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处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实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2例老年患者,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隶属均为46例的A组和B组。A组患者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采用硬膜外麻醉,B组患者手术实施期间采用复合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处理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处理结果表明,B组患者出现骨水泥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麻醉处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低于A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实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采用复合麻醉处理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患者骨水泥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核对麻醉处理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参考组患者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中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术中失血量、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为7.5%,参考组患者术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风险较大,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麻醉方式并加强术中监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降低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腰硬膜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膜联合麻醉均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腰硬膜联合麻醉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肌松完全、又可通过硬膜外导管给药延长麻醉时间、实施硬膜外手术后镇痛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老年人下肢或下腹部手术[1],我院2008年8月-2010年6月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2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肌松完全、又可通过硬膜外导管给药延长麻醉时间、实施硬膜外手术后镇痛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老年人下肢或下腹部手术,我院2008年8月-2010年6月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2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处理方式。方法 86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恢复痛觉时间等麻醉指标,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术中骨水泥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恢复痛觉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骨水泥反应发生率为9.3%,低于对照组的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以及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指标更优,患者麻醉更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3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研究麻醉的过程和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过连续硬膜外麻醉之后,有5例患者出现心率加快的症状,有8例出现血压降低的症状,经过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麻醉效果很满意。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之后,无躁动不安情况出现,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运用不同的临床麻醉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比较,探索最优麻醉方法。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两组,麻醉方法分别运用硬膜外麻醉、硬腰联合麻醉,即硬膜外麻醉组、硬腰联合麻醉组,并且对其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为评价指标进行数学统计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醉在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上较另一组短。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上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150-152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探讨适合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将100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需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收治顺序编号,单号即复合组50例,采用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双号即全麻组50例,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疼痛程度、术中高血压和低血压以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结果复合组麻醉优良率为90.00%,全麻组为72.00%,复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苏醒时间为(18.29±5.52)min,显著短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182,P0.05);复合组术中出现高血压3例,低血压2例,术后躁动11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手术疼痛程度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很顺利,没有1例出现肺栓塞,骨黏合剂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术后回访没有不良反应的现象出现。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满足了手术要求的阻滞范围,麻醉效果满意,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剖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价值.方法 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数字编号分为对照组(奇数)及观察组(偶数),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均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13~72个月,按Harri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无感染、脱位及严重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总优良率达91.07%。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缓解疼痛,较好地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ASAⅡ~Ⅲ级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52例,行腰椎第2~3椎间隙穿刺注入布比卡因溶液,并置入硬膜外导管。记录麻醉前基础值,注药后5、10、15、30 min的BP,HR,SpO2,评价麻醉效果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麻醉后患者的BP、HR、SpO2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无恶心、呕吐和头痛。结论低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可靠,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A组)和动力髋内固定组(B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ris评分优良率。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较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情况无差异;A组患者下床负重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B组的36.7%,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下床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动力髋内固定,但两者的疗效无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韩俊  赵静  张立群 《安徽医药》2019,40(2):156-160
目的 探讨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与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阻滞效果、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共1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蛛网膜下腔组和联合阻滞组,每组各76例,其中蛛网膜下腔组采用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方案镇痛,联合阻滞组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多巴胺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阻滞组阻滞时间均长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体位摆放前1 min、体位摆放即刻及术后24 h VAS评分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手术切皮即刻和手术开始后30 min VAS评分均高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术后24 h 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蛛网膜下腔组,手术切皮即刻和手术结束即刻30 min 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多巴胺使用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联合阻滞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用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可有效提高早期镇痛镇静效果,减少多巴胺使用率,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优于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短时间内认知功能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2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手术麻醉诱导前,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镇静评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等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1、3、7 d的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和观察组(P<0.01);观察组T_1~T_5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T_0时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T_2~T_5时的IL-6、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T_0、T_1时及观察组(P<0.01),T_1、T_2时两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达到最高值,与T_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降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避免产生不良情绪,同时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全髋组(2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半髋组(15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半髋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全髋组(P<0.05);两组术后髋部疼痛、假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远期优良率(96.30%)明显高于半髋组(66.67%)(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显著,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8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全时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导管拔出时间、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6.1±1.3)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4.2±1.1)min,导管拔出时间为(11.7±3.4)min、疼痛评分为(2.5±0.7)分.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0.4±2.4) 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7.9±1.3)min,导管拔出时间为(26.8±3.9)min,疼痛评分为(4.3±1.0)分.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导管拔出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手术静脉麻醉中的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半髋与全髋置换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需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采用随机序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予以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翻修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慢性疼痛总发生率为22.8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0,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为(93.25±4.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6±3.8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3,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2, P <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减少股骨颈骨折术后疼痛感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中远期疗效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胡居正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474-1475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和半髋)与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其中55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60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半髋组),43例接受常规的内固定手术(对照组).观察三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并分析各组关节活动范围、Harris评分和患者疼痛情况(VAS评分).结果 全髋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高于半髋组(均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最短.全髋组和半髋组的卧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全髋组和半髋组的关节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5),全髋组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 相比较内固定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