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和耐药基因。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烧伤科收集的31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基因及外膜蛋白基因OprD2,琼脂稀释法检测氰氯苯腙对亚胺培南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影响。结果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吡肟、氨曲南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均大于60.00%;31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IMP基因阳性6株,阳性率为19.35%;VIM基因阳性3株,阳性率为9.68%;OprD2基因缺失5株,阳性率为16.13%。OXA-10和GES耐药基因未检测到;16.13%的菌株存在主动外排的耐药机制。结论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其耐药机制与细菌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缺失、细菌产IMP型金属-内酰胺酶及细胞主动外排机制有关;临床上应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淮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K-B法和MIC法检测25株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外膜蛋白OprD2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s)耐药相关基因(IMP、VIM、SPM、GIM)。结果 25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5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缺失率60%;5株产金属酶,检出率20%(4株产VIM-2,1株产IMP-1);未检出SPM-2、GIM基因。结论淮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外膜通道蛋白OprD2缺失与产金属酶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基层医院与三级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及其耐药机制,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检测两所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应用PCR方法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相关基因(金属酶基因IMP、VIM;主动外排系统基因OprM、mexA、mexB;外膜蛋白Opr D2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两所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均排在前三位;检出基因IMP(11.4%、5.0%)、OprM(90.9%、97.5%)、mexA(100.0%、100.0%)、mexB(100.0%、100.0%)和OprD2(52.3%、60.0%),VIM基因均未检出。结论外排泵系统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缺失是两个医院介导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分析研究。方法采用K-B法检测10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相关金属酶IMP、VIM基因以及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结果 7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高。金属酶IMP基因阳性率为24.29%(17/70),vIM型金属酶基因阳性率为7.14%(5/70),外膜蛋白通道OprD2基因阳性率为68.57%(48/70),其中外膜蛋白通道OprD2基因缺失率为58.33%。结论 IRPA耐药情况严重。外膜蛋白通道OprD2基因缺失突变是本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西安地区四所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151株,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的携带情况。结果151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 ICU (37.1%)、神经内科 ICU (27.1%)及烧伤科(19.9%);所检菌株对多黏菌素 B 敏感,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94株携带 VIM 基因,32株携带IMP 基因,5株携带 SPM 基因,3株携带 SIM 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及泛耐药现象严重,其原因可能与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表达有关,耐药基因以 VIM、IMP 为主,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类型。方法:采用K-B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筛选,PCR法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IMP和IMP的检测。结果:阿米卡星敏感性最高为27.3%,其次为环丙沙星(20.5%)和头孢吡肟(15.9%);4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扩增出IMP型阳性株4株,未检测到VIM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头孢吡肟可以考虑使用。北京天坛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中,产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该院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布、膜孔蛋白OprD2的缺失情况及外排泵MexAB-OprM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由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筛选出来的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耐药表型确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基因IMP、VIM、SIM、GIM、SPM,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TEM、VEB、SHV、PER、OXA-2、OXA-10;对扩增阳性产物进行基因测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膜孔蛋白OprD2的缺失情况及mexA的表达水平。结果该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基因均未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TEM阳性20株(83.3%),其他型未有检出;阳性产物基因测序经比对确认为TEM-1型;膜孔蛋白OprD2缺失6株(25%),外排泵MexAB-OprM过度表达6株(25%)。结论该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的耐药机制主要以由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TEM-1型介导为主,膜孔蛋白OprD2缺失以及主动外排泵MexAB-OprM过度表达为辅。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关系.方法 琼脂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PCR扩增oprD2编码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D2的变化,比较敏感株和耐药株外膜蛋白的差异,统计分析采用均数t检验.结果 141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具3种模式,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同时耐药(IMPRMEMR)为主,占66.7%;亚胺培南耐药和美罗培南敏感(IMPRMEMS)占32.6%;亚胺培南敏感和美罗培南耐药(IMPSMEMR)仅占0.7%.PCR扩增141株耐药株oprD2编码基因结果136株耐药株oprD2编码基因发生显著变异,变异位点呈现多样性.其中34株细菌的oprD2编码基因存在大片段缺失,6株的oprD2编码基因中有插入片段,96株有小片段缺失或不同位置的多个点突变.另4株产金属酶菌株及1株亚胺培南敏感(美罗培南耐药)株的oprD2编码基因未发现异常.对其中16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10株IPMRMEMR和5株IPMRMEMS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均存在分子量46 000 u处的OprD2蛋白减少,而1株IMPSMEMR株OprD2蛋白带未见异常.结论 oprD2编码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可能是导致外膜蛋白OprD2缺失或减少的分子基础,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尤其是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该院近3年来感染患者胸腔积液培养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并检测相关耐药基因,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Bact/ALERT 3D120型血培养仪培养胸腔积液标本。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96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进行药敏试验。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法检测金属酶。PCR检测耐药基因(OprD、VIM和IMP)。结果 3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4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其中有2株为多重耐药株,4株产金属酶。14株耐药株中OprD基因PCR检测发现两株缺失,而IMP、VIM金属酶基因检测结果有2株为阳性。结论胸腔积液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机制包括产金属酶(VIM和IMP基因)和OprD缺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该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ATB Expression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PCR法对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IMP、VIM和外膜孔蛋白基因OprD2进行检测。结果 70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4%、47.1%、65.7%,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4.3%、60.3%、71.4%;70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IMP阳性30株(42.9%)、VIM阳性13株(17.6%),膜微孔蛋白OprD2缺失70株(100.0%)。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外膜孔蛋白基因OprD2的缺失是该院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医院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廖蕴惠  宋秀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1):1048-1049,1052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临床各科送检标本,采用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同时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测定。结果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81株,其中痰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62.2%;重症医学科、儿科和呼吸内科分离的菌株数居前3位;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为4.5%,对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这类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敏感性均较好,耐药率低于10%,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11.3%和11.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加强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缓多药耐药菌的产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对某院分离的29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和30株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同时以VITEK2 Compact分析仪法及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琼脂稀释法为参考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VITEK2 Compact分析仪法药敏结果的标准符合率(CA)为84.69%,严重错误率(VME)为3.20%,重大错误率(ME)为2.13%,一般错误率(MIE)为9.96%; 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VITEK2 Compact分析仪法药敏结果的标准符合率(CA)为94.33%,严重错误率(VME)为0.67%,重大错误率(ME)为1.67%,一般错误率(MIE)为3.33%。两种铜绿假单胞菌VITEK2 Compact分析仪法药敏结果的VME,MIE,CA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10.44,14.55,P<0.05)。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VITEK2 Compact分析仪法药敏结果的CA比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低,且<90%,而VME,MIE均比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高。结论 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检测结果准确性较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建议用其它方法做药物敏感性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K-B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同时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结果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产ESBLs2株(4%)、产AmpC酶20株(40%),11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22%),金属酶筛选出8株(16%)阳性。结论本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以AmpC酶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痰标本铜绿假单胞菌224株5年耐药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2006~2010年痰标本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及耐药谱变化,为指导临床控制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用自编Excel软件从LIS数据库中采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送检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24株。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系统和药敏板条,并用Excel透视图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及耐药分析,率的差异性比较用u检验。结果 5年来该院住院患者送检痰标本778份,共分离检出致病菌571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24株,占总检出菌的39.2%。亚胺培南耐药株166例,占铜绿假单胞菌的74.1%。按亚胺培南敏感程度分组后,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亦明显高于非耐药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该院痰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操作,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以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2014版(CLSI 2014)标准判定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5.6软件分析试验数据.结果 2013-2015年临床痰液标本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 653株,其中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255株,占15.4%;3年平均耐药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哌拉西林,耐药率为29.0%;耐药率均低于1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增幅较大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分别由2013年的12.5%、9.7%、8.3%、9.7%上升至2015年的20.5%、17.0%、19.3%、15.9%.结论 2013-2015年间痰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逐年升高,耐药率近3年呈上升趋势,医院应加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云浮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检测,并进行测序。结果 25株铜绿假单胞菌未发现对多黏菌素B耐药,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大于5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nt(3″)-Ⅰ、aac(6′)-Ⅰ、aac(6′)-Ⅱ和aac(3)-Ⅱ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0%、32%、24%、28%和24%,未检出aac(3)-Ⅰ基因;β-内酰胺酶基因OXA-10、TEM-1、SHV、DHA-1、PER和IMP-9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2%、12%、8%、12%、12%和12%,未检出CTX-M-9基因和VIM基因;另外OprD2基因缺失率达60%。结论本地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细菌产碳青霉烯酶及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改良Hodge Test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法对2003.6~2004.5收集自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的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碳青霉烯酶筛选。blaVIM-1、blaVIM-2、blaIMP-2、blaIMP-2、blaSPM、blaOXA-23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PCR扩增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在75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共检出产VIM-2型金属13内酰胺酶菌株2株(2/75),在10株耐亚胺培南的假单胞菌属细菌中检出2株产VIM-2型金属13内酰胺酶(2/10),均为恶臭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8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6株不动杆菌中全部分别检出IMP金属酶新亚型和OXA-23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细菌产碳青霉烯酶是不动杆菌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铜绿假单胞菌而言,产碳青霉烯酶不是导致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大英县人民医院感染性标本中分离的15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21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15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痰液标本占60.5%,脓液及分泌物标本占17.2%,各种穿刺标本占12.1%。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亚胺培南最低,其他耐药率较低的还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而耐药率〉90.0%的有氨苄青霉素/舒巴坦、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加替沙星、复方新诺明。结论大英县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已相当严重,具有多药耐药性,须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9.
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中I类整合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整合子介导耐药在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应用三维试验法区别β内酰胺酶型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耐药菌中的整合子基因,并应用DNA测序研究整合子内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 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中整合子检出率为42.4%,所检出整合子共有3种长度即750、1000、2500bp,它们分别携带了aadB、aadA2、aadB、aac6-Ⅱ和PSE-1基因。结论 整合子参与是形成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Disk diffusion antibiograms were determined for mixtur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orphotypes isolated from the sputum of patients with cystic fibrosis (CF).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redicted susceptibility patterns derived from the antibiograms of individual morphotypes within the mixture. Fifty separate cultures, each yielding two, three, or four distinct morphotyp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evaluated. Overal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bserved and predicted results was 92.2% with only 2.9% of all observations leading to major disagreements in susceptibility.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mixed morphotype susceptibility is potentially a useful method to monitor the collective resistance of colonizing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 of patients with C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