑栓塞常为大面积梗死,病情严重,预后不良,致死率、致残率高.脑栓塞急性期(28 d)病死率为18%~30%,1年内房颤伴脑卒中患者再发率为23%[2].本文将我科2004-2007年收治的21例心房纤颤致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心房纤颤256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义通 《临床荟萃》1995,10(14):640-641
心房纤颤(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本文对256例房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旨在探讨房颤的病因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9例(心室律<120次/分),窦性心律冠心病患者17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健康人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参数包括左房大小(LAD),双平面面积长度法测左房容量(LAVmax, LAVmin);应用多普勒技术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参数:E峰、A峰及积分、E峰减速时间(DT),计算E/A;肺静脉血流频谱收缩及舒张期速度和心房收缩期反流速度(S、D、Ar峰)及积分,计算S/D;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灌注分数(LA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合并房颤组左房收缩功能减低,冠心病组左房主动收缩增强(P<0.05)。冠心病伴房颤和不伴房颤患者左房舒张功能均减低,二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能够评价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左房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0例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NR、PT、FBS、Hb A1c数值显著改善,服药依从性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及心血管事件、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208例老年人心房纤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玮 《临床医学》1999,19(12):31-32
心房纤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搜集1993年元月至1998年12月住院的264例心房纤颤患者,筛选出60岁以上患者208例,对其心房纤颤的特点加以分析探讨。 1 临床资料 208例心房纤颤患者中,男性98例,女性110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90岁。冠心病房颤154例,风心病房颤36例,扩张型心肌病、老年性退行性钙化性心瓣膜及病窦综合征并房颤18例,持续性房颤166例,阵发性房颤42例,并发心衰110例,左房增大(>33cm)54例,合并体循环栓塞64例,其中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52例正常人及二尖瓣病变伴或不伴心房纤颤患者测定左心耳容量及其收缩功能,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比较.结果:根据左心耳容量测定计算出的左心耳射血分数(EFv)与左心耳峰值血流排空速度(Pev)相关良好(r=0.818,P<0.01).根据左心耳面积测定计算出的左心耳射血分数(EFa)与Pev的相关性低于前者(r=0.7444,P<0.01).将所有患者的EFv与EFa进行比较,虽然两者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在重复性检验中EFa的范围和两测量数值之差的均数加减标准差都大于EFv的相应数值,左心耳容量在正常人明显小于有二尖瓣病变的患者,而收缩功能则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值均<0.01).在相同二尖瓣病变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合并房颤者左心耳容量大于窦性心率者,而左心耳收缩功能则前者低于后者(P值均<0.05).另外,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者的左心耳自发性"超声造影"发生率高于窦性心率者.结论: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耳容量和评价其收缩功能是可行的,评价左心耳功能时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准确,二尖瓣病变患者的左心耳容量增加,收缩功能减低,常伴左心耳自发性"超声造影",上述改变在合并房颤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我们目前临床工作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人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约为1%-2%~([1])。房颤状态下心房组织的氧化应激增强,促进心房组织发生结构性重构和电学重构,继而对房颤的产生和持续起着一定作用~([2])。糖尿病是房颤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之一,荟萃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并发房颤的几率升高约34%~([3])。然而,糖尿病引起房颤发生的具体机制至今仍然不是十分清楚,糖尿病时机体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ROS参与了许多病理生理过程~([4]),可能是两者之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常几九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导致心源性脑栓塞的重要因素。房颤合并脑卒中的患病率约为21.3%,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增加。心房纤颤所致脑栓塞常为大面积梗死,病情严重,预后不良,致死率、致残率高。脑栓塞急性期(28d)病死率为18%~30%,1年内房颤伴脑卒中患者再发率为23%。本文将我科2004—2007年收治的21例心房纤颤致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简介患者女 ,5 6岁 ,因持续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 36小时入院。因进食凉粽子、豆浆后感上腹隐痛 ,后为剧烈绞痛 ,呕吐频繁 ,大便呈水样 (每日 7~ 8次 )。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 (房颤 )史。 5年前曾患急性胰腺炎。查体 :血压 (BP) 2 6 /18k Pa(1k Pa=7.5 m m Hg) ,心率 90次 /m in,心律绝对不整 ,左上腹轻度压痛 ,无反跳痛。血白细胞 12 .3× 10 9/L,血糖 2 2 .4 m mol/L,血淀粉酶 80 U。心电图示房颤、心肌缺血。初步诊断 :1急性胃肠炎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高血压病 ;4冠心病并房颤。 8小时后患者…  相似文献   

20.
正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的恶性肿瘤的20%~30%,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1]。房颤是一种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出现不协调的心房激动并导致心房收缩无效,是心血管急重症疾病之一[2]。子宫内膜癌合并房颤,增加了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现将本科2018年9月收治的1例子宫内膜癌合并房颤及甲亢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因"月经紊乱2年余,不规则阴道流血1月余"于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