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硝普钠与多巴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86例顽固性心衰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洋地黄强心类药、利尿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25 mg及多巴胺10~20 mg加0.9%生理盐水35 ml中静脉泵入,2 ml/h泵入,5~7 d位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5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普钠与多巴胺及呋塞米合用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单用ACEI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疗效比较.方法 42例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用ACEI治疗20例,B组联合应用ARB与ACEI治疗22例.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49.20±3.27、(4.11±0.35)mL/m2、45%、5%;B组分别为53.36±4.27、(4.43±0.52)mL/m2、22.7%、4.5%.治疗1年后A组LVEF、CI、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54.20±2.84、(4.36±0.33)mL/m2、30%、10%;B组分别为61.68±3.50、(5.19±0.30)mL/m2、13.6%、4.5%.结论 联合应用ARB与ACEI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衰,在改善心功能疗效方面更优于单用ACEI组,虽然在心血管病事件及心血管病死亡方面比对照组呈现较好的下降趋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需要延长观察时间以判断心血管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白冬阳  肖普  白瑞莉 《医药论坛杂志》2014,(3):134+136-134,136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持续泵入联合利尿剂对顽固性心衰疗效。方法对60例已给予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酯类、醛固酮拮抗剂,纠正病因、诱因治疗,心功能III—IV的顽固性心衰患者。对照组给予呋塞米针20mgivb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多巴胺针100μg/min连续应用5d。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同时对血清BNP(B型利钠肽)、BUN(尿素氮)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外周水肿消退明显,治疗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BUN升高发生率低。结论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持续泵入联合利尿剂对顽固性心衰疗效明显,见效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单用ACEI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疗效比较。方法 42例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用ACEI治疗20例,B组联合应用ARB与ACEI治疗22例。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49.20±3.27、(4.11±0.35)mL/m2、45%、5%;B组分别为53.36±4.27、(4.43±0.52)mL/m2、22.7%、4.5%。治疗1年后A组LVEF、CI、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54.20±2.84、(4.36±0.33)mL/m2、30%、10%;B组分别为61.68±3.50、(5.19±0.30)mL/m2、13.6%、4.5%。结论联合应用ARB与ACEI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衰,在改善心功能疗效方面更优于单用ACEI组,虽然在心血管病事件及心血管病死亡方面比对照组呈现较好的下降趋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需要延长观察时间以判断心血管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其中A组患者在发病后72h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B组患者在发病72~120h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变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机械通气时间、ICU(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以及28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机械通气时间(5.1±2.2)d、ICU治疗时间(12.2±4.0)d以及28d死亡率10.0%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最佳治疗时机是发病后72h以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顽固性呃逆与菌群失调及真菌二重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使用抗生素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患者120例,首先均进行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实验室真菌检查,根据真菌检查阳性与否分为A、B两组,其中真菌检查阳性组(A组)52例和真菌检查阴性组(B组)68例.对A组52例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抗生素是否继续使用再分A1、A2两组,其中继续抗生素加抗真菌药物治疗组(A1组)32例和停抗生素加抗真菌药物治疗组(A2组)20例;对B组68例再随机分为B1、B2两组,包括停抗生素加常规治疗组(B1组)34例和继续抗生素加抗真菌药物治疗组(B2组)34例.观察各组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以及各组之间的疗效对比,顽同性呃逆与抗生素、菌群失调及真菌二重感染的关系.结果 常规治疗均效果不好,抗生素只能使顽固性呃逆病情加重,抗真菌药物治疗起效快,效果好,治愈率高达95%左右,有效率达100%.结论 顽同性呃逆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及真菌二重感染有相关性,抗真菌药物治疗对终止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田涛  李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39-1640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与非病毒性肝炎门脉高压性肝硬化腹水在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后的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选择2009~2011年我县两家综合性医院86例门脉高压性肝硬化腹水引起的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回输腹腔治疗,分A、B两组各43例,观察其治疗前后体质量、腹围、腹胀、睡眠、24 h尿量、血液生化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钾、钠、氯及白蛋白(ALB)、腹水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腹胀、睡眠均得到改善,SCr下降,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但非病毒性肝炎门脉高压性肝硬化顽固性腹水(B组)比病毒性肝炎门脉高压性肝硬化顽固性腹水(A组)疗效好.B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小于A组,生存质量优于A组,死亡率A组高于B组.说明不同病因肝硬化腹水腹腔浓缩回输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死亡率均有一定差异性.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各种病因所致门脉高压性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较好,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有效且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微创钻颅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血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为降低脑血肿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 将82例脑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实施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42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表(SSS)及Barthel指数(BI)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总好转率为88.10%,高于A组的67.50%(P〈0.05);B组血肿完全清除率为35.71%,高于A组的15.00%(P〈0.05);B组治疗20 d后SSS评分、BI值为(35.62±8.57)分、(62.78±11.36),均高于A组的(26.69±8.84)分、(54.69±10.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钻颅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血肿,可促进血肿清除,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120例CHF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应用托拉塞米5~20 mg/d(A组)、曲美他嗪60 mg/d(B组)或托拉塞米联合曲美他嗪(C组)治疗,观察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A组的80.0%和B组的77.5%(P<0.05).C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 托拉塞米联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CHF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托拉塞米或曲美他嗪.  相似文献   

10.
乙酰唑胺治疗脑血管病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红军 《淮海医药》2006,24(6):457-458
目的 观察乙酰唑胺对脑血管病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43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3例(男10例,女13例)采取乙酰唑胺治疗,0.25~0.5 g,口服3次/d,疗程3~5 d.对照组20例(男8例,女12例)采用氯丙嗪25 mg,口服3次/d,辅以针灸治疗,疗程3~7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50%(P<0.01),治疗组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结论 乙酰唑胺是治疗顽固性呃逆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白细胞介素(IL)-2胸腔内注入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顽固性气胸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5例,A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B组采用IL-2胸腔内注入治疗,C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IL-2胸腔内注入治疗。观察3组患者漏气终止、肺复张和拔管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终止漏气、肺复张以及拔管时间均少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和B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91%高于B组71%与A组63%(P<0.05),B组与A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11%低于B组23%与A组29%(P<0.05),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IL-2胸腔内注入治疗顽固性气胸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甲亢药物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0例,A组使用甲巯咪唑、泼尼松、利可君治疗;B组使用甲巯咪唑、利可君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好转率为80%高于B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精神障碍、糖尿病、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B组治疗期间睡眠欠佳8例,胃肠道反应6例,无骨质疏松患者.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甲亢药物治疗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症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多巴胺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硝异山梨酯针25mg加多巴胺针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ml/min,1次/d,应用14d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在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治疗中疗效突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梁江萍  洪帆 《中国医药》2012,7(10):1261-1262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中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160例临床确诊为中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常规给予维生素及氨基酸类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8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及不良反应.1个月后治疗无效者换用其他治疗.结果 观察组乏力好转率95.0%(76例),好转时间10(5~15)d;对照组分别为86.2%(69例)、18(14 ~22)d.观察组消化道症状好转率93.8%(75例),好转时间12(8~16)d;对照组分别为83.8%(67例)、21(16 ~26)d.观察组ALT好转率97.5%(78例),好转时间15(10~20)d;对照组分别为88.8%(71例)、25(20 ~30)d.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好转率96.2%(77例),好转时间14(9 ~ 19)d;对照组分别为87.5%(70例)、23(18 ~28)d.观察组乏力、消化道症状、ALT、总胆红素好转率和好转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显效58例(72.5%),有效18例(22.5%),总有效率95.0%(76例),对照组显效50例(62.5%),有效19例(23.8%),总有效率86.3%(6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中毒性肝炎的疗效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尿合剂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尿合剂(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速尿20~40mg)加入5%葡萄糖250ml内7~15滴/分缓慢静滴,7~10d为一疗程。心电监护用药过程,调整滴速使血压维持在90/60mmHg以上。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8.9%;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好转率58.3%;两者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尿合剂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明显疗效,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对洋地黄有禁忌症的患者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6.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华蟾素联合CHOP方案组(A组)和CHOP方案组(B组),A组:24例患者接受环磷酰胺750mg.m2,静脉注射,第1d;阿霉素50mg.m2,静脉注射,第1d;长春新碱1.4mg.m2,静脉注射,第1d;强的松100mg.d2,口服,第1~5d;华蟾素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内静脉滴注,第1~14d。B组24名患者接受CHOP方案化疗同A组,不应用华蟾素,两组均为21d为1周期,化疗4个周期。结果 A组:CR10例(41.7%),PR12例(50.0%),SD1例(4.2%),PD1例(4.2%),有效率91.7%,疾病控制率为95.8%;B组:CR11例(45.8%),PR4例(16.7%),SD6例(25.0%),PD3例(12.5%),有效率62.5%,疾病控制率为87.5%。结论华蟾素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环磷腺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急性左心衰竭,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为硝酸甘油组,在常规治疗(吸氧、止痛、镇静、抗凝、抗血小板及利尿等)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20~40 ug/min静滴,B组22例为联合治疗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6~8 ug(kg.min),环磷腺苷100~120 ug(kg.min).结果 A组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B组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硝酸甘油、多巴胺、环磷腺苷合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上比单用硝酸甘油疗效更显著,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吴晓瑜  徐可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382-3383
目的:观察常规使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衰(CHF)的预后.方法:将17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服用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利尿剂 洋地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 mg/d),随访1年,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16.82%,P<0.01,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分别(55.60±6.31)mm和(44.19±7.29)mm,显著低于对照组(63.05±6.24)mm和(51.43±7.29)mm,症状改善率提高18.5%,心衰住院率下降17.9%,死亡率下降12.4%.结论:常规使用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善CHF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不同时机高压氧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颅脑外伤患者轻型11例;中型37例;重型60例,共108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手术及药物治疗7~30 d为A组(85例);30 d以上为B组(23例),两组行疗效高压氧治疗方法相同,疗程也相等。A、B两组在连续完成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高压氧介入时间7~30 d总有效率为95.8%,30 d以上总有效率为78.3%,A、B两组治疗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早期高压氧介入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成人重症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A组)与观察组(B组),每组各35例。A组采用常规烧伤治疗方案联合CBP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住院时间、28天死亡率],比较治疗前与治疗7 d后炎症与免疫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炎症与免疫相关指标TNF-α、HMGB1、IL-6、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小于A组、28天死亡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重症烧伤患者治疗中应用CBP联合血必净,可明显减少炎症反应,改善预后,降低ICU住院时间,降低重症烧伤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