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取栓治疗28例中21例行下腔静脉内滤器植入术;治愈24例,好转4例。非手术治疗58例中25例行下腔静脉内滤器植入术;13例行下腔静脉内支架植入术,7例血栓旋切术,38例行单纯药物溶栓术;治愈42例,好转14例,死亡2例。所有患者均结合溶栓、抗凝、祛聚综合治疗,总有效率98%。结论手术、溶栓、抗凝、祛聚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2.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6年5月~1997年5月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并与单纯西药溶栓、祛纤治疗30例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例患者,根据1990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脉管炎专业委员会拟定的诊断标准,以及下肢深...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9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溶栓疗法.结果:治愈31例(15.7%),好转165例(83.1%),1例患者因未遵医嘱擅自下地,导致肺栓塞,经溶栓治疗后好转.结论: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严格遵守医嘱能有效预防肺栓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病人采用西药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同时给中药治疗。14天一个疗程,疗程结束时,测量小腿周径差。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小腿周径差在0.5cm以下24例;在0.5~1.Ocm12例;1.0~2.0cm3例;2.0cm以上3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的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峰  马芳  何凡  吴玮 《内蒙古中医药》2014,(20):119-119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各种损伤性因素,如分娩、长期卧床、骨折导致静脉血管流动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和血流产生迟缓而产生血栓,下肢静脉多见:病变处的深静脉管腔内有云雾状的实性回声,部分或全部阻塞管腔,探头加压不能变形、急性期管腔明显增宽,慢性期管腔变细,管壁增厚,毛糙。做Valsalva实验或深吸气管腔无明显变化。彩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时准确发现血栓的部位及范围,为临床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以来在我院和上级医院进修过程中遇到的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薛国新 《陕西中医》2007,28(10):1372-1373
笔者1999年~2005年以中药为主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67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7例病人均为住院患者,男27例,女40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9岁。其中30岁以下者13例,31~40岁者19例,41~50岁22例,51~60岁10例,60岁以上者3例;发病部位以单侧下肢为多,占53例,双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即疏血通注射液静点、中成药消栓胶囊口服、水调散外敷联合西医溶栓、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疏血通注射液静点,中成药消栓胶囊内服,水调散外敷联合西医溶栓、抗凝治疗;对照组(西药治疗):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 1991年 6月~ 1999年 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8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19~ 74岁 ,平均 32 .7岁 ;左下肢 13例 ,右下肢 5例 ;手术后 14例 ,产后 2例 ,长期卧床 1例 ,不明原因 1例 ;发病时间 2 1小时~ 32天 ,平均 15 .8天。1.2 诊断标准 :1患者下肢肿胀 ,双下肢周径差 >2 cm;2患肢疼痛 ,沉重不适 ;3患肢浅静脉曲张 ;4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1.3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以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抗凝、溶栓治疗 :…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得出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特点是:注重活血化瘀通脉、清营凉血、益气温补以及软坚散结,主张分期论治以及结合熏洗、外敷等综合疗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6例,详细分析了血栓形态、类型、管腔内阻塞情况及血流改变,报道如下。if$床资料本组病例,男72例,女24例,年龄22~75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使用HPSONOS100CF,探头频率5~7.SMHZ,和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MHZ。患者仰卧位,下肢稍外展,在腹股沟处以搏动的股动脉为标志,其内侧可见股静脉,探头沿股静脉纵行向上、向下追踪扫查,必要时横扫或斜扫静脉,检查胭静脉时患者取俯卧位。2、结果9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中9例累及双下肢,9例累及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我院对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及体会,以为临床治疗、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丽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6):177-178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急性病,其发病率约为周围血管疾病的40%,若不及时治疗,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1],因此,及早发现和预防DVT发生,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2008年1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9例,经过综合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及其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下肢深静脉血栓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患者采用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一般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临床治愈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临床治愈率97.5%。结论:DVT患者尽早采取有效的溶栓、抗凝及中药治疗,积极的护理配合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常可遗留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诱发肺栓塞(PE)而致死。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取得可喜成就,现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本文通过对11例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运用蒙药哈布德仁-9外敷.西药采用抗凝、扩容等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8年4月至2003年12月收治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病例均为在我院行妇产科手术后的住院患者。年龄最大58岁,最小34岁,平均年龄46岁。11例患者中宫颈癌广泛根治术2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4例,次全切除术2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例,妊高症中、重度剖宫产术2例。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下肢DVT轻者可以致残,丧失劳动力;重者可以并发肺栓塞(PE)而致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故有效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下肢DVT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程清琳  胡永芳 《河北中医》2006,28(9):696-69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学认为多因血脉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瘀阻经络并兼夹湿热流注而致。与寒冷、潮湿、吸烟、手术、外伤等刺激及长期卧床有关。由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使患者活动受到影响,甚至丧失劳动能力,栓子一旦脱落还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患者猝死。为此,我们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