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脓性中耳炎是五官科常遇到的难题,经合理治疗常能迅速恢复,我院采用痢特灵(片剂)、氟美松(针剂)混合治愈化脓性中耳炎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70岁,病程5天~9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4例,全部病例均已鼓膜穿孔流脓,听力不同程度的下降。1方法 取痢特灵6片研成粉末,用适量氟美松混合成稀糊状,用药前必须用3%双氧水彻底清洗外耳道的脓液,用棉签拭净,然后用棉签蘸少许稀糊状药涂于耳道,用手指轻轻按摩耳屏数次。每日2次,5天为1疗程,如未见好转,可继续治疗1个疗程。2结果 治…  相似文献   

2.
静滴氟罗沙星引起严重变态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 病历介绍患者 ,女 ,2 8岁 ,因发热、尿频、尿急、伴血尿于 2 0 0 2年 3月 5日收住院。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予静脉点滴氟罗沙星抗感染治疗。3min后滴入氟罗沙星约 6mL时 ,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青紫、心悸、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全身瘙痒、四肢冷、脉搏细弱等症状体征。立即更换液体 ,予吸氧 ,静推肾上腺素 0 .5mg、氟美松 10mg,肌注非那根 2 5mg治疗 ,10min后症状好转 ,继续予葡萄糖盐水2 5 0mL加氟美松 5mg静滴 ,30min后症状缓解。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为第 1次应用氟罗沙星。2 讨  论氟罗沙星是喹诺酮类抗生素 ,临…  相似文献   

3.
目疾,中医临床多予内服汤剂、或外用药液薰洗为治,而用中药散剂制作药袋敷治却甚鲜见。笔者用此法亦系偶然悟出。1988年7月,笔者之予,时年12岁,不慎被水泥石灰沙浆击中双目,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滴入氯霉素眼药水,外盖以纱布,并注射青霉素每次80万,一日2次,翌日又用阿托品眼药水扩瞳,以氯霉素眼药水与可的松眼药水交叉点眼。3日  相似文献   

4.
针剂用于注射,产生治疗效果。但对某些疾病可作“外用”,疗效显著,特别用于家庭应急医用,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 柴胡针剂滴鼻可退热 小儿感冒发热时,可将柴胡针液滴入鼻内2至3滴,每隔2小时一次,即可使体温下降。 鱼腥草注射液治鼻炎 鱼腥草有着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急慢性鼻炎患者,可用鱼腥草注射液灌注于干净的眼药水瓶内备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报道了“红眼消”滴眼液的研制工艺、基础实验与临床观察。通过研制、实验,以及与氯霉素眼药水作对照的临床观察,证明该制剂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能力,且无毒副作用。治疗急性结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氯霉素眼药水。治疗慢性结膜炎,其疗效与氯霉素眼药水相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中药复方滴眼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的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41例)和联合治疗组(45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细胞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 TLR9)表达。评价咳嗽、痰量、喘息和气短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CRP[(4.3±1.2)mg/L比(8.4±2.5)mg/L;t=5.417,P<0.01]显著低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血细胞 TLR9表达[(1.9±0.7)比(1.6±0.4);t=3.418,P<0.05]显著高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联合治疗组咳嗽[(1.7±0.6)分比(3.8±1.1)分;t=2.859,P<0.05]、痰量[(1.6±0.4)分比(3.9±1.2)分;t=3.027,P<0.05]、喘息[(1.2±0.5)分比(3.4±1.3)分;t=3.416,P<0.05]和气短[(1.5±0.7)分比(3.7±1.6)分;t=3.468,P<0.05]评分均显著低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联合治疗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75.4±5.8)L比(62.8±6.9)L;t=3.526,P<0.05]、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85.7±10.3)%比(71.9±15.4)%;t=5.648,P<0.01]显著高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联合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3.4±0.7)d 比(5.6±1.2)d;t=3.256,P<0.05]显著短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剂量[(1.8±0.2)×103μg比(5.3±0.4)×103μg;t=5.627, P<0.05]和次数[(7.4±1.3)次比(16.5±3.4)次;t=4.574,P<0.05]均较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显著缩短和降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84.4%(38/45)比73.2%(30/41);χ2=4.519,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  相似文献   

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长期自行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滴耳,疗效不满意。近5 a来,我科门诊治疗室采用患耳滴药加压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10例116耳,男62例65耳,女48例51耳;年龄8个月~5岁。患儿耳流脓3 d~2个月,鼓膜紧张部穿孔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患者自愿前提下,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82耳,对照组34例34耳。1·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首先用双氧水清洗患耳,并用吸引器吸净外耳道及鼓室内的分泌物,消毒患耳外耳道软骨部及耳甲腔,滴入0.5%氯霉素地塞米松麻黄素滴耳剂0.5~1·0 mL。治…  相似文献   

8.
氟美松封闭治过敏性鼻炎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李志华【关键词】氟美松穴位注射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近年来,笔者采用迎香穴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50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行相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共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照组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对比两组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0%,对照组86.0%,症状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优,以上数据行统计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良反应治疗组12.0%,对照组14.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行相关治疗后疗效确切,在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方面亦存在优于单独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使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介绍患者 ,男 ,5 7岁 ,因发热 15d于 2 0 0 2年 6月 16日入院。经查体、外周血及骨髓涂片检查确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和粒细胞缺乏症。为了升高白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 ,首次给予多抗甲素 10mg加入生理盐水 5 0 0mL中静脉点滴。用药 2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查体 :T 37℃ ,P 2 0次 /min ,BP 14 .7/ 8kPa(110 / 6 0mmHg)。被迫端坐卧位 ,气喘貌 ,双肺布满哮鸣音 ,心率 12 0次 /min。立刻停止静滴多抗甲素 ,同时给予氧气吸入 (流量为 2L/min) ,氟美松 5mg、喘定 0 .2 5g加入生理盐水 2 0mL中静脉推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疏金利肺汤辅助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单用组和联合组2组,单用组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联合组使用疏金利肺汤+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VC)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单用组(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联合组和单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金利肺汤辅助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临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患者在入组时、4周、8周及12周时进行肺功能测定及临床症状评分,并记录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1 s率、呼气峰流速、50%肺活量时呼气流速、症状积分等观察指标在入组后各观察点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联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可以改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3.
将氯霉素眼药水约6~8滴滴在消毒棉球上,待棉球湿润后,抬头后仰,把棉球塞入鼻内,让药液沿着鼻腔壁向上流渗,直至咽喉部,感觉药味。每天2~4次,连续1~3天后,鼻塞、流涕、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均可消失。眼药水治上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滴耳液和氯霉素滴耳液对中耳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4例中耳炎患者(计97只患耳)随机均分为二组,分别用氧氟沙星及氯霉素滴耳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氯霉素总有效率90.48%,氧氟沙星组总有效率92.86%,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一周后氯霉素组干耳率80.oo%,氧氟沙星组干耳率96.15%,氧氟沙星组优于氯霉素组(P〈0.01)。氯霉素组不良反应共12例(28.57%),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共5例(11.90%)。结论:氯霉素滴耳液和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有效治疗中耳炎,但氧氟沙星滴耳液促进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炎性渗出吸收的效果较氯霉素滴耳液好,且不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剂量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加口服补肾健脾冲剂治疗儿童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疗效。方法:107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低剂量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西药组)和加用补肾健脾冲剂口服(中西药结合组),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哮喘的控制情况、中医证候缓解情况、最大呼气峰流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1个疗程后哮喘症状明显好转,最大呼气峰流率增加量30%,中西药结合组在改善患儿神疲纳呆、动则多汗、鼻塞流涕、易患感冒等方面,优于西药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低剂量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加补肾健脾冲剂口服可以减轻患儿气道变应性炎症,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患儿及家长控制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与胸腺肽a1合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痰和平喘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50/250)治疗,1吸/次,一天两次,同时接受胸腺肽1.6mg皮下注射,每周两次;对照组按需吸入沙丁胺醇,同时应用转移因子皮下注射,每周2次。两组均观察3月,分别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圣乔治问卷评分、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上述肺功能等指标的改善更加显著(P〈0.01)。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胸腺肽a1合用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免疫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蚕蚀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的致盲性眼病。以辨证论治为主,配合抗菌素及可的松眼药水治愈1例,报告如下。 患者 男,56岁。因左眼赤涩疼痛,羞明流泪,视力减退24天以蚕蚀性角膜溃疡于1991年5月4日收入院。患者自1991年4月10日开始左眼突然红赤剧痛、羞明流泪、视力减退。在北京某医院就诊,即以左眼蚕蚀性角膜溃疡用庆大霉素和氟美松左球结膜下注射,点氟美松加卡那霉素眼药水、胱胺眼药水、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4岁,主因食服弥猴桃2个,3小时来诊。查T36.7℃,P75次/min,R25次/min,BP16/10.6kPa,呼吸急促。患者食桃后1小时于睡眠中被憋醒,自觉胸闷、气短。全身散在皮疹,压之褪色,余未见异常。急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苯海拉明20mg肌注,5%葡萄糖100mL,氟美松10mg,维生素C2.0g,10%葡萄糖酸钙10mL静点;1小时后仍不缓解,且出现眼睑浮肿,又给予5%葡萄糖250mL,维生素C3.0g,氟美松15mg,10%葡萄糖酸钙10mL静点。速尿20mg入壶。3小时后症状缓解,皮疹少量,嘱患者出院,口服强的松15mg每日1次,仙特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本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温肺胶囊联合小剂量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感冒样症状发作次数、β2-受体激动荆用量等方面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片联合二丙酸倍氟米松吸入治疗轻中度哮喘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道炎症是哮喘的病理生理基础 ,积极应用糖皮质激素已成为哮喘的治疗原则之一 ,但停药后易复发。本文采用银杏叶片口服联合二丙酸倍氟米松吸入治疗哮喘患者 4 8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 8例中男性 2 8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13~ 6 5岁 ;病程 6个月~ 10年。治疗方法将 4 8例随机分为 A组 2 3例 ,吸入二丙酸倍氟米松气雾剂 2 0 0μg,每日 3次 ;B组 2 5例 ,在上法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银杏叶片 (每片含银杏叶干浸膏 4 0 mg) ,每次 1片 ,每日 3次。 6个月为 1疗程。哮喘发作期均给予氨茶碱 ,舒喘灵等解痉平喘治疗。分别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