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大体形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肝胆外科收治且术前行Gd-EOB-DTPA-MRI检查及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由两位影像医师分别独立对肝癌大体形态分型,术后将手术切除标本沿冠状位切片、拍照并记录病理学特点。参照文献结合临床经验,根据肝癌在术前影像学上的大体形态和术后切除标本大体形态分为结节型、结节凸起型、结节融合型和浸润型4种。以术后切除标本为标准,比较术前Gd-EOB-DTPA-MRI对肝癌大体形态分型与术后切除标本大体形态分型的吻合度,同时分析肝癌4种大体形态分型患者的病理特点。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7例肝癌患者,术前Gd-EOB-DTPA-MRI大体形态分型:结节型28例(32.2%),结节凸起型28例(32.2%),结节融合型2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Abil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40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标本中Abil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加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标本中Abi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Abil表达水平与HCC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bil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1.32±0.75比0.74±0.52,P<0.05);Abil mRNA在结节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孤立性大肝癌组织(1.72±0.83比1.14±0.57,P<0.05).Abil蛋白主要表达于HCC细胞的胞质内,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结节数目、是否有包膜、静脉癌栓及Edmondson-Steiner分级密切相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有无肝硬化及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性(P>0.05).Abil蛋白高表达组HCC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生存率则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P<0.02).结论 Abil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高,其表达水平与HCC的结节数目、是否有包膜、静脉癌栓、Edmondson-Steiner分级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每年新发肝癌的病例数占世界发病数的54%[1],其中大多数为肝细胞癌(HCC)。原发性肝癌主要国际分期有:Kampala分期及Pri mack修正方案、Okuda(奥田邦雄)分期、TNM分期、CLIP的评分系统、BCLC分期。1Kampala分期及Pri mack修正方案1971年,在乌干达的Kampala举行的国际肝癌讨论会上制定了一个按病变涉及的肝叶、肝病临床表现及体征、门静脉高压进行分期的肝癌临床分期标准[2]。但主观因素较多,缺少量化标准,不便掌握;1975年,Pri mack对Kampala分期予以修正,以有无腹水、门静脉高压、体重减轻和总胆…  相似文献   

5.
LI-cadherin是新近发现的钙黏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肝肠钙黏蛋白是依赖Ga2+的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黏附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参与细胞、组织器官和机体机能的维持.LI-cadherin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I-cadherin在肝细胞癌中的高表达导致细胞间黏附作用降低,引起肝细胞癌转移.  相似文献   

6.
很少资料涉及肝细胞癌 (HCC)的大体分型 ,Eggel的大体分型是根据尸解的资料 ,与临床和病理学研究尚不相宜。Eggel分类中的巨大和弥漫型 HCC的预后差 ,均认为不能手术。但在同样的结节型 HCC伴有坚厚包膜者的预后就较好 ,因此有必要对 HCC的大体分类 ,尤其是结节型与其长期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取日本 Kyushu大学医院于 1985~ 1999年所施行的 4 0 4例肝切除标本进行分析 ,仅选其中大体结节型 ,将病例分成 3组 :单个结节组 (SN) ,312例 ;单个结节伴结节外生长 (SNEG) ,5 2例 ;融合性多发结节组(CMN) ,4 0例。由两位病理学家按盲法…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治性切除后的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56例经根治性切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16项指标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并建立生存预测方程。结果 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3%,5408%,2912%。影响肝癌预后最明显的因素是门静脉癌栓、Cmyc表达及肿瘤无包膜。生存预测方程总X2=53281,P<0.001。按预后指数分组,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间5年生存率具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肝细胞癌预后由多种因素决定,对于低危组及中危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以期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9.
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肝癌和肝癌破裂发生率差异很大。同肝癌一样,肝癌破裂病死率很高。肝癌破裂的原因,推论很多而且十分具有争议性。肝癌破裂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率很高。肝癌破裂的治疗主要分为3个处理阶段:(1)急症阶段。主要通过复苏治疗,稳定病人和停止肝癌破裂出血。停止肝癌破裂出血的方法包括改善病人凝血功能障碍,介入治疗(肝动脉栓塞)和手术治疗(围肝脏纱布填塞、肝动脉结扎、使用能量器械或化学制剂直接止血和急症期肝部分切除术)。(2)评估阶段。病人肝癌破裂停止出血后进行评估,包括病人整体情况、肝功能、肿瘤分期、肝癌(包括肿瘤位置)能否切除、剩余肝脏体积情况、是否伴有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症。(3)决定性治疗阶段。该阶段主要分为治愈性和非治愈性。由于肝癌破裂是肝移植的禁忌证,肝部分切除术是唯一治愈性手段。术中使用蒸馏水或5-氟尿嘧啶灌洗腹腔,可有效降低术后肝癌腹膜转移率。肝部分切除术可在急症期(出血期间),延迟早期(肝癌破裂时间≤8 d)或延迟晚期(肝癌破裂时间>8 d)施行。在急症期或延迟早期施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肝癌腹膜转移率比延迟晚期低。肝癌破裂停止出血后,对于无法施行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人,其治疗方法与没有肝癌破裂的病人无较大差别。在可施行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人中,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肝部分切除术病人的远期生存率高于其他任何非手术治疗(包括经肝动脉栓塞或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癌(mix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mHCCCC)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确诊为mHCC-CC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并统计术后生存时间. 结果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7~76岁;其中男性11例(64.7%);无临床症状10例(58.8%);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2例(70.6%);甲胎蛋白阳性( >25 ng/ml) 12例(75.1%);糖类抗原199阳性(≥37 U/ml)4例(25.0%).17例患者中肿瘤均完整切除,即包括转移灶在内的肿瘤切除,切缘离肿瘤边缘1.5 cm以上,同时清扫肉眼可见或影像学提示的肿大淋巴结.术后6、12和18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8%、86.5%、57.7%;术后100、200 d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3%、43.5%;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61 d.结论 mHCC-CC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诊断;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3(lentil lectin-reactive alpha-fetoprotein-L3,AFP-L3)的含量对早期肝癌的预后价值.方法 97例早期肝癌患者根据术前AFP和AFP-13的含量分为:(1)AFP阳性、AFP-L3阴性组(29例):AFP>20 μg/L & AFP-13<15%;(2)AFP-L3、AFP均低含量组(16例):15%≤AFP-L3≤50% & 20 μg/L≤AFP≤200 μg/L;(3)AFP-L3、AFP均高含量组(13例):AFP-L3>50% & AFP>200 μg/L;(4)AFP-L3高含量、AFP低含量组(24例):AFP-13>50%& 20 μg/L≤AFP≤200 μg/L;(5)AFP-L3低含量、AFP高含量组(15例):15%≤AFP-L3≤50% & AFP>200 μg/L.对各组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术后1、2、3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 AFP-13阴性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术后3年生存率和无瘤牛存率明显优于AFP-L3阳性患者(χ2=21.051,10.043,4.450,6.977,25.566,P<0.05).AFP-L3高含量组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术后1、2、3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低含量组(χ2=7.938,3.488,9.085,P<0.05).结论 AFP-L3含量的增高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尤其是AFP水平低时.手术前后检测AFP-L3含量对于患者预后的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7年8月国内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 025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6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48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191例)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 809例,女216例;年龄为(54±...  相似文献   

14.
金属硫蛋白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HCC病人的癌组织、10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T的表达状况,分析MT在HCC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细胞分化和预后等的关系。结果 正常肝组织有很强而稳定的MT染色;癌旁组织(包括肝硬化结节)有较高的MT着色;癌组织中MT染色很弱,甚至无MT染色。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T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生存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MT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减趋势,肝细胞癌组织中MT表达与癌细胞分化无关,而与瘤体组织坏死及肝切除术后病人生存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术前炎症指标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9年7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73例行根治性肝部分切除术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7例,女16例;中位年龄为58岁,年龄范围为33~81岁。收集病人术前入院第1次血液检测指标。观察指标:(1)最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估肝储备功能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中确定急诊手术适应证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4月间在传统的手术适应证标准的基础上联合MELD评估后,急诊肝切除治疗肝癌破裂出血18例。结果全部病例MELD分值〈18,均值为(13.3±4.2)分。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15例获得随访,生存时间为4~51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10/15)、33.3%(5/15)。结论在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中,急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是安全可行的,疗效显著。MELD评分简单,能够客观地反映肝储备功能,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的适应证、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行急诊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58例,男49例,女9例,年龄45~74岁。术前均行CT检查。手术死亡率3.4%(2/5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1%(14/58)。术后均行肝动脉栓塞(TAE)等综合治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52%和46%。结论术前的影像学评估是判断能否行急诊肝切除术的重要依据,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急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可能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BCG2蛋白在肝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5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和25例癌旁正常肝组织及加例肝硬化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ABCG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ABCG2蛋白在正常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中均有表达,呈弱阳性.在肝癌组织中,ABCG2表达呈弱阳性者99例、强阳性者66例.ABCG2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及数目、周围脏器侵犯及TNM分期有关(χ2=8.130,14.279,4.820,21.179.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BCG2表达强阳性者3年生存率为24.1%,弱阳性者为3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16,P<0.05).结论 ABCG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肿瘤侵袭性、TNM分期及患者预后相关,可望成为肝癌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复发性肝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有82例复发性肝癌患者(单个肿瘤最大径≤7 cm;多个肿瘤者最大径≤5 cm且肿瘤数目≤3个)接受PRFA治疗,收集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等12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回顾性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是75.8%、43.9%、34.5%(从PRFA术后算起)和95.1%、63.2%、46.6%(从初次手术算起);单因素分析显示初次肿瘤大小、复发期限长短、复发肿瘤数目、复发肿瘤大小、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白蛋白(ALB)水平与复发性肝癌行PRFA的预后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得出与预后相关因素为复发期限长短、复发肿瘤大小、血清GGT与ALB水平(P<0.05).结论 PRFA治疗复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复发期限、复发肿瘤大小、血清GGT与ALB水平为其显著性预后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