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首发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极易引起漏诊、误诊,为引起警惕,特对我科1990-01~2005—10住院治疗的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首发症状及误诊6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 6 6例 ,就其临床首发症状及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13.8% ) ,女 5 8例 (86 .2 % ) ,男女之比为 1∶ 7.3,最小年龄 14岁 ,最大 48岁 ,平均 2 4岁。确诊时病程最短 2 0 d,最长 4a,平均 4个月。全部为住院患者。1.2 诊断标准 符合 1987年上海风湿病学会拟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并除外其他风湿性疾病及药物性狼疮样症候群。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和抗 ds- DNA抗体系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1.3 首发症状表现 关节痛 17例 (2 5 .8% ) ,发热 17例(2 5 .8% ) ,皮肤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首发症状及早期误诊原因,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78例SLE患者首发症状及早期临床资料。结果 178例患者中有76例(42.7%)患者曾被误诊,其中有32例(18%)被误诊两种以上的疾病。误诊的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肌炎,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Still病,血管炎;多形性红斑,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药物过敏;肾病综合征,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肠梗阻,胰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白细胞减少症,癫痫,结核等。结论 SLE患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首发症状无固定模式,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和思维局限等是构成SLE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积极进行相关的检查,可减少早期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0):7417-7418
现将我们2003—01/2007—12收住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误诊1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13例,年龄16~63岁,平均28.19岁,病程1个月~5a。本组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推荐的SLE分类标准的11项≥4项,并排除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2003-09~2005-07我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收集10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2岁。因全身起皮疹伴瘙痒4个月来我科就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原因于双下肢伸侧、双侧臀部出现红色皮疹伴轻微瘙痒,逐渐泛发至胸背部及双上肢。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过敏性皮炎、副银屑病等。予盐酸西替利嗪、复方青黛胶囊口服及激素类外用药膏,效果差。患病以来偶感乏力,无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或漏诊的原因,加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对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误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3例通过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被确诊,12例通过免疫学检查被确诊,3例通过随访被确诊。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应加深对本病的认识,通过对各种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和完善的实验室检查,可以降低本病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6~2004年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02例,其中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6例,在入院时均误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1993~2002年收治的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临床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将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18岁。因关节痛伴胸闷憋气2个月于2004-04-08第1次人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指、趾关节疼痛,于附近医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予对症治疗后疼痛有所缓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误诊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提高心内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解放军123医院1998-01-2010-07收治首诊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42例SL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血沉(ES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检查结果。结果 42例SLE患者中ECG、UCG、ESR、CK-MB、cTnI异常率分别为71.43%、95.24%、71.43%、45.24%、14.29%。结论 SLE患者心血管受累及率高,易误诊为心血管病。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肾脏等其他脏器相比,在临床工作中消化系统受累常常被忽视,而综合相关文献,系统性红斑狼疮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为25%~40%,其中约10%患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1]。我院遇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面部皮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0岁。面部红斑伴瘙痒1个月。患者1个月前田地劳作后,面颊部出现红斑伴轻度瘙痒,日晒后瘙痒加重,于2010-04就诊外院,诊断为面部皮炎,给予抗过敏及外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不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3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临床上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典型的SLE容易诊断,但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则容易误诊和漏诊.为提高对不典型SLE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对1993-04~2003-04我院收治的3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结核性腹膜炎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3岁。主因间断四肢关节疼痛1a,发热6个月,加重40d入院。缘于1a前无诱因出现双手关节疼痛,无肿胀,伴晨僵,曾按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症状好转停药。期间反复咽痛、发热,间断予抗炎治疗。4个月后再次出现持续高热伴周身肌肉关节疼痛,体温最高40℃,在某省级医院查抗核抗体(+)。  相似文献   

16.
对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恶性肿瘤等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9岁。以腋下淋巴结肿大3个月,伴发热1个月于2007—12—26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意发现左腋窝处有一约花生米样肿大淋巴结,2周后淋巴结较前明显增大,因有恶性畸胎瘤手术史,拟诊肿瘤转移。X线胸片、胸部CT未发现异常,穿刺活检未发现异常细胞,以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治疗1周无效,淋巴结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hematosus,SL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临床表现多样化而缺乏特异性.以腋下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临床较少见,现对误诊1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一种特殊类型,50岁以后发病,起病隐匿,发病缓慢,病情轻,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预后较好[1].但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极易误诊.对我院1990-01~2003-10误诊1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我科2006-05/2008—12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洪诊1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12例,发病年龄19~62(平均31)岁,病程5个月~4a,误诊时间3个月~4a,本组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4例,肢体截瘫1例,全血细胞减少2例,肢端及皮下瘀斑2例,反复蛋白尿5例,心包炎并心力衰竭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早期误诊原因,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SLE患者误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6例中,曾被误诊的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上呼吸道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结核性腹膜炎、肠炎、心包积液等。有12例曾在县乡级医院或市医院非风湿免疫科误诊,占75%。结论:SLE病情复杂,误诊率高,预后差。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