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微血管并发症,其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基膜增厚,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以及由于细胞外系膜基质增多所致。肾小球增大。疾病晚期可出现肾小管萎缩、肾内纤维化,其病理特征性表现为肾小球周边部位出现嗜酸性K—W结节,是糖尿病肾病具有诊断意义的改变。但这一改变仪出现于约10%~2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约50%并发糖尿病。肾病。目前,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方面:控制诱发因素,阻断DN发展中关键环节。本文就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家昱 《中国新医药》2003,2(12):103-10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肾脏微血管并发症,典型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肾病10年以上者约50%并发糖尿病肾病,每年新增的终末期肾病中,糖尿病导致者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因此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强调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肾病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安全性,同时分析其病理分型及临床资料.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解放军第174医院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212例老年肾病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结果 212例患者中,经肾穿刺病理证实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54例(72.6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58例(27.36%).8例临床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其中4例病理表现为继发性新月体型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42.86%),其次是IgA肾病(25.32%);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肾病 (37.93%,包括1例糖尿病肾病合并膜性肾病),其次是乙肝相关性肾病(13.79%).全部患者均取到肾小球,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到的主要并发症是肾周血肿52例、腰痛61例和肉眼血尿5例.肾周血肿主要是小血肿,主要发生在24h内,肉眼血尿主要发生在8h内. 结论 老年肾病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少,风险小,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由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本身引起的肾脏损害.其肾脏病理改变以肾小球肥大、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307例经肾活检有完整资料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肾小球肾炎10种主要病理类型的分布以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居首位,占30.9%,其次为IgA 肾病(18.9%)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4.7%);男女性分别占74.3%及25.7%;各型中患病平均年龄以膜性肾病(37.6岁)为最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于膜性肾病,占66.67%;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则以IgA 肾病居多;40.00%的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发生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最明显的是局灶硬化和IgA 肾病。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判断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病变的轻重。本文探讨了微小与非微小病变的计算机分型,其分辨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和IgA肾病在临床及肾脏病理改变上的异同,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对经肾活检证实的4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及38例IgA肾病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HSPN与IgA肾病临床表现类型分布上相似,两者都以血尿伴蛋白尿居多(42.5%vs55.3%),但HSPN的肾病综合征发生率(25.0%)高于IgA肾病(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高血压发生率(20.0%vs21.1%)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肉眼血尿发生率(26.3%vs5.0%)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26.3%vs7.5%)IgA肾病高于HSPN(P<0.05).HSPN肾外症状均有皮肤紫癜,25%有胃肠症状,20%有关节痛,而IgA肾病仅5.3%有腹痛.在肾脏病理改变上,IgA肾病23.7%出现球性硬化,44.7%出现肾小管萎缩,HSPN为5.0%及22.5%,但HSPN有17.5%出现内皮增生,IsA肾病患者则未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月体形成及弥漫性系膜增生等病理表现二者并无明显差别(11vs12,3vs3,P>0.05).HSPN患者中20例(50.0%)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含有IgG,而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有IgG沉积者仅为6例(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病有极其相似的病理特点,但在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免疫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支持它们是两个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是终末期肾脏病常见病因 ,其病理改变的主要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逐渐增厚造成大量白蛋白从肾小球基底膜孔漏出 ,最终出现肾功能不全而死亡。我们对 1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应用洛丁新治疗 ,主要探讨该药降低血压、降低蛋白尿 ,改善肾功能的作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例均为 2型糖尿病并发肾脏病变 ,出现临床蛋白尿 ,诊断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 12例 ,女 6例。年龄 38~ 6 7岁 ,病程 3~ 16年。其中合并肾功能损害 6例 ,合并有高血压 10例 ,血肌酐 (S…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喇万英  顾敏 《河北医药》2007,29(11):1249-1251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点是以肾小球血管受损,硬化为主,形成结节性病变.早期表现为尿中排出微量白蛋白.有关资料提示糖尿病病程2年以上,临床虽无肾病表现,而肾小球基底膜已有增厚,糖尿病10~20年,DN的发病率为30%~50%.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CRI)的临床与病理关系.方法:对278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CRI进行肾穿刺检查,结合临床类型、CRI分期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肾炎249例,病理为IgA肾病(IgAN)占45.0%,增生硬化肾炎(PSGN)占16.9%,硬化性肾炎(SGN)占18.5%,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占9.6%,膜增生性肾炎(MPGN)占2.4%,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占2.0%,膜性肾病(MN)占2.0%,IgM肾病(IgMN)占2.8%,局灶增生性肾炎(FP)占0.8%.肾病综合征29例,病理为IgAN占41.4%,PSGN占10.3%,SGN占13.8%,MsPGN占20.7%,MPGN占10.3%,FP占3.5%.CRI各期均以IgAN占首位,代偿期病理改变较轻,失代偿期PSGN占20.6%,SGN占15.9%,肾衰期及尿毒症期PSGN占16.1%,SGN占37.1%.结论:CRI可见9种病理类型,CRI分期与病理改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肾病是指发生于糖尿病基础上的肾脏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糖尿病而引起的一切肾脏病。包括糖尿病性肾血管病(包括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和感染(如肾盂肾炎等),狭义则专指肾脏微血管病,本文主要阐述狭义的糖尿病性肾病。发病率:由于诊断方法,诊断标准及诊断时间不同,各家报道各异。肯定的是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率随糖尿病的病程增加而增加。病程在20年以上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80~100%有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也有人认为,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生并非绝对相关。有人观察了90例糖尿病肾病,其中71例病程不足10年。病程不足一年的糖尿病患者,39.1%有肾病表现。三军医大对20例临床上无肾病表现的糖尿病人进行了肾活检,发现100%有肾小球硬化。在美国,由糖尿病性肾病引起的终末期肾衰占替代治疗的25%(1982),日本为15.6%。近年报道糖尿  相似文献   

11.
肾病综合征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症状与体征.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指由肾脏本身疾病(如急、慢性肾炎等)引起,后者常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等.肾病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主要有以下类型:①微小病变型肾病;②膜性肾病;③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④系膜增生性肾炎;⑤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近年60岁以上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2月肾病综合征患者67例,年龄≥60岁,对其临床表现及肾活检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67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者56例(83.58%),病理类型以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最常见,其次为膜性肾病、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继发性肾病综合征11例(16.42%).除肾病综合征表现外,伴血尿50例(74.63%),伴高血压者36例(53.73%),伴慢性肾衰竭者33例(49.25%).病程中出现感染者14例(20.90%).肾活检后无严重合并症.结论 60岁以上肾病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最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浮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发生率高;患者行肾活检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迪拉热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76-17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非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原因。方法选取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2型糖尿病并发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改变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45例患者中,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为17例(占37.8%);非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为28例(占62.2%)。大部分患者经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肾损害病例中非糖尿病性肾病占相当的比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非糖尿病肾损害的征兆,应该及时进行肾活检。同时根据患者的病理改变或者临床特点,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素类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人群不断增多,如何诊断、治疗及合理控制饮食成了当前的主题。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病变是在糖尿病过程中见到的蛋白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等肾病变的总称,包括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等病理改变。糖尿病性肾病(DN)则仅指糖尿病所特有的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DN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和肾小球硬化[1]。本研究所选补肾汤是我院多年实践证实有效的方剂,试图通过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能引起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或功能障碍。其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慢性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区细胞外基质沉积,肾小球硬化,引起蛋白尿,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发展为DN,40%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可能发生死亡[1]。因此,对DN  相似文献   

17.
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亦是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之一。糖尿病可并发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 ,临床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表现 ;当糖尿病与肾小球肾炎同时并发时 ,临床难以区别系糖尿病性肾病 ,还是糖尿病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 ,肾脏病理检查是最主要的诊断方法。本文报道 10例 2型糖尿病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对象和方法本组 10例病例为 1997年 9月至 2 0 0 2年 2月期间我院住院病例 ,男、女各 5例 ,年龄 36~ 5 0岁 ,平均 4 2 7岁。糖尿病病程 1~ 36月 ,平均8 8月 ;10例患者中 7例体型肥胖 ,体重指数2 5…  相似文献   

18.
殷玉敏  刘俊红  罗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8-258,F0003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患者肾活检的病理与临床,探讨肾活检对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诊断价值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74例2型糖尿病(T2DM)伴有蛋白尿的进行肾穿刺活检,观察肾活检病理与临床间的关系。结果 74例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45例(60.8%);非糖尿病肾病(NDRD)29例(39.2%),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例(41.4%),IgA肾病5例(17.2%),膜性肾病4例(13.8%),局灶节段硬化3例(10.4%),微小病变及紫癜性肾炎各2例(占6.9%),间质性肾炎1例(3.4%)。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时相当部分是非糖尿病肾脏病变,对此类患者应尽早进行肾穿刺活检,通过肾活检有助于对这类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小儿肾小球疾病病理与临床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353例肾活检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3例患儿中诊断为紫癜性肾炎117例(33.1%),孤立性血尿94例(26.6%),原发性肾病综合征87例(24.6%),急性肾炎综合征23例(6.5%),其次还有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孤立性蛋白尿、慢性肾炎等。肾小球疾病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常见(206例,占58.4%),病理改变主要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66例,占32.0%; IgA肾病(IgA N)54例,占26.2%;轻微病变37例,占18.0%;其他还包括微小病变(MC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膜性肾病(MN)、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最常见。结论 肾小球疾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临床诊断以孤立性血尿最常见,继发性肾炎以紫癜性肾炎最常见。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40%发展为糖尿病肾病(DN)。在美国,糖尿病肾病占终末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约为38%;在国内约占5%,并有逐年上升趋势[1],可见糖尿病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但因其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一般出现尿蛋白时病程多在十年以上,临床上糖尿病肾病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发生肾功能损害,则病情常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因此临床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