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青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早期左室整体应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成功行肾移植术的青年尿毒症患者31例(肾移植组)和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1例(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肾移植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比较两组左室...  相似文献   

2.
移植肾急性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植肾急性功能衰竭是肾移植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移植肾ART主要表现为术后出现少尿、无尿 ,会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为了使移植肾尽快恢复功能 ,必须对患者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本院自1995年10月~2002年5月间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ART的13例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例患者 ,男10例 ,女3例 ;平均年龄37岁。原发病除了1例是多囊肾外 ,其余12例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肾移植前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13例患者都是首次接受肾移植手术 ,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 +硫唑嘌呤 +强的松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引起十二指肠穿孔,国内罕见。我院自1978年8月至1991年5月止,共行332例次肾移植手术,仅1例发生,发生率0.3%。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6岁,因慢性肾炎、尿毒症于1990年4月13日行肾移植手术。术前胃境未见异常。术后肾功迅速恢复正常,患者术前1日应用甲基强的松龙0.5g,静滴1次,术中应用琥珀氢考3000mg,氟美松60mg静滴,术后常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8天,同时加服硫糖铝片1.01/晨。术后第11天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又行氟美松冲击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总结合并膀胱功能障碍的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手术的策略和技巧.方法:对2例采用肾移植联合回肠代膀胱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现已分别随访40个月及36个月,移植肾功能良好,排尿顺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对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尿毒症病人施行肾移植手术时采用回肠代膀胱术进行尿路重建较好地解决了病人排尿困难、逆行性感染及尿路梗阻的问题,而且能较好地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肾移植术的广泛开展,行再次肾移植术的患者逐渐增多。由于再次肾移植患者的免疫系统较活跃,组织相溶性较差,尤其首次移植肾发生超急性排异反应(HAR)者,其再次肾移植时发生排异的危险性也大[1,2],此外,再次行肾移植术时,许多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3]。因此,护理工作应具有针对性,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从1987年~1997年,我院共收治再次肾移植患者33冽,年龄37~65岁。男28例,女5例。距第一次肾移植时间为半年至四年。术前合并尿毒症性心肌病者3例,乙型肝炎者3例,糖尿病者1例。术后并发急性排异…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临床表现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总结1997年2月至1998年8月行肾移植手术后发生CMV感染的3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肺炎、神经根炎及视网膜炎等,护理措施主要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抗感染及病情观察.结果36例患者中4例死于CMV肺炎,2例因CMV感染慢性排斥反应行移植肾切除,1例经治疗好转后复发,其余29例痊愈.结论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囊肾尿毒症患者经腹腔多囊肾肾切除同期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5例巨大多囊肾并尿毒症患者行双侧多囊肾切除+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记录手术情况、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5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240~310 min,术中出血量248~352 mL,双侧多囊肾质量9.5~12.0 kg,术后3 d胃肠功能恢复,无外科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7 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随访2~30个月,5例患者移植肾功能正常,均存活。结论多囊肾尿毒症患者经腹腔行同期双侧多囊肾切除并原切口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终末期尿毒症临床上均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和严重的贫血症状.本文总结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于我院作肾移植手术的118例尿毒症患者,在肾移植术前常规胃镜检查.现将胃镜检查资料作以总结.  相似文献   

9.
背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炎.复方磺胺甲恶唑是目前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一线药物,治疗量往往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预防用药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复方磺胺甲恶唑对肾移植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后1个月且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者.肾移植后1个月至半年或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观察移植肝肾功能,感染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2006年起,随访125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73例术后1个月起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至术后半年者,1例停药4个月后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死亡,47例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至术后1年者,无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者,5例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或医从性差未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者,2例分别在术后4,5个月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例死亡.结果提示,肾移植术后1个月至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可有效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终末期尿毒症临床上均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和严重的贫血症状。本文总结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于我院作肾移植手术的118例尿毒症患者,在肾移植术前常规胃镜检查。现将胃镜检查资料作以总结。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病人随访方法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美玉  吴美玲 《护理研究》2007,21(14):1234-123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病人最佳的随访方法,以提高病人远期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03年10月—2005年9月在我院行肾移植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电话随访组、通信随访组和门诊随访组,每组20例。随访时间: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1次,出院后1个月~3个月2周随访1次,3个月~12个月每月随访1次,1年后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相同,并于术后半年、1年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SF-36)对3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电话随访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通信随访组和门诊随访组。[结论]电话随访法能及时准确给院外病人以医学健康指导,能及时发现早期并发症,明显提高病人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肝移植后,由于手术创伤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极易造成急性肾功能不全,其诊断和治疗,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目的:分析肝移植后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和诊治经验.设计、时间及地点:2004-01/2006-12在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完成.对象:肝移植37例,男35例,女2例,年龄37~67岁,平均(48.5±8.9)岁.根据原发病分为肝硬化组21例,包括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6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均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组16例.移植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方法:按背驮式改进方法实施供肝和病肝病切除及肝脏血液流出道重建.移植后每天查血和引流物细菌培养1次,每天查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肾功能及肝功能检查2次以上.肝移植患者术后常规应用三代头孢雷素、大扶康及更昔洛韦或并用万古霉素等药5~7 d预防细菌、霉菌及病毒感染.主要观察指标: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患者的临床特征、尿量变化、治疗转归情况等.结果:肝移植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19例,死亡5例,14例患者于术后两三周内肾功能恢复正常.肝移植相关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与感染、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关(P < 0.05).结论:肝移植相关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高为51.35%.死亡率为26.32%,早期诊断和治疗肝移植相关肾功能不全是提高肝移植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背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性骨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长期存活,因此,对比血液透析与肾移植治疗肾性骨病差异的研究十分有意义.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及肾移植患者治疗前后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变化,探讨肾性骨病的治疗和转归.地点、对象和方法选取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肾性骨病l临床诊断标准均有高磷血症及高PTH血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MHD组、肾移植组,每组20例.另选20例健康人作对照.MHD组行MHD,肾移植组行同种异体肾移植且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透析及移植前后血磷及PTH水平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透析或移植后,血磷和PTH浓度均显著下降,与透析及移植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5l,P<0.001),但MHD组透析后血PTH浓度[(278.20±95.84)ng/L]仍高于正常对照组[(21.60±16.60)ng/L],而且下次透析前血磷和PTH浓度又恢复至高水平.结论MHD组患者透析后血磷和PTH水平仍高于健康人,肾移植后患者血磷和PTH浓度与健康差异不大,肾移植是治疗肾性骨病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尿毒症患者实施肾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例儿童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13例患儿手术时间1.75~4h,中位时间2.37h;9例术后3~7d恢复肾功能,4例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分别经5~11次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1~10年,13例患儿1年人/肾存活率为92.3%/84.6%,其中9例患儿3年人/肾存活率为88.89%/77.78%,6例患儿5年人/肾存活率为66.67%/50.00%。结论儿童肾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其特殊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特点展开术前后护理,做好出院的健康教育,保证患儿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其是儿童肾移植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Orem自理理论在肾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Orem自理理论在肾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实施自我护理)和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感染发生率、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Orem自理理论用于肾移植术后患者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来有文献报道,前列地尔可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恢复,降低肾功能恢复延迟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减少死亡率。目的:观察肝肾联合移植后早期应用前列地尔对移植物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作为实验组,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3周内给予前列地尔30μg/d,同期选择4例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不给予前列地尔的肝肾联合移植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移植后尿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胆汁引流量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患者移植后尿量、肌酐清除率、胆汁引流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肌酐浓度及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前列地尔对肝肾联合移植后移植肝、肾功能的早期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肾移植后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越来越少,但是受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无明显临床症状,血肌肝上升不明显甚至正常的亚临床排斥反应现象频繁发生.目的:观察肾移植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血清中自细胞介素2,6,8,10水平变化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相互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于2006-06/2007-10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对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8例,男51例,女17例,年龄21~60岁.随访时间至少1年.正常对照人群20名.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免疫生化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移植肾病理活检,将随访68例患者分为亚临床排斥组和无排斥组,观察无排斥组和亚临床排斥组干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6,8,10水平,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IMMAGE全自动免仪疫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肾移植后,随访期患者白细胞介素2,6,8,10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发生亚临床排斥反应时,白细胞介素6,8,10显著高于未发生排斥组(P<0.01).干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6,8逐渐降低,呈规律性的降至基础水平,白细胞介素6,8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2,P<0.01:r=0.85,P<0.01).白细胞介素10在发生排斥时激剧上升,然后下降,甚至出现一过性低于基础水平,干预治疗有效后逐渐上升至基础水平.结论:①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正常者其免疫功能仍有异常.②白细胞介素2在亚临床排斥反应发生和抗排干预治疗时变化不明显.③白细胞介素6,8在肾移植亚临床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中与组织细胞的炎症损伤有关.④白细胞介素10在亚临床排斥反应发生和抗排干预治疗中反应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旨在了解分阶段健康教育模式对肾移植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深化优质护理内涵。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9月收治的96例肾移植康复期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的99例肾移植康复期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移植术后时间,分为术后3个月、3-6个月、6个月以上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第一阶段(术后3个月),着重建立良好的医护患沟通关系,给予正确用药指导,指导规律运动,从费力较少的运动开始,循序渐进。第二阶段(术后3-6个月),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患者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比如男性及年轻患者易于接受宣教,可以集中进行健康指导,但是女性和年龄较大的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予以实践指导与关心,即“宣教于平时”;同时该阶段是肾移植后存活最关键的时期,因此要告知患者排斥反应现象,如遇发热、移植肾区痛、体重突然增加、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等要及时就医,提高肾移植患者自我监护能力。第三阶段(术后6个月以上),着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主要包括坚持服药,定期复诊,自我监护,调节身心等方面。分别观察两组不同阶段的患者依从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三个阶段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三个阶段的患者肾移植术后无近期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17例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康复患者实施分阶段、全程式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优质护理服务的延伸,提高了护士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健康教育的时效性,改善了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照护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炎病毒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影响。方法:对384例肾移植患术后CMV—IgM进行检测.比较肝炎病毒感染组与非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结果:肝炎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30.5%)明显高于无病毒感染组(11.3%)(P<0.05),若患术前已有CMV感染.肝炎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更高(47.4%)。结论:肝炎病毒感染能够增加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率.对术前已有CMV感染的肝炎病毒感染更应注意术后CMV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毒活动.避免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死亡原因,为提高肾移植受者长期生存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进行的2656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共死亡285例,按肾移植时的年份分为1990~1995年(A)、1996~2000年(B)、2001~2005(C)、2006~2010年(D)4组,分析比较各组死亡率变化趋势.统计不同时间段死亡例数及各死亡原因构成比,并将其分为移植肾失功能死亡组(n=181)和移植肾带功能死亡组(n=104),对两组死亡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组肾移植受者死亡率分别为:A组28.21%;B组15.57%;C组8.14%、D组3.41%,B、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7.72%(79例)患者于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死亡,该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15.79%(45例)患者于术后3~5年死亡,死亡的原因主要为感染、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前3位死亡原因分别是,失功能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4例,40.88%)、肺部感染(26例,14.36%)、药物性肝衰竭(18例,9.94%);带功能组:肺部感染(46例,44.23%)、药物性肝衰竭(21例,20.19%)、心血管意外(2例,占1.92%).结论 肾移植受者死亡率随时间的发展呈明显下降趋势,患者死亡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术后3个月,第二个是术后3~5年,感染是移植肾带功能组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在移植肾失功的受者中显著增加,加强对肺部感染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防治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