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手外伤患者术后夜间疼痛的原因分析,提出夜间疼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64例手外伤夜间疼痛患者,采取术后改变体位和营造舒适环境、心理疏导和自我调理、细致观察术后病情和止痛药物等方法的应用.结果 夜间疼痛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手外伤术后患者夜间疼痛的次数和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夜间疼痛的护理方法 ,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160例骨折患者夜间疼痛原因分析,并进行术前术后评估、改善病室环境、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自我放松、给予舒适体位与按摩、合理使用镇痛药等护理措施。结果骨折患者夜间疼痛减轻率达90%。结论加强对骨折患者夜间疼痛的护理,使患者疼痛得到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3.
杨雁 《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01-202
临床上骨科患者术后夜间痛较难控制,特别是择期手术者,由于夜间麻醉药物作用消失,而组织的损伤仍在持续地产生释放致痛物质,大大降低了疼痛受体的高阈值,使患者睡眠发生异常,影响机体康复,故术后夜间痛的护理非常重要。现通过对216例骨科患者术后夜间疼痛的护理发现,减轻疼痛的方法除在必要时给与适当止痛剂药物外,给患者创造安全  相似文献   

4.
浅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术后患者夜间疼痛是临床中最普遍、重要的现象,是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难以控制的。由于夜间麻醉消失,而损伤的组织仍持续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并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使患者产生疼痛,睡眠发生异常,影响机体康复,故术后夜间疼痛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韩晶  程焱 《中国医药》2010,5(1):86-87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1岁。因“四肢麻木无力伴疼痛15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5d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上肢自发性麻木伴疼痛,后渐扩展至右上肢及双下肢,四肢疼痛明显,以夜间为重,严重影响睡眠。后渐出现四肢无力,尚能持物及行走,但自觉较前力弱,无“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医封包治疗对手外伤术后患者夜间疼痛护理的效果观察。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手外伤术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技术,治疗组在常规疼痛护理技术基础上每晚加用中医封包治疗仪局部治疗,且每晚在用中医封包治疗仪局部治疗后对2组均进行VAS评分,7 d后求疼痛评分的平均值。治疗组手外伤术后患者夜间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封包治疗后手外伤术后患者夜间疼痛的次数及程度有明显改善,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王云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3):520-520
女,38岁.腰骶部疼痛7年,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半年,伴胸廓运动受限4个月.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感晨起腰骶部疼痛僵硬,夜间有疼痛发生,活动后缓解,未行任何治疗.2005年4月双膝关节肿胀疼痛,胸部疼痛,呼吸时加剧,入我院.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双膝关节S+T+,骶髂关节压迫实验阳性.  相似文献   

8.
病例:患者韩某,男性,27岁,汉族,已婚,天津市人,主因胸闷气短1个月加重伴心前区疼痛2天,于2004年2月3日15:00来我院就诊。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短,无心前区疼痛、咳嗽、发热等,口服“海珠喘息定”等药,症状不见好转,活动后加重,2天前自感症状加重,在胸骨左缘4肋间出现尖锐性疼痛,呈持续性,自感白天较轻,夜间较重,不影响日常活动,但不能坚持剧烈活动。患者自发病以来,夜间有“憋醒”史,醒后自感气短,稍事休息即可恢复正常并继续入睡。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一例仅有用力诱发左手鱼际疼痛发作的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女,64岁。左手鱼际处发作性疼痛史8年,疼痛皆由用力诱发,该手具余部位、臂和胸部均无疼痛。二年前疼痛变为轻度用力即触发或夜间自行发作。后因疼痛发作与用力有关而测活动平板试验,测试中该处疼痛即触发,  相似文献   

10.
<正>肩袖损伤是肩部的常见疾病,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是目前治疗肩袖损伤的主要方法之一[1],术后早期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而肩关节镜术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急性疼痛,疼痛具有程度重、夜间痛等特点,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同时疼痛影响睡眠,导致睡眠过程中频繁觉醒和睡眠  相似文献   

11.
【病例】 男,45岁。因心前区疼痛2周入院。患者于4周前曾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在3 8℃左右,服用感冒胶囊后症状逐渐消失,2周前出现心前区疼痛,夜间发作较多,剧烈活动或咳嗽时加重,疼痛时间0 5~3小时不等,无放射痛,口服速效救心丸无效,在地方医院以冠心病心绞痛予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是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疾病,偏瘫、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2周至2个月内发病率较高 [1].脑卒中后肩痛不仅在活动肩关节时疼痛,甚至出现静息及夜间疼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康复进程,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常规治疗如口服或外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及物理因子治疗作用有限,肌骨超声方便预约,且可实时动态观...  相似文献   

13.
肩周炎(periarthritis humeroscapularis)又称肩关节周围炎,该病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为主要特征,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对肩周炎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2012年7月收治121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了温针灸联合理疗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玲  齐姗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22-223
目的探讨夜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将脱落率降低到最低,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夜间发生的12例拔管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无拔管现象发生。结论夜间导致拔管的原因有管道固定不当、患者自行拔管、活动不当、对患者评估不足等,我们采取妥善固定、加强健康教育、适当约束肢体、严格交接班,加强夜间巡视、掌握拔管时间、加强安全质量管理等有效的减少了脱落率的发生,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5.
肩周炎是门诊常见、多发的疼痛疾病之一,起病比较缓慢,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及关节僵直、活动受限,肩部疼痛难忍,尤其夜间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及日常生活。我院麻醉科疼痛门诊采取草乌甲素胶丸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肩周炎患者80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6.
例1,男,36岁。在夜间卧床后或长时间静坐时,左大腿外侧深部、左肩胛及上腹部有一种“虫行样、酸、烦”的不适感。须不停地活动肢体或捶击上述部位至疼痛时或下床活动后方可暂时缓解。该患者自9岁发病,反复发作,病程已26年。首先累及大腿,继而是肩  相似文献   

17.
双侧锁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华  张志平 《江西医药》2005,40(10):633-633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8岁。自3年前患者绝经后开始出现双侧锁骨区钝痛不适.活动时疼痛加剧.发病呈间歇性,并发现偶尔出现局部隆起一包块且会自行消退.当时未予重视。近半月来。双侧锁骨区疼痛加重,以夜间为甚,左侧症状较重。不能自行缓解,遂来院就诊。查体:右锁骨近端2/3增粗。左锁骨全长膨大。均无明显包块,有压痛。活动肩关节时疼痛加重。实验室检查:血、便、尿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0岁,因腰扭伤疼痛五天于1964年7月4日入院,同年6月29日因抬石头下坡时扭着腰,当时疼痛剧烈,休息20分钟后稍有缓解,但空手走约200公尺后即不能继续行走。第二天感腰部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剧,右下肢灼痛,伸屈困难。既往史无特殊,家族史无参考价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4岁。因右后牙自发、阵发性疼痛3d,伴夜间痛加重1d在外院就诊。检查:右后牙未见龋齿,牙龈无红肿,冷试验阴性。遂按一般的炎症给复方磺胺甲基异口恶甲硝唑片口服。患者返回后白天疼痛尚能坚持,夜间则疼痛加重,不能平卧,次日再次就诊,仍未检查出明确患牙,嘱继续口服消炎  相似文献   

20.
39岁的李康,几年前常感觉腰骶不适,早上起床背僵、疼痛,稍微活动后,疼痛又可缓解。之后久站、久坐,僵痛加强,在夜间,腰痛明显,常睡不好,下床活动后方能入睡。渐渐地,活动时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少。后经医生检查发现,他患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