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失眠患者的情绪状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运用抑郁、焦虑症状量表对失眠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量表测评;把失眠病人分为A、B两组,综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四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失眠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高,抑郁发生率为41.67%,焦虑发生率为52.38%,与正常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疗效评定.综合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 失眠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高,临床治疗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血管系统疾病与心理因素(主要是指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提高临床医师对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的认识,及时主动做好精神卫生服务。方法对715例心血管患者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筛查后再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A)。对比分析有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的心血管患者一年心血管事件并发症(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并随机选取20名患者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效果分析。结果心血管科患者焦虑抑郁情感障碍患病率达25.7%(其中心血管科常见的心肌梗死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5.4%和35%),在有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的心血管患者中,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6倍,死亡率增加2倍以上。结论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影响,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共病时,我们应采取抗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病同治,辅以心理治疗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肝硬化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频率、特点,以及情感障碍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6例肝硬化患者,并均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慢性肝病问卷(CLDQ)检查。分析肝硬化患者情感障碍发生情况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各因素对情感障碍的影响。结果肝硬化患者发生焦虑占38.8%,抑郁占34.9%,焦虑并抑郁占20.4%。焦虑组在腹部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及焦虑领域的得分均低于非焦虑组。自费者及病程较长者其焦虑发生率较高(P〈0.05)。抑郁组在腹部症状、活动能力、情感功能及焦虑领域的得分低于非抑郁组。结论情感障碍对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提高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对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重视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3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重症肌无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重症肌无力知识的认知水平、住院天数;护理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评分;胆碱危象等重症肌无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重症肌无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临床护理路径组重症肌无力知识的认知水平、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评分相近,P> 0.05;护理后临床护理路径组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临床护理路径组肌无力危象等重症肌无力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肌无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疾病认知,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到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 ,为临床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心理CT、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原发性失眠症患者 (86例 )和正常睡眠者(80例 )。结果患者组STAI的状态焦虑因子、特质焦虑因子和总分、SAS焦虑状态总分、SDS的精神情感症状、躯体化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和总分与睡眠正常组比较 ,统计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高于睡眠正常者。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同时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 ,而且习惯性焦虑特质较高。  相似文献   

6.
黎敏  薛玉峰 《中国医药》2013,8(9):1236-1237
目的 了解卒中后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761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是否存在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诊断.结果 761例脑卒中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患者309例,发生率为40.6%.脑卒中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心血管病史及病程长短、性别、家庭社会关系、婚姻状况、学历是焦虑抑郁的重要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 患者不同年龄、职业、有无脑卒中史、脑梗死次数对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心血管病史、病程长短等对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情况,提高临床医生对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诊断能力。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该院住院患者(600例)进行调查,所有数据应用SSP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综合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阳性率为28.0%(168/600),除年龄、婚姻对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的影响较大外,其他因素对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各项目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相当高,提高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及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在综合性医院成立专门的心理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方法选取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患者328例,采取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近1/3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其中焦虑症状发生率34.5%,抑郁症状发生率32.9%,共病11.6%,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焦虑症状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无相关性,抑郁症状与年龄显著正相关。结论综合医院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高,识别率低,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高血压病患者伴发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患病率.方法 随机抽样高血压病患者72例和体检健康者70例,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组焦虑发生率为34.72%,抑郁发生率为27.77%,两者兼有的发生率为15.27%,均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0.
沈宝云 《北方药学》2014,(2):133-133
目的:分析失眠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为其提供更为有益的治疗措施。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201例失眠患者进行测评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失眠合并焦虑或抑郁者分别为54.7%和50.2%,失眠合并焦虑及抑郁者占30%,失眠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失眠与焦虑、抑郁相互影响,以失眠为主诉的患者,不可忽视其焦虑抑郁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的情感障碍的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冠心病中住院患者情感障碍状况及冠心病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Zung自评抑郁(SDS)表、张明园焦虑自评量表(SAS),根据相关文献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19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评定。结果119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有6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占55.46%,而情感障碍的发生受人格特征、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担心病情复发及缺乏家庭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较高的情感障碍发生率。在重视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能有效减少因情感障碍所致的躯体症状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境稳定剂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采用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则采用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定给分。结果对照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8%,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为92%,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采用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很明显的改善,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了解其对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CHF患者216例,运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为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并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216例中焦虑/抑郁组141例(焦虑84例,抑郁29例,焦虑伴抑郁28例),非焦虑/抑郁组75例,CHF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65.3%;焦虑/抑郁组全部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焦虑/抑郁组(P〈0.01)。结论 CHF患者焦虑/抑郁障碍较为常见,使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311例精神障碍患者,确定焦虑、抑郁障碍类型的频率,提出筛选精神障碍的经验.方法对具有(1)失眠,(2)慢性头痛、头晕,(3)具有多系统症状而不能用某一种疾病解释患者进行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检测.结果311例焦虑抑郁障碍,占门诊人数的21.3%.其中单纯焦虑107例(34.4%),单纯抑郁30例(9.7%),混合性精神障碍174例,占55.9%,Ad90例(28.9%),Da63例(20.3%),AD21例(6.7%).结论综合医院中,遇到失眠,头痛、头晕或多系统症状而不能用某一种疾病解释患者应同时进行焦虑抑郁量表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情绪障碍的患病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山西大医院呼吸科80例COPD稳定期患者、61名健康人群进行一般情况调查,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焦虑评定、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评定。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OPD组中精神障碍者共48例(单纯焦虑的6例,单纯抑郁情绪的10例,同时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32例),与无情绪障碍组相比,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肺功能损害程度、家庭关怀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COPD患者更易合并情绪障碍,肺功能损害严重者罹患率更高。2影响COPD患者情绪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自身因素外,社会因素中家庭关怀度为主要影响因素。3COPD患者经济收入对焦虑不良情绪有影响,肺功能分级对抑郁情绪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障碍的发生在脑卒中后非常常见,早在1924年就有学者认识到脑血管损害后的患者常伴有情感障碍,而情感障碍又可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进入恶性循环,导致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从而影响预后。而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卒中后的情感障碍发生率为20%~50%,是常见的脑卒中后并发症,并为脑卒中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其中最主要的情感障碍即为抑郁和焦虑,陈湛倍等”’在脑梗死后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中指出189例首发脑梗死患者中,有焦虑障碍者125例(66.1%),有抑郁障碍者128例(67.7%);234例再发脑梗死患者中,有焦虑障碍者179例(76.5%),有抑郁障碍者185例(79.1%)。为了系统了解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结合最近研究文献,围绕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的表现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农村留守人员问题更为突出,普遍缺乏常见心理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就医意识淡薄。而基层医生对常见心理疾病的诊疗知识储备不充分,亟须加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文章主要介绍最常见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失眠障碍的识别,以帮助基层医生对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当好广大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讨论清心宁神汤治疗失眠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于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共收治失眠合并焦虑抑郁患者98例,以患者入院单双号为原则将98例失眠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划分成两组,包括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两组均接受我院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服用天王补心丸,观察组服用清心宁神汤,7 d为一个疗程,共服用三个疗程后分析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复发率明显较低,睡眠障碍评分较低,焦虑、抑郁评分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 <0.05。结论 采取清心宁神汤治疗失眠合并焦虑抑郁,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况,与常规西药相比较,清心宁神汤更具有理想效果,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珠秀  侯瑞田  赵红莲  李舒承 《河北医药》2009,31(13):1582-158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120例ACS及116例EH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对有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ACS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出院前再次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2次评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心理干预效果。结果ACS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H患者(P〈0.01)。对出现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ACS患者积极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心理干预前后的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ACS患者应加强患者对病情的认知,医护人员应及早识别和诊断ACS合并存在的焦虑、抑郁状态,加强心理干预,提升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依从性,控制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陈颖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69-3169,3188
目的 探讨针灸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误诊情况.方法 采用Zung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针灸科门诊患者中无法诊断为某躯体疾病者和诊断为某躯体疾病者、对既往疗效不佳以及病情转归不符合常规者进行评定,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有关焦虑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予以诊断.并对误诊患者的初始诊断进行归类、分析.对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予以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被误诊,22例疼痛患者中17例分别被误诊为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筋膜炎、神经炎等骨骼、肌肉及神经系统疾病,5例误诊为血管性头痛;4例误诊为睡眠障碍;3例误诊为疲劳综合征;3例误诊为脑供血不足;2例误诊为神经性耳鸣;1例误诊为胃炎;7例未诊断.结论 针灸科门诊可能存在大量隐匿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大多以各种躯体症状为主诉就诊,累及多个系统,症状多样,对症治疗大多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拒绝承认心理症状或量表评定为阴性.对此,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及诊疗经过,仔细甄别,否则极易造成误、漏诊,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