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蓉  孙丽荣 《天津医药》2011,39(11):1006-1008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040例T2DM患者,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HUA,男性≥420μmol/L,女性绝经后≥420μmol/L,绝经前≥360μmol/L)组117例和正常血尿酸(NUA)组923例,比较2组间主要临床指标以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1)HUA组糖尿病肾病(DN)、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发病率均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UA与NUA组间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BMI、TG、HDL-C、HbA1c为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应重视血尿酸这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者与血压及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诊断的T2DM患者170例,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为SUA正常组(NUA组)和HUA组,比较两组血脂、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新诊断T2DM患者中合并HUA的患病率为20.0%.HUA组舒张压(DBP)、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AER)、甘油三酯(TG)均高于NUA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NUA组(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BP、BMI、WC、TG、HDL-C、Scr及UAER是HU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及肾脏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T2DM患者980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HUA)和正常尿酸组(NUA),比较2组间主要临床指标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间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血压、肌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UA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均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2DM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时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刘春蕾  李树宝 《安徽医药》2012,16(12):1825-1826
目的探讨血尿酸升高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方法根据血尿酸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正常尿酸(NUA)组68例和高血尿酸(HUA)组52例,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U)、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尿肌酐,计算尿白蛋白尿肌酐比(ACR)及体重指数(BM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UA组患者的尿NAG、ACR及血尿β2-MG均较NUA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尿ACR、NAG及血尿β2-MG均呈正相关。结论血尿酸升高可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进行检查,同时测定血尿酸、血糖、血脂,分析上述指标与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不同程度病变的关系.结果 下肢血管病变组的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年龄和病程均显著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P<0.01),上述指标和甘油三酯(TG)在重度病变组又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P<0.01),重度病变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轻中度病变组和无病变组(P<0.05);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动脉硬化发生率更高,病变程度更严重(P<0.01).结论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除了应纠正糖代谢、脂代谢紊乱,减轻体质量,控制血压外,还应重视糖尿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并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儿童血尿酸(SUA)水平,分析其与腰围、体重指数(BMI)及腰围/身高比(WHtR)的关系。方法:对758名中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尿酸进行检测,按性别分组,调查不同性别儿童的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尿酸正常(NUA)组与高尿酸血症(HUA)组儿童腰围、体重指数(BMI)及腰围/身高比(WHtR)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UA98例,占总人数的12.93%,男生HUA检出率(19.59%)明显高于女生(5.5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与NUA组比较,腰围、BMI、WHtR均明显增高,SUA水平与腰围、BMI、WHtR均呈正相关。结论:儿童正常人群中已出现较多的HUA,可认为是与肥胖相关的,是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一个危险信号,应早期加以监测,及早控制。  相似文献   

7.
燕晓翔 《安徽医药》2013,17(3):419-42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选取12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其中60例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为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合并的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患者(P0.05);吸烟,无痛性心肌缺血及心梗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相比,冠状动脉病变主要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TC、TG和LDL-C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前者冠状动脉的病变也比后者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尿酸测定在老年性常见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老年性常见疾病患者251例为观察组,其中原发性高血压69例、冠心病72例、腔隙性脑梗死24例、糖尿病8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95例为对照组,均行血尿酸测定。结果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高血尿酸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冠心病组、腔隙性脑梗死组、糖尿病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冠心病组、腔隙性脑梗死组、糖尿病组高血尿酸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是几种常见老年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4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组和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并发高尿酸血症组的TG、Cr、FINS和BMI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差异显著(P<0.01),而HDL低于正常血尿酸组,且差异显著(P<0.01);并发高尿酸血症组患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比例高于正常血尿酸组,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和肥胖,还应重视血尿酸水平,并及时予以相关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安徽省立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791例,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尿酸(NUA)组656例和高尿酸(HUA)组135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尿白蛋白/肌酐(UACR)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UACR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中,了解SUA对蛋白尿发生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①HUA组患者UACR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患者蛋白尿的发生率(54.8%)高于NUA组(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CR与SUA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每增加1 mg/dL,发生蛋白尿的相对危险度为1.096(P=0.005)。结论 T2DM患者中,血尿酸水平升高可引起UACR升高,是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需监测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6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42例,无糖尿病合并患者(非糖尿病组)44例。对2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组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和血尿酸( 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双支及双支以上病变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弥漫性病变发生率及重度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FPG、TG、LDL水平较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杨曦  柳怡莹  万沁 《天津医药》2021,49(6):603-608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TyG)对2型糖尿 病(T2DM)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HUA)的预测价值。 方法668例T2DM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HUA组(183例) 和非高尿酸血症(NUA)组(485 例)。采集患者基本信息、体格检查等资料,检测实验室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TG/HDL-C(四分位数Q1~Q4组)、TyG指数(四分位数q1~q4组)与T2DM患者HUA发生风险的关 系,及两者与血尿酸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G/HDL-C、TyG指数对T2DM患 者伴发HUA的预测价值。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未校正及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后,TG/HDL-C、TyG指数第3、第4四分位数组发生HUA的风险 高于第 1 四分位数组(P<0.05),第 2 四分位数组与第 1 四分位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后,TG/HDL-C的第3、第4四分位 数组发生 HUA 的风险仍高于第 1 四分位数组(P<0.05),而 TyG 指数此时与 HUA 的发病风险无关联(P>0.05)。 TG/HDL-C、TyG指数、血尿酸均为糖尿病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TG/HDL-C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因素(P< 0.05),而三者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关联(P>0.05)。ROC 曲线显示,TG/HDL-C 曲线下面积为 0.651(95%CI: 0.604~0.697),TyG指数曲线下面积0.617(95%CI:0.570~0.665)。 结论TG/HDL-C、TyG指数是T2DM合并HUA的独 立危险因素,两者对HUA有一定预测价值;TG/HDL-C、TyG指数、血尿酸与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临床应严密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联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伴高尿酸血症(HUA)对患者生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早期DN合并HUA患者214例,采用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SUA)、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GLU、TC、TG、HbA1c、LDL-C、HDL-C、SUA、UAE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GLU、TC、TG、SUA、UA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2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布司他联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能纠正早期DN合并HUA患者高尿酸状态,并可纠正血流变性、血糖、血脂紊乱,保护肾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老年高尿酸血症(HUA)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36例老年行冠脉造影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冠心病组270例,非冠心病组(对照组)166例,观察2组吸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体重指数及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再将患者按血尿酸浓度男性> 420 μmol/L,女性>357 μmol/L的标准诊断高尿酸血症分为HUA组与非HUA组,观察HUA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 老年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为老年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对其他指标进行校正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筛选,HUA是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141,95% CI(1.072~3.132),P<0.05].老年女性病变血管支数的分布在HUA组与非HU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9,P<0.05).老年女性HUA患者的Gemini积分高于非HUA患者(Z=2.12,P<0.05).老年男性病变血管支数的分布在HUA组与非HU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86,P >0.05).老年男性HUA患者的Gesini积分与非HUA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3.37,P>0.05).结论 老年女性HUA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老年男性HUA与冠心病发生有一定关联,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HUA可以说是反应冠心病疾病程度的关键生化指标.冠心病诊治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老年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5.
王敏 《医药论坛杂志》2011,(24):124-12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资料,并与本院同期收治的40例单纯性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脉造影资料之间的异同,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在各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双支和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弥漫性病变及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无痛性心绞痛史,其冠脉病变为多支弥漫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及其护理。方法高血压患者140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正常尿酸组(NUA)100例和高尿酸血症组(HUA)40例,并行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体质量指数测定。结果 1高尿酸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较正常尿酸组均明显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清除率(Ccr)明显低于NUA组(P〈0.05)。2 Pearson分析显示,两组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和血胱抑素C(Cys C)水平均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7.462,5.870,P〈0.05)。3多元回归显示,血尿酸为ACR,Cys 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者更易出现早期肾脏损害,应及早干预,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减少肾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B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非AS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测定BUA水平,并分析BUA与IMT、BMI、血糖血脂血压、HOMA-IR等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AS组、非AS组BUA水平均高于NC组(P<0.01);AS组BUA水平显著高于非AS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BUA与WHR、BMI、IMT、FBG、HOMA-IR和HbA1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1或<0.05)。HOMA-IR、BMI和IMT为影响T2DM患者BUA的独立相关因素。HOMA-IR和BUA是影响T2DM患者颈动脉IM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BUA与T2DM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能在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建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948-194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68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对照组(冠心病组),比较两组血压、血脂、血管病变程度及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观察组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W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心脏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血脂方面糖尿病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多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多支病变,且病变血管弥漫。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严格控制血压、血脂等引起血管损伤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对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92例观察对象血尿酸水平,分为高血尿酸组( HUA)45例与正常血尿酸组(NUA)47例,分别检测2组每一个体的血清NO及ET -1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UA组NO水平低于NUA组(P<0.01);HUA组ET -1水平高于N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