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伤组织的清创是一个未解决好的国际重大课题。我们利用带积分球的UV-365双光束扫描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枪伤和正常组织光谱特性,发现在600~860nm段,正常组织的反射比远大于枪伤组织。我们又研究了一种滤色玻璃,并对它的光谱特性进行了测定;在190~560nm其透射比为0;560~600nm其透射比陡升至30%;在600~640nm  相似文献   

2.
组织不同深度血氧状况的光学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烜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5,22(6):726-729,702
研制了一套基于相关检测技术的对组织不同深度的血氧进行同步监测的多路近红外光学系统。采用三个波长分别为735nm,805nm和850nm的近红外光测量组织的血氧参数,采用距光源不同间距的多路探测器同时监测不同组织深度的血氧变化,并采用相敏检波技术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灵敏度。前臂阻断实验证实了该系统能有效测量不同深度组织血氧状况。  相似文献   

3.
Bcl-2和nm23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bcl-2与nm23基因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65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检测,分析bcl-2与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bcl-2和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63.1%.bcl-2基因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患者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nm23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乳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bcl-2与nm23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bcl-2阳性表达和nm23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细胞恶性程度高,bcl-2与nm23基因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nm23-H1基因的表达及突变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PCR(RT-PCR)和逆转录PCR-单链构象多态法(RT-PCR SSCP)对30例肝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肝组织中nm23-H1基因 mRNA表达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 nm23-H1基因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62±0.41、1.30±0.30和1.23±0.39。肝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和正常组织(P<0.01); 低分化肝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水平低于高、中分化肝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水平(P<0.05);有卫星转移灶和无卫星灶的肝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30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未发现nm23-H1 cDNA基因突变。 结论 nm23-H1基因表达水平增高与肝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nm23-H1基因的异常表达是HCC转移中的频发事件而与基因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5.
PCR-SSCP法检测人肝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nm23-H1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突变情况,探讨nm23-H1基因突变与肝癌发生、发展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16例肝癌组织、12例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肝组织的nm23-H1基因的第1、2、4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共有5例发生nm23-H1基因突变。在1例癌旁组织中检测到nm23-H1基因第2外显子纯合缺失;在1例肝癌组织中第1外显子、1例第2外显子,癌旁组织中2例第2外显子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nm23-H1基因突变在肝癌组织中发生率低,nm23-H1基因突变可能与肝癌进展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光谱成像结合化学计量学诊断胃癌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高光谱成像具有光谱和成像的双重功能,这种特性使得高光谱成像能够同时提供实验对象的光谱(即化学信息)和图像(即物理信息)特征。文章探讨了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诊断胃癌组织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方法: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的高光谱图像,利用化学计量学从中提取肿瘤及正常组织的特征光谱并进行光谱归属,然后结合多种目标识别算法自动提取胃癌肿瘤目标,最后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对识别结果进行形象直观展示,形成高光谱图像诊断胃癌组织的方法体系。结果: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光谱差异主要体现在950 nm~1050 nm,1150 nm~1250nm和1400 nm~1500 nm三个光谱区域。利用主成分分析降低高光谱数据维度,同时提取了6个最佳波长,即975 nm、1075 nm、1215 nm、1275 nm、1390 nm和1450 nm,利用这些波长作为端元输入可以鉴别肿瘤与正常组织,肿瘤目标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在化学计量学方法的辅助下,近红外高光谱成像能够诊断胃癌组织。该方法具有客观、快速、准确、无损无创、原位等特点,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nm23(non-metastasis23)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宫颈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6例正常宫颈上皮及68例宫颈癌中VEGF-C、nm23的表达。并用CD105标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算肿瘤内MVD。结果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C表达强度与MVD呈正相关(P<0.05)。nm23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组nm23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nm2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VEGF-C呈负相关(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VEGF-C呈高表达、nm23呈低表达,可能在宫颈癌血管生长、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宫颈癌中VEGF-C、nm23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局部血管生成情况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Q开关Nd:YAG激光作用不同颜色的豚鼠文身后不同时期文身色度的变化,对文身去除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并观察皮肤组织的变化,探讨文身色度变化与组织学变化的关系和文身去除在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分别以1064nm和532nm波长的激光对红、绿和蓝色的豚鼠文身进行照射,照射后的不同时期作色度测量及组织学检查。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1064nm波长的激光照射后,红色文身的色度值没有显著性差异;绿色、蓝色文身的色度值有显著性差异。532nm波长的激光照射后,红色文身的色度值有显著性差异;绿色、蓝色文身的色度值没有显著性差异。(2)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特定波长激光照射后不同时期文身色素颗粒密度降低。结论:1064nm波长的激光对绿色、蓝色文身的去除效果较好,对红色文身治疗效果不明显;532nm波长的激光对红色文身去除效果好,但对绿色、蓝色文身未见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卵巢癌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抑癌基因p21^WAFI及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对74例卵巢癌组织及21例卵巢非癌组织中nm23-H1p21^WAFI及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在卵巢癌中nm23-H1、p53蛋白的表达高于卵巢非癌组织,p21^WAFI蛋白的表达呈下调;肿瘤发生转移时卵巢癌组织中nm23-H1和p21WAF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未发生肿瘤转移的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无关。nm23-H1 \p21^WAFI 蛋白与卵巢癌组织类型无关,但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相关。p53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组织类型及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无关。nm23-H1与p53、p21^WAFI蛋白间表达在卵巢癌中呈相关性。结论:nm23-H1、p53、p21^WAFI 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nm23-H1与p53、p21^WAFI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17(9):491-493
目的研究人卵巢癌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抑癌基因p21WAFI及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卵巢癌发 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对74例卵巢癌组织及21例卵巢非癌组织中nm23-H1、p21WAFI及p53蛋白进行检 测。结果在卵巢癌中nm23-H1、p53蛋白的表达高于卵巢非癌组织,p21WAFI蛋白的表达呈下调;肿瘤发生转移时卵巢癌组织中 nm23-H1和p21WAF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未发生肿瘤转移的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无关。nm23-HI、p21WAFI蛋白与卵巢癌 组织类型无关,但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相关。p53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组织类型及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无关。nm23-H1与p53、 p21WAFI蛋白间表达在卵巢癌中呈相关性。结论nm23-HI、p53、p21WAFI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nm23-H1与p53、 p21WAFI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普通光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医疗作用。疗效的关健在于肌体组织对光具有吸收性而引起的生物效应。因此、研究肌体组织受到光照射后的吸收特性就成为光在医学应用研究中的首要课题。肌体组织是由皮肤、内脏器官及脂肪等组成。皮肤对光的吸收规律我们已作过初步的探讨,现在,我们仅就人体的内脏器官如胃,肠及心脏等对光的吸收性作进一步的研究。实验中,我们应用UV—210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在波长330nm(或400nm)~820nm(或800nm)范围内,对肌体组织进行连续扫描,测出扫描范围的透  相似文献   

12.
一、自七十年代以来,免疫胶体金技术进入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领域,并越来越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从理论上说,利用A蛋白金颗粒的不同直径,可对多种组织抗原进行标记。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的5nm和15nm二种直径的A蛋白金颗粒(PAG),对大鼠胰岛的A、B细胞进行了双重标记,并对组织标本的实验处理作了一定的改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二、材料与方法。Wistar大鼠3只,雌雄不限。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迅速取出胰尾,部分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了一套基于近红外光的腹部出血检测系统,通过建立的腹部出血体外模型,对光在腹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和系统的有效检测深度进行了实验验证。波长为760 nm 和850 nm 的光可以明显区分出正常腹部和腹部下方的损伤出血。该系统的有效检测深度为2.5 cm,760 nm 光的检测线性度要好于850 nm。近红外光技术在浅层腹部出血检测中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nm23基因表达、突变与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nm2 3基因异常表达及突变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DP法、流式细胞术、PCR SSCP法对 1 5 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正常黏膜组织和 1 6例大肠腺瘤分 3组进行nm2 3蛋白检测和基因突变的筛查。结果 ①免疫组化发现 73例结直肠癌中nm2 3 H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黏膜组织和良性腺瘤 (P <0 0 0 1 ,P <0 0 0 1 ) ,转移癌表达低于原发癌 (P <0 0 0 1 ) ,结直肠癌nm2 3 H1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肠壁浸润、Dukes分期、转移均密切相关 (P <0 0 0 1 ) ,低表达组术后预后差于高表达组 (P <0 0 0 1 ) ;②流式细胞术研究表明 ,nm2 3 H1蛋白在癌组织表达低于癌旁组织 ;在结直肠癌伴有转移 (3/ 1 4 )时其表达低于未发生转移者 (1 1 / 1 4 ) ;③nm2 3 H1基因第 2~ 5位外显子在 6 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未发现异常突变。结论 结直肠癌中nm2 3基因突变可能是小概率事件 ,在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中不发挥主要作用 ,而nm2 3 H1蛋白表达降低则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提示检测nm2 3蛋白表达是判断结直肠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nm23-H1、神经型钙粘附蛋白(N-cadherin,N-cad)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18例卵巢癌患者,根据卵巢癌病理分期分为I级(n=49)、Ⅱ级(n=40)、Ⅲ级(n=29),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m23-H1蛋白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Ecadherin(Ecad)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体积、激素分泌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和nm23基因蛋白在23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4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和nm23的表达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低于非侵袭性组(P<0.05),Ecad表达在非分泌型垂体腺瘤组低于分泌型组且与肿瘤体积呈负相关(P<0.05),Ecad与nm23表达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Ecad与nm23表达降低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Ecad表达降低可能影响垂体腺瘤细胞分化和促进细胞增殖,Ecad和nm23可作为评估垂体腺瘤侵袭能力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人类17号染色体D17S396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对nm23-H1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为揭示nm23-H1基因、hMLH1和hMSH2基因与肿瘤发生和转移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石蜡包埋组织抽提DNA、PCR-SSCP、常规银染、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50例胆囊癌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进行D17S396位点MSI、LOH的检测和nm23-H1、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研究。结果: ①原发性胆囊癌D17S396位点遗传不稳定发生率为42.55%,LOH的发生率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差异显著(P <0.05);在肝脏侵润和淋巴转移组高于无肝脏侵润和无淋巴转移组(P <0.01),在NevinⅣ+Ⅴ期高于Ⅰ+Ⅱ+Ⅲ期(P <0.01);而MSI发生率则相反;②nm23-H1蛋白阳性率为46.81%,在淋巴转移组低于无淋巴转移组(P <0.01);NevinⅣ+Ⅴ期低于Ⅰ+Ⅱ+Ⅲ期(P <0.05);③hMLH1和hMSH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1.06%和42.55%,hMLH1蛋白表达在有无淋巴转移组和Nevin分期有显著差异(P <0.01),肝脏侵润组低于无肝脏侵润组(P <0.05);④MSI阳性组中hMLH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MSI阴性组(P <0.05)。LOH阳性组中nm23-H1和hMSH2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LOH阴性组(P <0.05);⑤hMSH2蛋白阳性组中nm23-H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MSH2蛋白阴性组(P<0.05)。结论:nm23-H1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可能是胆囊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nm23-H1基因的MSI和LOH,通过相互独立的途径调控胆囊癌的发生和转移。hMLH1/hMSH2表达异常可能是胆囊癌的早期分子事件。提高胆囊癌局部nm23-H1、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可减缓肿瘤的侵润转移并提高预后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检测子宫内膜癌两种肿瘤抑制基因,发现p53和视网膜母细胞癌(Rb)基因有高频率变异并检测候补转移抑制基因nm23H_1的状况。作者在72例典型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和内膜癌患者中,经子宫切除术立即取活检标本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检测p53基因状况。取10例子宫内膜癌的冰冻组织标本提取DNA,用nm23-H_1,cDNA特异探针杂交法,检测nm23基因的杂合丢失(LOH)状况。取10例子宫内膜癌和2例良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冰冻标本,进行免疫反应,观察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的典型定量来评估Rb基因状况。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使用X线微区衍射法直接对人天然牙表面正常牙釉质、牙本质及龋坏组织三个测量点进行检测,以测试X'pert Pro型衍射仪对人天然牙正常和早期龋损组织晶体结构改变的检测能力.结果显示,牙磷灰石由多种物相构成,是一种生物混晶,主要物相为羟基磷灰石,龋坏组织中可能有新物相的形成.从正常牙釉质到牙本质再到龋坏组织,晶体a轴逐渐增大,c轴基本不变.晶体晶胞参数计算结果:正常牙釉a=9.550(A),c=6.883(A);正常牙本质a=9.554(A),c=6.883(A);龋坏组织a=9.558(A),c=6.884(A).晶粒尺寸计算结果:正常牙釉质D002=27.600 nm;正常牙本质D002=16.561 nm;龋坏组织D002=13.163 nm.结晶性:正常牙釉质>正常牙本质>龋坏组织.结果表明采用新型高分辨X线衍射仪可以非常方便地对牙齿进行X线衍射微区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激光漫反射测量了离体活兔消化道五种波长激光(476.5、488、514.5、632.8、1060nm)的漫反射率。研究结果表明,在476.5~632.8nm之间,组织的漫反射率相差不大,但在514.5nm处漫反射率最小;可见光激光与近红外激光的反射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1060nm处组织呈较最漫反射率。所测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