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GPA基因突变频率检测作为累积受照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用改进的GPA的基因位点突变检测技术,分析了55名不同时期开始X射线工作者和50名非放射医医务工作者外周血红细胞GPA基因突变变异体频率与开始工作时期、工龄和累积受照剂量间的关系。结果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GPA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突变率明显增高是发生在1970年前开始X射线工作者,这与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所见恶性肿瘤危险明显增高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PA基因突变频率检测作为累积受照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用改进的GPA基因位点突变检测技术 ,分析了 5 5名不同时期开始X射线工作者和 5 0名非放射科医务工作者外周血红细胞GPA基因突变变异体频率与开始工作时期、工龄和累积受照剂量间的关系。结果 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GPA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对照 ;突变率明显增高是发生在 1970年前开始X射线工作者 ,这与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所见恶性肿瘤危险明显增高发生在 1970年前开始X射线工作者相一致 ;X射线工作者的GPA基因突变频率随累积剂量而增高 ,剂量 效应关系N突变优于NN突变。结论 用GPA基因突变检测作为生物剂量计 ,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如 :个体差异、特异性及剂量 效应刻度曲线等  相似文献   

3.
血型糖蛋白A(GPA)基因突变频率在作为生物剂量计及癌的风险预测方面最大的缺陷在于个体差异大。DNA损伤及修复能力是影响GPA基因突变频率个体差异的决定因素之一。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发展,检测DNA损伤及修复能力的方法不断出现,例如中性膜洗脱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梯度电压凝胶电泳等,使得应用DNA损伤及修复能力对GPA基因突变频率的个体差异进行修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血型糖蛋白A(GPA)基因突变频率在作为生物剂量计及癌的风险预测方面最大的缺陷在于个体差异大。DNA损伤及修复能力是影响GPA基因突变频率个体差异的决定因素之一。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发展,检测DNA损伤及修复能力的方法不断出现,例如中性膜洗脱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梯度电压凝胶电泳等,使得应用DNA损伤及修复能力对GPA基因突变频率的个体差异进行修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X射线的广泛应用,其对医用工作者的辐射致癌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准确的辐射致癌危险评价应建立在完整的个人剂量信息的基础之上。然而在X射线应用的早期并没有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个人剂量信息,因此需要通过进行剂量重建来估算早期的个人剂量信息。笔者对国内外早期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的剂量估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我市“九五”期间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现状及趋势 ,我们于 1999年 1月 8日至 1999年 2月 10日 ,按卫生部委托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组织的“九五”期间全国医疗照射调查方案要求[1 ] ,开展了调查工作。一、调查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所有开展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的医疗单位 ,按照全国统一方案要求 ,所有被调查单位在填写 0 7号表基础上 ,对医用X射线诊断单位按年X射线诊断工作量分层抽样 90个单位 ,填写分层调查表 (10号表 ) [2 ] 。为保证调查质量 ,要求各县 (市 )及市区参与调查人员抽查部分单位1996、1998年放射工作登记记录 ,并同该单位…  相似文献   

7.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1950年~1990年间恶性肿瘤危险分析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提供小剂量慢性照射诱发人类恶性肿瘤的证据和有关规律。方法用O/E程序分析了我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7011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和25782名其他科医务人员1950~1990年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结果X射线工作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医务人员(RR=1.1,95%可信限为1.0~1.2)。发病率明显增加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皮肤癌、妇女乳腺癌、肝癌和食管癌,相对危险分别为:2.3,5.0,1.6,1.3和4.4。白血病危险的增高主要见于1970年前开始X射线工作和开始放射工作时年轻者。结论从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与工龄、参加X射线工作时年龄和时期分析表明,X射线工作者的白血病、皮肤癌和妇女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与职业X射线照射有关  相似文献   

8.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有效剂量与剂量计读数的关系研究辛旺堂,张平化,张乃虎,何慧敏,卫军关于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剂量计的佩戴位置曾经历了长期争论[1],一般每个工作者只带一枚剂量计,该剂量计读数即代表全身剂量,若剂量计读数与有效剂量间相互转换关系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正确评价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内、外环境辐射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医用诊断X射线是重要人工电离辐射源。投照过程涉及场所及人员即有内环境 (针对工作人员和受检者 ) ,又有外环境 (针对公众 )的辐射防护问题 ,需考虑的辐射防护评价因素较多。本文作者就辐射防护评价中有关问题及评价方法做一些探讨。一、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评价现状1 相应国家标准的缺乏或不完善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涉及医用诊断X射线内、外环境辐射水平控制的法规和标准有 :①GB 4792 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1 ] ;②GB 82 79 87医用诊断X射线卫生防护标准[2 ] ,规定了X射线机本身的防护性能要求及机房墙壁、门、窗应有的防…  相似文献   

10.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的眼部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X射线照射可引起受照者眼晶状体混浊。混浊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受照剂量的增大而加重。通过加强对X射线的防护,降低受照剂量,可减少或阻止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笔者对地市以上和旗县以下两个不同区域的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眼晶状体混浊情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型糖蛋白A(GPA)基因突变频率用于辐射危险评价及预测电离辐射诱发肿瘤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固定人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放射诊疗工作人员336例(按工种分为X射线影像诊断组、CT影像诊断组、介人放射学组和放射治疗组),健康对照组 112例;其中,经血型鉴定为MN杂合个体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为176例,健康对照者为58例.分离、固定、荧光免疫标记外周血红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按照BR6-1WI方法,分析GPA基因突变频率;采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3-氨基苯甲酰胺指数实验(CB微核+3AB指数实验),检测DNA损伤修复能力以反映研究对象的个体易感性.结果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GPA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29~11.48,P<0.05),尤其是介入放射学组的GPA NO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X射线影像诊断组(t =2.01,P<0.05).GPA NO基因突变频率受放射工龄、累积剂量和3AB指数的影响作用明显,而GPA NN基因突变频率仅受放射工龄影响,与累积剂量和3AB指数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对于职业低剂量电离辐射受照人群,GPA NO基因突变频率可较好地反映电离辐射诱发的DNA损伤效应和个体的辐射易感性,较GPA NN基因突变频率更适宜和敏感.  相似文献   

12.
13.
X射线诱发外周血淋巴细胞TCR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用培养法研究X射线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CR 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以不同剂量(0~8 Gy) 的X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植物血凝素、白细胞介素2(IL-2)协同刺激培养7 d, 流式细胞术检测TCR基因突变频率(TCR MF),并拟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TCR基因突变频率随之上升, 最佳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模型。结论 TCR 基因突变可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用于急性辐射照射生物剂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职业受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12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的冠心病患者及相应对照,问卷调查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及职业因素,归一化工作量法估算个体累积受照剂量。SAS软件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逐步回归法拟合条件Logistic模型。结果 超重(OR=2.679,P=0.0150)、体育锻炼(OR=0.421,P=0.0333)、糖尿病史(OR=7.823,P=0.0200)、高血压史(OR=6.172,P=0.0003)、冠心病家族史(OR=17.298,P=0.0001)、防护条件差(OR=3.992,P=0.0027)、累积剂量(OR=1.612,P=0.0454),最终保留在模型中。结论 高血压、超重、糖尿病及冠心病家族史是X射线工作者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为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较大剂量受照(>300mGy)可能与冠心病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淮安市2017年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的分布特征,估算淮安市的应用频度。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择淮安市三级医院2家(1家综合和1家妇幼)、二级医院4家、一级及以下医院20家,调查2017年26家医院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情况。结果 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医院的平均X射线诊断设备数量分别为13.5、7.3、1.6台,进口设备占比分别为85.2%、69.0%、9.4%,医院级别越高,役龄5年以内设备占比越大;26家医疗机构的2017年X射线摄影、透视、CT、口腔和乳腺检查人次分别为350 221、71 597、327 404、23 820和12 849。初步估算得到淮安市2017年常规X射线诊断频度约为444.22人次/千人口、CT检查为236.40人次/千人口。结论 淮安市常规X射线诊断频度低于2016年江苏省平均水平,CT诊断频度与江苏省平均水平基本一致,较"九五期间"江苏省平均水平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6.
诊断X射线辐射质的模拟与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医疗诊断X射线(RQR辐射质)主射线束进行模拟和能谱测量,验证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能谱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使用蒙特卡罗模拟程序BEAMnrc,建立了产生医用诊断X射线RQR系列辐射质的简化模型,实验上采用平面高纯锗谱仪对上述辐射质的能谱进行了测量,并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谱仪测得的脉冲高度谱在未经卷积处理的情况下,两者平均能量的差异<3%;此外,通过BEAMDP程序还得到了RQR系列辐射质的能谱分布、注量、能注量、平均能量等参数。结论 可通过BEAMnrc模拟计算得到的RQR辐射质能谱,为评估诊断X射线RQR辐射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