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监护与胎儿窘迫及剖宫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674例住院分娩孕妇的胎心电子监护图形。结果发现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者382例,其中223例考虑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异常因素者175例,未发现异常因素者48例。胎心基线变异明显减弱或消失、重度变异减速、延长减速及晚期减速者发生羊水粪染、脐带缠绕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明显高于其它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者。结论电子胎心监护能早期发现胎儿窘迫,但是,单凭胎心监护图形异常作为胎儿窘迫诊断会出现假阳性判断,当出现异常图型时,应严密监护,根据胎心率异常的程度及胎儿能够娩出的时间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可减少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预测胎儿窘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9年1~12月分娩的4328例孕妇电子胎心监护图形即无应激试验(NST)及宫缩应激试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4328例孕妇当中,胎心电子监护异常曲线者488例,占11.27%,其中分娩后发现异常因素385例,占异常曲线者的78.89%,出现新生儿窒息122例,占发现胎儿监护异常者的25.00%。结论:产前胎心异常曲线对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具有重要意义,对母婴无害,易于施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范立惠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78-179
目的 探讨电子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于本院住院分娩的178例孕产妇电子胎心监测图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产妇电子胎心监护图形,其中106例为正常组,72例为异常组,正常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3.96%,明显高于异常组(4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胎儿脐带异常发生率为12.26%,且未出现新生儿窒息,与异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胎心监护异常曲线对胎儿宫内窘迫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心电子监护对胎儿窘迫诊断的临床分析及其与剖宫产率的关系。方法1 240例孕34~44周单胎头位试产者,入院后立即进行20min的胎心监护,此称为入室试验,对监护图形进行分析、评定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1 240例孕妇中发现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者79例,38例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阳性组及可疑组发生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心监护结合临床及其他监护方法,全面分析,准确判断,能早期发现胎儿窘迫,以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率监护仪对普通多普勒听胎心有胎心率异常者的监护意义.方法对51例胎心率异常的孕妇进行电子胎心率监护.NST 28例、CST或0CT 23例.结果NST反应型2例,无反应型1例,CST或OCT阴性21例,阳性2例.胎儿监护结果异常者其分娩方式与正常者无显著性差异.NST反应型与无反应两者分娩时Apgar‘s评分差异显著(P<0.05).讨论普通多普勒听胎心有胎心率异常者行胎心监护也提示异常者占3/51,应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而大多数胎儿宫内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率监护与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在检测临产时胎儿宫内异常因素,并尽早发现和解决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电子胎心率监护同时伴有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的妊娠结局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电子胎心率监护同时伴有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的产妇剖宫产92例,阴道分娩49例,分娩异常高危因素(脐带过短、绕颈、真结,羊水污染、过少,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128例,占90.8%。结论电子胎心率监护同时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在检测临产时胎儿宫内异常因素具有重大临床意义,能尽早发现宫内异常因素,指导分娩,提高新生儿优生率。  相似文献   

7.
产程胎心监护在分娩结局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电子胎心监护对认识妊娠结局的监护意义,熟练识别胎心监护图形,正确处理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对我院1200例足月单胎妊娠按入院诊断分高危组(560例)和正常组(640例),临产后常规胎心监护CST监测,追踪正常胎心监护与异常胎心监护的结局。结果高危妊娠组异常胎心监护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CST阳性亚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羊水浑浊发生率明显高于CST阴性亚组(P〈0.05)。结论产妇临产后常规行胎心电子监测是检测宫内胎儿安危的较好指标,加强产时监护,尤其是对高危妊娠的监护,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戚美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1):1007-1007
随着胎心监护在产科临床的广泛应用 ,已成为判断胎儿宫内情况和决定分娩方式的主要依据和手段。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监护结果与临床不相符合 ,常因假阳性结果增加了不必要的剖宫产 ,假阴性时又可能导致延误处理。为此 ,我们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因胎儿监护异常诊断胎儿窘迫行剖宫产的 1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便今后更合理地应用胎心监护 ,掌握剖宫产指征。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院分娩总数 390 6例次 ,剖宫产 14 5 2例 ,剖宫产率 37 15 % ,其中以胎心监护异常诊断胎儿窘迫行剖宫产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子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价值及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本院产科病房收住的孕妇1434例,对所有孕妇的电子胎心监护图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1434例孕妇中出现胎心监护图像异常为95例,其中64例由于胎儿窘迫进行剖宫产,占到所有FHR异常图像的66.69%,其中基线变异减弱或消失10例,基线胎心率>160bpm者10例,基线胎心率<120bpm者11例,OCT/CST阳性18例,OCT/CST可疑11例。基线变异减弱或消失、OCT/CST阳性时羊水粪染、脐带缠绕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胎心过速和胎心过缓组。结论电子胎心监护图能明显提高胎儿早期宫内窘迫的确诊率,有效减少因该类病症引发的胎儿死亡,由于胎儿心脏功能和机体多方面因素密切关联,仅用电子胎心监护难以明确做出诊断,且误诊误治容易导致剖宫产术式的滥用,应当综合应用各种监护措施,降低不必要干预对孕妇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安徽医药》2004,8(3):197-198
目的探讨胎儿电子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住院分娩、胎儿电子监护评分≤7分的50例病例分析其分娩结局,以评价胎儿电子监护对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结果胎儿电子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其不同的异常图型对分娩结局的预后的评价有较大的意义.出现可变减速图型的产妇经过积极的治疗大多数有良好的分娩结局,出现晚期减速图型的产妇虽然经过同样的治疗,但分娩结局较差.结论胎儿电子监护(OCT试验和CST试验)对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比较敏感,绝大多数的胎儿宫内窘迫在代偿期能及时发现并得到积极处理.出现晚期减速图型的产妇胎儿宫内窘迫程度较重,分娩结局相对较差,需特别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产时胎儿脐血流测定与胎心监护联合应用,及时了解脐带绕颈胎儿宫内安危,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选择最佳分娩方式,降低脐带绕颈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178例单胎头位孕足月B超提示脐带绕颈孕妇产时进行脐血流检测,把脐动脉血流S/D≥3设为观察组,S/D<3设为对照组,然后用胎心监护仪作胎心监护,比较两组产妇产时的催产素激惹实验(OCT)或CST实验的异常率、产时胎儿宫内窘迫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脐带绕颈周数。结果观察组胎心监护异常率、产时胎儿宫内窘迫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产时胎儿脐血流测定,可及早发现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结合胎心监护,及时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以改善胎儿的预后,减少围产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值测定结合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均经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及胎心监护,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两者均异常组(13例)、S/D值异常组(9例)、胎心监护异常组(6例)、均正常组(32例)。比较四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妊娠结局情况;与临床病理结果比较,分析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结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结果四组间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其中脐动脉血流S/D值及胎心监护均异常组上述指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另外三组(均P 0.05)。脐动脉血流S/D值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单一的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和胎心监护。结论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结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防止不良妊娠结局、改善围产儿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米娜 《淮海医药》2010,28(2):140-141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意义。方法2007年1月~2008年7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孕妇中183例胎心监护异常的孕妇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83例胎心监护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2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致胎儿窘迫危险因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胎儿窘迫发生率39.3%(72/183)比对照组7.7%(14/183)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病率10.4%(19/183)比对照组1.6%(3/183)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中存在各种致胎儿窘迫的危险因素发生率76%(139/183)比对照组23%(42/183)亦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在早期诊断胎儿窘迫时有重要价值。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时假阴性率低,假阳性率高,因此,临床诊断胎儿窘迫应根据医院条件采用多种方法联合监护。  相似文献   

14.
刘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2,(29):150-151
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监护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66例孕妇,均行电子胎心监护,根据检查情况分为A组(阳性组)、B组(阴性组)和C组(可疑组)。结果 A、B、C三组的羊水粪染(Ⅱ-Ⅲ度)、Apgar评分≤7分(出生1min)、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C组(P<0.001),A和B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862,P=0.172)。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9%和97.9%。结论电子胎心监护能够在早期方便地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联合其他方法或许可以消除假阳性,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许雪举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45-145,15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持续电子胎心监护的意义,寻找一种能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的方法,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共10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0例在进入第二产程后开始持续电子胎心监护至胎儿娩出,对照组400例采用多普勒听诊监测胎心,手法触诊宫缩至胎儿娩出。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第二产程持续电子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6.
程宁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7):1095-1095
胎心监护是胎心胎动宫缩图的简称,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记录下来供临床分析的图形,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采用微波技术,对小孩无危害.近期共监测268例,其中诊为胎儿窘迫56例,发生率为19.31%.临产后有完整存储资料37例,分析在第二产程或未进人第二产程但不得不终止分娩前的胎心率图形及产前的评估,研究FHR(胎心率)与新生儿结果的关系.证明电子胎心监护(EFM)对改善产程和分娩的结果产生有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78例胎儿宫内窘迫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胎儿宫内窘迫的病因,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后降低围产期胎儿及新生儿的病死率。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以胎儿宫内窘迫收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胎儿宫内窘迫原因及临床表现。结果胎儿宫内窘迫常见病因包括脐带异常、胎膜早破、胎位异常、过期妊娠、前置胎盘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78例患者中,56例表现不同程度的胎心异常,胎动异常为27例,21例表现为羊水Ⅱ°~Ⅲ°污染;产程观察中发现经阴道分娩新生儿发生窒息率比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发生窒息率高。结论加强产时的产程监护,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有效的预防胎儿及新生儿围产期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降低因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率,为今后因胎儿宫内窘迫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本院因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的孕妇63例,按胎儿电子监护、羊水情况分为三组,将术中所见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结果:Ⅰ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7.4%,Ⅱ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25%,Ⅲ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7.1%,结果显示Ⅱ组明显高于Ⅰ组、Ⅲ组之和。结论:如胎心异常与羊水污染同时存在,胎儿存在或潜在缺氧情况,应及时娩出胎儿。单纯胎心异常或单纯羊水污染应根据有无伴随高危因素、产程进展,严密监护下按胎儿宫内窘迫处理决定剖宫产或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30例孕妇实行胎心监护,评估胎心监护在胎儿宫内窘迫的准确率和阳性检测率,比较胎心监护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实行NST检测的180例孕妇中,确诊162例,准确率为90.0%,胎儿宫内窘迫33例,敏感性为90.9%,无胎儿宫内窘迫132例,阴性预测率为97.8%,NST无反应型30例,阳性预测值为66.7%;实行CST检测的50例孕妇中,31例确诊,准确率为62.0%,发生胎儿宫内窘迫20例,敏感性为80.O%,无胎儿宫内窘迫26例,阴性预测率为86.7%,CST阳性为16例,阳性预测值为80.00%。两组产妇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对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胎儿电子中央监护系统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作用。方法对2006年4月~2007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37周的2592例孕妇(监护组)进行产前、产时胎儿电子监护,其中作NST900例,CST或OCT918例,并与2003年4月~2004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37周未行胎儿电子监护的2376例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监护组与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6.9%、10.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4%、2.7%,剖宫产率分别为26.8%、25.5%,NST无反应型、CST或OCT阳性的孕妇其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明显高于NST反应型、CST或OCT阴性的孕妇。结论胎儿电子中央监护对诊断胎儿窘迫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不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